第20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最新章节。
齐国宗庙与齐王家眷,我已命人妥善安置。齐王的妃嫔们,我大秦未动分毫。田冲公子,收拾行装吧,明日我们便启程离开临淄,去终结这乱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白怵!贺秦!”
“末将在!”
“好生照看田冲公子,明日我要见到一个活蹦乱跳的他。若有半点差池,后果你们清楚!”
“末将遵命!”
扶稣大步走出营帐,对身旁将领道:“将军,这几日主持临淄军务,辛苦了。”
“属下为大秦、为王上、为公子效力,万死不辞!”李信抱拳回应。
“嗯,将军忠勇信义,办事稳妥,日后我还需多多仰仗。”
“公子折煞属下了!您如今是秦军统帅,又是王上长子,该是属下仰仗您提携才是!”李信连忙躬身,姿态谦卑。
“在这里,我是一军主帅;可回到咸阳,谁还会将我这位公子放在眼里?咸阳的水,深得很……”
李信低头,沉默不语。
“李信,你对廷尉李斯了解多少?”扶稣忽而问道。
“廷尉李斯?”李信略作思索,“据属下所知,他早年曾是丞相吕不韦的门客,师从大儒荀子,却弃儒学而专攻法术,钻研权谋之道。”
“你竟对他如此了解?”扶稣略显诧异。
“公子,并非属下刻意打探,而是不得不留意。李斯如今是王上跟前红人,一身权谋之术正合王上雄图。他初入朝堂时,便献上一策:‘诸侯名士,能用钱财收买的,重金结纳;不从者,利剑诛之。离间其君臣,再遣良将征伐。’说白了,便是挖空六国人才,挖不动的便杀或离间,绝不让敌国留用栋梁。凭此一言,他从区区小吏擢升长史,成了王上心腹谋臣。”
秦国采取政治、军事与外交相结合的策略,多管齐下对六国展开攻势。据史料记载,在秦王政元年至九年(公元前246年—前238年)期间,秦军六次大举攻魏,给魏国造成重创。
在外交方面,秦国同样取得显着成效,姚贾、顿弱等杰出外交家功不可没。其中赵相郭开施展的离间计尤为致命,他接连陷害赵国名将廉颇、李牧,使尚武的赵国竟无良将统兵,加速了赵国的覆灭。
这些策略皆源于李斯的谋划。因献策有功,秦王封李斯为客卿,以卿大夫之礼相待,可见对其倚重。然而不久后,秦国爆发轰动全国的 案——修建郑国渠的郑国竟是韩国派来的细作,意图通过修建水渠消耗秦国国力,使其无力东进。
不料郑国渠建成后,反而灌溉了关中四万顷良田,使秦国更为富庶。但此事仍令秦王震怒,加之此前嫪毐、吕不韦案的阴影未消,最终在宗室挑唆下,秦王颁布“逐客令”,驱逐所有在秦的异国人士。
此令一旦实施,必将导致秦国人才流失,统一大业遥遥无期。危难之际,即将被逐的李斯挺身而出,写下名垂千古的《谏逐客书》,剖析逐客之弊,言辞恳切,论据有力。秦王读后幡然醒悟,立即撤销逐客令,并召回李斯,擢升为廷尉。李斯由此声名大振。
听完李信的讲述,扶稣陷入沉思。他深知李斯之才,正是此人辅佐秦王扫灭六国,功不可没。然而,在沙丘之变中,李斯却与赵高合谋,篡改遗诏,逼迫历史上的扶稣自尽。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该如何应对?
“公子,为何询问李斯?他在文臣中即便不是第一,也位列前三。而且,正是他力排众议,力荐您担任秦军主帅。”李信说道。
“李斯举荐我?”扶稣惊讶道。
“正是!”
“李斯……李斯……”扶稣踱步沉吟,愈发觉得此人深不可测。他暗下决心,待回咸阳后定要试探一番。
“那赵高呢?”扶稣又问。
“赵高?”李信有些诧异,“公子为何在意一个宦官?”
"赵高此人我知之甚少,他担任中车府令一职,执掌王上车驾、玉玺及诏书文书,是王上贴身近臣。我们这些外朝将领与他少有往来,只知王上朝会诏令皆由他宣达,再交由丞相执行。"李信解释道。
扶稣闻言浑身一震:"原来如此!掌管玉玺诏书,父王政令必经他手传达丞相执行。难怪父王百年之后,他能篡改遗诏付诸实施。只需与李斯勾结,连正式诏书也不过走这个流程。赵高啊赵高!"想到此处,扶稣顿觉脊背发寒。
相比李斯,这深居宫闱的赵高才是真正威胁。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李信忽然补充道:"对了公子,赵高还兼任胡亥公子的律法老师,这是王上的安排。"
"原来如此!沙丘之变的三大要素都齐了——丞相、玉玺、父王血脉。难怪这场 能顺利实施,难怪朝野无人质疑。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啊!扶稣啊扶稣,你输得不冤。"
"但你实在太过懦弱!身负长城军团监军之职,蒙恬将军誓死效忠于你,三十万雄师岂是虚设?"
想到这里,扶稣眼中寒芒乍现:"若真到那一步,我绝不会坐以待毙。想从我手中夺取帝位?先问问我掌中利剑答不答应!"
李斯尚在明处,而长年伴随父王的赵高才是真正心腹大患。
其实扶稣对李斯颇为欣赏——真正的聪明人,永远不会甘于平庸。当年李斯在乡间为小吏时,常见茅厕老鼠偷食 ,一见人来便仓皇逃窜;反观粮仓硕鼠,安居广厦,饱食无忧。于是他悟出"宁做仓中鼠,不为厕下秽"的道理,审时度势来到秦国,终成一代名相。
这种清醒的认知让扶稣深感敬佩。用后世的话说,这就是选择大于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抓住时代机遇,远比盲目奔波重要得多。
李斯若能为其所用自然最好,若不能......
想到大统一后若父皇迟迟不立太子,这一文一武两位重臣,必将成为他继位的最大阻碍。
"此番回朝须得谨慎行事。如今我已成为朝堂众矢之的,锋芒太盛反易招祸。越是展现才能,政敌就越视我为威胁......"扶稣暗自警醒。
"这盘棋局实在凶险,不知我这初出茅庐的后辈,能否斗得过这群老谋深算的狐狸?"
话锋一转,扶稣突然问道:"将军,齐王家眷和妃嫔都安置妥当了吧?"
"公子放心,自破城之日起,末将就派重兵把守。齐王后宫已全面封锁,严禁任何人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