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最新章节。
"公子明鉴!非是末将不愿付账,实在是这摊主只收齐刀币,不收秦半两啊!"
"没钱就能吃白食?适才我见街上有商贩兑换钱币,为何不去?"
"那奸商实在可恶!一个齐刀竟要换两个秦半两,这般盘剥,末将恨不得斩了他!"
"带路,我倒要看看是何方神圣。"
"店家,这账暂且记下,稍后自会差人送来钱币。" 扶稣温言道。
"扶、扶稣公子折煞小人了!若让乡亲们知道小的收了您的钱,非被骂死不可!"
"凭劳动所得,天经地义。"
燕锦书领着扶稣走进集市,几个秦军士兵正在兑换处用秦半两换取齐大刀,商贩们态度强硬,丝毫不肯让步。
士兵们最终悻悻离去,边走边抱怨:"真是反了天了!往常都是我们收缴战利品,如今倒像是被人洗劫一空。"
"这分明就是明抢啊!"
看着军士们愤愤不平的背影,扶稣暗自诧异:我军将士何时这般守规矩了?
"公子恕罪,"随从低声道,"这些兑换点遍布街巷,若我军强取,他们便撒钱鼓动百姓 。这银子能使唤鬼推磨啊......"
扶稣顿时了然——这些商贾竟在利用他的怀柔政策钻空子。
"临淄何时聚集了这许多商人?"扶稣蹙眉问道。
侍卫忙回禀:"自公子严整城防后,先有零星商贩前来探路,待他们折返,便引来大批商队。近日因百姓拒收秦半两,这些商贾趁机低价倾销货物,只收齐大刀,短短数日便囤积了大量齐币。"
"我军将士休假时,虽有军饷却无处消费,以致滋生事端。李将军不得不增派巡逻......"
扶稣突然打断:"他们先用齐刀换走双倍秦半两,待军士们用齐刀消费时,这些钱币又流回齐民手中——可是这般?"
"公子明鉴!正是如此!"
"好个奸商!"扶稣眼中寒光乍现,"大秦统一货币乃大势所趋,他们偏要抬高齐刀地位。以低价货物诱使百姓只认齐刀,再用高价兑换盘剥我军,让齐刀在民间不断流转......"
天下统一后,必然推行秦国钱币,届时百姓手中的齐大刀将失去价值。百姓岂能甘心? 在所难免,而那些商人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扶稣深刻体会到商人之弊,难怪自古重农抑商。小农经济本就脆弱,男耕女织,经不起风浪,而商人唯利是图,更添风险。
譬如某乡有两村,皆种小麦与药材,自给自足。一日,有商人至此,见东村宜种药材,西村宜种小麦,便鼓动两村专事一业。此后,东村只种药材,西村只种小麦,商人收购或两村互市,生活渐好。
然而某年,东村遭虫灾,药材绝收,无药材便无粮食。商人适时出现,愿借粮,但日后药材须用以还债。东村别无选择,若不从,唯有饿死。次年收成不佳,药材仅够换粮,债务如何?商人岂会心慈?利息叠加,数年之后,债台高筑。商人"大发善心",以田地抵债。百姓沦为流民或佃户。西村亦难逃此劫。
如此,土地兼并合法完成,流民四起,帝国动荡。商人虽能提高生产,但于脆弱的小农经济而言,无异于摧毁。
如今临淄钱币兑换之事,与此如出一辙。商人利用各国货币差异与秦法漏洞,大肆敛财。货币混乱,商贾渔利,统一钱币刻不容缓。
临淄商贸繁盛,齐王因此获利丰厚,故未打压商人,以致山东商贸发达。
"燕锦书!"扶稣厉声下令,"带人将各路兑换钱币的商人尽数缉拿!持我号令,若遇阻拦,便以私聚甲兵、谋逆之罪论处,同党一并治罪!此令一出,乌合之众必作鸟兽散——钱财虽贵,岂比性命?"
“卑职遵命!”燕锦书喜形于色,这差事既能痛痛快快出口恶气,又能捞些好处。
燕锦书离去后,扶稣转身。
“走,去临淄府衙,我倒要瞧瞧那些大人们是如何当差的!本公子留他们性命,不是让他们耍弄手段与我秦军作对的!”
“公子,就带我们这些人去吗?”一名护卫询问。
“去军营调一百精锐,顺便叫白怵到府衙见我。”
商人以钱币兴风作浪,若说没有临淄府衙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参与其中,扶稣绝不相信。大军破城时,他给了全城百姓体面,也给了那些齐国旧臣体面。
既然能给,自然也能收回。此刻,扶稣深切体会到权力的美妙——那是掌控一切的感觉。
在这时代,律法不过是强权统治百姓的利器,是君王驾驭万民的工具。军法制住了乱军,秦军变得规矩,可这些官吏却在背后搞小动作。
“果然是不见棺材不落泪!走!”
接到命令的燕锦书顿时精神抖擞,他火速回营披甲,部属们早已整装待发。
“弟兄们听令!公子有命,缉拿不法奸商,干得漂亮的话,老子请你们喝酒!”
“遵命!”
几个千夫长暗自嘀咕:“还请喝酒?上次说请吃馄饨都赖账,差点被公子撞见丢人现眼……”
虽然声音不大,但营中异常安静,燕锦书听得一清二楚。
“嘀咕什么?那是老子不请吗?还不是没钱!要怪就怪那些奸商!话说回来,我秦军征战多年,头一回这么讲道理!”
“少废话,出发!”燕锦书大手一挥,铁骑如洪流涌出营门。
马蹄声震彻临淄街道,百姓们惊慌躲避,不知发生何事。行至岔路,燕锦书下令分头行动。
“都给我盯紧,一个都不许放过!”
某处商摊前,几名秦军士兵正做着交易,忽被一队甲士包围。
“奉公子令!奸商盘剥百姓,蓄意敛财,挑拨军民,罪不容赦!大秦朗朗乾坤,岂容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