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最新章节。

翌日,秦军大营旌旗招展。

众将列队相迎,公子扶稣缓步而来。

他不再是昔日温润儒雅的少年,一袭黑衣肃杀深沉,眉宇间锋芒毕露。

“末将拜见公子!”

众将齐齐拱手行礼。

"诸位不必多礼,短短数日,我们竟又在此重逢!如今高唐战局已然明朗。"扶稣含笑说道。

"全赖公子运筹帷幄,使我军能以最小代价取得决定性优势!"

"此功岂敢独占,若无诸位将军同心协力,怎能有此大捷!"

"好了,闲话少叙,帐内商议!"蒙恬出言打断。

"白怵!贺秦!"

"末将在!"

"命你二人妥善安置齐王家眷,不可有丝毫怠慢!"

"遵命!"

中军帐内,六位将领围着沙盘分析战况。

"齐王倒是有些手段,竟利用两国货币差异大做文章,还企图贿赂我军——这不正是我大秦惯用之计么?"

"齐王偶有灵光,可惜大多听信齐相后胜谗言。那后胜早被我大秦收买,正是他主张坐视五国 ,鼓吹侍奉强秦以求自保,可笑之至!"

"堂堂齐国竟将存亡寄托于敌国仁慈?可叹连横戟这般忠义之士,却报国无门!"蒙恬摇头叹息。

"慎言!若齐国尽是横戟之流,头疼的就是我大秦了。更何况齐国今日局面,是多少人苦心经营的结果。"王贲提醒道。

"还是商议下一步行动吧。"

"还用商议?公子早已布局妥当。看这数千家眷,胜负已定!"

"话别说太满,若齐王狗急跳墙呢?"

"他敢?高唐守军不足二十五万,我军算上收编降卒已近七十万!"

"七十万雄师,他拿什么抗衡!"

众将闻言大笑,从军多年未打过如此富裕之仗。

"公子为何沉默?"杨端和问道。

扶稣轻抚下颌:"陈驰,准备得如何?"

"万事俱备!"

"很好,午时后我亲自出使齐国。"

"不可!"陈驰急谏,"若齐王挟持公子,臣等万死难赎!"

众将纷纷劝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啊!"

"无妨。齐王若敢对秦王之子出手,才是真疯癫。"扶稣从容道,"我送还其家眷,他反而加害?世上岂有此理?"

" 之君不能以常理度之啊!"

"我非去不可。陈驰若去,恐生变故。而我身为王嗣,身份尊贵,所言更能入齐王之耳。生而富贵者,岂愿赴死?"

"公子三思..."

"休得多言!午时启程赴齐,此事已定。"

......

诸位可知为何选在午时?且容我卖个关子!

还望各位多多支持~

"此次出使若成,则大业可期。众卿且去准备。"扶稣挥袖示意。他需趁着余暇,细细思量应对齐王之策。

诸将虽有不甘,却不得不从。公子既为主帅,军令如山。众人抱拳退下,唯留王贲一人。

"将军,那桩事可办妥了?"扶稣问道。

"幸不辱命,涉案兵卒已尽数处置。只是..."王贲呈上数卷竹简,"另有要物需公子过目。"

扶稣展卷而阅,顿时合上竹简,目光如电:"此事还有谁知?"

"除你我二人,再无第三者知晓。"

扶稣霍然起身,手中竹简似有千斤之重:"身在庙堂高位,竟敢谋叛国祚!这群人当真利令智昏?"

"自求贤令颁行,六国士人纷至沓来。有名利之争,自然良莠不齐。"王贲沉声道。

"将这些密件封存,待归咸阳面呈父王。此事非你我可决,全凭圣意裁夺。你且退下罢。"

"末将告退。"

扶稣未曾料到,连军中重地竟也有人渗透。此番查访,倒是意外揪出不少魑魅魍魉。他命人将密件封存,暂搁一旁。

当务之急,仍是高唐之局!

忽闻马蹄声急,秦军阵中一骑飞驰至城下,朗声喝道:"吾乃公子扶稣麾下千夫长贺秦!守城将领何在?速来答话!"

城头现出一将身影:"本将王献,秦将有何贵干?"

"奉公子之命,持国书出使齐国!"

稍候。"

城门徐启,王献单骑而出。贺秦恭敬捧上黑龙纹饰的帛书:"请将军面呈齐王。"

"必当速呈。"

接过国书时,王献忽问:"方才未听清,将军名讳是?"

"贺秦。"来人笑道,"正所谓不打不相识。这封国书或可止戈息战,届时你我皆可青史留名了。"

王献默然,转身疾驰而去。这封国书,必须火速呈递齐王御览。

尖锐的金箔声刺破齐王行宫的寂静,这是召集朝臣的紧急信号。自齐国陷入危局以来,高唐城内几乎每日都会响起这样刺耳的声响。

可每次朝会议事,大臣们也不过是敷衍了事。每日争论的议题始终如一——如何拯救危在旦夕的齐国,如何抵挡势如破竹的秦军。

说来简单,若能击败秦军自然万事大吉。但这般异想天开的念头,与痴人说梦何异?

然而今日朝会伊始,齐王便抛出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或者说,这正是高唐群臣期盼已久的转机——和谈!

"大秦送来国书,扶稣将为正使,陈驰为副使,一个时辰后前来议和。诸位爱卿,都说说吧!"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竟鸦雀无声。这分明是他们最渴望听到的消息,此刻却无人敢率先进言。

"怎么?平日不是争得面红耳赤吗?今日都成哑巴了?"齐王高坐王位,眯起双眼,"和谈还是死战,给寡人个说法!"

"启禀王上,城内粮草已断,将士怨声载道。"

"回王上,自断粮以来,士卒哗变十余起,杀官抗命者更是不计其数。"

齐王拍案而起:"一群饭桶!连自家兵卒都弹压不住?"

"王上明鉴,饥肠辘辘的士卒手执利刃哗变,若要 必施以雷霆手段。可杀戮只会激起更多叛乱......"

"当真无计可施?"

"禀王上,解铃还须系铃人——唯有粮草方能平息众怒。"

忽见齐相后胜泪流满面跪地禀报:"王上,自扶稣公子放松城防,我军斥候得以传回噩耗!"

齐王心头一颤:"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