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最新章节。
"百姓小过,适逢新朝鼎立,陛下仁德,赦免微罪正可彰显大秦休养生息之政,昭示太平盛世将至!"
"丞相此言,大王能应允否?"
"法家诸君未免太过谨慎。莫非尔等以为赦令乃儒家所为?莫非担心老夫明日又要为儒家发声?"
"先前老夫主张分封,只因顺应天下贵族所愿,就事论事耳。如今既定郡县,老夫又非儒家门徒,岂会违逆王意?"
......
"廷尉,且先筹备妥当。"
"国尉大人!"
"丞相但说无妨。"
"老夫本不该过问军务,只是越界一问:咸阳城外驻军,可已安置停当?"
"丞相多虑了。王命在身,岂敢怠慢?军功核算、士卒封赏皆已上呈,只待王上御批。依陛下之意,当于登基大典后行赏,与万民同庆。此事连同方才所议大赦,想来王上都会恩准。"
"善。今日便议到此,诸位回去准备。明日大朝,方见分晓。"
众人相继离席。
步出丞相府时,尉缭行至李斯身侧:
"方才丞相可是将了廷尉一军啊。上回分封之议,你当廷驳斥,令丞相颜面尽失。如今他可是记着这笔账呢。"
李斯冷哼:"当日分明是你先谏言,丞相为何独独揪着我不放?"
"谁叫我没你那三寸不烂之舌?你那口才,可是噎得满朝文武哑口无言。"
"早知如此,就该让你独自进谏,被那帮人围剿才好!"李斯摇头苦笑。
尉缭压低声音:"今日午后,谏议大夫茅焦府中聚集数十儒生,怕是要在明日朝会上做最后一搏。廷尉莫非怯了?"
"自取 之徒,何足为惧?明 们若敢旧调重弹,王上自会处置,何须我多言?"李斯不以为意。
"若为首者是扶稣公子呢?"
"公子又与那些腐儒厮混?可笑!"
"郡县制已成定局,莫说是公子,便是王上圣意在此,我又有何惧?"
"廷尉果然气魄。只是..."尉缭意味深长道,"若来日长公子与廷尉政见相左,又当如何?"
李斯直视尉缭,拂袖而去。
长公子属儒家一派,李斯则是法家名士,两家学说南辕北辙,日后恐难相容。
此时,长公子府中聚集了一众武将。
"公子深夜召见,不知有何要事?"
"贺秦,你在咸阳已久,可有什么消息?"白怵询问。
"我哪知道!公子心思岂是我能揣测的。"
"少装蒜!谁不知道你是王贲将军身边的红人!"
"胡扯!不过是奉公子之命行事罢了。公子命我将军中所需之物速送军械司,但军械司岂是随意进出之地?即便王贲将军亦需大王手谕及国尉令牌方能入内!所幸公子交代之事已办妥。"
"究竟是何物?"白怵追问。
此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
"公子,这几匹战马皆是上品,绝对符合要求!"
"秦军战马哪匹不是精挑细选?你别吹嘘了!"
"公子明鉴!这三匹战马体魄强健,耐力非凡!良马易得,伯乐难求,公子独具慧眼啊!"
扶稣轻抚马鬃,笑道:"燕胖子,几日不见,竟文绉绉起来了!连伯牙子期的典故也信手拈来。"
"公子见笑了!人总该有所长进。近来读到一句,甚合我意:欲得未曾有之物,须行未曾行之事。"
"哟,突然这般深奥?你如何提升?"
"回公子,近来研读《吕氏春秋》。"燕锦书恭敬答道。
"《吕氏春秋》?你一个武将读这部书?倒是稀奇。"
"书归书,人归人。前相国此书包罗百家,儒、法、道、墨等各家之说兼备,确实不凡。"
"看来你真是大有长进。若真能领悟透彻,或许就不止做个裨将了。"
"哈哈,承公子吉言!"
"参见公子!"白怵与贺秦齐声行礼。
"贺秦,那些马具可都卸下了?"
"已悉数入库。"
"好,取几套来,为这些战马装配新具。明日全仗它们为我等争光了!"
扶稣亲自为战马钉上蹄铁,装上鞍镫。不多时,整套马具已装配完毕。望着这些矫健的战马,扶稣不禁心生感叹。
马蹄声震动云霄,大秦铁骑乃当世陆地之主。迅疾如风,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唯攻城之战稍显不足。
"待我大秦铁骑尽数装配此等马具,必将势若雷霆,谁人能挡?明日朝会之际,我欲借此良机向父王 ,执掌铁骑兵权!"扶稣豪情万丈。
白怵与贺秦相视一笑,未及开口,燕锦书洪亮之声已然响起:"末将愿誓死追随公子,扫平六合,开疆拓土!"
二人瞠目结舌,只得悻悻附和:"末将亦然!"
"有诸位相助,必能成就千秋功业!"扶稣朗声笑道。此时侍从来报:"茅焦大人与陈驰大人已至正堂,夫人正在接待。"
扶稣当即嘱托:"白怵、贺秦,你二人负责为剩余战马钉掌。"说罢转身离去,身后传来争执声。
"燕将军既是蒙恬麾下,怎又向公子效忠?"白怵质问。燕锦书不慌不忙:"军中职务与效忠公子何干?倒是你二人...啊!"话音未落,战马扬蹄将其踹翻。
"哈哈哈!"哄笑声中,扶稣莞尔。步入正堂,见清秋端坐主位,两位谋臣分列客席。
"听闻先生当年随公子赴齐劝降,三寸之舌可抵百万雄师?"清秋问道。陈驰谦逊作答:"全赖公子运筹帷幄,臣不过略尽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