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最新章节。

"冯去疾!瞧瞧你们两个,成何体统!身为大将还这般没规矩!"御史大夫冯去疾高声呵斥,神情却颇为敷衍。

"好你个老冯,就这么帮我?"屠睢满脸震惊。

"能帮你跑路就不错了,还给你声援!"

"你得再帮帮我啊!"

"再帮下去我这御史还当不当了?"

"要是让那些老家伙知道你藏了..."

"你敢威胁我!"

"还是陈年佳酿呢!"

"这...你需要什么帮助?"

"帮什么帮!冯老头,你竟敢私藏好酒!"王翦的身影从冯去疾眼前掠过。

转眼间两人已跑得无影无踪。

陈驰和许慎面面相觑:"这..."

"习惯就好,都是常事了。"

这时蒙武老将军踱步而过:"冯老头,听说你私藏美酒啊,这事我记下了!"

"胡说什么呢!"

"冯老头藏私酒!"路过的任嚣插嘴道。

"他这是污蔑!"

"老冯啊,这事可不地道。"丞相也来凑热闹。

"连丞相您也..."

"完了完了,这下说不清了,屠睢,老夫跟你没完!"冯去疾气得满脸通红。

扶稣望着陆续离开的大臣们,无奈道:"这几位老将军不会有事吧?"

"公子放心,他们准是去喝酒了,司空见惯啦。"

"老一辈的感情可真好。"

"他们为大秦打了一辈子仗,早就心有灵犀了。我爹常说,年纪大了也不能死气沉沉的。"

"公子,咱们走吧?"

"走吧,父王召见,我还得去面圣。"

"朝会上不是刚议过事吗?"

"多半是去挨训,你们先回吧。"

"您倒是看得开?"

"不然还能怎样?"

扶稣转身离开咸阳大殿,向御书房走去。一路上都在琢磨父王为何召见。

刚到御书房,就看见殿内站着的蒙恬。

"蒙将军,这会儿你不是该主持退朝吗,怎么来了?"

"公子,王上召见,命我在此等候与您一同觐见。"

"和我一起?所为何事?"扶稣满脸疑惑。

"这我可不知道。"蒙恬摊手道。

"老蒙啊,今天这身黑甲可够威风的,气宇轩昂!"

扶稣轻叩蒙恬的铠甲。

"别打趣了,我宁愿穿朝服也不愿穿这个,站半天不能动弹!

哪像你们,穿着朝服还能交头接耳,可把我羡慕坏了!"

"听听这话!我们闲谈是因为无事可做,百家争辩时你们武将除了看戏还能干啥?

倒是你,得了便宜还卖乖。能披甲执锐护卫王上的,满朝武将就你蒙恬一个,这份殊荣谁不眼红?"扶稣笑言道。

"公子有所不知,自从接了这内史一职,我就没消停过。"

"现在忙,往后怕是更忙。难道你想学王贲那样?"

"那可不成,多没意思啊。"

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对原文进行"既然如此,你还抱怨什么,分明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公子,您统领大秦铁骑出征在外,我却留守咸阳,实在无趣。虽说这位置位高权重,可有王上在此,能有何事可做?我宁愿去南方军团或北方军团,哪怕在公子麾下担任副将,

也比待在这太平之地强!"

"糊涂!这位置多少人梦寐以求。不过你说得也有理,王上坐镇咸阳确实安稳。但以你如今地位,若去北方或南方,足以担任统帅之职。更何况你现在统领的可是关中军团,大秦最精锐之师!"

御书房外,扶稣与蒙恬正低声交谈时,殿门缓缓开启。

"长公子,蒙将军,王上宣见。"

步入殿内,只见秦王正批阅奏章。二人行礼后,秦王放下竹简。

"免礼。蒙卿,令尊已回府了吧?"

"回王上,老将军与几位前辈去饮酒了。"

"什么?文武前辈私下聚会?这可不寻常。"蒙恬略显惊讶。

秦王淡然道:"是寡人安排的。这些老臣多虑了,寡人还不至于如此狭隘。"

"臣并非此意..."

"罢了。你们先看看这个。"秦王递过一份奏章。

扶稣阅毕神色微妙,转交蒙恬。二人相视一眼,皆露困惑。

"父王,匈奴此举意欲何为?大秦朝会,他们竟来道贺?"

"确实蹊跷。往日南下劫掠时,可不见这般殷勤。"蒙恬附和道。

秦王轻笑:"你们对匈奴了解多少?"

"儿臣曾阅典籍,说匈奴乃夏后氏苗裔,祖先是夏桀之子淳维。"

商汤灭夏后,淳维率领部众北迁至荒凉大漠。自尧舜时代起,北方就居住着山戎、猃狁、荤粥等部族。淳维部落与这些部族逐渐融合,经过世代繁衍生息,最终形成了如今驰骋草原的匈奴人。

"公子所言极是。"蒙恬接话道,"这些匈奴人兼并多个部族后实力大增,已然成为草原霸主。更危险的是,他们的野心远不止于草原。"

扶稣继续道:"当年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赵 力强盛,北疆版图曾扩展至九原、云中一带。可惜后继者未能守住疆土,致使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落入匈奴之手。匈奴人正是凭借这片沃土迅速壮大。"

蒙恬神色凝重:"河套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匈奴多为骑兵,若从此地突破边境防线,可长驱直入威胁关中,甚至威逼咸阳。匈奴之患已近在眼前。"

"归根结底,都因中原列国纷争不断。"扶稣叹息道,"特别是北方诸国混战不休,竟无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