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最新章节。

今日,他要亲手斩断这份动摇!

---

城墙上,王通肃然而立,目光扫过躁动的士兵。有人收拾战友的 ,有人与匈奴人对骂,场面虽显混乱,他却未加阻拦。

秦军压抑太久了。自昨夜匈奴大军压境,目睹归德城将士全军覆没,悲愤与屈辱便在胸中翻涌,此刻——是该发泄了!

面对匈奴人的羞辱,目睹战友的头颅被肆意践踏,秦军将士的怒火再也无法抑制。任由他们发泄一番,或许能稍解心中郁结。

"禀将军!"

两名亲卫怯生生地来到王通身旁。

"何事?"王通沉声问道。

"属下寻得余将军 。"

霎时间空气仿佛凝固。王通缓缓转身,语气出奇地平和:"带路。"

将士们默默收敛同袍尸骨,将匈奴人抛来的每一具遗骸都妥善安置。生前未能共战沙场,死后也要共享荣光。可在这残酷的前线,连这都成了奢望。

王通凝视着昔日挚友。昨日还在此地谈笑自若,视即将来袭的匈奴大军如无物。如今却已阴阳永隔,世事变迁竟如此之快。

令人不寒而栗的是,王通眼中竟无半分哀伤,唯有令人窒息的平静。

他静静伫立,与亡友对视。一个活在人间,一个魂归九泉。或许,都已死去。

身后的士卒们同样沉默。先前的怒火在见到同袍 时烟消云散。这些尸骨中或有兄弟、父子、至亲,却无人显露悲戚。

不知是谁率先将拳头抵在胸前,挺直脊梁,低头默哀。很快,这个动作在军中蔓延开来。

先走一步的弟兄们,我们随后就来!

这无声的悼念,铸就了最坚定的信念——死志!

"呜——呜——"

匈奴号角撕破沉默,秦军将士抬头望向城头猎猎飘扬的玄色战旗,那朱砂书写的"秦"字如血般刺目。

这或许是人世最后一瞥。但他们心知肚明:此刻守护的不再是朝堂上的权贵,而是这面旗帜下的万里河山——他们永远的家园。

大秦旌旗若倒,尊严何在?

山河永固,寸土必争!

王通上前拾起余北风的头颅,安放在城墙之上。前方,将是安塞城将士浴血的战场。

"老余,你这厮走得倒痛快。可别太快,等老子多斩几个蛮子给你作伴。依你的性子,定要几十个才够本。放心,老子成全你!"

目睹主帅此举,将士们纷纷捧起同袍遗骸。无论相识与否,都开始与亡者促膝长谈。一人静听,一人诉说。生死界限从未如此模糊,又如此分明。

当无畏勇气充盈胸膛,死亡便成了笑话。

与此同时,匈奴军阵中——

匈奴人肆意行辱之际,冒顿太子亦未坐视,令随行奴隶尽数去挖归德城的石头,以备战事所需。没有这些石块,籍车便毫无用处,因此这半个时辰的准备,必不可少。

然而,即便是备战之时,冒顿仍未停止对安塞城的攻心之策,且越发凶狠。

“禀太子,归德城守军头颅已尽数抛射出去,是否攻城?”

“先备好归德城挖来的石块,待令。”

“遵命!”

“达鲁。”

“在。”

“带人押那群奴隶过来,驱向安塞城!”

“是。”

“儿郎们,随我走,驾——”

归德城废墟上,大火虽熄,余温却仍灼人。数千秦人奴隶赤足踩在焦土上,炙烤得皮肉嗞嗞作响,惨嚎连连。然而,更骇人的是满城横陈的无头尸骸,有的已烧作焦炭,却仍免不了被斩首的命运。一些奴隶见状胃中翻涌,却只能干呕,腹中早已空空如也。

这些奴隶为了活命,甚至如牲口般啃食草根,连牛羊都不如——至少牛羊尚能在草原上自由奔跑,他们却只能被囚禁驱使。

此刻,他们拼尽全力挖掘城墙上的石块,稍一懈怠,便遭匈奴人鞭笞。有人饿得头晕目眩,望着焦黑的废墟,神情恍惚。

忽然,一队匈奴士卒奔来,为首者高声宣布:“诸位,你们的好日子来了!太子念你们多年辛劳,如今又为我族效力,特赐你们归家!”

此言一出,埋头劳作的奴隶们纷纷抬头,眼中燃起希冀的光芒。他们望向南方,仿佛终于盼到了重获自由的曙光。

不远处,另一群匈奴士卒正冷眼旁观,嘴角噙着残忍的笑意。

匈奴人的话让不少秦人奴隶信以为真,他们丢下工具,相拥而泣。

“呜……我就知道苦日子终会到头,怎会死在异乡!”

“只要能回家,我定要饱餐一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