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最新章节。
暮色中,匈奴人的牛角号声混着焦臭味飘向远方。城墙上的黑色军旗被热浪掀起,露出绣着"秦"字的猩红底衬。
“屠那师,这北地郡边关的守将叫什么名字?此人能力不俗,行事果断。当初攻打归德城时,他们眼睁睁看着同袍战死也不为所动,本太子原想围城打援,可惜被大单于破坏了计划。”
“回太子,老臣听说北地郡的守将是号称铁血将军的王通,论本事恐怕不逊于上郡的杨翁子,只是官职比杨翁子低半级。”
“好歹是一郡之将,称得上封疆大吏了。没点真本事,秦王也不会如此重用他。说起那杨翁子,倒是个厉害角色。他赴任上郡之前,我军南下如入无人之境。自从他来了,竟从无到有建立起北地关城,麾下边军发展到数万之众。要知道他刚到时手上只有些老弱残兵,唯一的依仗就是秦王授予他统率北地所有驻军的权力——可实际上连个兵影子都没有!”
“即便如此,我军频频南下劫掠,反倒让他借机壮大实力。这杨翁子确实是个治军之才。如今看来,秦军确实与其他军队不同,他们喊出死战就真的会血战到底。上郡主帅如此,归德守将如此,现在这安塞城主将亦是如此。说实话,本太子倒是颇有些欣赏。”冒顿太子说着,眼中流露出惜才之意。
“太子容禀,这些边关将领多是秦将蒙恬旧部。那蒙恬深得秦王嬴政宠信,当年嬴政登基大典期间,咸阳周边兵马名义上归属太尉府,实际兵权尽在蒙恬手中,可见其受信任之深。”
“蒙恬...屠那师,依你之见,以我军现有兵力,能否击败蒙恬?”
“这...太子明鉴,秦国总兵力是我族八倍有余。但疆域辽阔需要分兵驻守,北境更是重中之重。依老臣估计,秦国在北境至少驻有二十万,甚至三十万大军。”
“动辄二三十万大军?这够得上我族全部兵力了。中原果然富庶,秦国当真根基深厚。要是我族能击败秦国——不,哪怕只是渡过黄河,势力必然大幅扩张。”
“太子有所不知,秦国征讨岭南已调集五十万大军。先前攻楚动用六十万兵马,伐齐更是发兵六十五万。”
“哈!屠那师,你说秦国若要征讨我族,会派出多少兵马?”冒顿太子笑着追问。
“太子说笑了。老臣以为至少三十万。不过草原作战与中原不同,他们城池跑不了,我们却逐水草而居。即便秦军来袭,在这茫茫草原上怕是连人影都找不到。”
“居无定所”这个说法在过去或许贴切,但如今已不再适用。自从赵国衰败后,我族占据河南地,部众大多定居于此及阴山一带,这无异于将自己置于险境。若秦军挥师北上,届时仓皇失措的必是我们!
当前我族实力薄弱,父王总与北方草原部落比较,以为称霸草原便天下无敌,这般想法实在短视。以现有兵力与秦军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我们绝不能沉溺于盲目自大的情绪中,必须放眼长远。不仅要称雄草原、震慑诸部,更要能南下中原,威慑秦国,这才是真正的强盛之态。冒顿沉声道。
冒顿凝视前方,神色凝重。他深知敌人将至,若继续安于现状,恐有灭族之祸,必须未雨绸缪。否则待秦军压境时,必将追悔莫及。
屠那师思忖片刻,劝道:"太子不必过虑,秦军集结尚需时日。眼下北地边关一带,我族军力仍占优势,这就足够了。"
"正是如此!这或许是最后的机会。趁秦军主力未到,必须速破北地关城。只要拿下这两座要塞,主动权就还在我们手中!"冒顿与谋士们商议时,前线匈奴军队已撤退,伤亡甚微,唯有秦军的火油攻势造成些许损失,但随军的秦人奴仆已尽数折损。
而秦军方面,营在匈奴籍车和骑射压制下,折损过半。这仅仅是匈奴首 势,王通就已竭尽全力。真正残酷的正面厮杀还在后头。若非火油构筑的临时防线阻滞了匈奴进攻,秦军连这片刻喘息之机都将不保。
王通紧急召集众将商议对策。虽然勉强支撑一日,但归德城一夜陷落,安塞城也险些失守,可见匈奴攻势之猛。若秦军兵力充足,匈奴断难攻破,可惜现在兵力捉襟见肘,营又遭重创,能否坚持到明日犹未可知。
匈奴方面攻势未减,军队轮番上阵,以前队换后队,始终保持生力军进攻。而秦军疲于应对,优势正逐渐丧失。
安塞城南边是战略要地安俾城,一旦突破此地,匈奴大军便可直取彭阳,进而横扫北地各城,这条进攻路线最为有利。
与此同时,匈奴大军也迅速展开行动。头曼单于亲率七万铁骑逼近,几乎与秦军斥候同时抵达。王通将军派出的传令兵刚将情报送至安俾城,匈奴人马已如黑云压境。
稍作整顿后,匈奴人立即发起猛攻。然而缺乏籍车等攻城器械的他们,在远程火力上明显处于劣势。但凭借绝对的兵力优势,这场战斗注定比安塞城之战更为血腥残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头曼单于的战术简单粗暴——面对不足五千守军的安俾城,他直接以七万大军碾压而来。原本以为能轻松取胜,却再度被秦军狠狠教训。正如归德城之战所示,轻敌必将付出惨痛代价,尤其在面对秦军精良装备时。
作为北地郡四大关隘的军械中转站,安俾城囤积着大量武器:火油取之不尽,羽箭密如暴雨,床弩势若雷霆,籍车投石如陨星坠落。归德守军以血肉铸就防线,安俾城则凭装备碾压对手。
当匈奴先锋如潮水般涌来时,迎接他们的是遮天蔽日的死亡之雨:火箭点燃苍穹,巨石粉碎大地,床弩洞穿躯干,火油熔断筋骨。首批五千冲锋队未触城墙便折损过半,幸存者尽数负伤撤退。
最致命的是籍车与床弩的联合打击——落石将人马砸成肉泥,弩箭串起血色葫芦。激战持续至黄昏,匈奴主力始终未能破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