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最新章节。
“扶稣既是朕的儿子,就该担起皇子的责任。秦王的担子,从来都不轻。
当年朕以为,给孩子们最好的教导、最安逸的处境,他们自然能成器。看看这些皇子,如今的日子比朕当年舒服百倍,可结果呢?全成了不成器的逆子!
说来惭愧,这是朕的过错。朕忙于征战六国,却忘了栽培身边人。这群长在锦绣堆里的皇子,半点风雨都没经历过。可即便这样,他们或怯懦,或骄纵,或败家,个个都有毛病,就是没一个能担大任的。
登基后朕才想明白,过去对他们太过宽容了。玉不琢不成器,如今把他们贬到边陲,反倒都有了长进。
特别是长子扶稣,还有三子、八子、十一子,都在北疆戍边。朕把儿子们都放在最危险的地方磨炼,总比养在宫里当废物强。”
始皇帝凝视铜镜中的自己,低声自语。他忽然懂了当年父王的心意——或许来不及谆谆教导,但至少让他明白作为秦 应该做什么。
如今这些小子在边关干得风生水起,始皇帝颇感欣慰。对扶稣尤其满意,在这个儿子身上,他看到了与自己不同的特质——兼具理性的仁心和内敛的霸气,这是从前出征齐国前的扶稣所没有的。
昔日的扶稣过于耿直,是个十足的老好人。而今表面温润如玉,内里却深沉难测。偶尔流露的锋芒让始皇帝知道,这个儿子学会了藏拙,懂得进退之道。
始皇帝嘴角微扬。懂得伪装,本就是种成长。
“匈奴敢犯我疆土,敢欺朕的儿子,朕定要他们血债血偿!”
“秦王妃近来如何?刚立为妃丈夫就出征,心里不好受吧?”
“陛下说笑了。那丫头送走扶稣就进宫陪臣妾,生怕臣妾忧心,直到宫门落锁才离去。”
“扶稣有福气,王翦也得了个好女儿。正因如此,王家与皇族才能更亲近。爱妃传朕口谕:秦王妃可自由出入宫禁,夜深便留宿宫中,与你作伴。”
“臣妾代王妃谢恩。”华妃款款行礼。
“朕离宫期间,后宫诸事仍由爱妃执掌。哦,倒是朕多话了,即便朕在时,也是爱妃主理后宫。”始皇帝轻笑。
“陛下放心。”华妃抬起秋水般的眸子,柔声道:“臣妾舍不得陛下……”
华妃含泪望向始皇帝,晶莹的泪珠顺着脸颊滚落。她是他八抬大轿迎入宫的正妻,却因他心中的隔阂,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名分。即便如此,她从未停止过在他身后无声的支持。
当年秦军伐楚惨败的消息传来时,始皇帝雷霆震怒。他将满腔怒火倾泻在这位出身楚地的女子身上,甚至将她贬入冷宫。可华妃始终默默承受,不曾有过半句怨言。
始皇帝抬手轻抚她的泪痕,低声道:"这些年,是朕亏欠了你。"喉头滚动间,竟带着几分哽咽:"那些事......是朕错了。"
"陛下别说了。"华妃将脸埋进他的甲胄,冰凉的金属贴着她的面颊,却暖不了她滚烫的泪水:"能为陛下分忧,是臣妾的福分。"
他收紧臂弯。六国佳丽尽收后宫,每灭一国便命工匠仿造其宫室,将诸侯嫔妃悉数纳入咸阳。可那些女子见他时连头都不敢抬,更遑论真情。唯有华妃不同——她是昭告天下迎娶的结发妻子,虽始于政治联姻,却在岁月里滋长出真情。
世人皆道始皇冷酷无情。这话对,也不对。坐在这个位置上,容不得太多儿女情长。后宫嫔妃生死他从不挂心,但对真正走进他心里的人,他也会展露温柔。比如教导扶稣时的耐心,比如此刻拥着华妃的柔情。
他记得扶稣降生时,初为人父的喜悦几乎冲昏头脑。臂弯不自觉地又收紧几分。在这深宫之中,华妃的地位无人能及。朝臣们都清楚,能当得起"国夫人"之称的,普天之下唯她一人。
三书六礼,明媒正娶。在这个时代,女人能拥有的尊荣她都有了。唯一被人指责的,就是她楚国贵族的出身。可如今她的儿子已贵为秦王,这深宫之中,再无人能撼动她的地位。毕竟,能触动这位铁血 心弦的女子,实在寥寥无几。
"当真什么都愿意?"始皇帝忽然轻笑。
华妃从他怀中仰起脸:"陛下但说无妨。"
"朕觉得子嗣还不够。"他抚过她发间金钗:"此番出征归来,不如再添几位皇子?正好......"指尖掠过她泛红的耳垂:"朕亲自教养。"
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陛下怎如此善变,方才还夸赞皇子们,转眼就变卦了。臣妾都这般年岁了!"华妃面颊微红。
"爱妃说笑了,你才三十五就说老?那朕岂不是老翁了?待朕凯旋,爱妃定要多生几个。如今正是风韵最佳之时,一个扶稣,一个诗曼,哪里够?朕还要更多皇子为扶稣添些兄弟。"始皇帝轻捏华妃泛红的脸颊。
"陛下~"
"哈哈哈!说起年纪,扶稣与清秋成婚三载,怎还无子嗣?这可是大事。若清秋不能生育,即便朕给了她秦王妃之位,她也难当此任。如今扶稣贵为秦王,此事更为紧要。"
"陛下有所不知,都怪您那端方的儿子。三年了竟未碰过清秋。昨夜臣妾细看清秋,眉目含情,步履微恙,想必好事将近。"
"爱妃这比喻..."
华妃涨红了脸:"陛下不许说!"
"哈哈,这小子当真倔强。如今总算开窍了,朕就等着抱皇孙。儿子们不成器,朕就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