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血脉电台(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模拟沙盘:铁血军魂》最新章节。
生死一线!少年兵瞳孔骤缩,求生的本能压倒了一切恐惧。
他猛地抱住那截滚烫的铜线,不顾一切地向侧面狠狠翻滚!
沉重的身体砸进一个巨大的弹坑底部,溅起冰冷的泥浆和碎雪。
“噗嗤!”灼热的弹头几乎是擦着他的头皮飞过,狠狠楔入他头顶上方冻得铁硬的坑壁,炸开一小蓬土黄色的烟尘。冻土碎屑簌簌落下,砸在他脸上。
少年兵蜷缩在弹坑冰冷的泥泞里,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狂跳,几乎要撞裂肋骨。
他喘着粗气,惊魂未定。就在他身体无意识地再次压下,手肘重重磕在冰冷的坑底时,被他死死护在身下的那截铜线断口,猛地触到了潮湿的泥土和水洼!
“滋啦——!”
一簇刺目到极点的蓝白色电火花,如同愤怒的精灵,猛然从铜线断口与湿泥的接触点悍然迸发!
炽烈的光芒瞬间照亮了少年兵沾满污泥和血渍的脸庞,也照亮了他惊愕圆睁的双眼!
那簇狂野的电光并非漫无目的。
它像一支无形的妙笔,瞬间灼烧、蚀刻在冰冷的坑底地面上,留下了一个线条精密无比、散发着余温的环形星座轨道图——北斗七星!
其中三颗星的位置,如同被赋予了生命,陡然迸发出更耀眼的光芒,急速闪烁!
三个冰冷而神秘的字符在少年兵眼前一闪而过,却如同烧红的烙铁,深深镌刻进他年轻而混乱的脑海:
GEO-7B, MEO-22, MEO-31?
这三个编号,此刻正清晰地显示在朱日和量子沙盘一角的卫星状态监视窗口上,代表着基地通讯指挥部此刻依赖的生命线——三颗主力中继卫星!
朱日和基地控制中心,空气焦灼得如同凝固的油。承载着两个撕裂时空的信息洪流,榨干了这台号称人类算力巅峰的量子核心每一点潜能。
量子算力峰值:?
电磁模拟运算峰值: ?53.7 PetaFLOPS?。
其中,维持和解析那条诡异的“血脉信道”所消耗的算力,赫然占据了骇人听闻的 ?82%?!
跨时空数据传输速率峰值: ?14 TB/s?。庞杂的信息流包含跨越十三个历史与未来战区(1937-2025)的核心通讯密档摘要及战场态势切片。
历史校准成果:实时修正了7处关于1937-1938年关键战斗中通讯手段、时效性与效果的模糊或错误记录。
系统熵增阈值:突破时空稳定安全红线 ?9.3倍?!尖锐的警报声中,三个过载的温度传感器在控制台内部熔毁,刺鼻的绝缘塑料烧焦味弥漫开来。
冰冷的金属台案上,一张打印出来的数据对比表被汗水浸透一角:
土电报技术参数验证表?
检测项目 1937年战场实测 2025年演习复现 历史档案记录
传声有效距离? 387±5米 402±3米 120米(理论值)
信号失真率? 2.7% 3.1% 38%(战地平均值)
血液量子活性? 铁离子浓度1840μg/mL 血红蛋白载氧量98% 无记录
铜线电阻变化? 0.17Ω(常态)→0.002Ω 超导临界态维持142秒 无记录
时空数据流强度? 7.3×101?比特/秒 8.1×101?比特/秒 无记录
【注:铜线血渍经同步辐射检测,发现人体血液蛋白与铜晶体形成[Fe-Cu]量子纠缠对,该现象在朱日和-52℃环境中呈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特征】
一份打印出来的裁决书被推到黎落面前,标题冰冷:《第十六章时空数据交互事件伦理委员会裁决纪要(节选)》。
争议点:? 赵铁柱通过血脉铜线通道获取坦克定位数据是否违反历史纯洁性原则?
裁决依据:?
日军《第一联队作战日志》明确记载,当日确有三辆坦克遭精准爆破。
王锐少校祖父王振邦在保定军校通讯科的成绩单显示,其精通坐标加密法。
量子计算机推演显示,若无该关键数据介入,守军阵地全军覆没概率为100%。
裁决结果:? 许可通道维持(附条件)
限制条款:?
坦克坐标必须以摩尔斯电码形式传递。
定位误差必须严格保持±15米(符合1937年战场目测精度上限)。
铜线完成传输后立即就地熔毁。
黎落的目光扫过那冰冷的“许可维持”四字,最后落在需要她签名确认的地方。
她伸出右手,食指上那道新鲜的刀痕仍在隐隐作痛。
她没有用笔,而是将带着那道伤口的指腹,重重地、清晰地按在签名栏的空白处。
一个带血的指印,如同决绝的烙印,清晰地晕染在冰冷的纸张上。
透明的液氦容器被小心地安置在控制中心一角。
容器壁外,极致的寒气疯狂抽取着空气中的水分,瞬间凝结成一层厚厚的白霜。
黎落的神情肃穆如举行一场古老的祭礼。
她戴上特制的隔热手套,小心翼翼地捧起那段铜线——它沾染着1937年赵铁柱温热的血与2025年她自己指尖沁出的血珠,承载着佟麟阁将军泣血的绝笔,凝固了弹坑中少年兵最后的托付与希望。
铜线被郑重地置入那翻滚着氤氲寒气的极寒棺椁之中。
厚重的容器盖缓缓合拢。“咔哒”一声轻响,完美的密封完成。
就在容器关闭的瞬间——
“嗡……”
一声微弱却无比清晰、带着奇异穿透力的蜂鸣声,如同从历史的深渊底部挣扎而出,悍然穿透了厚重的隔音层!
它突兀地回荡在骤然陷入死寂的控制中心里。
频谱分析仪的光标疯狂跳动,瞬间捕捉并锁定了这穿透时空的鸣响。
屏幕上冰冷的频率曲线被迅速比对、放大。
当结果弹出的那一刻,所有在场者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
那蜂鸣的基音频率,精准无误地吻合了《义勇军进行曲》最核心、最雄壮、最能激起一个民族灵魂共振的音符!
中央巨大的量子沙盘上,影像随着这蜂鸣而沸腾。
那个瘦小的少年兵身影,紧握着手中那截仿佛要燃烧起来的铜线,如同擎着一支永不熄灭的烽火。
他的身影在燃烧的坦克残骸与横飞的致命弹雨中骤然变得高大、清晰。
他猛地跃出掩护的弹坑,脸上的泥土和血污掩盖不住年轻双眸中燃烧的、足以燎原的怒火。
他嘶吼着,向着日军火力最为密集的战线,发起了决绝的、义无反顾的冲锋!
在他身后,血染的电磁波穿透翻滚的浓黑硝烟,在历史的苍穹下激荡、咆哮,汇聚成亿万兆赫兹的悲鸣与战吼!
那是无数不甘的英灵在用生命呐喊,最终凝聚成一个永不消逝的波长——
一个民族不屈脊梁的永恒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