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听证会(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退圈后,我靠直播带货成了千亿霸》最新章节。
老戏台的木栏杆还沾着夜露,沈昭岐的手指在雕花处摩挲两下,凉丝丝的触感顺着指节爬进心口。
他后退两步,月光恰好漫过"出将"幕布的流苏,把影子投在青石板上——像极了十五岁在戏校练功房,师傅拿戒尺敲他后颈时说的话:"念白要咬进骨头里,让听的人替你疼。"
"一问保底价为何十年不涨?"他开口,声音裹着昆曲特有的水磨腔,尾音在戏台梁间荡出回音。
李会计举着的煤油灯晃了晃,暖黄光晕里,老人眼角的皱纹都跟着颤:"小沈,这调儿比当年《十五贯》里况钟审案还冲。"
沈昭岐没接话,喉结动了动。
前世他在颁奖礼上拿视帝奖杯时,也是这样的喉头发紧——只不过那时是被秦知语递来的庆功酒呛的,酒里掺着让他失声的药。
现在他望着李会计兜里露出半截的账本复印件,喉咙里烧的是另一种火:"二问物流成本谁来承担?"这一句陡然拔高,像刀背刮过铜锣,惊得檐角的麻雀扑棱棱飞起。
"三问品牌溢价归于何人?"尾字落下时,他突然顿住,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前世在秦氏地牢里,他被灌哑药前最后听见的,就是秦知语的高跟鞋声,"沈老师,你以为那些助农合同是慈善?
不过是给资本当戏服罢了。"现在他盯着戏台角落的蜘蛛网,那上面粘着半片枯叶——像极了云岭村老支书临终前塞给他的,沾着泥的合同复印件。
"咔嗒"一声轻响。
沈昭岐转头,见苏曼举着手机缩在后台柱子后,屏幕蓝光映得她耳尖发红:"我...我就录两句,发微博给明天造势。"她指尖在屏幕上快速划动,"配文我都想好了:'明天,影帝在真实人生里演一场大戏。
'"
李会计凑过去看,煤油灯在手机屏上投下晃动的影:"这丫头手快得很,当年我藏账本,她拿手机拍了三张。"沈昭岐望着苏曼发微博时亮起的提示——"已送达137万粉丝",系统冷光突然在视网膜上跳动:【公众情绪值+20%,听证会舆论权重提升】。
他摸了摸胸前的盘扣,那里藏着李会计用红布包的村章——这是云岭村八十户人家按的红手印,每一道指纹都在说:"我们信你。"
晨光爬上云岭山尖时,沈昭岐的手机震了又震。
苏曼的微博已经挂在热搜第三,评论区炸成烟花:"坐等沈老师用戏腔撕开资本画皮秦氏要是干净,怎么不敢让村会计坐主位"。
他把手机揣进蓑衣内袋,这是他特意从村头王阿婆那儿借来的——补丁摞补丁的草编衣,袖口还沾着去年收稻子的泥。
听证会现场的冷气开得太足,秦知语的深灰套装贴在后背上。
她望着主席台上"农产品供应链规范听证"的红底白字,喉间泛起苦意。
周执递来的材料边角被她捏得发皱,最上面一页是云岭村合同对比表,"保底价"三个字被她用钢笔戳出两个洞。
记者的话筒突然伸到面前,镁光灯刺得她眯起眼:"秦总,网传秦禾农产压价收购是否属实?"
"秦禾所有操作均符合市场规律。"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像公司楼下那座大理石雕塑,冷得没有温度。
余光瞥见旁听席角落缩成一团的李会计,老人手里攥着的账本复印件边角卷了毛,像极了十五年前她在沈昭岐书房看见的,被揉皱的退圈声明。
"下面请民间代表沈昭岐先生发言。"主持人的声音像根针,刺破了场内的寂静。
沈昭岐走上台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他没穿正装,那件缀着泥点的蓑衣在空调风里轻晃,像株长在水泥森林里的稻穗。
主持人皱了皱眉,正要提醒着装规范,却见他抬手抚过话筒,开口便是清越的昆曲调:"这一纸合同啊,看似墨迹轻——"尾音拖着水磨腔的婉转,突然拔高成裂帛之音,"压弯了多少脊梁挺!"
全场哗然。
记者的快门声连成一片,林晚在后台盯着实时数据屏,手指在键盘上翻飞:"老大,她刚才说'物流成本由市场调节',但秦氏物流子公司近三年利润率涨了27%!"耳麦里传来她急促的呼吸,"下一句问保底价,用云岭村2010年和2023年的物价对比图!"
沈昭岐望着台下秦知语骤缩的瞳孔,突然笑了。
他想起昨夜老戏台上,李会计拍着他肩膀说的话:"小沈,你唱的不是戏,是理。"现在他抬手点向大屏幕,林晚远程投放的对比图正在滚动:"这第一问——"
"反对!"
突兀的男声炸响。
秦禾农产的律师猛地站起来,钢笔在笔记本上划出深深的痕。
他扫了眼沈昭岐的蓑衣,又瞥向主席台上铁青着脸的主持人,嘴角扯出抹冷笑:"沈先生表演欲过强——"
沈昭岐的手指在话筒上轻叩两下。
戏腔突然转成带着云岭乡音的普通话,每个字都像钉进木板的钉子:"我表演?
那您说说,这合同里'自愿'两个字,是哪个泥腿子自愿签的?"秦禾农产的律师话音刚落,沈昭岐眼尾的笑纹便深了几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