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秤砣虽小,压千斤(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退圈后,我靠直播带货成了千亿霸》最新章节。

滇南的湿热空气,仿佛被那一声声尖锐的争吵煮沸了。

“我的铜秤,跟了我阿爷一辈子,称的是良心!”一位皮肤黝黑、指甲缝里嵌着泥土的老农,死死护住身前那杆磨得锃亮的铜秤,浑浊的眼睛里燃烧着倔强的火焰,“你们的电子秤,按几下就变个数字,比人心还贪!这叫共同富裕?这是要把我们这些老骨头口袋里最后几个铜板都刮走!”

他对面,二十几户果农围着各自的电子秤,脸色涨红。

他们同样委屈,辛辛苦苦种出的果子,谁不想卖个公道价?

可现在,他们却成了“用科技欺负老实人”的靶子。

网络直播的镜头毫不留情地记录下这一切,弹幕如潮水般汹涌。

“2024年了还用古董秤?梦回清朝?”

“支持大爷!高科技的镰刀最锋利!”

“共同富裕集市?我看是混乱集市!监管部门在哪?”

舆论的烈火,瞬间燎遍全网。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而坚定的声音穿透了嘈杂。

“我是驻点协调员,秦念慈。现在,所有秤具,无论新旧,全部就地封存。”

人群静了一瞬,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这个穿着简单白衬衫的年轻女人。

她没有多余的废话,眼神锐利如刀,直接指挥工作人员拉起警戒线,将二十四台电子秤和那杆孤零零的铜秤小心翼翼地收拢。

紧接着,她转身拨通了一个加密线路:“林晚,我要‘共同富裕链’上这个镇近三年的全部交易数据,特别是高温时段的重量浮动记录,十五分钟内给我。”

十五分钟后,远在千里之外的一间数据中心内,林晚的指尖在键盘上化作一道道残影。

海量的数据流在她眼前瀑布般倾泻,最终,一条微不可察的异常曲线被她精准捕捉。

高温环境下,电子秤的读数确实存在规律性的、毫厘之间的漂移。

这是物理现象,但背后一定有人为的漏洞。

林晚没有停下,她顺着数据的脉络逆流而上,像最顶级的猎犬,精准地嗅到了那串隐藏在固件底层的代码。

一个区域性校准漏洞,只在特定温湿度下被激活。

她瞳孔骤然收缩,因为这个固件的供应商——“星衡科技”,正是三年前“青年助农创新基金”重点扶持推广的明星企业。

而那个基金,最大的出资方,姓秦。

林晚的呼吸停滞了半秒。

她没有向任何人汇报,而是将完整的证据链、数据模型和一条直指“星衡科技”背后股权结构的线索,打包成一个加密文件。

她没有上传到公司内网,而是直接将其挂载到了面向所有农户开放的公共审计链上。

在文件的备注里,她只留下了一句话:“秤准不准,请交给用秤的人自己来判。”

几乎在林晚上传文件的同时,一场特殊的线上听证会在“共同富裕”体系的内部频道召开。

主持人周执的表情严肃,屏幕上,一边是国家计量局的专家和物理学教授,另一边,是十位从全国各地随机抽选的一线果农,他们的脸庞在摄像头的映照下,显得朴实而紧张。

“根据上个月刚通过的《促进农产品交易标准化条例》第七条,我们可以直接裁定,所有交易必须使用经过官方认证的计量设备。”一位专家条理清晰地陈述。

这意味着,老农的铜秤,从法理上已经输了。

周执沉默地听着,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他看着屏幕上那些农民局促不安的脸,最终,他打断了即将开始的表决程序。

“规则是冰冷的,但人心是热的。我提议,暂停表决,实地重测。”

他的决定让所有人愕然。

这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和不可控的变数。

但周执的目光不容置疑。

很快,三十七名来自不同行业的志愿者冒着滇南的滂沱大雨,在那个争执发生的小镇,开始了严苛到近乎偏执的重复称重实验。

他们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不同湿度的环境下,用同样的果子,反复测试那二十五杆秤。

三天后,一份长达六十页,附带上千组原始数据的《非标准化环境下的公平计量建议稿》摆在了周执的案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