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萤火”协议(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退圈后,我靠直播带货成了千亿霸》最新章节。
开庭那天,十二位农民穿着各地的特色服装,坐上了评议席。
他们听原告律师讲法律,听合作社代表讲委屈,听马福全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他种了一辈子苹果的故事。
休庭评议时,没有复杂的法理辩论。
一位来自山东的大汉说:“我也直播,有时候紧张得嘴都瓢,要是机器能帮我说利索点,那敢情好。至于啥哭腔笑腔,我们对着土地,什么时候没哭过笑过?那都是我们自己的情绪,机器学了,有啥稀奇?”
最终,他们递交的意见书只有一句话,却被当庭宣读,掷地有声:“只要人是真的站在镜头前,苹果是真的从地里长出来的,那声音是不是机器帮着喊的,不重要。”
判决结果:驳回起诉。
几天后,这份判决书和“农户陪审团”的创新模式,被最高法的工作简报全文转载,标题是《让法律的尺子,带着泥土的温度》。
技术部门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
小柯双眼布满血丝,指尖在键盘上化作一片残影。
他删掉了整个“最优情绪推荐”模块的底层代码。
在新的更新说明中,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技术应该是一座桥,而不是一个面具。我们不是要创造最动人的声音,而是要让更多真实的声音,有机会不被修理、不被过滤地发出来。”
新版本上线,AI叫卖生成器多了一个“真实波动保留模式”,还增设了几个“农户自评标签”,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标注“今天有点累,嗓子哑”、“口才不好,请多包涵”、“心情好,喊得有劲”。
底下很快有用户留言:“这才对嘛,这感觉像个活生生的人在跟我说话,不像个卖货的机器人了。”
川北的大山深处,沈昭岐正蹲在一个小村的晒谷场上。
一群孩子围着一部手机,正叽叽喳喳地模仿着AI生成的“戏腔叫卖”,笑作一团。
他饶有兴致地看了一会儿,然后拍了拍离他最近的一个小女孩的肩膀,那女孩脸蛋红扑扑的,像个熟透的苹果。
“你想怎么喊,才最威风?”沈昭岐笑着问。
女孩仰着头,怯生生又满是向往地说:“我、我不想威风,我就想喊得大声点,让在山那头采茶的阿婆能听见,告诉她我想她了。”
沈昭岐脸上的笑容凝住了,随即化为一片深沉的温柔。
他点了点头,从口袋里掏出纸和笔,趴在石磨上,帮她写下了一串歪歪扭扭、满是本地土话的顺口溜。
然后,他找来两块竹板,教她一边打着拍子,一边用她最真实、最大声的嗓音,对着远山喊了出去。
那声音,没有AI的圆润,没有戏腔的婉转,甚至还有点破音。
但那份穿透山谷的真挚情感,却让所有听到的人心头一颤。
当晚,这段由村民随手拍下的视频,在没有任何推广的情况下,涨粉十万。
平台在推送时,经过智能分析,自动在视频下方打上了一个全新的标识:【非AI辅助内容】。
集团总部,顶层办公室。
秦知语反复播放着那个小女孩的直播回放,直到窗外的夜色深如浓墨。
她忽然起身,没有惊动任何人,独自驱车前往了位于城市边缘的超级数据中心。
在层层授权验证后,她走进了冰冷的服务器矩阵核心。
她调出了一个被标记为最高权限的档案——沈昭岐。
屏幕上,沈昭岐十五年来所有公开的影像资料,被迅速解析成了复杂的声纹图谱,像一道道跳跃的山峦。
秦知语将这些图谱与AI样本库进行深度比对,每一处波峰,每一处频率,都进行了细致核查。
最终,一行结论性文字跳了出来:目标人物语音特征存在大量非规律性情感波动与微表情关联,从未被系统完整录入并建模。
他,是自由的。
秦知语缓缓关闭了比对界面,在面前的电子审批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和一行意见:永久封存“源点”计划所有原始声纹数据,列为不可调用资产。
做完这一切,她转身准备离开。
离开前,她最后望了一眼墙上那面巨大的监控屏。
屏幕上,代表着全国两千多个村级服务站的光点,如繁星般在深夜的版图上亮着,温暖而坚定。
她对着那片星光,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轻声说:“你,终于不用再替谁说话了。”
窗外,风毫无征兆地起了。
一片刚抽出新绿的枇杷叶被卷起,打着旋儿,悄无声息地飘落,恰好盖住了屏幕右下角那一排不断闪烁的服务器状态指示灯。
而在秦知语没有察觉的中央服务器内部,随着她签下封存指令,一道沉寂已久的底层协议被意外触发。
一行极简的代码在日志后台一闪而过,随即隐去:
[SYSTEM] “萤火”协议前置条件满足,启动唤醒序列…网络节点同步信标,待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