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寻找沈昭岐(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退圈后,我靠直播带货成了千亿霸》最新章节。
“每一个在这些场景里,做出了正确选择的人,都是主角。”
与此同时,由天才少年小柯主导的AI实验室,悄然上线了一个名为“乡音”的去人格化语音包。
任何人,只要输入一段文字,系统就能生成一段类似沈昭岐风格的助农话术音频。
但其核心算法在于,每一次生成的声纹都是随机分配且独一无二的,永不重复。
这项技术的目的,是让他的方法论得以传承,却彻底斩断对他个人声音的依赖和模仿。
测试页面上只有一行小字:“重要的不是谁在说,是这话能不能帮到人。”
初始村庄,那个一切开始的地方。
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正用这个新奇的语音包,播报着他们的午间校园新闻。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输入了老师给她的天气预报稿。
稚嫩的童音通过系统转化,一段沉稳又带着一丝暖意的男声在校园广播里响起:“今日晴,天光正好,适合阿婆们晒新收的笋干。但是呢,傍晚可能会有雷阵雨,记得提前收好哦。”
声音落下的瞬间,正在学校后山巡查的小柯猛地顿住了脚步,瞳孔骤然收缩。
这一句话,从语调、停顿,到最后那个俏皮的“哦”,竟与十五年前,沈昭岐某场关于天气与农事的深夜直播中的原话,一字不差。
仿佛一个沉睡了十五年的灵魂,在这随机的算法中,偶然睁开了一下眼睛。
黄河古渡口,风沙漫天。
沈昭岐裹紧了身上的旧风衣,看着一群青年志愿者正用废弃的船板和防雨布,笨拙地搭建一个简陋的直播间。
寒风中,一条红色的横幅被扯得猎猎作响,上面写着八个大字,张扬而决绝——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他驻足,靠在一棵枯死的胡杨旁,像一块沉默的石头。
直播开始了。
一个脸颊被风吹得通红的女生,清了清嗓子,开始叫卖身后的宁夏枸杞。
她学着传说中沈昭岐的戏腔,起调生涩,跑了好几个音,却喊得无比真诚,眼里闪着光。
“天下黄河富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嘞——”
沈昭岐的嘴角,在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勾起了一丝极淡的微笑。
他从怀里摸出最后一卷被摩挲得边角发白的录音带,那是他最初的声音,记录着他一切的起点。
他走到志愿者们燃起的篝火旁,没有丝毫犹豫,将录音带投入了熊熊燃烧的火焰。
磁带在高温下迅速卷曲、变形。
火光映照在他的瞳孔里,一排虚幻的,只有他能看见的青色小字,缓缓浮现。
【帝国助农积分已达上限,解锁终极成就:无人记得你是谁。】
火焰吞噬了最后一点黑色的残骸。
系统提示音与文字,也随之化为灰烬。
火光渐熄时,他转过身,没有回头,一步步走入愈发浓重的暮色之中。
他的背影,高大而佝偻,很快便与漫天风沙融为一体,再也无法分辨。
数日后,一份没有寄件人信息的匿名快递,被送到了秦知语——秦念慈的妹妹,也是全国服务站晨播系统的总负责人手中。
包裹里,只有一枚被烧得焦黑变形的U盘。
技术部门花了整整两天,才从里面抢救出一段数据。
那是一段未被命名的音频,时长三分十七秒。
没有话语,没有音乐。
只有呼啸的风声,深一脚浅一脚踩在沙地上的脚步声,和一阵阵被刻意压抑却无法完全忍住的、撕心裂肺的咳嗽声。
音频的最后,在风声的间隙里,传来一句微弱到几乎听不见的叹息,仿佛是说给自己听。
“够了。”
秦知语没有下令追查来源。
她只是将这段音频,命名为“寂静”,然后将其导入了全国服务站的晨播系统。
第二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从东部沿海到西部高原,亿万农户的床头,那熟悉的广播盒没有响起任何叫卖或农技知识。
取而代之的,是这三分十七秒的寂静。
风声,脚步,断续的咳嗽。
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录的,没有人明白为什么要播放这个。
但所有在田间地头、在院落屋前听到这段声音的人,都莫名地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感到心中某个最焦躁、最疲惫的角落,被一只温柔的手轻轻托住了。
秦知语站在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望着远处起伏如龙脊的山峦。
她从抽屉最深处,拿出那张被她珍藏了多年的内部备忘录。
上面只有一行字,是十五年前,她姐姐秦念慈亲手写下的最高指令:
“不惜一切代价,寻找沈昭岐。”
她静静地看了许久,然后,用一种近乎虔诚的姿态,将这张纸缓缓撕碎。
风从敞开的窗户吹入,卷起那些碎纸屑,如一场迟来的冬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去。
纸屑落在楼下那株沈昭岐亲手种下的枇杷树根旁,悄无声息地,化入了湿润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