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它就是咱们村的‘代言人(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退圈后,我靠直播带货成了千亿霸》最新章节。

黏湿的空气紧紧糊在皮肤上,像一张无形的网。

安岭县的雨,已经下了整整三天,没有丝毫要停歇的意思。

万亩竹林被笼罩在灰蒙蒙的水汽里,本该是破土丰收的季节,此刻却成了全县人心头的重压。

嫩笋出土,等不了天晴,更等不了堵在省道上的冷链货车。

林晚的指尖在全息投影的地图上飞速划过,一条条红色的预警线刺得她眼睛发疼。

物流中断,气象恶劣,而她面前最棘手的数据,却来自村里。

一张张照片实时传来,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挂起了一排排硕大的竹匾,鲜嫩的笋片被仔细地铺在上面,任由阴沉天空下的潮气侵蚀。

“他们在干什么?”林晚的声音透着一丝难以置信的焦躁,“这是在加速霉变!湿度超过85%,温度在22度,这是在培养菌丝!”

她身旁的周执,只是平静地看着那些照片。

照片里,村民们脸上没有绝望,反而有一种近乎固执的平静。

一个老人对着镜头,露出发黄的牙齿,憨厚地笑着,指了指门楣上挂着的竹匾。

竹匾的边缘,用红绳系着一个小小的木牌,上面刻着一行字。

几乎每家门口的竹匾上,都有这么一个木牌。

“他们在搞一个‘晒笋互助组’。”周执的声音很轻,“每家都把最好的笋拿出来,统一晾晒。他们说,他以前讲过,只要人心齐,没有过不去的坎。还说……信任,比天气重要。”

林晚猛地抬头,她知道那个“他”指的是谁。

那个如同传说般存在,又如同空气般无处不在的男人。

可这简直是愚昧!

数据模型不会说谎,再过十二个小时,这些饱含着村民希望的笋片,就将变成一堆毫无价值的霉菌培养基。

“我必须阻止他们!”林晚调出全县广播系统的控制界面,“信任不能当饭吃,更不能阻止黄曲霉素的滋生!”

“别。”周执伸手,轻轻按住了她的手腕。

他的手很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有时候,做错,也是传承的一部分。他们晒的不是笋,是那股不信邪、不认命的心气。这股心气,比一季的竹笋更金贵。让他们晒吧,我们来想办法解决销路和烘干设备。”

林晚看着屏幕里村民们倔强的脸,又看看周执深邃的眼眸,最终还是放下了手。

她不懂,但她选择相信周执的判断。

同一时间,千里之外的“共富”系统数据中心,小柯的眉头皱成了川字。

他面前的流量监控大屏上,一条诡异的流量曲线正在以非正常的速度攀升。

来源是国内最大的短视频平台,一个名为“寻找沈昭岐”的话题挑战赛,在没有任何预热的情况下,被算法悄悄推上了热门。

视频内容五花八门,有的人在模仿沈昭岐经典的助农叫卖片段,有的人在分析他留下的只言片语,甚至有人用AI技术,试图合成他“可能”会说的新的话语。

每一条视频下面,都有着远超其本身质量的互动量。

这是赤裸裸的流量倾斜,是资本在消费一个已经离开的人,试图将他塑造成一个可以被任意解读和利用的偶像。

小柯的十指在键盘上化作一片残影,冰冷的指令流水般涌入系统深处。

他没有去攻击对方的服务器,那太粗暴,也太容易被发现。

他只是悄无声息地接入了对方的底层内容分发协议,植入了一行极小的代码。

瞬间,所有带着“寻找沈昭岐”标签的视频末尾,都凭空多出了一行灰色的小字:“本内容由AI生成,原型人物不存在于现实。”

这行字很小,却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所有狂热。

紧接着,小柯手指轻点,将原本倾斜给这个话题的推荐权重,无声无息地转移到了一个毫不起眼的活动上——“方言助农大赛”。

运营团队的抗议电话立刻就打了进来,声音几乎要冲破听筒:“柯总!你知道我们损失了多少吗?那是千万级别的曝光!我们马上就要冲上全网热搜第一了!”

小柯靠在椅背上,声音平静无波:“我们要的不是热搜,是土壤。是能长出庄稼,而不是长出网红的土壤。”

电话那头陷入了死寂。

而在集团的另一间办公室,秦念慈的指尖正停在一份拟发布的内部纪要文件上。

红色的标题异常醒目:《关于继承昭岐精神,全面推进新阶段工作的指导意见》。

文件里,近期几个大获成功的助农项目,从安岭县的竹笋危机预案,到西北的枸杞品牌打造,全都被归因为“昭岐精神”的感召和延续。

她看着那四个字,眼神一点点冷了下来。

她拿起笔,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道,划掉了那一行标题,在旁边重新写下:“基于共富决策模型的基层实践总结与推广”。

文件中的所有“昭岐精神”,被她一一替换为具体的策略、模型和执行细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文件的末尾,她亲手附上了一段批注:“当我们将奇迹归功于某个幽灵,我们就背叛了所有正在努力的人。共富系统,不相信神话,只相信每一个普通人手中真实的力量。”

文件下发后,原先撰写这份纪要的战略规划部一片死寂。

没人提出异议,也没人辩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