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一枚印章 竟撬动了户部百年旧制?(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老婆别闹,先灭世还是先生娃?》最新章节。
那份户部文书,静静地陈列在太极殿的中央。
它看起来与成千上万份朝堂公文并无不同,上好的宣州纸,工整的馆阁体,以及末尾处,那枚代表着宰相温如玉权力的、鲜红如血的印章。
然而,满朝文武的目光,却像被磁石吸引的铁屑,死死地钉在这份文书之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诡异的寂静,一种暴风雨来临前,连飞鸟都噤声的死寂。
数日前,当这份由温相亲自呈报的《漕运税务改良试行条陈》被分发到各部主官手中时,并未引起太多波澜。文字平实,条理清晰,看似只是对帝国一处积弊已久的财政顽疾,进行了一次不痛不痒的修补。
可今天,当温如玉将试行半月以来的账目汇总,用最平淡的语气,念出那一连串惊人的数字时,整座金殿,仿佛被投入了一块无形的巨石。
“……增设三处转运仓,优化流程后,漕运损耗降低七成,沿途税收,杜绝私扣,半月所得,已超往年一季之总和。”
温如玉的声音温润依旧,不疾不徐,每一个字,却都像一记重锤,砸在殿中每一个人的心上。
尤其是晏千秋。
他站在百官之首,身形如一株枯松,一动不动。但那身绣着仙鹤的紫色官袍之下,指节已经攥得发白,一道道深刻的皱纹,从袖口蔓延开来。
他的脸色,铁青。
作为执掌户部多年的丞相,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漕运损耗”这四个字背后,牵扯着多少家族的利益,喂饱了多少张贪婪的嘴。那是他权力网络中,最肥美,也最隐秘的一块血肉。百年来,无数人想动,都因牵连太广而无从下手,最终不了了之,成了一套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可现在,这份条陈,就像一柄外科手术般精准的刀,没有大动干戈,没有触及任何人的官职,只是轻描淡写地“增设三处转运仓”,便将这块腐肉,连根剜起!
阳光之下,再无阴影。
晏千秋的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他感到一种久违的、被扼住咽喉般的窒息感。这不是大刀阔斧的改革,这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润物细无声的瓦解。
这套思路,这种手腕……绝不是温如玉那只老狐狸的手笔!温如玉擅长的是制衡与裱糊,而不是这种釜底抽薪的、带着现代商业逻辑般冰冷高效的精准打击!
他的目光,不受控制地越过人群,投向了龙椅之侧。
那里,顾长生正百无聊赖地坐着。
他今日也依例列席,却像个局外人,眼神放空,似乎在研究殿顶横梁上那繁复的雕花,对这场足以让朝堂震动的风波,没有表现出丝毫兴趣。
可越是这样,晏千秋的心,就越是往下沉。
他忽然想起数日前,秦观那张毫无表情的脸,以及女帝寝宫中,那一夜未熄的烛火。
一道冰冷的电光,瞬间贯穿了他的脑海!
是他!
一定是他!
这个被所有人当成玩物的“帝后”,这个他以为只会在后宫献媚邀宠的男人,竟在无声无息之间,将手伸到了他的钱袋子里!
温如玉的声音还在继续,他在盛赞这份条陈的精妙,言辞之间,对那位匿名的“有识之士”不吝赞美之词。
“此法之妙,在于不与旧制冲突,而是另辟蹊径。借帝国律法中‘遇灾年可设临时官仓以济民’之条款,将‘转运仓’定性为‘临时官仓’,名正而言顺,绕开了所有盘根错节的阻力。此等智慧,老臣……佩服之至。”
一句“佩服之至”,让晏千秋的脸皮,火辣辣地疼。
温如玉每多说一句,都像是在他脸上多扇了一记无形的耳光。
他能反对吗?
不能!
反对,就是反对国库增收,就是将自己与那些贪腐的蛀虫绑在一起,公然与女帝的意志为敌!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看着自己经营了数十年的权力根基,被这看似不起眼的一纸文书,撬开了一道深可见骨的裂痕!
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那个年轻人的、真正的威胁。那不是武力,不是权势,而是一种完全凌驾于这个时代规则之上的、降维打击般的可怕智谋。
朝会的气氛,在一种压抑的狂热中进行着。支持的奏请如雪片般飞来,就连一些平日里与晏千秋交好的官员,此刻也只能顺应大势,捏着鼻子附议。
大局已定。
不知过了多久,女帝那清冷的声音,终于从龙椅上传来,为这场无声的战争,画上了句点。
“准奏。”
仅仅两个字。
却让晏千秋的身子,微不可察地晃了一下。
他缓缓地闭上眼睛,再睁开时,已恢复了往日的古井无波。他躬身行礼,声音嘶哑,却听不出任何情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