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默契的诞生(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心动撞击》最新章节。
那只“愤怒的跳舞企鹅”和江辰那声极轻的笑,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林薇心里漾开了久久不散的涟漪。虽然第二天回到实验室,江辰依旧是那副冷峻严肃、公事公办的模样,仿佛昨夜那个短暂的瞬间从未发生,但林薇却敏锐地感觉到,有什么东西确实不一样了。
并非是他态度变得温和——要求依旧严苛, deadlines 依旧紧迫。变化体现在更细微、更深入的地方。
经过前期的激烈冲突和艰难的磨合,又经历了连续多日高强度的朝夕相处,他们之间似乎终于开始滋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名为“默契”的东西。
这种默契,首先体现在工作的节奏上。
林薇不再需要他事无巨细地交代每一个步骤。很多时候,他刚提出一个需求,她就已经调出了可能需要的参考数据;他眉头刚因为某个数据异常而蹙起,她就已经开始核查自己负责部分的标注是否存在不一致;他手指刚移向某个快捷键,她就已经把下一步可能需要用到的软件界面提前打开。
她开始能跟上他跳跃而高效的思维节奏,甚至能进行一定程度的预判。
同样,江辰似乎也逐渐熟悉了她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模式。
他不再像最初那样,直接抛出冷冰冰的结论和命令,而是开始习惯性地在部署任务时,多解释一两句背后的技术逻辑或目标,让她能更好地理解意图,从而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错误。
有时,林薇在处理一批特别复杂的纹样标注时,会不自觉地小声嘀咕某个纠结的选项。
若是以前,江辰要么无视,要么直接给出一个不容置疑的答案。
但现在,他有时会头也不抬,目光仍盯着自己的屏幕,却仿佛能接收到她的频率,淡淡地抛过来一句:“参考明代嘉靖期青花瓷的云纹变体处理方式。”或者:“优先考虑寓意统一性,视觉复杂度可适当妥协。”
他总是能在她卡壳的地方,精准地给出最关键的那一点提示,仿佛在她大脑里安装了监控。
这种无需言说就能得到的支援,让林薇效率大增,也让她心里充盈着一种被“看见”和被“理解”的奇异满足感。
周四下午,他们需要共同完成一份给李教授的中期进度报告。江辰负责技术实现部分,林薇负责项目背景、人文阐释和阶段性成果展示。
两人各自对着电脑忙碌。
实验室里很安静,只有键盘敲击声和偶尔鼠标点击的声音。
林薇写完自己部分的初稿,习惯性地先检查了一遍,然后有些犹豫地看向江辰。按照他以往的风格,肯定是要她直接发过去,他再大刀阔斧地修改批注。
她正想着要不要开口询问。
江辰却像是背后长了眼睛一样,目光依旧看着自己的屏幕,手指敲完最后一行代码,直接伸出了手。
“发我。”言简意赅。
林薇愣了一下,赶紧把文档发给他。
江辰接收文件,快速浏览起来。他的阅读速度极快,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
林薇紧张地等待着,像等待老师批改作文的小学生。
几分钟后,他拖动椅子,靠近了一些,将显示器微微转向她。
“这里,”他指着项目意义阐述的一段,“引用《考工记》的论点很好,但结合AI赋能的部分不够有力。可以补充一句,‘传统匠人精神的核心在于对极致工艺和美好寓意的追求,AI工具的出现,并非取代,而是为这种追求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和表达可能性。’”
他又指向另一处:“成果展示这里,把我们昨晚调试成功的那组‘如意云纹’融合案例放上去,对比图做清晰一点。”
他的修改不再是全盘否定或冷冰冰的指令,而是基于她原有框架的优化和补充,甚至采纳了她之前提出的一些想法。
林薇一边飞快地记着,一边心里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
“还有,”江辰顿了顿,目光从屏幕移开,落在她脸上,似乎斟酌了一下用词,“你的文笔很好,情感表达比技术文档生动。最后总结部分,你来写。”
林薇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他……他居然让她来写最终总结?还肯定了她的文笔?
这简直比之前任何一次认可都更让她受宠若惊!
“我……我可以吗?”她有些不确定地问。
“嗯。”江辰淡淡应了一声,仿佛这没什么大不了,“写完发我合并。”
说完,他便转回自己的屏幕,继续处理技术部分,留下内心澎湃不已的林薇。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激动,开始专注于最后的总结。她调动了全部的热情和才华,将这段时间的思考、挫折、突破和期望都倾注其中。
当她写完最后一个字,检查无误后,郑重地发给了江辰。
江辰接收,沉默地看了大约五分钟。
期间,林薇紧张得手心冒汗。
然后,她看到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几下,似乎只修改了一两个措辞,然后便将两份文档合并、格式化,生成了最终的PDF报告。
“可以了。”他说着,直接将最终版报告发给了李教授,抄送了她一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