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李奎功成;暴露了(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衍启元》最新章节。

夜色再次笼罩郡城,军营深处的篝火明明灭灭。李奎猫着腰钻进二队营房,张校尉早已等候在里,见他进来,立刻压低声音:“奎哥,你可算来了!弟兄们早就憋坏了,王怀安这狗东西扣了三个月军饷,还让咱们去打山寨送死,没人愿意听他的!”

“好!”李奎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扫过围过来的几个骨干,“我今天来,就是要带弟兄们反了!沈公子答应,只要咱们归顺,以后军饷足额发,绝不苛待弟兄!”

话音刚落,营房里就响起低低的附和声。“我们听奎哥的!”“早就想反了!”“跟着奎哥,总比被王怀安坑死强!”

接下来的两个时辰,李奎借着夜色掩护,悄悄联络了各队骨干。2000步兵里,有1500多人都愿意跟着他反,剩下的要么是王怀安的死忠,要么犹豫不决。眼看时机成熟,李奎摸出凌霜给的信号弹,正要发射,营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不好!是王怀安的亲卫!”赵队正脸色一变,拔刀护在李奎身前。

营房门被一脚踹开,火把照亮了王怀安狰狞的脸:“李奎!你这个叛徒!竟敢勾结草寇,策反我的军队!”

原来,有个犹豫的小队长怕事,偷偷跑去告密。李奎心里一沉,知道自己暴露了,当即大喝:“弟兄们!事到如今,没必要再忍了!反了!”

“反了!”营房里的士兵们立刻抄起武器,冲了出去。军营瞬间乱作一团,愿意反的士兵跟着李奎、张校尉等人,与王怀安的亲卫厮杀起来。刀光剑影中,李奎挥刀砍倒一个亲卫,高声喊道:“张校尉,带人控制粮仓和城门!赵队正,发信号弹!”

红色信号弹划破夜空,在郡城上空炸开。城外三里处,沈砚正带着弟兄们等候,看到信号,立刻下令:“苏凛,带500人攻西门!陆川、秦风,随我接应李奎!”

郡城内,李奎带着1500多弟兄浴血奋战,王怀安的亲卫虽精锐,却架不住人多势众,渐渐被逼退。可李奎也清楚,王怀安肯定还会调兵过来,必须尽快和山寨的人汇合。

“奎哥!西门方向有动静,像是沈公子的人!”赵队正指着远处喊道。

李奎抬头望去,只见西门方向火光冲天,喊杀声越来越近。他松了口气,挥刀指向西门:“弟兄们,跟我冲!会合沈公子,杀了王怀安!”

士兵们士气大振,跟着李奎朝着西门杀去。身后,王怀安的怒吼声此起彼伏:“拦住他们!别让叛徒跑了!”

夜色中,两股力量朝着同一个方向奔去,一场决定郡城归属的大战,即将爆发。

西门的厮杀声震彻夜空,张校尉带着弟兄们死死守住城门,见沈砚的人马冲进来,立刻高声呐喊:“援军到了!”

李奎浑身是汗,刀刃上还沾着血,看到沈砚的身影,猛地挥刀劈开身前最后一个亲卫,朝着他跑去:“沈公子!王怀安想往府衙方向逃!”

“追!”沈砚眼神一凛,抬手示意陆川,“你带轻功好的弟兄抄近路,拦住他!”

陆川领命,纵身跃上屋顶,几个起落就消失在夜色中。沈砚则带着苏凛、秦风,跟着李奎的弟兄们,朝着府衙方向猛冲。沿途的亲卫见大势已去,要么弃械投降,要么抱头鼠窜,没人再敢阻拦。

府衙门口,王怀安正翻身上马,身后跟着十几个贴身亲卫,嘴里还在嘶吼:“快!护我走!回京城搬救兵!”

就在马匹扬起前蹄的瞬间,一道黑影从天而降,正是陆川。他脚尖一点马背,飞身落在王怀安身后,手腕一翻,短刃架在了他的脖颈上:“王大人,哪儿去啊?”

王怀安吓得浑身一僵,声音都破了音:“你……你别过来!我是朝廷命官!杀了我,你们也活不了!”

“朝廷命官?”沈砚带着人赶到,冷笑一声,“你做的那些龌龊事,朝廷要是知道了,第一个饶不了你的就是他们!”

亲卫们想上前救人,却被苏凛和秦风带人团团围住,不过片刻就被全部制服。王怀安还想挣扎,陆川手腕一用力,短刃划破一层薄皮,疼得他立刻不敢动了,瘫在马背上浑身发抖。

“把他给我拖下来!”苏凛上前,一把揪住王怀安的衣领,像拎小鸡一样把他扔在地上。

王怀安摔得龇牙咧嘴,抬头看着围上来的士兵和百姓(不少百姓听到动静赶来围观),终于没了往日的嚣张,哭喊着:“饶命!沈公子,饶命啊!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沈砚蹲下身,眼神冰冷地看着他:“饶你?那些被你克扣军饷的士兵,被你欺压的百姓,被你派杀手暗杀的人,谁饶过他们?”

他转头对身后的弟兄吩咐:“把他绑起来,押去府衙密室,先搜出他的罪证!”

两个士兵立刻上前,用粗麻绳把王怀安捆得结结实实,拖着他往府衙里走。王怀安的哭喊声越来越远,围观的百姓们却爆发出阵阵欢呼——压在他们头上的大山,终于倒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奎看着这一幕,长长地舒了口气,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沈砚拍了拍他的肩膀:“李兄,辛苦你了。接下来,该清算他的罪行,给所有人一个交代了。”

府衙密室里,士兵们翻出了满满一箱罪证——泛黄的账本上记满克扣军饷的明细,沾着墨渍的信件暴露了他勾结山匪的阴谋,还有一叠厚厚的诉状,全是百姓被他欺压的血泪控诉。

沈砚让人把这些罪证搬到郡城广场,当众一一陈列。百姓们围得水泄不通,看着账本上的数字、诉状上的字迹,愤怒的嘶吼声此起彼伏。“杀了他!”“不能饶了这个狗官!”的喊声越来越响,震得广场周围的树木都在发抖。

王怀安被押到广场中央,五花大绑地跪在地上。他看着满眼怒火的百姓,听着此起彼伏的声讨,之前的嚣张彻底消失,只剩下无尽的恐惧,浑身抖得像筛糠,嘴里不停念叨着“饶命”,眼泪鼻涕糊了一脸。

李奎站在一旁,看着这个曾经操控自己的人,想起被克扣的军饷、被当作棋子的弟兄,还有凌霜受过的苦,眼神里满是冰冷。他上前一步,一脚踹在王怀安的胸口,怒喝:“你也有今天!”

王怀安疼得蜷缩在地,却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混乱中,一个老妇人冲了上来,手里攥着一块石头——她的儿子就是因为交不起王怀安摊派的苛捐杂税,被活活打死的。“我杀了你这个畜生!”老妇人哭喊着,石头狠狠砸在王怀安的背上。

这一下像是点燃了导火索,更多受了冤屈的百姓涌了上来,拳头、石块、木棍落在王怀安身上。沈砚没有阻拦——这是百姓们积压多年的怒火,是王怀安应得的报应。

没过多久,王怀安的哭喊声渐渐微弱,最终没了动静。他蜷缩在地上,浑身是伤,早已没了气息。百姓们发泄完怒火,渐渐安静下来,看着地上的尸体,眼里满是解脱。

沈砚让人把王怀安的尸体拖走处理,转头对围观的百姓高声道:“王怀安罪有应得,已经伏法!从今往后,郡城由我们守护,再也不会有苛捐杂税,再也不会有欺压百姓的贪官!”

广场上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经久不息。李奎看着这一幕,重重地拍了拍沈砚的肩膀,眼中满是敬佩。凌霜站在人群里,看着晴朗的天空,终于露出了彻底轻松的笑容——压在她心头十几年的阴影,终于烟消云散了。

广场的欢呼渐渐平息,沈砚立刻下令整顿秩序:“苏凛,带人维持郡城治安,严禁趁机作乱;李奎,清点归顺的士兵,登记造册,补发拖欠的军饷;秦风,带人看守府衙库房,清点物资,用于救济百姓。”

“得令!”三人齐声应道,立刻分头行动。

凌霜走到沈砚身边,看着忙而有序的景象,轻声道:“沈公子,一切都结束了。”

“不,是新的开始。”沈砚望着往来的百姓和士兵,眼神坚定,“以后,我们要守好这郡城,让大家能安稳过日子。”

几日后,郡城彻底恢复平静。拖欠的军饷足额发放到士兵手中,府衙库房里的粮食分发给了贫苦百姓,之前被王怀安迫害的人家也得到了补偿。李奎的1500名弟兄正式编入山寨队伍,与原有弟兄一同驻守郡城,军纪严明,深得百姓爱戴。

凌霜则褪去了影卫的冰冷,跟着沈薇学习打理杂务,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闲暇时,她会教弟兄们一些隐匿和防身的技巧,成了山寨里不可或缺的一员。

夕阳下,沈砚站在郡城的城楼上,看着街道上往来的行人、嬉戏的孩童,嘴角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压在心头的阴霾散去,眼前的天地,终于迎来了清明。

王怀安的府邸已褪去往日的阴森,大厅被收拾得干干净净,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来,落在满屋子的人身上,没有了往日的压抑,多了几分庄重与热闹。

大厅里挤得满满当当——沈砚一家五口坐在左侧,沈伯山捋着胡须,母亲苏氏温柔地帮沈砚整理衣襟,妹妹沈薇则挨着凌霜,两人低声说着话;右侧是苏凛、李奎、陆川、秦风等核心骨干,还有归顺的士兵代表、郡城的乡绅和百姓代表,连后厨帮忙的大婶都踮着脚站在门口,想听听这关乎郡城未来的大事。

苏凛性子最急,刚坐下就拍着桌子开口:“这事儿还用商量?肯定得让沈公子来当领头的!要不是他,咱们能打跑王怀安?能有今天的好日子?”

他一开口,山寨弟兄们立刻附和:“对!支持沈公子!”“沈公子足智多谋,我们服他!”

李奎也站起身,拱手道:“沈公子不仅救了我全家,更为民除害,威望无人能及。而且弟兄们现在人心齐,只有沈公子牵头,才能把山寨和归顺的士兵拧成一股绳,守好郡城。”

百姓代表张老头也跟着点头,声音洪亮:“沈公子是大善人啊!把王怀安的粮食分给我们,还帮受冤的人家伸冤,我们老百姓就认他!”

沈伯山轻轻咳嗽一声,看向沈砚,语气沉稳:“砚儿,大伙信任你是好事,但这领头的担子重,得考虑清楚,不仅要守得住城,更要让百姓安居乐业。”

苏氏拉着沈砚的手,满眼关切:“是啊砚儿,别太累着,家里还有我们呢。”

沈砚站起身,抬手压了压众人的声音,脸上带着温和却坚定的笑意:“多谢大伙信任,我知道这担子沉,但我不会推辞——不是为了当什么官,是为了守住咱们好不容易得来的安稳。”

他顿了顿,继续道:“不过,这领头的不能我一个人当。”众人愣了一下,就听他接着说,“我提议,成立议事会——李奎兄熟悉军务,负责守城练兵;苏凛兄性子直,管治安和军纪;凌霜姑娘心思细,协助沈薇打理民生救济;再选两位百姓代表和士兵代表加入,以后大事小事,咱们一起商量着来,谁也不能独断专行!”

这话一出,大厅里立刻响起一片赞同声。“好!这样公道!”“沈公子考虑得太周全了!”李奎和苏凛对视一眼,都露出了认可的笑容,凌霜和沈薇也笑着点了点头。

苏氏看着沈砚,眼里满是骄傲,悄悄递给他一杯水。沈伯山捋着胡须,满意地笑了:“这样安排,妥帖!”

阳光正好,大厅里的笑声此起彼伏,曾经的贪官府邸,如今成了凝聚人心的地方,而郡城的新秩序,就在这满室的暖意中,悄然建立。

沈砚话音刚落,大厅里瞬间安静了两秒,随即爆发出一阵笑声。

他转身走到沈伯山身边,亲昵地拉着父亲的胳膊,语气带着点狡黠的撒娇:“爹,您看您威望够,心思又细,比我稳重多了!这郡城话事人您来当,我跟在您身边学学经验,当个世子,帮您跑跑腿、出出主意,多自在!”

苏凛瞪大了眼睛,挠着头笑道:“沈公子,您这是想当甩手掌柜啊?”

“哪能啊!”沈砚摆手,“大事还是得我爹掌舵,我负责冲锋陷阵,这不正好分工嘛!”

沈伯山被他说得又气又笑,点着他的额头:“你这小子,倒是会给自己找清闲!”嘴上说着,眼里却满是欣慰——儿子既孝顺,又懂得避嫌,还能把人心聚在自己这边,比什么都强。

苏氏笑着拍了拍沈伯山的肩膀:“老头子,孩子们都这么说了,你就别推辞了!咱们一家人,一起把郡城守好!”

一旁的沈薇凑过来打趣:“弟,你当世子,那我是不是就是长姐郡主啦?”

旁边的沈玥也拽着沈砚的衣角,大眼睛亮晶晶的:“哥!那我呢?我是不是小郡主?”

“那可不!”沈砚笑着揉了揉沈玥的头,又拍了拍沈薇的胳膊,“以后咱们家,爹是郡王,我是世子,姐是长姐郡主,玥儿是小郡主,多威风!”

大厅里的笑声更响了,百姓代表张老头捋着胡子笑道:“沈伯父为人厚道,又有沈公子帮衬,这话事人再合适不过了!我们都服!”

李奎也拱手道:“沈伯父坐镇,沈公子辅佐,上下一心,郡城定能安稳!”

沈伯山见众人都赞同,也不再推辞,站起身,语气沉稳却带着暖意:“好!那我就接下这担子!以后,咱们一家人、一群弟兄、一城百姓,拧成一股绳,好好过日子!”

“好!”众人齐声欢呼,掌声雷动。沈砚站在父亲身边,笑得眉眼弯弯——不用扛下所有压力,还能孝顺父母、护着姐姐和妹妹,当个逍遥世子,这日子可比当什么话事人舒坦多了!

沈砚说着,眼睛亮晶晶地扫了一圈众人,语气里满是提议的雀跃:“爹,这郡城以前跟着王怀安那狗官,名字听着就晦气!如今换了天,得改个响亮又吉利的名儿!还有您的称号,以后您是这儿的话事人,总不能还叫您名字,得有个配得上您身份的尊称!”

这话一出,大厅里顿时热闹起来。沈玥拽着沈砚的袖子,蹦蹦跳跳地喊:“哥!我要叫新名字!叫好听的!”

沈薇笑着点头:“弟说得对,换个名字,也算彻底和以前的日子划清界限了!”

苏氏也附和道:“是啊伯山,砚儿这话在理,新名字新气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