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成都公交纵火案(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一、烈焰焚车:悲剧瞬间

2009年6月5日上午8时02分,成都市公交集团北星分公司一辆9路公交车(天回镇至火车北站),在三环路川陕立交桥下桥处发生燃烧事故。这辆满载乘客的公交车在短短几分钟内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球,吞噬了27条鲜活的生命,造成74人受伤,其中20人伤势危重。

当天清晨,阳光已经将成都的街道晒得有些发烫。天回镇始发站挤满了等待乘车的乘客,他们中有赶着上班的年轻人、进城办事的老人、上学的学生,以及前往医院的病人。这辆车牌号为川A的9路公交车像往常一样停靠在站点,迎接乘客上车。

47岁的冯 贵英站在车后门边,由于车上人太多,她没有找到座位。车内的空调让她感到一丝凉爽,但拥挤的环境仍然让她有些不适。公交车从始发站出发,每到一站都有大量乘客上车,下车的却寥寥无几。当车辆行驶到川陕立交桥时,车厢内已经挤了一百多人,远远超过了车辆"乘坐人数:85人"的核定标准。

突然,车内传来一声惊叫:"哪来的汽油味!"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捂住了鼻子。随后,车尾的乘客开始惊叫起来,有人大喊:"油瓶翻了!"车厢内的乘客们看到有油状物在过道内流淌,由于车辆在下坡过程中,汽油顺势由后往前淌,大家纷纷避让。

住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的伤者付 俊回忆道:"当时我闻到巷道里有一股很强的味道,地板上有像水一样的液体。"就在他和邻座的中年女乘客感到纳闷时,突然听到"轰"的一声,火焰贴着巷道往车头方向迅速蔓延,"跟战争片中的火机枪(指火焰喷射器)喷火的样子有点像"。

司机罗 佩听到惊叫声后,立即意识到情况危急。他试图将车停靠在安全的地方,但火焰蔓延的速度太快了。冯贵 英看到罗 佩反复按动电动按钮,但车门纹丝不动。生命之门紧闭,火苗顺着流淌的汽油窜至前车厢。

在这危急时刻,一些乘客开始用安全锤砸车窗,试图逃生。然而,由于车内烟雾弥漫,很多人找不到安全锤的位置。5岁的季 同悦和姨公、姨婆一起在车上,当姨公陶 寿良看到浓烟从车尾方向扑过来时,季 同悦已经消失在烟雾中。后来,季同悦是陶寿良从砸碎的车窗递出交给救援者的,他和老伴受轻伤。

成都铁路运输学校学生陈 传文是第一个看到起火的人,他反应迅速,喊了一声,立即跃过右侧的周 文科,从右侧窗户翻了出去。车子此时还没有停下来,陈传文因此胳膊和腿都受了伤。紧跟着他从窗户跳下去的是曾 詹吉、周 文科,而张 宏伟惊慌失措忘记了左边还有一个窗户,舍近求远跟着三个男同学从右侧窗户跳下。火燃起的速度非常快,张 宏伟不过耽误了几秒钟就已经被烧伤。

冯 贵英记得自己是最后一个跳下车的,"趴在窗口,还有些害怕,有个男的让我快跳,他接着。"腾腾的大火已经把她的双腿"烤"麻木了,冯 贵英不顾一切就往地上栽。

从18路车上冲下来的李先生,一接通电话便喊:"川陕立交有公交车着火了,很大,非常大!"然后挂电话,去抬人。

8时09分,消防车辆到达起火现场,开始灭火和救援工作。9时43分,大火被扑灭。然而,这场大火已经造成了惨重的伤亡。事后统计,共有27人遇难,74人受伤,其中包括孕妇和青少年学生。

二、追凶缉恶:警方行动

火灾发生后,成都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了专案组,迅速展开调查工作。在公安部消防局、刑事鉴定中心等专家的帮助下,成都市公安局"6·5"专案组通过反复试验和勘察,首先需要确定起火的原因。

专案组面临的第一道难关是起火的原因。他们需要排除自燃、静电引燃和人为纵火三种可能性。在调查过程中,专案组发现了一些关键线索:

首先,成都市交委主任 胡 庆汉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事发公交车发动机皮带与油箱内柴油均保存完好,事发前天加油137升,至事发时行驶160公里,油箱尚存柴油107升,公交车油箱里剩余的柴油并没有发生燃烧,发动机也没有燃油泄漏,而且发动机的皮带也完好。

其次,多名幸存的乘客反映,他们在起火前闻到了汽油味。成都铁路运输学校学生陈传文的母亲郭 小红向记者转述儿子所见时称,车尾有一名男子把一瓶液体打翻在车厢里,"看上去像是故意的",随即陈传文便闻到了明显的汽油味。

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伤者黄 淑华、吴 曦丽、李 成文、邓 中文等多名伤者均称闻到了汽油味。

这些线索表明,起火的原因可能与汽油有关,而不是公交车自燃。为了验证这一推测,专案组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分析。他们发现,柴油燃点较高,在短时间里引发如此大火,很有可能是汽油的作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接下来,专案组需要确定是谁携带汽油上车,并引发了这场灾难。调查人员通过现场勘查,在张云良所坐位置的地板上发现有汽油向车头方向扩散型流淌痕迹,该区域燃烧程度最为严重,专家组认定为点火区域。

通过现场勘验确认,车辆起火的中心区域只有张云良的尸体,在其尸体旁提取到一枚打火机防风罩。尸体倒地的姿势和朝向表明,着火后张没有主动逃生意愿。

随后,警方通过"天网"监控系统,追踪了张云良的行动轨迹。根据监控录像显示:6月5日清晨,张云良提着两个手提纸包,从天回镇乘上了这辆9路公交车。

更重要的是,警方发现张云良在案发前曾三次前往加油站购买汽油。6月3日上午,张云良总共去过加油站3次。头一回,张云良提了个塑料桶,被加油站拒绝售油;第二次,他提了个铁桶,交了100块钱,加了70块钱的油,桶满了;第三次又接了30块钱的油。

此外,警方还发现张云良在案发前曾向邻居借了一个铁桶,用于装汽油。房东太太证实,成都警方在问询时,向她索要了其冲厕所的水桶充作物证,一个某品牌装修用聚酯漆的废弃包装桶。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警方发现张云良有明显的厌世情绪。6月4日,其与女儿通话中表示"明天我就没有了" "跟别人死的方式不一样"等内容。6月9日,其家人收到了张云良案发前从成都寄出的遗书。

通过对这些证据的综合分析,专案组最终认定,这是一起特大故意放火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张云良已当场死亡。

三、生命之殇:受害者故事

这场惨烈的火灾,夺去了27条无辜的生命,给74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创伤。每一个遇难者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他们的亲人们在等待着他们回家,却永远等不到了。

17岁的男孩刘琦是伤员中伤情最重的一位,烧伤面积高达95%,均为三至四度,伴有重度呼吸道吸入性损伤。他全身上下除了肚脐下部以及脚掌有点皮肤外,几乎没有一处完好的皮肤。事故发生后,一名好心的市民开着机动三轮车将他送到了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尽管部队、地方两级医院专家多次会诊,15名护士对其进行全天候护理,刘琦还是在6月7日清晨因抢救无效死亡。

另一名60多岁的伤者易尊顺,直到去世后,家属才从他脸上的一块伤疤最终认定了他的身份。

在这场灾难中,最年幼的伤者是5岁的季同悦。当时她和姨公、姨婆一起在车上,车内人太多,姨公把她放在了一位坐着的女乘客身上后,站在了靠车头方向的巷道。"那火来得太突然。有股汽油味!"姨公陶寿良回忆道。当大火燃起时,季同悦消失在烟雾中。后来,季同悦是陶寿良从砸碎的车窗递出交给救援者的,虽然她和姨公、姨婆都受了轻伤,但总算保住了性命。

成都铁路运输学校学生陈传文和三名同学坐在公交车的最后一排,他们是最早发现起火的人之一。陈传文反应迅速,第一个从窗户跳了出去,尽管胳膊和腿都受了伤,但成功逃生。他的三名同学也紧随其后跳出窗户,只有张宏伟因为耽误了几秒钟而被烧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