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成都公交纵火案(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47岁的冯贵英站在车后门边,当她看到司机无法打开车门时,和其他乘客一起涌向车窗。她记得自己是最后一个跳下车的,"趴在窗口,还有些害怕,有个男的让我快跳,他接着。"腾腾的大火已经把她的双腿"烤"麻木了,冯贵英不顾一切就往地上栽。
这些幸存者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在灾难面前人类的求生本能和互助精神。然而,更多的遇难者却永远留在了那辆燃烧的公交车上,他们的故事永远无法被讲述。
四、警钟长鸣:社会影响
成都"6·5"公交纵火案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不仅因为其伤亡惨重,更因为它暴露了公共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
首先,这起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公交安全的高度关注和担忧。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广州、重庆就相继发生公交车冒烟、自燃等异常状况,引发乘客恐慌。在成都,连日来也因为过于紧张闹出了不少笑话。6月8日早上8点,一辆8路公交车上突然传来一声尖叫——"有味道",五六十名乘客顿时慌作一团,尖叫声四起,不到一分钟,所有人都逃离了车厢,来不及从车门下车的人直接砸开窗户,跳了下去。
其次,这起事件引发了对公交系统安全管理的深刻反思。复旦大学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滕五晓教授指出,这起事故暴露出公交运营系统的通病,一是公交系统安全管理的问题——普遍重视运营管理而忽略了安全管理;二是安全运行操作层面的问题,司售人员安全运行的意识普遍缺乏。
事件发生后,成都市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公交安全管理。6月9日,成都市公布了近期将实施的10项措施,以保障公交安全出行,包括空调车增加活动侧窗、每车增配两把安全锤、增设车门外手动开关、近5000辆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滚动播放逃生知识动画片、建立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行为的举报奖励制度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同时,成都市公交集团总经理李 树光宣布辞职,市交委主任 胡 庆汉公开致歉。李树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除了哀悼、歉意、内疚,他现在最希望的是有关部门能够认真反思和改进这些问题,让悲剧不再重演。
此外,这起事件也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公共交通安全的重视。各地纷纷加强了对公交车的安全检查,增加了安全设施,提高了司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在上海,除了要求给司售人员增设榔头等应急救生工具、提升司售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外,还进一步要求强化禁止易燃易爆物品上车。上海规定,司机可以对乘客的可疑物品进行检查。
重庆则要求控制人数,拒绝超载,重庆市规定,小型中巴的乘客核定数为50人,10米长的大型中巴乘客数量为72人。
然而,也有一些措施引发了争议。例如,沈阳市主管部门在"6·5"公交车燃烧事件发生后要求取消空调车,禁止乘客带液体物品上车,这一规定引起了公众的质疑和讨论。
总的来说,成都"6·5"公交纵火案成为了中国公共交通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促使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公共交通安全的重视和管理,也提高了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五、恶魔的真面目:张云良的人生轨迹
随着调查的深入,犯罪嫌疑人张云良的真实面目逐渐浮出水面。
张云良,62岁,江苏省苏州市人,案发前暂住成都市。他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两次生意失败,加之家庭不和睦,没有了亲人朋友的关爱,导致心理扭曲。
据了解,张云良在江苏原籍嗜赌,长期不务正业。2006年到成都后一直没有正当职业,主要经济来源靠女儿资助。然而,2009年,女儿因其又嫖又赌,减少了给他的生活费,张云良遂多次以自杀相威胁向家人要钱,并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绪。
6月4日,也就是案发前一天,张云良的行为变得更加反常。他请一些朋友喝酒吃饭,席间说过"这是请大家吃的最后一顿饭"之类的话,但当时大家并未在意。
当天晚上,张云良还给他的家人打了电话,说"明天以后你们就解脱了,我再也不用你们给钱了" "要自行了断了"。为了要钱,张曾以上吊、卧轨、跳河威胁过家人,但那天他告诉女儿,这一次,"跟别人死的方式不一样"。
家人对张云良的这些言论感到非常不安,当晚用短信劝他:"有这样的太平日子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就不要再折磨了!!!"6月5日凌晨两点,张云良回复了短短8个字:"木已成舟,无可挽回。"
6月5日早上7点多,张云良提了两个商场内装衣物的纸质手提袋出门了,并用报纸封住了袋口,对邻居说:"我进城"。
张云良的这些行为表明,他在案发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决定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同时报复社会。他选择了一辆满载乘客的公交车,作为他实施这一计划的场所。
据警方调查,6月5日7时40分左右,张云良携带装有汽油的塑料桶在9路公交车天回镇始发站上车。当车辆由北朝南向城内方向行驶至三环路川陕立交桥处时,张云良在车内倾倒所带的汽油,并点燃引起车辆燃烧。
张云良的行为不仅夺走了27条无辜的生命,还造成了74人受伤,给这些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他的极端行为反映了他扭曲的心理和对社会的不满,但这种报复方式却伤害了无数无辜的人。
六、真相大白:案件的最终结论
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四川省公安机关终于在2009年7月2日宣布,"6·5成都公交车燃烧案"已告破。
警方查明,此案是一起特大故意放火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张云良已当场死亡。经调查,6月5日7时40分左右,张云良携带装有汽油的塑料桶在9路公交车天回镇始发站上车。有乘客证实当车辆由北朝南向城内方向行驶至三环路川陕立交桥处时,张云良在车内倾倒所带的汽油,并点燃引起车辆燃烧。
现场勘查显示,在张云良所坐位置的地板上有汽油向车头方向扩散型流淌痕迹,该区域燃烧程度最为严重,专家组认定为点火区域。通过现场勘验确认,车辆起火的中心区域只有张云良的尸体,在其尸体旁提取到一枚打火机防风罩。尸体倒地的姿势和朝向表明,着火后张没有主动逃生意愿。
此外,警方还找到了张云良在案发前写给家人的遗书。6月9日,张云良的家人收到了他案发前从成都寄出的遗书。在书信中,张云良承认,是自己造成的整场火灾。
然而,由于张云良已经在火灾中死亡,他无法接受法律的审判和制裁。根据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死亡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因此,这起案件虽然已经告破,但张云良本人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起案件的破获,虽然为遇难者和家属带来了一些安慰,但无法挽回已经失去的生命。对于那些幸存的伤者和遇难者的家属来说,这场灾难将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