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复旦大学投毒案(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黄洋的死亡让林森浩感到震惊和后悔。他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住院严重地超乎我的预料,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不敢说了。"
这16天,不仅是黄洋生命的最后时光,也是林森浩内心挣扎的16天。在这16天里,他有无数次机会可以挽救黄洋的生命,但他选择了沉默。这种选择,最终让两个年轻的生命走向了悲剧。
五、真相大白:案件的侦破与调查
2013年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接到复旦大学保卫处报案称,4月1日,该校枫林校区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饮用寝室内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身体不适,有中毒迹象,正在医院抢救。
接到报案后,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他们首先对黄洋的寝室进行了勘查,提取了饮水机、水杯等可能与案件有关的物品。
在调查过程中,警方发现黄洋的室友林森浩有重大作案嫌疑。4月11日当晚,警方依法对林森浩实施刑事传唤。
起初,林森浩否认自己与黄洋的中毒有任何关系。他声称自己只是在愚人节那天想开个玩笑,往饮水机里加了一点福尔马林。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掌握的证据越来越多,林森浩的心理防线开始崩溃。
4月12日,在被警方刑事拘留后,林森浩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他详细供述了自己从实验室获取N-二甲基亚硝胺、在寝室饮水机中投毒的全过程。
根据林森浩的供述,警方迅速展开行动,找到了他丢弃的试剂瓶和注射器等作案工具。同时,警方还对林森浩曾经使用过的电脑进行了检查,发现他在黄洋住院期间多次搜索N-二甲基亚硝胺的毒性信息。
在案件调查过程中,一个关键的线索来自黄洋的室友葛俊琦。4月8日晚上,葛俊琦突然想起林森浩曾做过关于肝损伤的实验,于是登录万方数据库查询,发现了林森浩的相关论文。这一发现为警方提供了重要的调查方向。
4月16日,黄洋经抢救无效死亡。法医鉴定结果显示,黄洋系因二甲基亚硝胺中毒致急性肝坏死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4月19日下午,上海警方正式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森浩。
警方的调查结果显示,林森浩的犯罪行为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他利用自己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机会,将剧毒化合物N-二甲基亚硝胺存放在实验室隐蔽处,并于3月31日中午拿出实验室带回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
林森浩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但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并没有想过要杀死黄洋,只是想开个愚人节玩笑。然而,他的这一说法遭到了检方的质疑。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司法与刑事执行研究中心主任张光君分析认为,林森浩作为一名医学专业人士,参与过剧毒化学品二甲基亚硝胺的动物实验,撰写过相关论文,明知该毒物可能会致人死亡,仍超大剂量投毒,事实上是明知结果仍追求这个结果的直接故意。
2013年11月27日下午6时15分,该案庭审结束,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择日对该案作出宣判。在庭审中,"犯罪行为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杀人动机是因琐事不和还是愚人节玩笑"、"量刑是从重严惩还是酌情从轻"成为控辩双方争论的三大焦点。
最终,法院认定林森浩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判决体现了法律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严重暴力犯罪的严厉打击。
六、法庭内外:从一审到死刑复核
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复旦投毒案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法庭上,审判长庄严宣布: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一判决结果让旁听席上的人们感到震惊。特别是林森浩的家人,他们无法接受这个结果,当庭痛哭流涕。而黄洋的父母则显得相对平静,他们认为这是对儿子的一个交代。
一审判决后,林森浩表示不服,提出上诉。他的辩护律师在上诉状中提出了多项理由,包括林森浩的行为属于间接故意而非直接故意、林森浩有自首情节、林森浩已经认罪悔罪等。
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了二审公开宣判。法院经审理认为,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因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判决后,林森浩的辩护律师表示将继续为林森浩申请再审。同时,复旦大学177名学生联名向法院递交了一封请愿信,希望法院能够从轻处罚林森浩。
这封联名信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一方面,有人认为林森浩作为一名高材生,应该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另一方面,更多的人则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林森浩的行为已经构成了严重的犯罪,必须受到应有的惩罚。
2015年5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开始对林森浩的死刑判决进行复核。在复核期间,林森浩的辩护律师多次向最高法院提交新的证据和辩护意见,试图说服最高法院改判林森浩死缓。
2015年12月7日,在死刑复核前,林森浩接受了央视记者的采访。在采访中,他表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后悔,并希望黄洋的父母能够原谅他。
"对我来说意味着一次偿还,我觉得这样反而挺好。因为这样的话,他们(黄洋父母)也能够放下。"林森浩在接受采访时说。
2015年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了对林森浩的死刑判决。当天下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命令,将林森浩执行死刑。
在执行死刑前,法院安排林森浩与其父亲林尊耀等亲属进行了会见。据林尊耀回忆,在最后的会面中,林森浩对他说:"爸,对不起。"这是林森浩对父亲说的最后一句话。
林森浩被执行死刑后,黄洋的父亲黄国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法律判的,是公正的,这个结果我不意外,算是对黄洋亡灵的告慰,对我和他妈妈来说是慰藉。"
这起备受关注的复旦投毒案,最终以林森浩被执行死刑而告终。这一结果既体现了法律的公正,也给两个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正如一位法律专家所说:"这是一个悲剧,对社会、家庭、学校来说都是一个悲剧。"
七、两个家庭的破碎: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
复旦投毒案不仅夺走了两个年轻的生命,也让两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黄洋的父母失去了唯一的儿子,林森浩的父母则失去了引以为傲的儿子。两个家庭的生活轨迹从此被彻底改变。
8.1 黄洋家庭:永远的痛
黄洋的家在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县城,这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黄洋是家中的独子,也是父母的骄傲。
黄洋的父亲黄国强曾在儿子的母校荣县中学担任寝室管理员,母亲杨国华则退休在家,家庭月收入仅2000元左右。尽管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黄洋的父母一直尽力为儿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
从黄洋出生起,父母就坚持每年在他生日时带他去影楼拍照,为他建立"个人档案",从学校的证书、奖状到从小学到高中缴学费的收据都收纳其中。这一切,都体现了父母对黄洋的爱和期望。
黄洋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从四川的小城一路考到了上海的复旦大学。在复旦大学,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广交朋友。
然而,这一切都在2013年4月16日戛然而止。当黄国强夫妇接到儿子病危的通知赶到上海时,他们看到的是全身插满管子、已经陷入昏迷的黄洋。
黄洋去世后,黄国强夫妇的生活彻底崩塌了。他们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也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和动力。黄洋的房间被保留了下来,但已经物是人非。黄洋的父母现在睡在儿子曾经住的房间,仍旧保留着他的书桌,桌上有几本书没来得及拆封。
为了纪念儿子,黄国强夫妇保留了黄洋的手机号码和微博账户。黄洋的师兄、社团、支教的朋友们,都还会拨打这个号码。黄洋的母亲每天早上都会拿出儿子的手机,用他的微博账号自动登录看新闻,这是她和儿子相连的一种方式。
黄洋的奶奶在得知孙子去世的消息后,开始拒绝进食,最终在痛苦中离世。黄洋下葬的那天,老人瘦得皮包骨头。
黄国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失去儿子的痛苦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我和他妈妈会一直孤独,"他说,"黄洋是我们唯一的儿子,我和他妈妈的孤单会一直持续下去。"
8.2 林森浩家庭:无法承受的耻辱
林森浩的家庭同样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林森浩出生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和平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是家中的第二个孩子。
林森浩的父亲林尊耀曾在一家服装厂打工,50多岁时因工厂倒闭失业;母亲则常年拉着板车,靠捡废品补贴家用,后来因心脏病发作而丧失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活过得非常拮据,后来家里开了个杂货铺勉强维持生计。
林森浩的父母一直以儿子为傲。他从小学习成绩优异,是村里的"才子",也是父母眼中的"孝子"。他不仅自己努力学习,还会拿出一部分钱来给弟弟妹妹上学用。
然而,当林森浩被警方逮捕的消息传来时,这个家庭的世界彻底崩塌了。林森浩的母亲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整日以泪洗面。在潮汕地区,崇拜三教神只是沿袭已久的传统,林母也不例外。每逢初一、十五,乡邻都会见到这个提着香烛冥纸的妇女,前往庙宇虔诚膜拜。祈祷,成了她唯一的寄托。
"除了烧香拜佛,我还能做什么?"她哭着问来访的记者。
林森浩的父亲林尊耀则四处奔走,试图为儿子洗清罪名。他聘请了知名律师为儿子辩护,并多次前往上海和北京,希望能够找到证据证明儿子的清白。
然而,所有的努力都未能改变最终的结果。2015年12月11日,林森浩被执行死刑。当林尊耀见到儿子最后一面时,他问了两个最想问的问题:"事情你到底做过没?为什么中间坚持不换辩护律师?"但他没有得到答案。
林森浩被执行死刑后,林尊耀回到酒店,靠在墙上,眼神黯淡无光。这位61岁的老人不断摩挲着干枯的双手,喃喃自语:"我怎么不怨他?我辛辛苦苦把他养这么大……"
从家出门前,林尊耀给妻子的药瓶上贴了字条,写好了每种药的吃法,"她有心脏病。"他说。
8.3 两个父亲的对话:永远无法实现的和解
黄国强和林尊耀,这两位原本素不相识的父亲,因为一场悲剧而联系在了一起。他们都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立场和感受。
一审过后,林尊耀和林家人找到黄国强在上海住的旅馆,要给黄家赔礼道歉。然而,黄国强拒绝了他们的请求:"我不能原谅林森浩,我们没有谈的必要。"
林尊耀曾两次来到荣县,希望能向黄家人当面道歉赔罪以期取得黄家人的谅解,却两次吃了闭门羹。黄国强对林尊耀突然出现在自贡时的情形记得很清晰:"他们是带着记者来道歉",在黄国强看来,林尊耀的目的不是得到黄家的原谅,而是为了能让他儿子减刑。
黄国强还记得,林尊耀不承认他儿子下毒,之后,他在短信中,还是说这些都是林森浩的愚人节玩笑。这些行为在黄国强看来,并无悔意,只是为了得到黄家的宽恕进而给林森浩减刑。
对于林森浩,黄国强多次向媒体表明自己的态度:惩凶追责,杀人偿命。他说,他从林森浩的表情和语气中看不出悔意。
当被问及是否对同为父亲的林尊耀有过同情时,黄国强回答:"我的儿子被毒死了,我的痛苦又有谁知道呢?这个不能画等号,现在他还不愿意承认他儿子做错了事,还在辩护,公检法总是有原则的吧,为什么还不去相信?我不能理解这个事情。"
如果有机会和林尊耀对话,黄国强说他最想对林尊耀说的是:"好好教育他剩下的子女,走正道。也请他理解我失去儿子的心痛,将心比心吧,不能光想他自家的事情。"
复旦投毒案让两个家庭都遭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失。黄洋和林森浩这两个曾经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因为一时的冲动和误解,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的悲剧,不仅是两个家庭的悲剧,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