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香港高智商完美犯罪案(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一、离奇现场:雨刷下的死亡双人组
2015年5月22日,香港西贡区的天气阴沉沉的,细雨绵绵。在这样一个普通的下午,一位名叫汤玉玲的护士正在西澳村附近的小路上跑步锻炼。当她途经一辆停在路边的黄色Mini Cooper轿车时,起初并未在意,以为车内的人只是在休息。然而,当她一个半小时后折返时,发现那辆车仍然停在原地,雨刮器在没有下雨的情况下不断摆动,这一异常景象引起了她的注意。
汤玉玲走近车窗,透过玻璃向内望去,眼前的景象让她大吃一惊:车内坐着两个女人,身体倾斜,嘴唇发紫,看起来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她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警方赶到现场后,迅速破窗救人,但遗憾的是,车内的两名女性已经死亡。
这两名不幸的死者是47岁的黄秀芬和她16岁的次女许俪玲。黄秀芬是马来西亚裔,曾在英国担任护士,婚后辞职成为家庭主妇。许俪玲是一名高中生,就读于启新书院,成绩优异,性格开朗。她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麻醉及深切治疗学系副教授许金山的妻子和女儿。
警方初步调查发现,母女二人的死因是一氧化碳中毒。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她们驾驶的Mini Cooper轿车并没有任何机械故障,也没有一氧化碳泄漏的迹象。那么,致命的一氧化碳究竟来自何处?这一问题成为了案件调查的核心,也为这起看似普通的意外死亡事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二、迷雾重重:难以解释的毒气来源
2.1 案发现场的异常现象
警方对案发现场进行了仔细勘查,发现了一系列令人费解的细节。首先,Mini Cooper轿车的车窗全部关闭,车内没有发现任何一氧化碳的来源。其次,警方在车辆后备箱内发现了一个已经泄了气的灰色瑜伽球,但当时并未检测到一氧化碳残留。此外,车辆雨刮器在没有下雨的情况下运行,这一现象也引起了调查人员的注意。
更令人困惑的是,警方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许金山在案发当天有不在场证明。据许金山自述,他在案发当天中午就前往单位,而妻子和女儿是在下午两点左右才出门的。这种时间上的错位,使得警方一度难以将许金山与案件直接联系起来。
然而,一些细微的异常迹象引起了警方的怀疑。首先,许金山在医院急症室表现异常,他只抱着女儿的遗体痛哭,却对妻子的遗体不闻不问,甚至在作供时还不时批评妻子。其次,许金山声称购买一氧化碳是为了医学研究,放进瑜伽球是为了杀老鼠,但这一解释在警方看来过于牵强。
2.2 调查方向的转变
面对车内找不到毒气来源的困境,警方决定转换思路,从一氧化碳的来源入手展开调查。他们首先调查了一氧化碳的供应商,并很快发现了重要线索。
2015年4月8日,一瓶容量6.8立方米、纯度99.9%的一氧化碳被送至许金山的办公室。虽然这瓶一氧化碳的购买人是许金山的同事周昊翘,但向供应商查询报价的电子邮件却是许金山自己发出的。更重要的是,周昊翘向警方透露,案发前两天(即2015年5月20日),他曾看到许金山将一氧化碳注入两个瑜伽球内带走。
这一发现为案件调查带来了重大突破。警方开始怀疑,那只在车辆后备箱中发现的泄了气的瑜伽球,很可能就是释放一氧化碳的"杀人工具"。然而,由于当时未能在瑜伽球内检测到一氧化碳,这一推测仍缺乏直接证据支持。
三、抽丝剥茧:证据链的形成
3.1 关键证据的发现
尽管警方已经将调查重点转向了许金山,但由于缺乏直接证据,案件的进展仍然缓慢。直到案发一年后,也就是2016年,警方才在许金山家中抽屉发现了瑜伽球气栓。这一发现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重要线索。
此外,警方还通过对黄秀芬和许俪玲周围人的走访调查,排除了她们自杀的可能性。调查显示,黄秀芬曾与朋友约定去法国旅游,没有任何自杀迹象;而许俪玲的同学和老师也证实,她性格开朗,没有自伤或自杀倾向,甚至还曾劝说有自杀念头的同学不要轻生。
更重要的是,警方发现许金山在案发当天的行为存在诸多疑点。据调查,许金山曾多次叮嘱次女案发当天务必要留在家中完成功课,并且要求妻子确保女儿一定要留在家中。然而,最终许俪玲还是跟着母亲出了门,这与许金山的要求相悖。
3.2 调查的深入与突破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逐渐构建起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他们发现,许金山在案发前曾精心策划了一系列行动:
1. 2015年4月,许金山以科研为由订购了高纯度一氧化碳。
2. 2015年5月20日,许金山在实验室将一氧化碳注入两个瑜伽球中带走。
3. 2015年5月21日,许金山将这两个瑜伽球带回家中,并告知家人这是用来灭鼠的。
4. 2015年5月22日案发当天,许金山在离家前多次叮嘱次女不要出门,但次女最终还是跟着母亲出了门。
5. 案发后,许金山声称是女儿将瑜伽球带上车的,可能因为学业压力过大而自杀,但这一说法缺乏证据支持,且与许俪玲的性格和表现不符。
通过这些证据,警方逐渐勾勒出了一个精心策划的谋杀案轮廓。然而,由于缺乏直接证据证明是许金山将瑜伽球放入车内并释放毒气,案件的定罪仍然面临挑战。
四、动机剖析:完美谋杀背后的真相
4.1 婚外情的曝光
随着调查的深入,许金山家庭内部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最引人注目的是许金山与一名叫李咏怡的女子的婚外情。
李咏怡是许金山的学生,案发时是香港理工大学放射学助理教授。两人的关系始于2004年,当时许金山正在指导李咏怡撰写博士论文。随着时间推移,两人的关系逐渐升温,发展成了婚外情。据许金山自述,他被李咏怡的外表吸引,两人开始打情骂俏,并最终突破了师生界限。
这段婚外情对许金山的家庭造成了严重影响。2013年,黄秀芬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得知了丈夫的婚外情,这使她深受打击,陷入了严重的抑郁状态,甚至接受了心理治疗。更令人震惊的是,许金山后来还请李咏怡到家中为孩子们补习中文,这使得这段婚外情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公开的秘密"。
4.2 财产纠纷的激化
除了婚外情,财产纠纷也是许金山杀害妻女的重要动机。据调查,许金山和黄秀芬的家庭资产相当可观,包括680万现金和七个村屋,所有物业的总市值超过5000万元。
当黄秀芬发现丈夫的婚外情后,曾提出协议离婚,但双方在财产分割上存在严重分歧。许金山只肯分给黄秀芬六分之一的财产,而黄秀芬则要求获得一半。更令人不安的是,警方调查发现,许金山在案发前已将部分资产转移到李咏怡名下。
此外,黄秀芬还在海外购买了几份保险,受益人全都是许金山,其中一份赔偿高达507万。如果黄秀芬去世,许金山将获得所有财产,这无疑为他提供了强烈的杀人动机。
五、法庭交锋:高智商罪犯的自我辩护
5.1 初审:无期徒刑的判决
2017年9月,经过两年的调查,警方终于掌握了足够的证据,正式逮捕了许金山。2018年8月22日,案件在高等法院开审,许金山被控两项谋杀罪。
在庭审中,许金山为自己进行了辩护。他承认确实将充满一氧化碳的瑜伽球带回家,但声称这是为了灭鼠,而非杀人。他还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即次女许俪玲可能因为不堪学业压力而自杀,并将瑜伽球带上车,导致母亲也不幸中毒身亡。
然而,许金山的这些辩解很快被检方反驳。首先,许家的印佣作证称,案发前5个月内家中并无鼠踪。其次,多名证人(包括许俪玲的同学、老师和朋友)都证实,许俪玲性格开朗,没有自杀倾向。此外,三名医学教授也作证认为许金山的一氧化碳实验毫无科学价值。
经过近三周的庭审,陪审团经过长时间的商议后,一致裁定许金山两项谋杀罪成立。2018年9月21日,法官依例判处许金山终身监禁。法官在宣判时表示,许金山精心策划了这起谋杀案,其作案手法之精密令人震惊。
5.2 上诉之路:法律程序的曲折
尽管一审已经做出了有罪判决,许金山并未放弃上诉。他坚信自己能够找到法律漏洞,推翻原判。2020年12月16日,许金山向高等法院上诉庭提出上诉,声称原审法官在引导陪审团时存在错误。
许金山的上诉理由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原审法官未能充分考虑瑜伽球可能是由受害者自己带上车的可能性;二是关于瑜伽球气塞的证据处理存在问题。他的律师指出,如果瑜伽球是在许金山离家前(中午时分)被放到车上并拔下气塞的,那么经过两个小时,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可能已经大幅降低,不足以导致死亡。
2022年6月,高等法院上诉庭驳回了许金山的上诉,认为案件证据强而有力,足以证明两项谋杀定罪稳妥。然而,许金山并未就此罢休,他继续向香港终审法院提出上诉。
5.3 终审逆转:案件发回重审
2023年6月6日,香港终审法院批准了许金山的上诉许可,这意味着案件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终审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关注的焦点问题是:谁将瑜伽球放在车厢内及其原因。
终审法院认为,原审法官在引导陪审团时存在错误,特别是在处理瑜伽球气塞的证据价值方面。终审庭指出,原审法官实质上容许陪审团忽视了案发后直至警员搜查车辆前,涉案气塞有可能被误放别处或不慎被移离车辆的可能性,并单凭揣测而推论两名死者死亡时车尾箱状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外,终审庭还认为,由于许金山家中尚有其他瑜伽球,在抽屉内发现的备用气塞对于证明由许金山将瑜伽球放进车辆的证据价值不高。控方提出备用气塞有可能就是案中瑜伽球的气塞,这可能导致陪审团产生极大偏见。
基于这些理由,2023年11月21日,香港终审法院裁定许金山上诉成功,撤销原判,发回重审。这一裁决意味着,许金山将获得一次重新证明自己清白的机会。
六、重审风云:自我辩护的最后一搏
6.1 重审开庭:41天的漫长审理
2024年11月6日,许金山谋杀妻女案在高等法院重新开庭审理。这一次,案件引起了全香港的广泛关注,媒体纷纷报道,公众也密切关注着案件的进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