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香港高智商完美犯罪案(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重审过程中,控方在开案陈词中指控许金山的作案手法堪称"完美犯罪"。控方指出,许金山作为麻醉科医生,熟悉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毒气,使用瑜伽球在车尾箱释放一氧化碳,这种方法精密难察觉,起初几乎没有破绽。

控方还强调,许金山作为专业的医学人士,完全了解一氧化碳的致命特性,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精心策划了这起谋杀案。尽管许金山声称将一氧化碳带回家是为了灭鼠,但控方认为这一解释显然不合常理。

6.2 解雇律师:许金山的自我辩护

在重审的第9天,许金山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终止聘用辩方律师团队,选择亲自上阵为自己辩护。这一举动震惊了法庭和旁听者,也成为了案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许金山亲自盘问了时任上司乔伊诺教授、时任助手周昊翘博士等证人,并自行出庭作供及结案陈词。在庭审过程中,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辩护观点,包括:

1. 他声称案发前进行的一氧化碳实验属于一项秘密科研计划,由于当时计划尚在萌芽阶段,因此从未向任何人(包括家人、情妇和助手)披露过真正的研究目标。

2. 他强调自己与妻子的关系实际上是"开放式"的,双方各自独立生活,甚至各自有旅行安排,因此婚外情并不构成谋杀动机。

3. 他承认曾与李咏怡一同旅行,但声称这是在长女和次女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只是为了避免妻子不快而保持低调。

4. 他再次提出次女许俪玲可能与母亲有矛盾,存在与母亲同归于尽的可能性,尽管他表示现在"较不认为"这种可能性存在。

6.3 最终裁决:再次被判终身监禁

经过长达41天的审理,案件终于迎来了最终的裁决。2025年1月14日,4男3女组成的陪审团退庭商议近4小时后,一致裁定许金山两项谋杀罪罪成。

在最后的判决中,法官祁彦辉特别强调,即使陪审团认为用瑜伽球杀人是不可能的事,但只要肯定是许金山将瑜伽球放进妻子座驾内,才能裁定许金山谋杀罪成。这一指引清晰地表明了案件的核心争议点。

当法官宣布判决结果时,许金山表现得异常平静,他没有求情,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情绪波动。随后,法官依例判处许金山终身监禁。这一次,距离案件发生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距离许金山首次被定罪也过去了7年。

七、案件解析:"完美犯罪"的真相

7.1 作案手法的科学性分析

许金山案被称为"完美犯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作案手法的科学性和隐蔽性。作为一名麻醉科医生,许金山对一氧化碳的特性了如指掌。他知道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被察觉,吸入后会导致疲倦、眩晕、昏迷,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死亡。

许金山选择瑜伽球作为盛放一氧化碳的容器,体现了他的专业知识和精心策划。瑜伽球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密封性,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气体不外泄。当瑜伽球被放入车辆后备箱并拔下气塞后,一氧化碳会缓慢释放到密闭的车厢内,逐渐达到致死浓度。

值得注意的是,许金山在案发前曾研究过一氧化碳在医学上的应用,这使他有理由合法获取高纯度的一氧化碳。这种"合法外衣"为他的犯罪行为提供了一定的掩护,增加了警方调查的难度。

7.2 案件中的关键漏洞

尽管许金山的作案手法看似精密,但案件中仍存在一些关键漏洞,最终导致他的罪行败露。其中最主要的漏洞包括:

1. 购买一氧化碳的邮件线索:许金山虽然让同事周昊翘出面订购一氧化碳,但询价邮件是由他自己发送的,这成为了警方追踪的重要线索。

2. 助手的目击证词:周昊翘在案发前两天看到许金山将一氧化碳注入瑜伽球,这一关键目击证词为案件侦破提供了重要证据。

3. 气塞的发现:尽管关于气塞的证据在法律程序上存在争议,但在许金山家中发现的气塞仍然为案件提供了重要的间接证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4. 行为异常:许金山在案发后的一系列异常行为(如只关心女儿遗体、批评妻子等)引起了警方的怀疑,促使他们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7.3 司法程序的反思

许金山案的审理过程也引发了对香港司法程序的一些反思。案件从发生到最终判决历时10年之久,期间经历了一审、上诉、终审和重审等多个阶段,这反映了香港司法程序的严谨性和复杂性。

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关于间接证据的使用。由于本案缺乏直接证据(如监控录像或目击证人),法庭主要依靠环境证据和逻辑推理来定罪。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判决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

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关于专家证词的作用。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医学专家和科学专家的证词对陪审团的判断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确保这些专家证词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也是司法实践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八、社会影响:从案件看香港社会

8.1 公众反应与媒体报道

许金山案在香港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媒体对案件进行了大量报道,使这起案件成为了公众讨论的焦点。

公众对案件的反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高智商犯罪的震惊:作为一名医学专家,许金山利用专业知识精心策划谋杀的行为,让公众感到震惊和不安。人们开始反思,当专业知识被用于犯罪时,社会该如何应对。

2. 对家庭伦理的反思:案件揭示了一个看似完美的精英家庭内部的裂痕和矛盾,引发了公众对家庭关系和婚姻忠诚的思考。

3. 对司法公正的关注:案件的漫长审理过程和多次上诉,使公众对香港司法体系的公正性和效率产生了更多关注和讨论。

4. 对女性权益的关注:黄秀芬作为一名被杀害的妻子和母亲,她的遭遇也引发了社会对女性权益保护的思考。

8.2 对医学伦理的影响

作为一名医学教授和医生,许金山的犯罪行为对香港医学界和医学伦理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起案件引发了医学界对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的重新审视。

案件发生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对许金山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并强调了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这起案件也促使香港医学界加强了对科研活动的监管和审查,特别是对涉及危险物质的研究。

此外,案件还引发了对医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一些医学专家指出,医生作为高压力职业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更多关注和支持,以防止类似悲剧的发生。

8.3 对家庭财产保护的启示

许金山案也为香港家庭财产保护提供了重要启示。案件中涉及的"长命契"(Joint Tenancy)财产持有方式,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长命契是香港常见的一种财产持有方式,其特点是一方去世后,物业的全数权益便会归长命的一方所有,且持有人不能用遗嘱的方式将自己的权益转给其他受益人。在本案中,正是因为财产是以长命契形式持有的,黄秀芬去世后,所有财产自动转到了许金山名下,这也成为了许金山的杀人动机之一。

这一案件提醒人们,在选择财产持有方式时,需要考虑各种可能性,特别是在婚姻关系出现问题时,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同时,这也促使许多家庭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财产规划和遗嘱安排。

九、一个精英家庭的悲剧

9.1 个人悲剧的根源

许金山案不仅是一个刑事案件,更是一个家庭悲剧。回顾整个案件,我们不禁要问:一个在事业上如此成功的医学教授,为何会走上杀害妻女的道路?

从个人层面来看,许金山的悲剧源于他的贪婪和自私。作为香港麻醉权威医生,许金山月薪可上百万,即使分给前妻一半财产,凭借他的收入水平,也完全可以在几年内重新积累财富。然而,他却不愿分享财富,甚至不惜铤而走险,犯下谋杀罪行。

此外,许金山的性格缺陷也是悲剧的重要原因。他在庭审中表现出的自我中心和缺乏同理心,以及在案发后对妻子和女儿的冷漠态度,都反映出他人格上的严重问题。这些性格缺陷使他在面对婚姻危机和财产纠纷时,无法采取理性和负责任的解决方式。

9.2 家庭关系的破裂

许金山家庭的悲剧也反映了现代家庭关系的脆弱性。许金山与黄秀芬的婚姻从最初的恩爱到最终的破裂,经历了一个逐渐恶化的过程。

据许金山自述,他与妻子的关系早在婚外情发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问题。他认为妻子"经常难以接受其观点",两人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也存在分歧。这些看似平常的家庭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最终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的彻底破裂。

更令人深思的是,在许金山的家庭中,沟通似乎完全失效。黄秀芬在发现丈夫的婚外情后,选择了沉默和忍受,而不是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许金山则选择了逃避和隐瞒,而不是面对问题、承担责任。这种沟通的缺失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缺乏,最终导致了家庭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