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陕西榆林产妇坠楼案(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9月7日晚,榆林市卫计局就"产妇马某某在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妇产科二病区坠楼身亡"事件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
1. 产妇入院诊断明确、产前告知手续完善、诊疗措施合理、抢救过程符合诊疗规范要求。
2. 8月30日,产妇马某某入住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妇产科二病区,入院后经医院诊查,产妇各项体征正常,符合自然分娩指征,但B超显示胎儿头部偏大(双顶径99mm),存在难产风险,医生建议剖宫产终止妊娠,但家属选择自然分娩并签字确认。
3. 31日10时许,该产妇进入待产室待产,产程、产图、产检结果显示产妇和胎儿各项指标均正常。
4. 17时50分起,该产妇因疼痛出现烦躁不安,情绪波动较大,两个多小时内先后多次走出待产室与家属交流,后由医务人员劝回。
5. 20时许,医护人员发现该产妇从备用手术间窗口坠下,医院立即组织抢救,经抢救后仍无生命体征,经告知家属,家属同意放弃抢救,于21时25分宣布临床死亡。
6. 后经院方组织有关专家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初步诊断为:1.院前呼吸心跳停止;2.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3.全身多处骨折;4.失血性休克;5.死胎。
7. 经警方勘查取证、调查走访,初步认定:死者马某某系跳楼自杀身亡,排除他杀。
调查组认为,此次产妇跳楼事件,暴露出了医院相关工作人员防范突发事件的意识不强,监护不到位等问题。具体来说,医院在管理上存在以下疏漏:
一是未能落实紧急情况下人员调配制度,医护人员的配备不能满足紧急情况下工作需要;
二是监护存在漏洞,医护人员对孕妇观察不够细致,病程记录不够完整,对孕妇的整体评估不够全面,与患者沟通交流不够;
三是医疗安全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如门禁制度、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和孕妇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
基于此,9月10日晚,榆林市卫计局决定对榆林一院绥德院区主要负责人和妇产科主任停职,责成医院即刻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整改。
六、悲剧之后:一场没有赢家的博弈
马茸茸坠楼身亡后,一场围绕"谁该负责"的博弈在医院和家属之间展开。9月3日,医院发布第一份声明,表示院方向产妇、家属建议实施剖宫产,然而家属坚持顺产,并在《产妇住院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三次建议剖腹产均被家属拒绝"。
随即延壮壮在网上发布了一封留有手机号码的求助声援公开信,言辞激烈地否认院方说法。他表示,自己曾多次向医生提出剖宫产要求,但医生说马上就要生了。"我说我妻子疼得受不了,你们就直接剖了就行了,然后他们的回答就是马上,马上就生了,不可以剖了。"延壮壮回忆道。
9月6日,医院再次发表声明,给出事发经过的监控画面截图,称产妇曾下跪,多次"与家属沟通(剖宫产)被拒绝"。医院还公布了《产妇住院知情同意书》、《护理记录单》和授权委托书等证据,试图证明自己的说法。
延壮壮对此予以反驳,他表示,监控画面中并未记录声音,"下跪"画面系因产妇疼痛难忍下蹲,并称产妇数次要求剖宫产,其丈夫都答应了。延壮壮和母亲以及岳母,三人尽可能同时接受媒体采访,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这场舆论博弈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人指责医院管理不善,未能及时处理产妇的合理要求;有人批评家属冷漠无情,不关心产妇的死活;还有人对现行的医疗制度提出质疑。
在马茸茸死后11天,经过一番围绕"谁该负责"的博弈,家属和院方开始走向调解。据知情人透露,9月9日晚,绥德院区与马茸茸家属已初步达成调解协议。协议内容涉及补偿金额,内容之一是马茸茸家属不再接受媒体采访。
9月11日,榆林一院(绥德院区)的杨院长告诉记者,院方的确已和家属方达成赔偿协议,但具体赔偿金额不便透露。同时,榆林市将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妥善处理坠楼事件的善后事宜,精心做好家属心理安抚等工作,对坠亡事件依法、依规、依纪进行严肃处理。
这场悲剧最终以调解的方式收场,但对于马茸茸和她未出世的孩子来说,任何赔偿都无法挽回他们的生命。而对于延壮壮和他的家人来说,这场悲剧将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痛。
七、制度反思:用生命换来的改变
马茸茸的悲剧虽然已经过去,但它引发的社会反思却一直在继续。这起事件的核心争议在于当时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即便产妇清醒,手术仍需家属签字。而马茸茸入院时签署的授权书已将生死权交给丈夫。
在这起事件中,马茸茸虽然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由于她签署了授权委托书,将医疗决策权交给了丈夫,导致她在自己强烈要求剖宫产的情况下,仍然无法获得及时的手术。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现行医疗制度的深刻反思。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张斌援引此案推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修订,明确规定产妇本人为第一决策人。如今孕妇入院时会单独签署自主决策声明,哪怕家属举刀威胁,医生也可启动绿色通道手术。而那个曾让马茸茸丧命的备用手术室窗户高度虽符合建筑标准,却成了倒逼制度改革的血泪刻度。
法学教授杨立新评价:"从她跳下去那一刻起,中国产妇的身体权才真正属于她们自己。"这一评价深刻地反映了马茸茸悲剧对中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推动作用。
如今,随着无痛分娩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产妇可以在相对舒适的状态下分娩。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数据显示,产妇自主签字实施率已达98.7%,因家属干预导致的医疗纠纷同比下降76%。这些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马茸茸用生命换来的成果。
然而,这场悲剧也提醒我们,医疗制度的改革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提高全社会对女性权益的尊重和保护。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这不仅仅是尊重产妇在面临分娩痛苦时的自我选择,更应该是对'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这一人本精神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