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韩晓琴携弟杀夫案(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1995年,20岁的韩晓琴从四川泸州叙永农村到成都打工,由于没有多少文化,她只找到了一份卖牛奶的工作。尽管工作不如意,收入也很少,但韩晓琴依然非常快乐地把这份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很少有人知道,她已经暗暗喜欢上了同在公司卖牛奶的小伙子裴风。

裴风来自湖北荆州,同样来自农村,主要工作是到超市等各个销售网点送货。由于他能说会道,人又勤快能干,每天卖的牛奶是所有雇员中最多的。在一起打工的过程中,裴风对比自己小3岁的韩晓琴也很照顾。两个身在他乡的年轻人走得越来越近,通过聊天得知彼此都来自农村,共同的经历让他们的关系更加亲近。

1996年9月,在老板的撮合下,21岁的韩晓琴与24岁的裴风结婚了。由于两人都没有什么积蓄,他们商量都不回老家办喜事,而是在举办一个简单的婚宴之后,两人把铺盖合在一起,在成都租房过起了小日子。裴风是个聪明人,他不想这样一辈子给别人打工,于是他跟韩晓琴商量着出来单干,依然卖牛奶。对丈夫言听计从的韩晓琴听从了丈夫的建议,尽管老板舍不得他们离开,但还是支持他们单干。

于是,两人单独出来租了一个摊位,开始了卖牛奶的生意。两人分工明确,一个踏着三轮给超市、商场送牛奶,一个在家看摊,生意就这样开张了。创业之初最艰难,可是小两口却很开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牛奶生意慢慢红火起来。随着生意逐渐进入正轨,两人的爱情也开始结晶了。1996年年底,韩晓琴发现自己怀孕了,两人喜不自禁地憧憬着抱上个大胖小子。

1997年5月,韩晓琴快要生产了,但他们仅租住了一间小屋,平时只能住下两个人,根本无法坐月子。加上裴风要做生意,也无法照顾妻子坐月子。两人商议之后,决定韩晓琴回娘家待产,等生完孩子再回来。

韩晓琴一走,牛奶摊上的生意就没人照顾了,裴风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于是韩晓琴就让自己当时17岁的妹妹韩晓棋来成都帮忙看摊卖牛奶。尽管裴风在这之前觉得这个小姨子太木讷,但为了生意,裴风还是答应下来。

几个月后,韩晓琴带着刚出生的女儿返回成都时,发现家里的气氛变得越来越奇怪。从前总是呵斥妹妹的裴风现在却事事哄着妹妹,而从前土气的妹妹不但穿上了几身新衣服,有的还是不错的名牌。更奇怪的是,韩晓棋反而对裴风爱答不理,有时候还偷偷地躲在暗处抹眼泪。

韩晓琴分别问过妹妹和丈夫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两人都说什么事都没发生。不过,裴风对韩晓琴的态度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原先的亲热变得冷若冰霜,以往的甜言蜜语变成了冷嘲热讽。尤其是看着韩晓琴喂女儿时,裴风就会嘟囔说:"生个丫头片子还好意思回来!"

虽然韩晓琴做过种种猜测,但她并没往坏处想,她仅仅认为是丈夫因为自己没生个儿子而失望。她委曲求全地说:"过两年咱再生个儿子,不就儿女双全了?"但是,裴风依然对她冷言冷语,却对韩晓棋百依百顺。

解开韩晓琴疑惑的是一个下雨天的早上。丈夫和妹妹一大早就去奶站上货,不巧他们刚走就下起了大雨。放心不下的韩晓琴连忙给他们去送伞,一直追到奶站后发现奶站还没有开门,也不见丈夫和妹妹。回来的路上韩晓琴一直担心,却发现两人在路边的一个角落争吵着什么,突然之间,丈夫与妹妹拥抱在一起亲吻着。

此时的韩晓琴站在倾盆大雨里,气得浑身颤抖。她没有想到今天亲眼看见了丈夫的私情,而且第三者竟然是自己的亲妹妹。她想冲上前去打骂一顿,可是她知道,如果这样会让自己的两位亲人无地自容。

韩晓琴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昏昏沉沉回的家,抱着自己的女儿,韩晓琴痴痴地坐在家里等待着两人的归来。半个小时以后,两人一前一后回来,看到韩晓琴脸色惨白,裴风连忙让韩晓棋离开,然后上前扶起摇摇欲坠的妻子,他看见的是韩晓琴那一脸的冷汗与热泪。

"我再傻也看明白了,什么都不需要再问了。"韩晓琴知道这样的日子没法再过下去了。面对丈夫提出的离婚要求,韩晓琴并没有感到吃惊,只是觉得内心冰冷。而亲妹妹韩晓棋的态度却让她坠入万丈冰窟,此时的韩晓棋仿佛变了一个人,她不但对韩晓琴冷眼相向,而且时常冷嘲热讽,最后甚至公然在姐姐面前与裴风亲热。

面对自己两位亲人的背叛和伤害,韩晓琴万念俱灰。她不明白只有17岁的妹妹为什么会鬼迷心窍抢走自己的丈夫,更不明白朴实天真的妹妹为什么突然变得凶神恶煞。每次韩晓琴想找丈夫谈谈时,裴风不是闭口不谈就是挥拳相向。而韩晓琴哭着询问妹妹时,韩晓棋只有翻来覆去一句话:"姐,你别问了,也别管了。"

韩晓琴等待了多半年,希望丈夫和妹妹能够回心转意。她多次劝说妹妹回老家去,不要破坏他们的婚姻,但韩晓棋宁死不走。韩晓琴也无数次哀求丈夫回心转意,但丈夫也仿佛铁了心要抛弃自己和女儿。

韩晓琴不知道丈夫和妹妹之间发生了什么,她认为是妹妹无知被丈夫蒙骗,她只知道妹妹成了抢走自己丈夫的第三者。1998年春天,韩晓琴带着满腹狐疑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对于那些曾经属于自己家庭的财产,韩晓琴什么都没要。

韩晓琴从成都回到老家后,并没有将自己离婚的事情说出来。但是,1998年下半年,父亲突然收到一封韩晓棋的来信,打开一看,父亲惊呆了,原来是韩晓棋请父亲给自己开证明,以便和裴风结婚,而且韩晓棋在信中催促着让父亲快办。

收到信后,韩晓琴的父亲老泪纵横地说:"家门不幸,奇耻大辱啊!你让我们老韩家怎么做人啊!"

"姊妹易嫁"只是戏剧里的故事,这种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奇事,很快在当地传开。每次韩晓琴走在街上,她都能感受到街坊邻居们在背后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因为这桩婚事,全家人与韩晓棋断绝往来。老父亲干脆把韩晓棋的户口迁出叙永,扔给了韩晓棋,她只好把户口落在了裴风的湖北老家里。

1999年年初,韩晓棋如愿以偿地嫁给了姐夫裴风。而这桩婚事也同样遭到了裴家人的反对。首先是觉得儿子离婚有辱门风,其次他们对韩晓棋的印象糟糕,认为妹妹抢姐夫有伤风化。最后,裴家人依然阻挡不住裴风变心的脚步,无奈将韩晓棋的户口落到湖北家里,但他们拒绝韩晓棋到湖北婆家。

韩晓棋嫁给了裴风之后,两人继续做牛奶生意。在邻居眼里,他们天不亮就骑着三轮板车拉牛奶到早市上卖,看起来两人相敬如宾,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后来两人还买了辆金杯车,引来了很多人的羡慕。

然而,自从韩晓棋抢了姐夫裴风之后,给她的全家带来了厄运。韩晓棋的母亲和大哥受不了邻居们的非议,先后得了精神分裂症,一直卧床吃药治疗,每年为了给母亲和大哥治病要花上几千元,这使本来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后来,忍受不了家庭贫困的大嫂无奈离开了大哥,留下一个女儿。

而韩晓琴在离婚之后,带着女儿嫁给了当地的一个农民。尽管丈夫家里很穷,但再婚后丈夫对韩晓琴呵护备至,对韩晓琴几近破碎的婆家也付出了很多,尤其是对韩晓琴最小的弟弟韩晓军,更是当作自己的亲弟弟一样看待,这使得韩晓琴得到了很多宽慰。

令韩晓棋无法预料的是,她把姐夫变成自己的丈夫后,并没感受到幸福而是比姐姐陷入更加痛苦的深渊。在韩晓棋2000年为裴风也生了一个女儿后,裴风对她的态度就突然改变了。

在别人眼里,尽管两人从未吵过嘴、红过脸,但痛苦只有韩晓棋自己知道。有一次,韩晓棋闲来无事跟一起摆摊的摊主聊家务事,正巧被送货回来的裴风看到,当时裴风什么也没说。但回到家后,裴风却黑着脸将韩晓棋臭骂一顿,声言如果再在外面说起家里的事情,就撕烂她的嘴巴。此后,韩晓棋再也不敢跟街坊邻居聊家务事了。

这个看似平静的家庭其实暗流奔涌,两人的生意做得越来越大,家庭状况也从贫困变得越来越富裕。而裴风买了一辆金杯车之后,就很少在家待着了,常常晚上很晚才回来,有时候甚至夜不归宿。

后来,裴风和韩晓棋常常因为家庭琐事从争吵开始到拳脚结束。婚姻的平静很快被家庭暴力的阴云所吞噬。由于裴风明目张胆地在外面找小姐,韩晓棋受到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

韩晓棋没有将拖鞋放在鞋架上要挨打;做生意花钱没有经过裴风同意要挨打;甚至韩晓棋抱小孩在外面玩的时间太长,都要招来一顿拳脚。开始的时候,韩晓棋觉得所有的责任都在自己,一是自己不争气生下了个女儿,没有给裴家留下香火;二是自己只上过几年小学没有文化;三是自己生孩子之后体型变化太大。可经过多番努力,裴风并没有回心转意,对她的打骂也变本加厉。

尽管韩晓棋非常委屈,但她无处可诉也无处可去,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独自忍受着。毕竟当初是自己抢了姐姐的丈夫,导致父亲跟她断绝关系,母亲和哥哥精神失常,只有年龄还小的弟弟跟自己有来往。她已经失去了娘家的亲情,而婆家更视她为异类不待见她。

2003年春天,"非典"来袭,很多做生意的人纷纷回到老家,市场上一下子冷清起来。在恐慌之中,韩晓棋第一次打通了姐姐韩晓琴的电话,哀求姐姐说:"我想回娘家,我怕你不让我进门,看在孩子的分上,你让我回家吧?"

昔日反目成仇的亲姐妹,在危及生命的关头,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还是超越了仇恨。韩晓琴心软了,答应了妹妹的要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