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黑色大丽花案(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一、血案惊现

1947年1月15日上午10点左右,洛杉矶诺顿街区大道上,一位名叫肖特·勃辛格的家庭主妇牵着三岁女儿的手,像往常一样出门办事。阳光明媚,街道上一片宁静祥和,谁也不会想到,一场震惊全美的惨案即将被揭开。

当她们路过一片茂盛的草地时,勃辛格的目光被前方一个白色物体吸引。起初,她以为那是被人丢弃的石膏人体模型,然而随着距离的拉近,她的脸色逐渐变得苍白——那根本不是什么模型,而是一具被拦腰截断的女性尸体。

勃辛格惊恐地捂住女儿的眼睛,转身狂奔回家,颤抖着拨打了报警电话。警方迅速赶到现场,眼前的景象令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警官也倒吸一口冷气。这是一具白人女性的尸体,全身赤裸,从肚脐处被整齐地一分为二,两部分尸体被精心对正摆放,中间相隔约50厘米。

尸体的双臂向上举过头顶,肘部弯曲,双腿笔直伸展,分开角度很大,呈现出一种诡异而扭曲的姿势。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死者的嘴角被残忍地割至耳根,形成一个夸张的"小丑式笑容",面部表情既诡异又恐怖。

现场勘查发现,尸体经过了精心处理——全身血液被放干,体表被彻底清洗过,甚至可能被冷藏过。周围草地上没有一丝血迹,这表明此处并非第一案发现场,而是凶手精心选择的抛尸地点。

法医随后进行的尸检结果更加令人震惊。死者生前遭受了长达36至48小时的残酷折磨,身体遍布烟头烫伤、多处骨折和刀伤。更令人发指的是,死者的胃里发现了人类粪便,表明她曾被强迫吞食排泄物。此外,她的子宫被完整切除,至今下落不明。

这起骇人听闻的谋杀案迅速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震惊了整个美国。由于死者生前喜爱黑色装扮,媒体赋予了她"黑色大丽花"的称号,这起案件也因此被称为"黑色大丽花惨案"。

二、芳华凋零

2.1 破碎家庭与童年阴影

"黑色大丽花"的真实身份是22岁的伊丽莎白·安·肖特(Elizabeth Ann Short),1924年7月29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海德公园市。她是肖特夫妇五个女儿中的第三个,家庭表面上看似普通,实则暗藏危机。

伊丽莎白的父亲克莱奥·肖特在她很小的时候,就以伪装自杀的方式离家出走,抛下了妻子和五个女儿,前往加利福尼亚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一创伤性事件对伊丽莎白的心理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她日后的人生轨迹埋下了伏笔。

多年后,当伊丽莎白已经长大成人,克莱奥突然联系上了前妻,希望能够复合,但遭到了拒绝。虽然父亲试图与伊丽莎白建立联系,但两人的关系始终疏远且充满矛盾。

2.2 梦想与现实的落差

少女时代的伊丽莎白·肖特有着两个强烈的梦想:一是嫁给一名军人,最好是空军;二是成为一名演艺界明星。16岁时,她辍学去酒店做服务生,凭借出众的外貌,她很快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

1940年,16岁的伊丽莎白被送到迈阿密,开始在酒店担任服务生。她出落得甜美动人,身高1.71米,体重51.2公斤,拥有蓝绿色的眼睛和近乎黑色的卷发,皮肤白皙如瓷,走在街上常常引起路人的侧目。

1943年初,17岁的伊丽莎白前往加州瓦列霍市,投奔自6岁起就未曾谋面的父亲。然而,父女关系很快恶化,伊丽莎白无法忍受父亲的管教,选择离家出走,前往附近的军营,在一家商店找到了收银员的工作。

在军营附近,伊丽莎白很快成为了士兵们眼中的"军营甜心"。她喜欢与军人交往,这不仅因为这符合她的少女梦想,也因为军人的制服给了她一种安全感和稳定感。

2.3 爱情悲剧与人生转折

1944年9月,伊丽莎白遇到了空军军官付克林(Fickling),两人迅速陷入热恋。然而,由于二战仍在进行,付克林很快被派往欧洲执行任务,这段感情无疾而终。

1945年初,伊丽莎白在迈阿密结识了美国空军少校马特·戈登(Matt Gordon)。这是她离稳定生活最近的一次。戈登少校长相英俊,对伊丽莎白认真且深情,两人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并开始谈论婚嫁。

然而,命运再次对伊丽莎白露出了残酷的一面。1945年8月,就在日本投降前一周,戈登少校在一次飞行任务中不幸坠机身亡。这一消息对伊丽莎白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她的精神世界彻底崩塌。

戈登的死成为了伊丽莎白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从那以后,她开始自暴自弃,沉溺于酒精,整日出入舞厅、旅馆,居无定所,也没有亲密的朋友。她从头到脚一身黑色着装,将头发染成黑色,佩戴黑色的大头花,这为这起案件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2.4 好莱坞梦碎

二战结束后,好莱坞电影业进入黄金时期,全国各地怀揣明星梦的年轻女孩纷纷涌入洛杉矶,希望能够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伊丽莎白也不例外,她梦想着成为一名电影明星,像当时的着名影星一样闪耀银幕。

1946年夏天,伊丽莎白来到洛杉矶,开始在好莱坞街头徘徊,期待着有一天能被"星探"发现。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尽管伊丽莎白容貌出众,但她缺乏表演经验和专业训练,演艺事业毫无进展。

为了维持生计,伊丽莎白不得不在餐厅打工,偶尔也会通过与不同的男 性 交往来获取食物、住所和金钱。她对自己的母亲隐瞒了真实的生活状况,在信中谎称自己在圣地亚哥的一家海军医院当护士,生活稳定而体面。

1946年12月8日,伊丽莎白前往加州南部的圣地亚哥。据她的朋友安回忆,伊丽莎白在离开前曾一个劲儿地哭,说她很害怕,但没有人知道她究竟害怕什么。

1947年1月8日,伊丽莎白寄出了最后一封书信,告诉一个认识的男士,自己要去芝加哥做模特。次日,她乘坐一名推销员的车前往芝加哥长途汽车站,这是伊丽莎白最后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然而,伊丽莎白并没有到达芝加哥。1月15日,她的尸体在洛杉矶的诺顿街区被发现,她的好莱坞梦想也随之彻底破碎。

三、迷雾重重

3.1 身份确认与初步调查

伊丽莎白的尸体被发现后,警方首先面临的挑战是确认死者身份。由于尸体损坏严重,传统的面部识别方法难以应用。幸运的是,伊丽莎白的指纹保存完好,这成为了确认她身份的关键线索。

警方将伊丽莎白的指纹与联邦调查局(FBI)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很快确认了她的身份。原来,伊丽莎白曾因未成年饮酒被圣芭芭拉警方逮捕,因此在警局留下了指纹记录。

确认身份后,警方立即展开了全面调查。他们首先需要确定伊丽莎白失踪前的行踪和最后接触的人。根据调查,伊丽莎白最后一次被人看到是在1947年1月9日,当时她搭乘一名名叫罗伯特·曼利(Robert Manley)的推销员的汽车前往洛杉矶市中心的长途汽车站。

曼利成为了警方的首要嫌疑人。他承认在1月8日晚上与伊丽莎白共度一夜,但声称第二天早上伊丽莎白改变了主意,决定不去芝加哥,而是独自离开。经过调查,曼利提供了不在场证明,警方随后排除了他的嫌疑。

3.2 神秘包裹与挑衅信件

案件调查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离奇事件,进一步增加了案件的神秘色彩。1947年1月23日,也就是伊丽莎白尸体被发现后的第八天,洛杉矶考官报社收到了一个匿名包裹。

包裹内装有伊丽莎白的出生证明、社会保障卡、她生前与多名军人的合影、一些名片以及一本通讯录。通讯录上虽然有几页被撕掉了,但仍留下了七十五名男性的名字和联系方式。

随包裹寄来的还有一封特殊的信笺,上面的文字不是用笔写的,而是从报纸或书刊上剪接拼凑而成的,内容是:"这是大丽花的财产,还会有信件寄来。"

1月25日,伊丽莎白的黑漆皮钱包和黑色鞋子在距离抛尸地点几公里外的25街区1819E单元处的一个垃圾桶内被发现。

更令人震惊的是,1月28日,洛杉矶警署收到了一封手写的匿名信,内容是:"周三,1月29日上午10点是转折点,我要在警察那里寻开心。"落款是"黑色大丽花复仇者"。

警方推测,写信者可能就是凶手,并且可能会在指定时间自首。于是,1月29日当天,警方在信中提到的地点布下了天罗地网,等待凶手出现。然而,凶手并未如约现身,而是在当天晚些时候又寄给警方一张剪接加手写修改的信笺,上面写着:"我改变主意了,你们不会和我公平交易的,大丽花的死是合理的。"

这三封信(包裹中的信、1月28日的信和1月29日的信)被官方专家和学者一致认定为凶手的真迹,成为了案件调查中的重要证据。然而,警方未能从这些信件中提取到凶手的指纹或其他有价值的线索。

3.3 数百嫌疑人与自首闹剧

黑色大丽花惨案的曝光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案件的残忍程度和神秘性吸引了大量关注。令人惊讶的是,案件曝光后不久,竟有33人主动向警方自首,声称自己就是杀害伊丽莎白的凶手。

这些自首者形形色色,有的是精神病人,有的是寻求关注的人,甚至有人在伊丽莎白遇害时还未出生。警方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这些自首者进行调查和甄别,最终将大部分人送往精神病院治疗。

除了这些主动自首的人,警方还对伊丽莎白通讯录上的七十五名男性进行了逐一调查。这些人都是伊丽莎白生前认识的男性,警方怀疑其中可能有人与案件有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调查过程中,警方发现伊丽莎白的社交圈非常复杂,她与许多男性有过交往,其中不乏军人、商人、演员等。然而,经过详细调查,这些人都被排除了嫌疑,因为他们要么有不在场证明,要么没有明显的动机。

3.4 警方画像与调查方向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和犯罪心理学家开始尝试勾勒凶手的特征和画像。根据伊丽莎白的尸体状况和案件特点,他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凶手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或解剖技能,因为尸体的切割手法相当专业,切口平整,显示凶手熟悉人体结构。

2. 凶手可能是一名白人男性,年龄在20岁以上,可能有过犯罪记录或精神病史。

3. 凶手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反侦察能力,能够冷静处理尸体并避免留下证据。

4. 凶手可能对伊丽莎白有某种程度的了解,甚至可能与她有过交往,因爱生恨或出于其他原因将其杀害。

基于这些画像,警方将调查重点放在了与伊丽莎白有过接触的男性身上,特别是那些有医学背景或暴力倾向的人。然而,尽管警方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调查工作却进展缓慢,线索时断时续,案件陷入了僵局。

四、谁是真凶?

4.1 乔治·霍德尔:最大嫌疑人

在黑色大丽花惨案的众多嫌疑人中,乔治·霍德尔(George Hodel)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凶手。乔治是一名外科医生,拥有丰富的解剖学知识和手术经验,这与凶手展现出的专业切割手法相符。

乔治的儿子,退休洛杉矶警察史蒂夫·霍德尔(Steve Hodel)在2013年出版的《黑色大丽花复仇者:谋杀天才》一书中,公开指控自己的父亲就是杀害伊丽莎白的凶手。史蒂夫的指控基于以下几点证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