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日本怪人21面相事件(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一、浴室里的绑架:噩梦的开始
1984年3月18日晚9点25分,日本兵库县西宫市的一处高级住宅区,江崎胜久正在自家浴室里享受着一天中难得的放松时刻。作为日本知名食品企业江崎格力高的社长,江崎胜久刚刚结束了一天的繁忙工作,正沉浸在温暖的水中,丝毫没有意识到一场噩梦即将降临。
江崎家的隔壁住着他70岁的老母亲。此时,三名不速之客已经悄悄潜入了老太太的家中。面对三名暴徒,年迈的母亲没有任何反抗能力,被轻易制服并绑了起来。暴徒们从她的房间里搜出了江崎家的钥匙,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准备。
9点30分,三名男子正式开始了绑架行动。一人在屋外望风,另外两人闯入江崎家。他们首先看到的是正在看电视的江崎夫人和大女儿,两人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就被暴徒绑住关进了厕所。随后,暴徒直奔浴室,将赤身裸体的江崎胜久从浴缸中拖出。江崎被枪指着,浑身湿漉漉地被绑得严严实实,直接被扔进了门外停着的汽车里,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整个绑架过程干净利落,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绑匪似乎对江崎家的布局了如指掌,行动时间和路线选择也非常精准。更令人奇怪的是,据江崎夫人回忆,其中一个绑匪曾对她说:"夫人,我不会伤害你与你的家人,我来此的目的'不为钱'"。这句话让警方感到困惑不已——如果不是为了钱,那绑匪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
第二天凌晨1点40分,江崎家收到了绑匪的勒索信。信中要求江崎家准备10亿日元现金和100公斤黄金作为赎金,并警告说如果报警,格力高公司和警方内部都有他们的眼线。面对如此巨额的赎金要求,江崎一家陷入了极度的恐慌和困惑之中。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三天后的3月21日下午2点,江崎胜久竟然奇迹般地自行逃脱并与警方取得了联系。据江崎描述,他被关押在大阪茨木的一个防汛仓库内,那里非常荒凉,鲜少有人出入。他被绑住手脚,眼睛被黑布蒙住,只能依稀听到一些威胁的声音。但就在他几乎绝望的时候,绑匪却突然消失了,他才得以趁机逃脱。
江崎的逃脱让警方松了一口气,但同时也感到疑惑不解。为什么绑匪在没有拿到赎金的情况下就轻易放弃了?这究竟是绑匪的失误,还是更大阴谋的开始?警方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仅仅是一系列震惊日本的犯罪事件的开端。
二、犯罪升级:从绑架到投毒的恐怖转变
江崎胜久逃脱后,案件并没有如警方所期望的那样结束,反而开始急剧升级。4月2日,江崎又收到了一封恐吓信,要求他在4月8日派人将6000万日元送至某咖啡店。信封中还有一个装着盐酸的眼药水瓶和一盒磁带,磁带中的声音和绑架者相同。
4月8日,警方试图在交易地点逮捕接头人,但发现此人并非罪犯本人,而是被胁迫来的无辜者。同一天,兵库县警方和《每日新闻》报社还收到了一封挑战信,署名"怪人21面相"。这是这个神秘犯罪组织首次使用这个名字,它来源于日本推理小说家江户川乱步的作品《怪人二十面相》,书中描述了一个擅长易容的大盗。
4月10日晚上8点50分,大阪市西淀川区格力高办公大楼被纵火,职员更衣室和试制室约150平米的地方被烧毁。9点20分,距离3公里外的格力高营养品公司车库内也发生了纵火案件。更令人震惊的是,当大阪府警方试图搜查纵火犯时,他们的无线电通讯受到了干扰,导致警察之间无法正常交流。
4月12日,警视厅将这一系列案件列为警察部广域重要指定事件114号,这意味着这是一起需要全国警力协同调查的重大案件。然而,警方的介入并没有阻止犯罪的继续升级。
4月23日,江崎又收到了一份威胁书,要求次日在丰中市指定饭店交付1亿2千万日元。同一天,《产经新闻》和《每日新闻》的大阪分社都收到了来自罪犯的挑战书。在这封信中,罪犯第一次自称"怪人二十一面相"。
5月10日,怪人二十一面相再次向《每日新闻》、《读卖新闻》、《产经新闻》、《朝日新闻》四大报社发送了挑战信。这一次,他威胁如果不支付现金,就向格力高的巧克力内投放剧毒的氰化物。随后,伊藤洋华堂、佳世客、大荣等连锁超市纷纷撤下了格力高的产品,以防不测。
警方随即在兵库县西宫市的便利店内发现了混有氰化物的巧克力,这些点心上还贴有署名怪人二十一面相的字条,大意是说"这个食品有危险,吃的人要小心"。虽然这些带有警告标签的毒巧克力最终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这一事件已经在日本社会引起了极大的恐慌。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便利店的监视录像中,警方发现了一个可疑的棒球帽男子。这个人后来被称为"狐目男",成为了本案最重要的嫌疑人之一。
三、全国恐慌:怪人二十一面相的恐怖统治
随着格力高事件的不断升级,怪人二十一面相的犯罪活动也开始蔓延到其他食品企业,日本全国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1984年6月22日,丸大食品收到了一份威胁信,信上说如果不想和格力高拥有同样的下场就准备5千万日元。6月28日,罪犯通过事先录好的女性声音,打电话指示接头人在多个不同地点之间到处转移,最终警方一无所获。然而,在移动过程中,警员们曾发现一个眉毛细长的男子(狐目男)行动可疑并对其追踪,但此人利用人群为掩护甩掉了追踪人员。
6月26日,怪人二十一面相向四大报社发出书信,宣称"日本的天气太热,要去伦敦、巴黎等地避暑,明年1月再回来",宣布结束对格力高的威胁。格力高的股价因此上涨,产品生产也逐渐恢复。然而,这只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平静。
9月11日,怪人二十一面相将目标转向了森永制果。他要求森永如果不想和格力高一个下场的话,18日在指定饭店交付1亿日元。第二天,在森永制果关西销售本部的信箱内发现了氰化盐药丸。由于森永制果曾在1955年爆发过砷中毒事件,造成数百婴儿死亡,这一威胁对森永来说尤为致命。
10月7日,在7家店铺内发现了含有氰化物的森永牌食品,上面都贴着怪人二十一面相署名的纸条。第二天,怪人二十一面相又向阪急百货店等27间销售商发出了威胁信,扬言要在更多的产品内投放氰化物,让他们撤下森永制果的产品。
这一次,怪人二十一面相不仅提到了曾经的森永奶粉事件,还指名道姓对警视厅长官铃木贞敏以及大阪府、兵库县警察本部长官做出挑战。截至此时,总共在大阪府、兵库县、京都府、爱知县13个店铺内发现了投放有氰化物的点心,NHK放送局也收到了氰化物药丸。
10月11日,警方公开了4月24日格力高以及9月18日森永制果案件中的电话录音。录音中可以清晰地听到一个女人和一个儿童的声音,学者们根据口音做了一些分析,但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
随着森永制果的生产能力被削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怪人二十一面相又开始寻找新的目标。11月7日,着名咖喱制造商好侍食品也收到了威胁信。怪人二十一面相在信中提到,格力高和森永为了免交几千万日元的赎金结果损失了数亿,昏庸无能的警察是靠不住的。
11月14日的交易是警方最有可能抓获怪人二十一面相集团成员的一次机会,但由于搜查本部和县警察之间沟通不够而错失良机。在大津服务区停车场,曾参与过丸大案件的警官发现了一个30至40岁,带着高尔夫帽和墨镜的可疑男子,经辨认此人和狐目男非常相似,但此人在观察了一下运钞车后很快就消失了。
此后,怪人二十一面相继续向不二家、骏河屋等多家食品企业发出威胁。这些企业为了避免走到格力高和森永这种接近瘫痪的地步,大部分都决定向这个神秘的犯罪组织付钱。
四、警方的困境:130万警力的失败
面对怪人二十一面相的挑衅,日本警方投入了前所未有的警力。据统计,格力高-森永案累计投入了130万人次的警力,创下了日本警察史上的纪录。然而,如此庞大的警力投入却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警方的第一个困境来自于组织内部的问题。由于采用"案发地原则",各府县的警察各怀心事、各自为营,竞争大于合作,信息无法及时共享。这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导致调查拖延、士气下跌,警力不得充分施展,而调查的失败更加重警察内部分歧,进入恶性循环。
其次,警方在关键决策上也出现了严重失误。最受争议的两个决策是"不进行警方盘查"和"限制信息流通"。例如,在多次发现可疑人物(如狐目男)的情况下,上级命令禁止进行盘查,理由是担心打草惊蛇。这种保守的策略让警方错失了多次抓捕嫌疑人的良机。
在1984年11月14日的交易中,滋贺县警方巡逻队在白旗不远处的公路上发现了一辆可疑白色客货两用车,但由于没有和搜查本部联系,他们并不知道当日的案件情况。当车内的司机(一个大约40岁的男子,戴着巨人队的棒球帽)发现情况不对后立刻逃跑时,滋贺县警方很快就跟丢了。这次失误让警方失去了抓捕罪犯的最佳机会。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警方在监视录像中发现狐目男时,他们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一位当时参与调查的警官后来回忆道:"两次都看见了这名可疑人物,或者说是嫌疑人。……这是给了我机会的。可最后我却连警方盘查都没做,也没抓到人,无论是和谁解释都解释不清啊。"
警方的无能和决策失误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强烈不满。有时候舆论对警察的攻击甚至比对那个"怪人二十一面相"还严厉,因为老百姓认为盗贼干得天衣无缝是无可非议的,而警察抓不住贼,就太无能了。
1985年8月7日,由于滋贺警察在追击该犯时仅仅缴获了被盗的汽车而放过了最好的抓捕时机,滋贺县警察本部长山本昌二于退休日自焚身亡,以此谢罪。这一悲剧性的事件成为了警方调查失败的象征。
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警方不得不承认失败。原大阪府警松田大海在接受NHK采访时怅然叹道:"这个案子啊,到我死恐怕都破不了。"这句话道尽了警方的无奈和挫败感。
五、神秘组织的真面目:各种猜测与假设
尽管警方投入了大量警力,但怪人二十一面相的真实身份至今仍是一个谜。多年来,社会各界对这个神秘组织的真面目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和假设。
5.1 江崎家有关人士假说
这种假说认为罪犯是和格力高社长江崎家有牵连的内部人员,主要依据是犯人对江崎家的情况非常了解。比如最初的绑架案中犯人曾经叫了社长长女的名字,而且还能知道江崎社长专职司机的姓名,江崎社长被绑架在仓库的时候,犯人使用的大衣是格力高青年学校的制服等等。
此外,寄给其他企业家的威胁信中都是以姓氏称呼,给格力高的则是直呼全名。再加上1978年时就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人们认为可能是当时的受害者利用这种手段对该公司进行反击,而后又祸及其他公司。
5.2 股价操纵说
这一假说认为犯罪者不是一个人而是团伙,目的在于操纵股市合伙赚钱。1984年1月时格力高的股价为745日元,等到绑架、纵火案发生后的5月17日跌至589日元。如果犯人在下跌前将其卖空,趁股价低潮时大量买进便可获得高额利润。
警方也曾经对案发前后大量买卖相关公司股票的人做过调查,但最终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不过,这一假说在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显得尤为可信,因为当时股票市场投机盛行,许多人通过操纵股价获取巨额利润。
5.3 部落民差别对待说
该学说认为罪犯是受到歧视的部落民,不过部落解放同盟对相关调查进行了抗议。日本历史上存在对特定部落民的歧视现象,这一假说试图从社会结构的角度解释犯罪动机,但缺乏直接证据支持。
5.4 宫崎学说
宫崎学是一名日本作家,长相酷似曾被目击的狐目男,案发时正在担当股票专栏的作家,而且也是部落民出身,在学生时期曾参与过左翼活动,其继承的建筑公司正因欠债而面临倒闭的前景。
然而,案发时宫崎学有确凿的不在场证明。尽管如此,他后来和友人大谷昭宏合作出版了《グリコ?森永事件最重要参考人M》一书,成为了本案重要的参考资料。
5.5 朝鲜特工说
事件结束后,《产经新闻》的《文春周刊》曾报道过被抓获的朝鲜工作人员的录音带,声音和1978年案件中的相似。这一假说认为怪人二十一面相可能是朝鲜特工,但调查也没有得出什么结果。
5.6 原黑社会集团组长
1990年搜查本部把重点放在了曾做过黑社会组长的企业家里,发现了曾向受害企业的有关人员银行账户中汇去3亿日元的事情。还有曾使用过同样的打字机、车辆的嫌疑,不过在对大量人员做过调查以后还是排除了嫌疑。这个调查的结束也基本意味着寻找本案罪犯的努力宣告终结。
5.7 其他假说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假说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猜测。例如,有人认为怪人二十一面相可能是一个对社会不满的知识分子,利用自己的智慧进行报复;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由前警察组成的犯罪团伙,利用他们对警方工作方式的了解来逃避追捕。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怪人二十一面相可能是一个精神变态者,享受挑战警方和制造社会恐慌的快感。这种观点得到了一些犯罪心理学家的支持,他们认为犯罪者的行为显示出典型的反社会人格特征。
六、消失的怪人:事件的终结与遗产
1985年8月7日,滋贺县警察本部长山本昌二在退休日自焚身亡,以此谢罪。这一悲剧性的事件成为了格力高-森永案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几个月后的8月12日,发生了死亡509人的重大空难——日本航空123号班机空难,好侍食品社长浦上郁夫也在空难中身亡。同一天,罪犯向媒体发表公告,声称"くいもんの 会社 いびるの もお やめや…悪党人生 おもろいで"(大致意思是"我们决定不再折磨食品公司了……做坏人的生活很有趣"),宣布停止一切活动。
从那以后,怪人二十一面相再也没有进入过公众的视线当中。尽管警方仍然在继续调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线索越来越少,案件逐渐被人们遗忘。
1995年,江崎绑架案的追诉时效期过去了。2000年,爱知县氰化物巧克力投毒事件的追诉时效期也过去了。根据日本法律,即使今天我们知道了怪人二十一面相的身份,他和所有同谋也都无法被起诉或审判了。
然而,格力高-森永案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这起案件被称为"剧场型犯罪"的鼻祖,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犯罪模式——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挑衅,将犯罪包装成"表演"。此后,日本发生了多起模仿性犯罪,甚至有小学生为了得到任天堂游戏机也套用"如果不能如何如何,就将对你公司如何如何"的句式,给雀巢公司写信进行威胁。
这起案件还促使日本政府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1987年9月,日本国会通过了防止向流通食物中混入毒物的新法规《流通食品毒物混入防止相关特别措施法》,通称"格力高法案",对食品投毒规定可以处以极刑。
格力高-森永案也成为了文学和影视作品的重要素材。2016年小说《罪之声》问世,作者盐田武士经过自己长年的调查,综合了格力高-森永案中诸多细节,虚构了这本小说,并提出了自己的猜想。这部小说杂糅了警方内鬼、"左右之争"的余毒、暴力团(黑社会)操纵房价、股价等诸多可能,将怪人二十一面相的罪犯侧写推上了新的高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