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日本帝银事件(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1948年1月26日下午3点,东京丰岛区帝国银行椎名町支店正准备下班。银行职员们忙碌地整理着票据和文件,丝毫没有察觉到一场即将改变日本历史的悲剧即将上演。一位身着考究西装的中年男子从容地走进银行,他的左臂戴着红色袖章,上面写着"东京都防疫班"几个醒目的大字。

这位不速之客的出现,将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内,让16名银行职员喝下致命的毒药,导致12人死亡,仅4人幸存。这起事件被称为"帝银事件",成为日本历史上最神秘、最具争议的悬案之一。当幸存者村田正子挣扎着爬出银行向路人求救时,整个东京都震惊了。这不仅是一起普通的银行抢劫案,更是一起精心策划的毒杀事件,其背后隐藏的真相至今仍未完全揭开。

这起案件的特殊性在于,受害者是自愿喝下毒药的。罪犯以其高超的心理操控能力和专业知识,让银行职员们在毫无反抗的情况下服下剧毒,这种作案手法在世界犯罪史上都极为罕见。更令人费解的是,凶手只抢走了16万3410日元现金和一张1万7450日元的支票,而对银行内其他大量现金视而不见。

案件发生后,日本警方迅速展开调查,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谜团浮出水面。731部队的阴影开始笼罩在这起案件上,美军占领当局的干预更是让整个调查变得扑朔迷离。最终,一位名叫平泽贞通的画家被认定为凶手并判处死刑,但他至死都坚称自己是无辜的。

这起案件因其复杂的背景、离奇的作案手法和充满争议的审判结果,被选入《明治百年100大事件》,成为日本乃至世界犯罪史上的经典悬案。

一、战后日本:混乱与阴影

1.1 战败后的社会图景

1948年的日本,正处于二战失败后的第三年。曾经激昂的爱国情绪已销声匿迹,经济倒退,国力衰弱,国家主权被美国牢牢掌控。百姓经历了饥荒和贫穷,东京不再有昔日的繁华。战败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国家,社会秩序混乱,经济崩溃,民众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之中。

日本投降后,美国实施了单独占领日本的政策,并在东京建立了GHQ(General Headquarters,即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GHQ是日本战败后的实际最高权力机关,由美国单独主导,直到1952年由于朝鲜战争的僵持,美国才将主权交还给日本,而冲绳列岛的主权更是直到1972年才移交。在这段时间里,GHQ对日本拥有绝对的控制权,甚至比日本政府更有权威。

当时的日本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萧条,通货膨胀严重,民众生活困苦。银行作为经济运转的枢纽,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但也成为了犯罪分子觊觎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犯罪活动频发,而帝银事件就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发生的一起极其恶劣的案件。

1.2 731部队的阴影

在帝银事件背后,始终笼罩着731部队的阴影。这支部队的全名是"关东军防疫给水部",表面上是防治疾病与净化饮用水的机构,实际上是利用活人进行试验,开发细菌战生化武器的秘密部队。

731部队的恶魔行径令人发指。他们将被实验者称为"马路大"(日语"原木"的意思),其中包括中 国人、朝鲜人、蒙古人、苏联人等。据731部队原成员胡桃泽正邦在1991年的供述,特设监狱中的常备人数在40人以上,并会"不断补充"。胡桃泽本人承认曾解剖过300多人,他描述道:"解剖时人还是温热的,有血喷出"。

731部队研制生产了鼠疫、霍乱、伤寒、痢疾、炭疽等病菌,一天要生产两吨,并在中国 重庆、湖北等地实施细菌攻击。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恶魔曾在中国进行人体实验,包括活体解剖、冻伤实验等,手段极其残忍。

日本战败后,大多数731部队的恶魔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制裁。他们堂而皇之地回到日本,有的摇身一变在日本国内开办医药公司,有的则加入了厚生省(比如松井蔚)。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为获取731部队的实验数据,与日本达成秘密协议:石井四郎等战犯免于审判,摇身一变成德特里克堡顾问。这种肮脏的交易使得许多731部队成员逃脱了正义的审判,为后来的帝银事件埋下了隐患。

1.3 前两次未遂的预演

在帝银事件发生之前,已经有两起类似的事件发生,但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因为没有人员伤亡。

第一起事件发生在1947年10月14日,地点是日本安田银行荏原支店。这一天,一名中年男子给荏原支店的支店长递上了一张名片,上面写着"厚生技官医学博士厚生豫防局 松井蔚"。该男子声称,茨城发生了水灾,疫病流行,他被派遣到现场,累到筋疲力尽才回家。然而,洪灾区域的一对夫妇,带着小孩逃到了小山三丁目市场附近渡边忠吾的家中,他们都得了痢疾,导致那里爆发了集体传染。为了做消毒工作,他和GHP的帕克中尉一起坐吉普车就去了那边。调查后发现,今天上午,那边有人来过你们银行存钱。因此,必须对你们银行的所有人员、房间、现金进行消杀。

安田银行荏原支店的店长也姓渡边,为人谨慎。他说要先派人去附近的派出所确认一下。派出所警察表示,没有听说小山三丁目发生过痢疾爆发的事,需要找上级再确认。不过,就在这个向警察询问、警察又向上级汇报的空挡中,这名男子还是成功忽悠荏原支店的店员们喝下了不明液体。只不过,这次的液体并没有毒。这很有可能是犯罪分子的一次预先排演,所以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第二起类似事件发生在1948年1月19日,也就是帝银事件发生前一周。一名男子来到三菱银行中井支店,向支店长小川泰三递上了名片。这次,名片上的头衔写的是:"厚生省技官医学博士 东京都防疫课 山口二郎"。该男子声称,井华矿业公司的负责人大谷曾经在银行存过钱,他得了痢疾,所以盟军司令部派他来对银行的人员、物品进行全面消毒。

然而,三菱银行中井支店的小川支店长是个比较老练且有主见的人。他质问道:"我们银行从来没有和井华矿业有任何来往,你是不是搞错了?"男子显得有些慌乱,回答说:"再过五六分钟,盟军司令部的人会亲自来消毒。"小川店长继续不卑不亢地说:"就为了这么一个人,就不必大费周章了吧?如果真的需要消毒的话,就把我行的汇票消下毒吧。"男子眼看占不到便宜,于是就借坡下驴,装模作样地给汇票撒了些无色透明的液体,就匆匆离开了。

这两起未遂事件为警方提供了重要线索,表明帝银事件的凶手在正式作案前进行了精心的预演和准备。他不仅测试了自己的话术和作案手法,还可能在寻找最合适的时机和目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帝银事件中的凶手能够如此从容不迫地实施犯罪,并且几乎达到了完美犯罪的效果。

二、死亡之约:帝银事件始末

2.1 致命的午后

1948年1月26日下午3点,东京都丰岛区帝国银行椎名町支店正准备关门。银行职员们忙碌地整理着票据和文件,为下班做准备。此时,一位不速之客走进了银行。

这名男子大约45岁上下,穿着西服外披大衣,戴着一个写有"东京都防疫班"的臂章,表情镇定自若。他的左臂上戴着一个袖章,袖章上印有红色的东京都符号,下书"消毒员"三字。男子一面向店员散布名片一边寻找支店长,因为支店长腹痛就由代理支店长接待。

男子的名片上写着"厚生省厚生部某医学博士",他声称附近有四人感染了痢疾,其中一人曾来过这个银行,他接到同盟军司令部的指示前来分发预防药,消毒班稍后也会过来。此人还宣称药物共分两种,第一种药物和牙齿的珐琅质接触时会有疼痛感,因此要直接吞下。第二种药物则要在一分钟后再服用。

代理支店长吉田武次郎接过名片,仔细查看。名片上写着:"东京都卫生课兼厚生省(卫生部)厚生部医学办事员"(这张名片在罪犯离开现场时被带走,所以上面的姓氏不祥)。男子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个银行附近地区爆发了集体性的赤痢中毒,GHQ(占领军司令部)命令我来前来附近调查,调查结果,一位赤痢患者的同住者今天来过这里,我向上级报告了这件事,消毒班马上就会来,我现在先给大家发预防的丸药。"

当时GHQ在日本可以说是呼风唤雨,比日本政府还要有权威。听到GHQ的名字,银行职员们立刻肃然起敬,对男子的话深信不疑。男子从随手提的小箱子里拿出一个小瓶,让茶房准备了十七把调羹。他介绍说:"丸药分两种,请大家在服用完第一种药以后一分钟左右以后再服用第二种药,GHQ给的这种药很有效,但是如果它碰到牙齿上的珐琅质会有疼痛的感觉,请照我示范的动作服药。"

男子边说边往调羹用注射器往调羹里滴了几滴药水,张开嘴,伸出舌头,一口气咽了下去,做出了示范。在场的银行员,包括一个员工的孩子在内一共16人,一个一个毫不怀疑地把药喝了下去。

"那药非常烈,喝下去以后,感到胸闷气急。"

"感觉好像喝下了一大口的威士忌。"

"药里散发着汽油的臭味,舌头感觉辣辣的。"

一些劫后余生的人这样回忆喝下第一口药以后的感觉。当一分钟以后喝下第二种药不久,这些银行员全倒下了。意识模糊的职员村田正子爬到了道路上,向两名女学生求助,后者报告了附近的警署。最终,16人中有11人当场死亡,一人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断气。

2.2 毒药的真相

尸检的结果表明,所谓的第一种药物其实是剧毒的氰化物。根据后来的调查,这种毒物是一种独特的氰化物——丙酮氰醇。丙酮氰醇进入人体2-3分钟以后才会分解为剧毒的氰化物,刚好和案件中毒发生的时间吻合。

东京都丰岛区帝国银行椎名町支店总计有16万3410日元现金和一张1万7450日元的支票被拿走。而现场也没有发现犯人当日分发的名片,推测是事后被犯人拿走了。

那张1万7千日元的支票在第二天于安田银行板桥支店被成功兑换。支票的背书上地址、姓名分别写着"板桥三の三六六一"、"后藤丰治",调查表明这是一个不存在的地址和人名。根据安田银行代理支店长的回忆,兑换支票的人身高约5尺3寸,肩膀圆厚,说话不带口音。

这起案件的毒药使用手法极其专业。凶手不仅精确掌握了氰化物的特性,还知道如何让受害者在不知不觉中服下毒药。根据幸存者的描述,凶手的作案过程冷静而有条不紊,每一步都经过精心策划。

更令人震惊的是,凶手似乎精确计算了毒药发作的时间。他知道氰化物致人死命需要1~2分钟的时间,所以假称需要使用第二种药品来拖延时间。这种精确的时间控制使得他能够在受害者毒发前从容离开现场,而当受害者开始倒下时,他已经安全逃脱。

犯罪计划精确而又缜密,环环相扣,令人不寒而栗。这不仅需要专业的化学知识,还需要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心理操控能力。

2.3 现场调查与线索

警方接到报案后迅速赶到现场,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惊。银行内一片狼藉,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他们的表情痛苦,扭曲的肢体像是从地狱里挣扎着向外爬。有些连眼睛都没来得及闭上,呼救的口型只张了一半。

现场调查发现,16名银行职员中,10人当场死亡,2人送医途中死亡,只有4人奇迹般地被抢救了回来。从喝下药到毒发仅仅不到2分钟,凶手甚至算好了毒发的时间,就算报警也无法活着迈出屋子。

警方在现场发现的十六把调羹里(犯人使用的一把不见了)和死者的呕吐物中检验出疑似氰化钾的成分。这在日本犯罪史上如此大规模的投毒并且成功的事例是前所未有的。

根据幸存者的描述,警方绘制出了中年男子的肖像:身高158cm-162cm左右,年纪在50多岁上下,鼻梁挺直,眯眯眼,身材中等脸色苍白,左耳下方有伤痕,左脸有2个老人斑,伴随着隐约的白发,看上去挺儒雅的。

由于犯人使用了氰化物作为犯罪工具,731部队的相关人员成为了重点怀疑对象。经过大规模地排查发现,在案发前曾发生过两起类似的案件,即前文提到的安田银行荏原支店和三菱银行中井支店事件。

警方还注意到,凶手在作案过程中展现出了对氰化物的专业知识和精确控制能力。这不是普通人能够轻易掌握的技能,因此调查方向很快转向了具有医学或化学背景的人,特别是那些可能接触过氰化物的专业人士。

此外,警方还发现,凶手在作案后表现得异常冷静和自信。他不仅成功兑换了支票,还能够在光天化日之下逃离现场而不被察觉。这表明他可能具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和心理素质。

三、迷雾重重:案件调查与嫌疑人锁定

3.1 调查方向与转折

帝银事件震惊了整个日本,警方迅速成立了专案组进行调查。根据幸存者的描述和现场证据,警方初步确定了几个调查方向:

1. 医生、药剂师、防疫机关职员

2. 对银行内部工作熟悉的人士

3. 曾在军队(包括美国占领军内部)的特务机关服务过的人士(因为犯人使用了氰化物作为犯罪工具,731部队的相关人员成为了重点怀疑对象)

警方以这些人为目标,进行了大约半年的搜查,始终没有找到嫌疑犯,大家都有些焦急了起来,甚至有人说这件事要进"迷宫"了(破不了案的婉转说法)。

然而,案件的突破口出现在名片上。在安田银行荏原支店事件中,凶手使用了松井蔚医学博士的名片。松井蔚真有其人,生活在仙台市。他是个一板一眼的人,名片发给了谁,全都用小册子记录了下来。通过调查,警方发现松井蔚与平泽贞通在昭和二十二年(1947年)的春天,在青津到函馆的渡船上交换了名片。

平泽贞通是当时有名的画家,技术高超,他的作品参加皇室的展览会,主办者连讨论,鉴赏都省了,直接送展。然而,他也有犯罪前科。他曾从黑市搞来空头支票,利用自己的绘画才能,去模仿大公司负责人的签名笔迹,之后去各个银行套现。

更重要的是,调查发现,在案发后平泽的账户中突然多出了13万4千元,而这笔钱平泽说不清来历。这与帝银事件中被抢走的金额相符。此外,平泽的外貌特征与凶手的画像也有相似之处。

然而,正当警方将调查重点转向平泽贞通时,另一条线索浮出水面,将调查方向引向了731部队。

3.2 731部队的关联与GHQ的干预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松井蔚的背景并不简单。他在二战期间曾被派到爪哇岛南部工作,并加入了冈9420部队,明面上叫做"南方军防疫给水部"。但实际上这并不是救治病人的部队,而是有着特殊的生化武器研究任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更令人震惊的是,松井蔚和同事们用当地人进行了大量试毒实验,而一起做研究的同事们,大都有着731部队的背景。这一发现让警方意识到,731部队的成员可能与帝银事件有关联。

警方顺着这条线索继续调查,搜查范围迅速缩小,根据部队名单找到了曾参与毒药研发的日军第9化学兵器研究所的伴繁雄少佐。第9化学兵器研究所曾在1941年受石井四郎(臭名昭着的731部队创始人)委托进行了大量氰化物的实验研究。

在看了帝银案件的详细经过后,伴繁雄少佐给出了毒药的真相:"帝银事件的情况,所用的毒物是研究所人员合成出的一种独特的氰化物——丙酮氰醇"。丙酮氰醇进入人体2-3分钟以后才会分解为剧毒的氰化物,刚好和案件中毒发生的时间吻合。

从1948年3月开始,警方迅速调查了50多名与松井蔚有关联的原731部队同事,这些人的外形和年龄均与案件中的罪犯特征比较接近。其中,51岁的前大佐诹访敬三郎没有不在场证明,而且他本人与凶手的画像也有着一定的相似度。

正当警方准备对诹访敬三郎进一步审讯时,1948年6月25日,搜查组突然接到了GHQ的命令,要求他们立即停止对原日军731成员的调查。在GHQ的干预下,日本警界不能继续调查731部队的情况,还要封锁一切信息。

这一干预让警方的调查陷入了僵局。眼看毒药来源马上就要真相大白,警方从案发开始夜以继日的努力突然被横加阻拦的GHQ化为了泡影。

为什么GHQ要阻止对731部队成员的调查?这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和历史原因。二战后,美国为了获取731部队的细菌战研究资料,与日本达成了秘密协议,庇护了石井四郎等731部队核心成员,使其免于战争罪审判。

美国政府的这一决定,使得许多731部队成员逃脱了正义的制裁,其中一些人甚至在美国的默许下继续从事与生化武器相关的研究。因此,当帝银事件的调查可能揭露731部队的罪行时,美国方面立即出面干预,阻止了调查的深入进行。

3.3 平泽贞通的被捕与供词

在GHQ的干预下,警方不得不放弃对731部队成员的调查,转而将重点重新放回平泽贞通身上。

1948年8月21日,警方在北海道小樽逮捕了旅游到此的东京蛋彩画家平泽贞通,这引起了轰动。平泽当时56岁,是个小有名气的春宫画画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