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马京达瑙大屠杀事件(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一、血色黎明
2009年11月23日,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的马京达瑙省笼罩在一片诡异的寂静中。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布卢安镇副镇长埃斯梅尔·曼古达达图的家人和支持者们已在路边等候。今天,他们要完成一项看似普通却意义重大的任务——为曼古达达图递交竞选下任马京达瑙省省长的材料。
曼古达达图站在自家门口,目送着妻子赫娜琳、两个妹妹、兄弟以及一群支持者们陆续上车。车队由7辆旧汽车组成,显得有些寒酸。曼古达达图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担忧,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知道,在这个充满政治暴力的地区,任何公开的政治活动都可能带来危险。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这次普通的出行竟会成为一场噩梦的开始。
曼古达达图特意安排了女性亲属作为代表,因为他听说在当地的穆斯林文化中,女性通常不会受到伤害。他哪里知道,这个决定不仅没能保护她们,反而让她们成为了更加脆弱的目标。车队缓缓启动,朝着省会谢里夫阿瓜克方向驶去。曼古达达图站在原地,直到车队消失在晨雾中才转身回家。
上午10点多,车队途经安帕图安镇时,突然遇到警方设卡检查。这原本是棉兰老岛地区常见的安全措施,但这次检查却有些不同寻常。当车队被拦下来后,十多辆武装卡车突然冲出来,将所有人团团包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武装人员直接从警方手中把一行人掳走了。
曼古达达图接到消息时,已是中午时分。他的家人和支持者们全部失踪,手机联系不上。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着他。他立即向当地警方报案,但警方的反应却异常冷漠。曼古达达图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起普通的绑架事件,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阴谋。
当天下午,菲律宾军方接到报告,迅速派遣阿尔弗雷多·凯顿少将率领士兵前往事发地。当他们抵达安帕图安镇附近的一个村庄时,眼前的景象令所有人都惊呆了:在一个浅坑中,横七竖八地躺着21具尸体,其中包括曼古达达图的妻子赫娜琳、妹妹以及13名记者。这些受害者死状凄惨,有的被斩首、有的被奸杀,还有的身上布满弹孔。
军方发言人罗密欧·布朗纳中校向媒体证实,大约100名武装人员参与了此次劫持和屠杀事件。初步调查显示,这些武装人员很可能是马京达瑙省省长安达尔·安帕图安的私人武装。
夜幕降临,搜索工作仍在继续。军方和警方沿着武装人员可能撤离的路线进行仔细搜查。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更多的尸体被陆续发现。11月24日,军方宣布屠杀事件死亡人数为46人,其中包括至少23名记者。如果这些身份确认无误,这将是历史上对记者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体屠杀。
11月25日,又有11具尸体被发现,死亡人数上升到57人。军方在安帕图安镇的一个村庄附近找到了6具尸体,随后在同一地区的另一个坟墓中,又发现了5具尸体。
这场震惊世界的屠杀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谁是幕后黑手?动机又是什么?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关于权力、家族和暴力的黑暗故事逐渐浮出水面。
二、权力家族
马京达瑙省位于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地区,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地方。这里不仅是穆斯林分离主义武装的活跃区域,也是家族政治的温床。在这片土地上,安帕图安家族已经统治了近十年,成为当地最有权势的政治家族。
安帕图安家族的崛起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家族创始人老安达尔·安帕图安凭借其家族掌握的私人武装与当时的总统马科斯结成联盟,由此在仕途上"步步高升"。老安帕图安后来担任了菲律宾政府打击南部地方分离武装的军事领导人,这不仅增强了他的政治地位,也为他提供了扩充私人武装的机会。
到2009年,安帕图安家族已经达到了权力的巅峰。老安达尔·安帕图安不仅三度当选马京达瑙省省长,该省22名镇市长中的18位也由其儿子、孙儿及亲戚垄断。安帕图安家族控制了警察、司法机构和当地选举委员会,拥有迫击炮、火箭发射器和突击步枪等武器。
更重要的是,安帕图安家族与当时的菲律宾总统 阿 罗约建立了密切的政治关系。阿 罗约曾形容老安帕图安是"最珍贵的盟友",这使得安帕图安家族在省内的势力更为稳固。在2004年总统大选中,安帕图安让阿 罗约夫人几乎取得全省所有选票。在其中一个城镇,阿 罗约夫人的对手甚至连一票都得不到。
老安帕图安极为自负。在2007年的一次访问中,他曾宣称"无人敢与我或我的家族成员在选举中对阵",因为其家族在当地拥有"广泛民众支持",外人根本毫无胜算。
然而,根据菲律宾宪法,地方官员连任不能超过三届(9年)。到2009年,老安达尔·安帕图安已经无法再竞选省长,他计划让自己的儿子小安达尔·安帕图安明年代替他竞选省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安帕图安家族的统治并非没有挑战。马京达瑙省布卢安镇副镇长埃斯梅尔·曼古达达图决定挑战小安达尔·安帕图安的候选资格,成为省长候选人。这一举动被安帕图安家族视为对其权力的直接威胁。
曼古达达图家族与安帕图安家族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在马京达瑙省等地区,政治对头家族间冲突不断,仇杀事件时有发生。菲律宾定于2010年5月举行总统选举,各地在2009年11月展开了竞选人登记工作。除参选总统外,各竞选人还角逐1.8万个全国和地方职位。菲律宾选举活动经常受暴力袭击事件干扰,在反政府武装势力盘踞的南部地区,暴力冲突尤为严重。
据一位自称"指挥官山姆"的男子后来透露,屠杀案是时任马京达瑙省省长安帕图安策划的,他觉得曼古达达图对自己家族的政治地位产生了威胁,为此多次召集手下开会,商讨除掉曼古达达图。"第一次会议是2009年11月19日在马尼拉酒店召开的,我也参加了会议。"
案发当天,省长之子小安达尔·安帕图安带领家族私人武装100多人,在一个公路检查站拦住了受害者,对他们进行行刑式屠杀。这支私人武装大约有100人,为首者正是小安达尔·安帕图安。他们在中午时分围住了受害者乘坐的三辆旧汽车,并将人质带到附近的山村。
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了安帕图安家族。妻子及多位亲人在屠杀中遇害的曼古达达图向媒体透露,有4位幸存者在屠杀过程中听到了"带头大哥"小安达尔·安姆帕图安亲口宣称,此次"行动"的命令是他父亲马省省长安达尔·安姆帕图安和哥哥"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行政长官扎尔迪·安姆帕图安下达的。
安帕图安家族的动机已经非常明确:阻止曼古达达图参与竞选,确保家族的政治统治能够延续。在他们看来,暴力是维护权力的必要手段,而这次屠杀则是对任何潜在挑战者的警告。
三、死亡证据
屠杀事件发生后,菲律宾全国震惊。阿 罗约 总统对此表示震惊和愤怒,责成司法机关立即介入调查,并于11月24日宣布马京达瑙省和邻省苏丹库达拉特以及哥打巴托市处于紧急状态,给予军警安全人员最大的权利追捕元凶。
根据紧急状态法,警方可增设检查站检查所有过往车辆和人员,并在没有逮捕令的情况下抓捕嫌疑分子。军方在清剿过程中曾与安帕图安家族武装开火,最后控制了地区局势,并搜缴出了安帕图安家族私藏的大量武器,包括超过33万发子弹和两辆军用车辆。
调查人员很快确定了主要嫌疑人:马京达瑙省省长安达尔·安帕图安及其儿子小安达尔·安帕图安、扎尔迪·安帕图安等家族成员。共有197人遭到控告,其中包括28名安帕图安家族成员,12人是该家族中显赫的成员。
然而,调查工作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安帕图安家族在当地根深蒂固的影响力使得许多潜在证人不敢出面作证。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已经站出来的证人陆续遭到暗杀。
2010年6月下旬,苏瓦伊布·厄帕姆在马京达瑙省帕朗市街头,被骑着摩托车从后面赶上的枪手杀害。厄帕姆曾是安帕图安家族武装的成员,参与了那起屠杀,后来同意出庭作证。他多次变换住处以防不测,但仍遭杀害。
2011年5月,名叫埃诺的证人惨遭杀害。2011年7月,埃诺曾出庭作证称,屠杀当天,他作为司机开车运送安帕图安家族的枪手到屠杀现场。马京达瑙省检察官妮娜·桑托斯说,埃诺于2011年3月失踪,他的尸体"装在一个麻袋里,已被锯成碎块"。她表示,凶手显然是想"杀鸡儆猴",让其他证人闭嘴。
2012年2月12日,潜在证人阿里约·安帕图安遭枪击身亡。阿里约是安帕图安的远房亲戚,屠杀前他命令埃诺开车运送枪手。检方希望阿里约充当"污点证人",但阿里约不知所终。
这些暗杀事件让其他证人陷入了恐惧之中。在屠杀中失去妻子的曼古达达图如今已是马京达瑙省省长,他表示,至少10名证人被司法部门保护起来,更多的证人得不到保护,他们伴着危险度日,"与杀手玩着猫鼠游戏"。"受雇的枪手迟早会找到他们,还会有更多凶杀案发生。"曼古达达图说。
检察官桑托斯透露,包括安帕图安前助手在内的至少20名屠杀案目击者表达了出庭作证的意愿,但他们都受到过威胁,在接下来的庭审中不一定会作证。
除了证人遭到暗杀外,调查人员还发现安帕图安家族曾试图贿赂受害者家属,希望他们撤回指控。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2014年报道,有被告向受害者家属提供金钱贿赂。
面对这些困难,调查人员仍然坚持不懈地收集证据。他们通过现场勘查、证人证言、物证分析等多种手段,逐步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证据链。
现场勘查发现,屠杀发生在安帕图安镇附近的山区。受害者被带到这里后,遭到了集体处决。许多尸体上有多处枪伤,表明他们是在近距离被处决的。一些女性受害者生前遭到了 性 侵犯,死 后 还被残忍地肢解和斩首。
曼古达达图的妻子赫娜琳的尸体尤为凄惨。曼古达达图描述道:"我妻子 的私 处 被划了四次,然后他们向里面开了一枪……他们戳 她 的双眼,向她 的双 乳 开枪,砍 断 她的双腿,向她嘴里开枪。我无法形容他们虐待她的方式。"
调查人员还发现,安帕图安家族拥有一个庞大的私人武装网络。这些武装人员大多受雇于安帕图安政府担任警卫,他们中的许多人直接参与了屠杀行动。
一位自称"指挥官山姆"的男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供了关键证词。他透露,屠杀案是由老安达尔·安帕图安亲自策划的,他担心曼古达达图的参选会威胁到家族的政治地位。"指挥官山姆"还详细描述了安帕图安家族如何策划和实施这次屠杀。
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了安帕图安家族。这些证据包括证人证言、物证、现场勘查结果以及"指挥官山姆"的关键证词。尽管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和威胁,调查人员还是成功地将这些证据拼凑在一起,为即将到来的审判奠定了基础。
四、漫长审判
马京达瑙大屠杀案被认为是菲律宾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审判结束以来,该国最大的刑事案件。该案共有197名嫌疑人,其中包括28名安帕图安家族成员,80人仍在逃。此外还有357名目击者,分别来自公诉方和被告方。
2010年11月,菲律宾参议员乔科尔·阿罗约评论称,由于该案由多达近200名被告和300名目击者,"审判可能会花200年。"菲律宾公诉律师哈里·罗克也声称,审完此案可能要超过100年的时间。
这种说法虽然遭到了菲律宾各界人士的嘲讽,但该国非营利组织"媒体自由与责任中心"(CMFR)在纪念该案一周年的一份声明中指出,庭审"正在进行但进展缓慢"。
当地媒体GMA新闻网记者当时撰文称,法庭聆讯"进展极慢",每月只进行两名目击者的听证会,而当时公诉方的目击者已有169名,被告方则声称证人有320位——按照这个速度,走完法律程序即使不要200年,恐怕也要20年。
在菲律宾,一件刑事案件的审理平均需要7年时间,原因包括缺少公诉人和法官、案件大量积压等等。但案情复杂、证人众多并非唯一的问题。屠杀案发生一年后,人权组织向菲律宾政府呼吁保护目击证人,并称已经有5名与安帕图安家族有接触的知情人士被杀。
2014年正值屠杀案发生5周年时,在民众的一片讨伐声中,菲律宾总统政府办公室新闻部长科洛马通过电台宣布"不会忘记32名记者的壮烈死亡,政府坚决要为遇害者讨回公道"。
然而,直到2015年11月,也就是案发6周年之际,涉案凶徒尚无一人被定罪,引发舆论强烈质疑。菲律宾总统府发言人陈显达当时表示,菲律宾政府仍然致力于为马京达瑙大屠杀案受害者"伸张正义",但是加速审判进程只能寄望于司法机关。
针对外界有批评指该案审判进展缓慢是由于阿 基诺政 府缺乏"政治意愿",陈显达驳斥称,菲律宾当局与其他人一样,都希望这起案件能够尽快审结,有关指责对当局并不公平。
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报道指,2010年,菲国现任总统阿 基诺 当时曾在竞选中承诺,一旦当选总统,会在其任内就解决马京达瑙大屠杀案,但是案发至今6年,阿 基诺还没有兑现竞选承诺。
陈显达辩解说,菲律宾当局希望在阿 基诺总统任期结束前看到法庭判决,但是这并非当局所能控制,而是要取决于最高法院,因为最高法院对负责审理该案的法庭具有监管权限。"司法机构是独立于行政机构运作的,行政机构只能向其传达公众的关切"。
2019年12月19日,在延宕10年之后,奎松市法院对马京达瑙大屠杀一案作出判决。包括小安达尔·安帕图安在内该家族8名成员被判有罪,均判处最高刑40年徒刑,不得假释。
菲律宾奎松市地区法院作出裁决,马京达瑙大屠杀主谋小安达尔·安帕图安、扎尔迪·安帕图安、安瓦尔·安帕图安等人被判处终身监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