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松江新象(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最新章节。

回到马车,英哥儿爱不释手地把玩着望远镜,时不时举起来观察街景。忽然,他轻呼一声:“父亲,我看到府衙的旗杆了!上面飘着青龙旗呢!”

贾琏失笑:“还远着呢,你倒先看见了。”

果然,马车又行了一盏茶功夫,才到达松江府衙。这是一座三进三出的青砖建筑,门前一对石狮威严矗立,门楣上悬着“苏松道”三个大字的匾额。

衙内早已被打扫干净,仆役们正忙着搬运箱笼。贾琏一下车就变了个人似的,神情严肃,步伐沉稳,与迎接的属官一一见礼,俨然一副封疆大吏的气度。

“李通判,带人去清点库房账册;王主簿,将近年水利文书整理出来;钱师爷,随我去书房议事。”贾琏雷厉风行地吩咐下去,转头对英哥儿道,“你自己安顿一下,缺什么找旺儿。”

英哥儿点头应下,看父亲带着师爷们匆匆离去,心中不禁感慨:父亲在家人面前随和,办起正事来却像换了个人似的。

旺儿过来请示:“小少爷,您的房间收拾好了,去看看可还缺什么?”

英哥儿的房间被安排在二进东厢,宽敞明亮。他简单安置了行李,便拿出望远镜,走到窗前观望。

府衙后院有一片空地,几个丫鬟仆妇正在晾晒衣物。英哥儿调整焦距,忽然注意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丫鬟独自坐在廊下,手中拿着针线,正偷偷抹眼泪。

英哥儿皱眉,放下望远镜,走出房门。旺儿忙跟上来:“小少爷要去哪儿?”

“随便走走。”英哥儿说着,向后院走去。

那小丫鬟见有人来,慌忙起身擦干眼泪,低头行礼。英哥儿注意到她手中是一件撕破的男子长衫,针线篮里还有几件待补的衣物。

“你哭什么?”英哥儿温和地问。

小丫鬟怯生生地抬头,见是个年纪不大的小公子,稍稍放松了些,小声道:“回公子,奴婢不小心洗坏了张师爷的衣裳,怕挨罚……”

英哥儿看了看那长衫,只是袖口处撕了个口子:“补上不就得了?”

“奴婢……奴婢针线不好,怕补得难看,师爷还是要怪罪。”小丫鬟眼圈又红了。

英哥儿想起什么,问道:“你是松江本地人吗?可会纺织绣艺?”

小丫鬟摇摇头:“奴婢是北边逃难来的,不会那些精细活计。”

英哥儿若有所思。这时旺儿插话道:“针线活不好就好好学!府里有的是会绣活的姐姐,多请教就是了。”

小丫鬟连连点头,捧着衣物匆匆离去。

英哥儿站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忽然问旺儿:“旺儿叔,松江府像她这样无依无靠的女子多吗?”

旺儿挠挠头:“这……小的说不准。但听说近年来各地灾荒不断,逃难来的人不少。女子无依无靠,大多只能为奴为婢,或者……”他顿了顿,没再说下去。

英哥儿却明白了那未尽之言,心情莫名沉重起来。他想起金陵的女子百艺堂,想起那些通过学习技艺改变命运的女子,又想起刚才市集上那个自信的妇人。

“旺儿叔,我想在松江也办个女子学堂,就像金陵的百艺堂那样。”英哥儿突然道。

旺儿吓了一跳:“小少爷,这……这可不是小事!夫人让您管珠光锦工坊已经够操劳了,再说老爷那边……”

“父亲那边我自会去说。”英哥儿眼神坚定,“珠光锦工坊要办,女子学堂也要办。我看松江纺织业发达,正适合女子学习谋生技艺。”

旺儿还要再劝,英哥儿却已经转身往回走:“我去书房见父亲。”

贾琏正在书房与师爷们研究松江地图,见英哥儿进来,略显惊讶:“怎么了?住处不满意?”

英哥儿行了一礼:“父亲,儿子有一事相商。”

贾琏让师爷们稍候,带英哥儿到隔壁耳房:“什么事这么着急?”

英哥儿将刚才所见和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贾琏听罢,皱起眉头:“你母亲让你管珠光锦工坊已是破例,怎的又想起办什么女子学堂?这不是小孩子过家家!”

英哥儿却不慌不忙:“父亲,您新任此地,需要民心支持。办女子学堂,救助无依女子,正是积德行善、收拢人心的好事。再者,松江以纺织立市,培养女工也能促进产业。”

贾琏沉吟片刻,道,“想法是好的,但实施起来不易。场地、师资、资金都是问题。”

“资金母亲也给了一些。场地可以先租个小院落。师资……”英哥儿眼睛一亮,“可以请四姑姑帮忙推荐几位擅长纺织绣艺的女先生!”

贾琏看着小小年纪却思虑周全的儿子,心中既惊讶又骄傲,最终点点头:“既然如此,你就试试吧。但切记不可耽误学业,有什么难处及时告诉我。”

英哥儿欣喜应下:“谢父亲!儿子定不辜负您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