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织云生金(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最新章节。
第二日清晨,英哥儿是在一阵淡淡的茉莉花香中醒来的。窗外天色微明,苏州老宅的庭院静谧安宁。
用过早膳,黛玉便拉着英哥儿说起正事。她如今掌管着金陵及周边栖霞坊的生意,王熙凤给了她两成红利,自然对珠光锦的产销十分上心。
“听说松江工坊已经出锦了?品质如何?产量可跟得上?”黛玉问道,眼神关切。
英哥儿点头,从随身行囊中取出一块样品:“林表姑您看,这是最新织出来的一批。”
锦缎展开,在晨光中流转着柔和珠光,黛玉轻轻抚摸缎面,眼中闪过惊艳:“这质地比南宁时的还要好上三分!色泽也更温润了。”
“南宁的丝质好,松江的水质好,两厢互补,再加上女工手巧,改进了一些工艺,所以品质更好了。”英哥儿解释道。
黛玉沉吟片刻,道:“既然如此,苏州这边的栖霞坊分店也该扩建了。我这几日看了几处铺面,有一处临河的二层小楼很是不错,后面还带个院子,正好可以做仓库”
英哥儿眼睛一亮:“林表姑看中的定然不差。需要多少资金,我这边可以拨付。”
黛玉却笑着摇头:“你忘了?我这还有你娘给的两成红利呢,扩建铺面的钱足够了。倒是你,工坊和学堂都要用钱,留着周转吧。”
姑侄二人又详细讨论了货源调配等事宜。英哥儿发现林表姑虽看似柔弱,认识却不容小觑,许多见解一针见血,让他受益匪浅。
聊完正事,已近午时。英哥儿不便久留,便起身告辞。
黛玉很是不舍,拉着他的手叮嘱再三:“路上千万小心,到了松江记得来信。若是缺钱缺人,只管开口,林表姑这里还有些积蓄。”
周怀瑾也特地从前衙赶回来送行,赠了英哥儿一套新出的文房四宝:“听说你文章进益很大,这套湖笔徽墨正好合用。”
两个小表弟似乎也知道英哥儿要走了,抱着他的腿不肯放手,奶声奶气地叫着“英哥哥不要走”。
英哥儿心里暖暖的,蹲下身摸摸他们的小脑袋:“英哥哥下次再来陪你们玩,给你们带更好的玩具。”
最终,在黛玉一家不舍的目光中,英哥儿登上了返回松江的客船。
船行水上,英哥儿站在船头,望着渐行渐远的苏州城,心中感慨万千。林表姑终于过上了安稳幸福的生活,这让他觉得自己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三日后,船抵松江码头。英哥儿一下船就感觉码头秩序井然了许多,货物堆放整齐,工人搬运有序,不再像之前那样混乱不堪。
回到苏松道府衙,却不见贾琏身影。问过师爷才知道,父亲这几日忙得脚不沾地。朝廷的第一笔拨款终于下来了,贾琏正带着人四处采购石料木材,准备疏通河道的大事。
“老爷吩咐了,若是少爷回来,让您自便就好,他这几日怕是都没空回府。”师爷恭敬地说道。
英哥儿点点头,并不意外。他放下行李,立刻去找旺儿。
旺儿正在工坊里忙得团团转,一见英哥儿回来,如同见到救星:“小少爷您可算回来了!再不回来,我都要派人去金陵找您了!”
“怎么了?工坊出事了?”英哥儿心头一紧。
“那倒不是,工坊好得很!”旺儿擦擦汗,脸上却带着喜色,“是珠光锦太抢手了!除了咱们栖霞坊各地的分店要货,还有许多外地商人找上门来,出高价想批量采购。您看这——”
他指着桌上厚厚一叠订单,英哥儿粗略一翻,数量之大让他也吃了一惊。
“南宁的第二批生丝已经到了。”旺儿继续道,“可问题是织造跟不上啊!咱们就这些女工,三班倒地干也完不成这么多订单。”
英哥儿皱眉沉思。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女子学堂的赵先生来了。
“小公子回来了正好。”赵先生行礼后道,“学堂第一批二十多个学生已经可以出师了,手艺都不错。接下来如何安排,特来请示小公子。”
英哥儿眼睛一亮,这真是瞌睡送枕头!他立刻道:“请赵先生问问那些姑娘和她们家人,可愿意来工坊上工?包吃包住,工钱比市面高三成。最重要的是,这一批学生完全免费,不收取任何费用。”
赵先生领命而去。第二天下午,她带着二十几个姑娘来到工坊。这些姑娘穿着整洁的粗布衣服,双手虽然仍有些粗糙,但比之前已经细腻了许多,眼神中也多了几分自信。
旺儿给她们安排了简单的考核——辨认丝线品质、操作织机等。结果显示,她们的基本功都很扎实,稍加培训就能上岗。
当旺儿宣布工钱数额和待遇时,姑娘们全都惊呆了。
“真、真的给这么多钱?还管吃管住?还不收我们学费?”一个姑娘不敢相信地问道。
“自然是真的。”旺儿笑道,“小少爷说了,第一批学生全部免费。你们运气好,赶上了好时候!”
姑娘们激动地交头接耳,有几个甚至抱在一起哭起来。这样的机会对她们来说,简直是改变命运的恩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