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龙归大海(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最新章节。
时光荏苒,一晃两年过去。
十三岁的英哥儿身量抽高了不少,虽脸上仍带着少年人的清俊轮廓,但眉宇间的沉稳气度,却远超同龄人。
他如今不仅是翰林院修撰,更是“译书馆”实际上的主理人,连宝亲王水曜都时常来与他商议事务。
这两年里,龙椅上的皇帝身体时好时坏,精力大不如前。
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位日渐衰老的帝王,对“译书馆”的关注却与日俱增。
他时常召英哥儿入宫,询问海外诸国的动向。在听到欧洲列强的船坚炮利的最新消息时,他焦虑的意识到了帝国存在于海上的隐患。
在宝亲王水曜的力主和皇帝默许下,朝廷对海外技术的态度悄然转变,成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由水曜亲自掌管,直接向皇帝汇报,专门负责引进、研究海外先进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
然而,过程并不顺利,那些番商往往敝帚自珍,核心技术捂得严严实实,进展缓慢得让人心焦。
直到前不久,一道圣旨颁下:于松江府设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专司枪炮、轮船等军工研发。
英哥儿被任命为顾问,南下松江督办制造总局的筹建。临行前,他特意带上了如今已有些年岁,愈发慵懒肥硕的好兄弟阿狸。
到达松江后,他借口探望旧友,去了一趟松江的珠光锦工坊。
他熟门熟路地摸到自己留在珠光锦工坊的小院子,这里按照他的吩咐,早已被尘封多年。他从院内几个位置分别取出几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物件。
那是几年前,他火烧东瀛人海船时带回来的,东瀛人从荷兰人那里偷来的船舰和火炮设计图。
这些年,他从未将图纸示人,一来来源无法解释,二来时机未到。如今,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成立,正是它们重见天日的时候!
图纸绝不能由他直接拿出来,太过惹人怀疑。他看着特意带在身边的,正在他脚边打盹的好兄弟阿狸,嘴角弯起一个狡黠的弧度。
当夜,月黑风高。英哥儿抱着阿狸来到刚刚建好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附近,他悄然发动灵魂共鸣,将视野与感官与阿狸连接。他瞬间感受到了夜间微风的凉意,听到了远处草丛里的虫鸣。
“走吧,阿狸,放到那些主管们议事的大堂桌案上就行。”
第二天的清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刚挂牌没几天的衙署内,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喧哗。
“我的老天爷!这……这是从哪里来的?!”
一位被重金聘请来的老工匠,捧着一叠突然出现在他案头的图纸,双手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
那图纸上,清晰地绘制着他前所未见的战舰结构,精密的火炮剖面图,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番文注解!
图纸的来源成了谜。守卫信誓旦旦昨夜没有任何人进出。查访的人只在存放图纸的桌案下发现了几根黑白相间的猫毛,以及……裹在图纸外面油布上那几个莫名其妙的……猫牙印。
“查!给本王彻查!”宝亲王水曜闻讯,又惊又喜,下令严查,同时也立刻加派了三倍人手守卫制造总局。
虽然没查出结果,但这天降图纸的事件,反而像上天赐予的祝福,让整个制造总局的气氛都变得乐观而期待起来。
这份来历神秘却价值连城的图纸,引起了宝亲王水曜的高度重视。他一边下令严密封锁消息,一边召集更多可信的工匠和学者,开始日夜兼程地研究、消化图纸上的技术。
英哥儿顺势举荐了孙立材、李师兄和陈师兄三人。这几位曾与英哥儿一同研究改进织机,探索金属冶炼的落第秀才,以其扎实的动手能力和钻研精神,被破格吸纳进入制造总局,授予了官身。
当任命文书下来,三人捧着代表着官身的青色官袍时,竟激动得像孩子一样互相抱头痛哭。
“贾师弟……不,贾大人!知遇之恩,没齿难忘!”孙立材声音哽咽。他们从未想过,自己这般的寒门学子,有朝一日也能穿上这身官服,为国效力。
英哥儿扶起他们,又将他们这些年私下研究出的,关于金属冶炼改良的所有笔记和数据,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制造总局。
他知道,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汇聚众智,才能推动巨轮前行。
他又去看望了在完成松江新港口建设收尾工作的父亲贾琏,得知港口建设一切顺利后,英哥儿心满意足的回到了京城。
与此同时,南方的产业也稳步发展。南宁的糖蔗种植园在黄夫人的精心打理下,已是连绵成片,绿浪翻滚。
去年,曾有东瀛人暗中收买地痞,企图破坏蔗园和桑树林,被警惕性极高的黄夫人带着家丁抓了个正着。这位昔日的女土司手段果决,将人扭送官府的同时,也彻底恨上了阴险的东瀛人。
与薛宝钗交易的最后两艘海船也早在去年年底交付,至此,英哥儿麾下已拥有三艘可远航的大型海船。
这支商队往返于松江府、茜香国、安南和欧洲之间。
一条成熟的贸易航线逐渐形成:南宁的生丝和部分糖浆运往松江加工;三艘海船从松江满载珠光锦和瓷器出发,途经安南装载优质的糖浆,然后扬帆远航,驶向欧洲。
海贸不仅带回了丰厚的利润,更带回了欧洲的书籍、工具和新奇观念,通过译书馆,悄然影响着这个古老的帝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