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贾诩的乱世保命日记(四)(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乱载三国》最新章节。

这几天我称病不出,张绣天天派人来问安。

管家不解:“老爷真不舒服?”

我笑:“病是真的,但不在身上。”

在心里。我在盘算下一步棋该怎么走。

建安三年 四月二十 雨

张绣亲自来探病,屏退左右后,直接问:“先生,我们是否应该...归顺曹操?”

我故作惊讶:“将军何出此言?”

张绣叹气:“如今曹操一统北方已成定局,我们若再犹豫,恐怕...”

我沉吟良久,才说:“将军所虑极是。只是...要寻个合适的时机。”

张绣急切地问:“何时为宜?”

我微笑:“等曹操再来招安时。”

建安三年 五月初五 端午

曹操的招安使者果然来了。

这次的条件更优厚:封张绣为侯,允许他保留部分兵权。

张绣喜出望外,来问我意见。我点头:“此乃天赐良机,将军不可错过。”

其实我早知道会这样——曹操现在要集中精力对付乌桓,不想南方生事。

建安三年 五月初十 晴

我们又要去许都了。

这次和上次不同,是正式归顺。张绣很兴奋,我却忧心忡忡——这次去了,恐怕就回不来了。

收拾行装时,我特意把日记藏在暗格里。这些文字若被曹操看到,我就死定了。

建安三年 五月十五 途中

在路上,曹丕亲自来接应。这个年轻人不简单,看似温文尔雅,实则心机深沉。

他特意与我同车,谈古论今。我小心应对,生怕说错话。

最后他忽然问:“先生以为,天下何时可定?”

我答:“此乃天意,非诩所能知。”

他笑笑,不再追问。

建安三年 五月二十 许都

又见许都,心情复杂。

曹操这次更加热情,当场封张绣为宣威侯,封我为都亭侯。

宴会上,荀彧悄悄对我说:“文和兄终于来了。”

我明白他的意思:我这条鱼,终于游进了曹操的网里。

建安三年 六月初一 酷热

在许都安顿下来了。

曹操给我安排的府邸很气派,仆人成群。但我总觉得有人在监视我——可能是错觉,也可能不是。

张绣很高兴,整天和曹操的将领们饮酒作乐。他还没意识到,兵权被慢慢剥夺了。

建安三年 六月初十 夜不能寐

今夜失眠,起床读书。

读到《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的故事让我心惊——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自古皆然。

我现在就像当年的韩信,看似受重用,实则如履薄冰。

建安三年 六月十五 月圆

曹操召我议事,问对乌桓用兵之策。

我谨慎回答:“丞相明鉴,乌桓癣疥之疾,袁氏余孽才是心腹大患。”

曹操点头:“文和所见略同。”

其实我早知道他要打乌桓,这么说只是投其所好。

建安三年 七月初一 暴雨

张绣出事了。

他在宴会上醉酒失言,提到当年曹操长子曹昂之死。虽然曹操当时没发作,但据说回府后摔了杯子。

我听说后暗道不好,连夜去找张绣,让他明天一早就去请罪。

建安三年 七月初二 阴

张绣去请罪,曹操笑着说“酒后之言不必在意”。

但我知道,这事没完。曹操最是记仇,张绣恐怕凶多吉少。

建安三年 七月初七 七夕

今天许都热闹非凡,我却无心过节。

张绣被派去征讨山贼,明升暗降,兵权彻底被夺。临行前,他来找我,泪流满面:“悔不听先生之言。”

我安慰他:“将军宽心,或许这是转机。”

其实我心里清楚:他这一去,恐怕回不来了。

建安三年 七月十五 中元节

今夜祭祖,我偷偷给张绣烧了纸钱——虽然他还活着,但我觉得有必要提前准备。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

建安三年 八月初一 秋风起

消息传来:张绣征讨山贼时“意外”身亡。

我听到后,手抖得端不住茶杯。虽然早有预料,但还是心惊。

曹操亲自祭奠,痛哭流涕,说失一臂膀。我在下面看着,脊背发凉。

建安三年 八月初八 阴

曹操召见我,态度和蔼:“文和不必悲伤,今后就在我帐下效力吧。”

我恭敬回答:“谨遵丞相之命。”

走出相府,秋风萧瑟,我裹紧衣服,还是觉得冷。

这种冷,是从心里透出来的。

建安三年 八月十五 中秋

在许都的第一个中秋节,我称病没有赴宴。

独自在院里赏月,想起张绣,想起在宛城的岁月。虽然提心吊胆,但至少活得真实。

而现在,我成了曹操的谋士,看似风光,实则每一步都走在刀尖上。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我已不是当年的我。

建安三年 八月二十 晴

今天开始正式为曹操效力。

第一件事:分析荆州形势。我早有准备,说得头头是道。

曹操很满意:“得文和,如虎添翼也。”

我谦虚谢恩,心里想:但愿我这只翅膀,不会被轻易折断。

乱世求生,如履薄冰。贾诩啊贾诩,你一定要更加小心,活到天下太平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