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徐庶的水浒传(二)(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乱载三国》最新章节。

1. 严密监视杨志押运队伍以及晁盖等人的动向,确保剧情按“书”中发展。

2. 派遣一队精干人马,暗中尾随,若晁盖等人得手后遭遇意外风险,可在不暴露身份的前提下暗中协助其脱身。

3. 最关键的一步:在晁盖等人得手,官府海捕文书下发之前,派一名机灵可靠、面孔陌生的小头目,扮作游方道人或郎中,秘密前往东溪村,找到托塔天王晁盖,送上一封密信。

数日后,东溪村晁盖庄上。七星聚义刚成,智取生辰纲大功告成,正沉浸在喜悦与紧张之中。忽有庄客来报,称一游方道人求见,说有要事相告。

晁盖心中惊疑,请入密室。那道人呈上一封没有署名的信函,便飘然而去。

晁盖拆开信,只见信中笔力遒劲,内容更是让他惊出一身冷汗。信上首先点明了他们七人的姓名、绰号以及智取生辰纲的详细过程,仿佛亲见。接着,信中指出官府已然察觉,不日将有郓城县宋江前来报信,随后便是何涛率兵捉拿。信中还精确预测了他们逃亡的路线以及石碣村遇险等关键节点。

信的末尾,写道:“……诸位好汉,义举可嘉,然祸在旦夕。梁山泊徐庶,久慕天王及众位豪杰之名,特此示警。梁山八百里水泊,愿为英雄暂避风浪之所。若蒙不弃,可沿信中所示隐秘水道入泊,自有接应。取舍之间,关乎生死,望天王慎决。”

晁盖读罢,与吴用、公孙胜等人传阅,众人皆骇然。这封信不仅料事如神,更是指出了一条明路。对方对己方了如指掌,却并无恶意,反而伸出援手。

“梁山泊……徐庶?”吴用捻着胡须,眉头紧锁,“此人闻所未闻,竟有如此神通?他信中所示,与我所料相差无几,甚至更为周详。若其所言非虚,这梁山,倒真是条出路。”

晁盖拍案道:“无论此人是何方神圣,信中预警关乎我等性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就依信中所言,早作准备!”

于是,历史在这里发生了微妙的偏转。晁盖等人依旧得到了宋江的报信,但在逃亡过程中,因为有了徐庶的预警和信中提供的更优路线、接应点,他们更加从容,损失更小,顺利地按照徐庶指引的隐秘水道,进入了梁山泊范围。

水泊迎新,暗流涌动

这一日,梁山金沙滩上,徐庶率领林冲(已侦察归来)、杜迁、宋万、朱贵等头领,肃然等候。只见烟波浩渺处,数艘小船破浪而来,当先船头立着的,正是赤发鬼刘唐和立地太岁阮小二,其后船上,晁盖、吴用、公孙胜、阮小五、阮小七等依次现身。

双方见面,晁盖等人见梁山气象森严,喽啰队伍整齐,远非传闻中王伦时代可比,而为首的徐庶,青衫布履,气度沉静,双目如潭,深不可测,心中更是惊异。

晁盖率先抱拳,声若洪钟:“晁盖等落魄之人,多谢徐寨主救命之恩!日后但有所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徐庶还礼,态度谦和却自有一股威仪:“天王言重了。诸位都是当世豪杰,行替天行道之义举,徐某心向往之。梁山泊乃天下英雄之梁山,非徐某一人之梁山。诸位能来,蓬荜生辉。请!”

迎接仪式简单而隆重。徐庶早已安排好了住处,并设宴为晁盖等人接风洗尘。席间,徐庶绝口不提密信之事,只与晁盖、吴用等人谈论天下大势,民间疾苦,以及梁山“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宗旨。他的见解高远,对时局的分析鞭辟入里,令智多星吴用也暗自佩服,心道此人见识,远在自己之上。

晁盖性格豪爽,见徐庶如此仗义且格局宏大,心中芥蒂尽去,很快便与林冲等人打成一片。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涌动。吴用虽表面谦恭,内心却难免有所比较。他本是东溪村学究,自恃智谋,原以为上了梁山,能成为首席智囊,但眼前这位徐寨主,其智似海,其虑深远,自己那点机谋,在对方面前,竟显得有些局促。而且,徐庶似乎对梁山未来的发展,有着一套极其完整且陌生的规划。

同样心思复杂的,还有阮氏三雄等水军头领,他们见梁山现有水军虽经林冲初步整顿,但比起他们纵横石碣村的本事,还显稚嫩,心中不免有些傲气,琢磨着如何展现本领。

徐庶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却不动声色。他深知,融合新旧人马,平衡各方势力,引导这群桀骜不驯的英雄好汉走向自己设定的道路,远比对付王伦或智取生辰纲要复杂得多。他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更需要恰当的时机来树立绝对的权威和共识。

夜深宴散,徐庶独自回到静思堂。他展开《水浒传》,看到关于“七星聚义”的篇章已然模糊了几分,而后续的章节,依旧清晰,但细节处,似乎已生出了无数新的枝丫。

“晁盖来了,吴用来了,公孙胜也来了……梁山的骨架,总算初步搭建起来了。”徐庶喃喃自语,“下一步,该是消化这股力量,迎接更大的风浪了。宋江……你我在梁山相会之时,又会是何等光景呢?”

他吹熄烛火,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案头那本神奇的书卷上,也照映着这位汉末谋士坚定而深邃的脸庞。梁山的夜空,群星闪烁,似乎预示着,一场不同于原着的宏大叙事,正悄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