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同在地狱,境遇云泥(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辅警黎明》最新章节。
第二十六章 同在地狱,境遇云泥
丧尸爆发第一百七十天,下午3点20分。
梅州市五华县,碧桂园小区A2栋,25层顶层堡垒。
铅灰色的云层沉沉地压在城市废墟之上,透着一股化不开的阴郁。风不大,却带着股粘稠的凉意,卷过小区里枯死的景观树和锈蚀的游乐设施,呜呜咽咽如同亡灵的低语。空气中那股混合着尸臭、霉菌和废墟尘埃的特殊气味,即使隔着25层楼的高度和厚重的双层隔音玻璃,依然若有若无地渗透进来,顽固地提醒着窗外的世界早已死去。
堡垒内部却如同一个被切割出来的异度空间。中央空调低沉的嗡鸣是唯一的背景音,恒定在人体最舒适的23度。空气经过多层过滤,只余下消毒水清爽的余韵、密封食品油脂的淡香,以及一丝……新鲜泥土和植物汁液的湿润气息。
主卧的门被无声拉开。李峰率先走了出来,只穿着一条黑色战术短裤,赤裸的上身肌肉线条清晰流畅,如同精钢锻造的雕塑,覆盖着一层薄汗,在柔和的顶灯光线下泛着健康的光泽。一百七十天的严苛生存环境和持续不断的体能训练,将这具身体打磨得愈发强悍。他眼神锐利,带着刚刚结束高强度运动特有的清醒和冷冽。
李娜紧随其后,穿着一套深灰色的运动背心和紧身瑜伽裤,额发微湿贴在光洁的额角。她呼吸略有些急促,脸颊带着运动后的红晕,但精神状态极佳,眼神清澈明亮。与一百多天前那个在停车场绝望挣扎、满脸血污的护士判若两人。
两人没有说话,默契得像一对磨合多年的搭档。李峰径直走向客厅角落里那台经过特殊改装、底座焊死在水泥预制板上的重型电动跑步机。他熟练地戴上无线心率监测手环,拿起挂在旁边的95-1式步枪模型(保持肌肉记忆的重量和平衡感),将其背负在身后,又在腰间系上一条特制的负重腰带。动作一气呵成,带着军人般的利落。
“嗒!”开关按下,传送带开始平稳加速。
李峰迈开长腿,步伐由慢至快,迅速进入节奏。沉重的脚步踏在传送带上,发出稳定而有力的“砰砰”声,混合着电机低沉的嗡鸣,在安静的堡垒内回荡。汗水很快从他刀削般的下颌线滑落,滴落在金属踏板上,洇开微小的湿痕。他跑得专注,眼神平视前方监控屏幕墙上滚动的堡垒各区域画面,胸膛规律地起伏,每一次吸气都深沉悠长,每一次吐纳都仿佛将体内的浊气彻底排空。背上的步枪模型随着步伐轻微晃动,模拟着负重奔袭的状态。
与此同时,李娜在客厅中央清理出的空地上铺开一张厚实的瑜伽垫。她没有选择舒缓的冥想动作,而是开始了流畅而充满力量的阿斯汤加串联。从下犬式到战士一式,再到半月式……每一个动作都标准到位,充满对身体精妙的掌控力。她的柔韧性极佳,核心力量也肉眼可见地增强。汗水顺着她修长的脖颈滑入微微凹陷的锁骨窝。在完成一个需要极高平衡感的单腿脊柱前屈伸展式后,她抽出别在瑜伽垫旁的军用匕首,突然衔接了一套迅猛的格挡突刺组合动作,动作干净利落,带着撕裂空气的锐响!瑜伽的柔韧与格斗的狠厉在她身上完美融合,这是末日赋予她的独特印记。
堡垒内只有两种声音:李峰沉重稳健的奔跑撞击声,李娜匕首刺破空气的破风声以及她自己平稳的呼吸声。两种节奏交织,构成了一幅末日孤岛中顽强生存的图景——力量与柔韧,钢铁与生机,冷酷的生存法则之下,是对生命本能的执着与坚持。
一小时后,李峰率先停下。跑步机缓缓减速,他胸膛起伏,汗水如小溪般在背脊沟壑中流淌。他摘下负重,拿起挂在跑步机旁的一条干净战术毛巾,粗暴地擦了擦脸和脖颈。
李娜也结束了最后的摊尸式放松,缓缓坐起,抹去额头的汗珠。
两人目光交汇,无需言语。李峰微微扬了下巴,李娜会意点头。
他们换上干净耐磨的工装裤和长袖上衣,走向堡垒的心脏地带之一——顶层阳光阳台。
这处空间被李峰用厚重的预制水泥板和角钢进行了极其严密的改造和加固。两侧加砌了高耸的砖混墙体,如同坚固的城垛,彻底隔绝了旁边任何楼栋可能窥探的视线。顶部保留了部分透光区域,覆盖着强化防爆玻璃,下方则编织着细密的合金丝网,足以抵御高空坠物或小口径流弹。这里,是堡垒内唯一能安全接触“外界”的地方,也是最重要的生命补给点。
推开厚重的双层隔热门,一股不同于堡垒内部的、混杂着泥土、植物和淡淡水腥气的湿润空气扑面而来。光线比室内明亮许多,虽然被云层过滤,依然带着自然的温度。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种植槽。李娜精心侍弄的蔬菜长势喜人。狭长的种植槽里,绿油油的空心菜叶片肥厚,茎秆挺拔;小白菜挤挤挨挨,叶片嫩绿舒展;一排排小葱如同翠绿的士兵,整齐列队。角落里,几株番茄苗已经挂上了青涩的小果,辣椒苗也开出了白色的小花。这些土壤是李娜指挥李峰一次次冒着风险从小区深处未被污染的花坛里掘回来的,混合了堡垒内厨余垃圾制成的堆肥,承载着生的希望。
“空心菜有点招蚜虫了,”李娜蹲下身,纤细的手指轻轻翻开一片叶子背面,眉头微蹙,“得想办法弄点草木灰水喷喷。”
旁边是一个由数个大型蓝色塑料桶拼接改造而成的循环水鱼池。池壁长了些许滑腻的绿藻,水体略显浑浊,但清澈处可见数尾巴掌大的草鱼正在懒洋洋地巡游,偶尔搅动起细小的涟漪。一套简易的空气泵发出低沉的“咕噜”声,维持着水体的溶氧。旁边还放着一个抄网和一个小型水质检测笔。
“水质ph值7.2,氨氮偏高,得换掉三分之一的水了。”李娜熟练地拿起检测笔看了看读数,又观察了一下鱼的活跃度,“这几条再养个把月应该就能吃了。”
李峰对这些细枝末节的管理兴趣不大,他更关注的是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他走到加高的围墙边,仔细检查角钢焊接处是否有锈蚀裂痕,手指敲击着预制水泥板,倾听是否有空鼓异响。他检查了防爆玻璃的密封胶条是否老化,合金丝网是否出现断裂或松动。确认一切物理防护都牢不可摧后,他才将目光投向那些象征生命的绿意。
“鸡呢?”李峰难得主动问起这个李娜提过几次的想法,声音没什么起伏,“还是不现实?”
李娜叹了口气,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找过了,太难了。小区里散养的鸡要么早被丧尸啃了,要么饿死了,要么就被那些幸存者抓去吃了。专门去找太冒险,动静也大。算了,有鱼有菜,蛋白质和维生素暂时够了。”
李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末日求生,他考虑的永远是风险收益比。为几只鸡去未知区域冒险,在他眼中完全不值当。有李娜弄来的这些草鱼,已是意外之喜,虽然他不喜欢那味道。
处理完必要的检查,两人难得地在阳台角落两张加固过的户外折叠椅上坐了下来,享受着这片刻被重重防护过滤过的“阳光”。李峰的目光习惯性地透过防爆玻璃和丝网的间隙,投向楼下的小区。
即使从这个高度俯瞰,也能清晰地感受到下方截然不同的世界。
曾经绿草如茵的中心花园,如今只剩枯黄的地皮和凌乱的垃圾。几处空地上,被清理规划出了一小块一小块的“生存区”。依稀能看到一些晃动的人影在劳作,动作缓慢而沉重,如同上了发条的生锈玩偶。
一个瘦骨嶙峋的男人,正弯着腰,用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锹,费力地翻动着板结发黄的泥土,看样子是想进行所谓的“耕种”。旁边一个穿着破旧棉袄的女人,提着一个边缘豁口的破塑料桶,小心翼翼地将里面浑浊不堪的水(显然是收集的雨水)浇灌到几棵蔫头耷脑、叶片枯焦的幼苗上——那更像是某种野草,而非真正的蔬菜。
更远处,靠近B3栋和D5栋的区域,几个人影散开,像拾荒者一样,低头在废墟和杂草间仔细翻找着。他们在搜寻一切可以入口的东西:雨后冒出的蘑菇(需要冒着剧毒的风险辨认)、某些可食用的野菜根茎(早已被搜刮殆尽)、甚至可能存在的昆虫或老鼠。每一次弯腰都带着绝望的谨慎。
几个明显是“守卫”角色的男人,手持削尖的木棍或简陋的铁片刀,站在相对制高点的位置,紧张地扫视着四周。他们的职责是警戒那些随时可能从角落阴影、废弃车辆或楼道口晃荡出来的丧尸。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疲惫、警惕和对食物赤裸裸的渴望。
楼下的“生活”,是挣扎在泥潭里的真实写照,每一帧画面都透着艰难竭蹶的窒息感。与25层阳台上的宁静、秩序甚至带着一丝田园气息的“生活”,形成了触目惊心的云泥之别。这里是被钢铁和远见守护的孤岛,那里是沉沦在末日深渊的浮萍。
李峰面无表情地看着,眼神深邃如同寒潭,看不出喜怒。李娜则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扫过楼下那片荒芜的“菜地”和浑浊的水桶,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种植槽里鲜嫩欲滴的蔬菜和鱼池中还算活跃的草鱼,一种强烈的对比带来的复杂情绪在心中翻涌。她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指尖掐进掌心,带来一丝微痛。
堡垒内外,同在地狱,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堡垒内部,气氛重新归于沉静的秩序。
李娜系上围裙,走进了开放式厨房区。她打开特制的大容量节能冰箱,冷气扑面而来。冷藏区整齐码放着真空包装的卤牛肉、酱鸭翅,几盒鲜鸡蛋,还有洗净切好的脱水蔬菜干。冷冻区则塞满了各种肉类、速冻水饺和汤圆。她目光扫过,最终落在了保鲜盒里腌着的几条处理干净的草鱼段上——这是几天前从阳台鱼池里捞上来的。
“今晚喝鱼汤吧?补充蛋白质,天气也凉了。”李娜的声音打破了厨房的安静,带着征询,但更多的是不容置疑的确定。她知道李峰不喜欢鱼腥味,但在物资日渐消耗、补充愈发困难的末日,每一份自产的高质量蛋白都无比珍贵,不能由着他的性子。
李峰刚冲完澡,换上了一件洗得发白的军绿色战术背心和同色短裤,露出精悍的臂膀和腿部肌肉。他正坐在监控墙前的椅子上,手里拿着平板电脑,屏幕上显示着16至25层所有物资存储点的实时温湿度数据和库存清单。听到李娜的话,他操作的手指微微一顿,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鼻腔里仿佛已经提前嗅到了那股挥之不去的土腥味。他下意识地想说“随便”,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末日前的挑剔是奢侈品,现在的每一口食物都是生存的资本。他喉结滚动了一下,最终只从鼻腔里挤出一个沉闷的“嗯”。
李娜对他的反应心知肚明,嘴角弯起一个不易察觉的弧度,不再说话,转身开始忙碌。她拿出腌好的鱼段,用过滤水和少量料酒简单冲洗去多余的盐分。铁锅烧热,倒入一点点珍贵的植物油润锅,将沥干水的鱼段贴着锅边滑入。“滋啦——”油脂与鱼肉接触的瞬间,浓郁的蛋白质焦香弥漫开来。她小心地用锅铲给鱼段翻面,煎至两面金黄。然后注入足量的过滤纯净水,加入几片珍藏的姜片,盖上厚重的锅盖,转为小火慢炖。
在等待鱼汤变白的时间里,李娜手脚麻利地淘米、加水,将内胆放入一个高效节能的智能电饭锅中按下煮饭键。接着,她又取出一袋真空包装的脱水混合蔬菜(胡萝卜粒、玉米粒、豌豆),用温水稍作浸泡复水。最后拿出一小盒卤牛肉,细细切成薄片。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在资源有限条件下追求效率与品质的专注。
李峰放下平板,站起身。他的巡查开始了。这是堡垒主人的仪式,也是生存的必修课。他首先走到25层入口内侧的第二道沉重合金门前,仔细检查了门轴铰链的润滑情况,用力晃动测试了门栓的牢固程度,确认三道机械锁(十字盘挂锁、旋转密码盘锁、合金插销)都处于最佳闭合状态。接着,他沿着消防楼梯向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