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砺锋初成(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强汉之墨色如血》最新章节。

待烟尘稍落,众人从壕沟中探出头,无不倒吸一口凉气!眼前那片原本需要数百矿工日夜敲打月余才能啃下的坚硬矿脉岩壁,竟被硬生生炸塌了一大片!断面嶙峋,露出里面闪烁着诱人金属光泽的矿脉(含银铜矿石)!崩落的碎石大小均匀,极易搬运和后续破碎淘洗。

“成了!又成了!”杜义灰头土脸地从壕沟里爬出来,望着眼前的景象,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对负责记录的属吏吼道,“快记下!本次爆破,使用‘守城霹雳火罐’四枚,炸开含矿岩壁纵深一丈八尺,宽三丈有余!崩落矿石约一千五百斛!若按旧法凿采,需精壮矿工五十人,耗时至少二十五日!今仅半日之功!效率提升……远超四成!”

属吏飞快地在竹简上记录,手因激动而微微发抖。

杨仪站在稍远的高处,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脸上惯常的精明算计被深深的震撼取代,喃喃道:“天工利器……竟至于斯!难怪陛下与丞相如此重视!”他转向杜义,“杜大匠,立刻组织人手清理碎石,按新法淘洗冶炼!所得银铜,严密封存,按《砺锋》之策,白银直输少府‘砺锋库’,铜锭速送将作监与铸钱监!此乃国之命脉,不容丝毫闪失!爆破之法,更要慎之又慎!今日参与之人,严令封口!泄密者,立斩!”

“属下明白!”杜义肃然领命。看着矿工们如同蚂蚁般涌向那片被炸开的、裸露着财富的岩壁,他知道,朱提的矿脉,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支撑季汉砺锋的铜筋铁骨。

景耀二年,仲春二月。

宣室殿内,少府令与大司农联袂呈上的奏报,让殿中弥漫着一股压抑不住的振奋气息。蒋琬、费祎、董允、杨仪、蒲元、李常等重臣肃立阶下,脸上皆带着或多或少的喜色。

刘禅端坐御案之后,手中翻阅着那份厚厚的、记录着《砺锋十策》第一阶段(自景耀元年七月推行,至今半年时间)成果汇总的简册。他瘦削的脸上依旧沉静,唯有眼底深处跳跃着锐利的光芒。

“好!甚好!”刘禅放下简册,声音中带着一丝难得的激赏,“诸卿戮力同心,不负朕望!《砺锋》初成,成效斐然!”

他目光扫过阶下众臣,声音沉稳有力,逐条点出:

“通商富国:锦市监立威,蜀锦期货锁利,岁盈已超百万匹绢之值!南丝路重启,首批官商归来,获利数倍,翡翠、战马、香料、药材充盈府库!朱提银矿,得霹雳火罐之助,银年产量已逾四千斤(汉斤)!铜料产出倍增!此三者,年入折算,已补去岁国库亏空之泰半!”

“利器天工:守城霹雳火罐破甲之威已成,配发赤崖、白水等要塞,造册登记,专人使用;元戎弩升级三千具,虎步营列装完毕;冷锻板甲试制成功,首三十副列装,铁卫营'开始遴选组建;雕版速印公文农书过万,驿道通达,政令下行提速三倍!”

“靖边三略:汉中火沟雷区、纵深堡垒群初具规模;南中孟获部稳定,提供山地锐士三千;吴蜀情报署运转,误判率低于一成!”

“吏治三核、法典安民、屯田养锐、医养天年、育才三途……诸策推行,虽遇波折(刘禅目光扫过费祎,后者微微垂首),然根基已固,成效初显!吏治渐清,冤狱减少,屯田新垦万亩,惠民药局惠及蓉城,实务科考章程已备,太医署广纳贤才!”

刘禅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宣告:“此半载之功,《砺锋十策》所定十年之目标,已完成……六分之一强!” 六分之一!这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呕心沥血,是锦官城外的汗水与米仓山中的炉火,是南丝路上的跋涉与朱提矿坑的轰鸣,更是相父在汉中带病支撑的日日夜夜!

“此皆诸卿与万千军民,同心戮力之功!”刘禅离座起身,走到阶前,目光一一扫过这些肱股之臣疲惫却闪烁着光芒的脸庞,“蒋卿统筹全局,宵衣旰食,当为首功!赐金百斤,帛千匹!”

“费卿掌通商,智计百出,虽遇险阻,终开新局!赐金八十斤,帛八百匹!”

“董卿持法刚直,监察有力,惠民药局深得民心!赐金七十斤,帛七百匹!”

“杨卿督矿屯田,精于算计,朱提爆破,功在社稷!赐关内侯爵,食邑三百户!”

“蒲元大匠,巧夺天工,霹雳元戎,国之干城!擢将作大匠,秩千石,赐‘工圣’金匾,世代承袭!”

“李常医令,殚精竭虑,保军安民,杏林之功!赐金五十斤,帛五百匹!《征南瘴疠方》成书之日,另有重赏!”

赏赐之名与丰厚程度,远超常规,令众臣动容。这不仅是物质的奖励,更是对他们所付出心血与承担风险的最高认可。

“其余有功吏员、匠师、将士,由诸卿据实拟定名单,论功行赏,勿使遗漏!”刘禅大手一挥,尽显帝王气度,“所耗赏赐钱帛,皆由此次锦市监、南丝路、朱提矿之盈余支取!《砺锋》之利,当先惠及砺锋之人!”

“臣等谢陛下隆恩!必再接再厉,以报陛下!”众臣齐声拜谢,声震殿宇,人人脸上洋溢着激动与豪情。

刘禅走回御案,提起朱笔,在一份早已备好的拨款诏书上,郑重写下数额,加盖玺印。

“将此诏,及内库所拨之额外慰军金直百钱五万,以八百里加急,速送汉中大营,交予丞相!”他将诏书递给侍立一旁的向宠,“告诉相父,此乃《砺锋》初成之利,亦是锦官城军民之心意!请相父务必善加调养,保重贵体!之前约定,朕在锦官城,静待相父凯旋!”

向宠肃然领命,双手捧过那沉甸甸的诏书与象征着后方支持的巨额钱款,如同捧着整个季汉的希望,大步流星地走出宣室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