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龙战于野(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强汉之墨色如血》最新章节。

三路惊雷卷地来,河关血战起烽埃。

魏延怒据滩头骨,郭淮愁看水际灰。

赤崖羽扇轻挥处,白骨如山未肯回。

中条夜火焚粮道,待听龙吼定尘埃。

景耀九年,季春三月。

曹叡的咆哮如同受伤的困兽,在铜雀台空旷宏伟的大殿内反复撞击、回荡。阶下侍立的魏国重臣,头颅深埋,面如死灰,连殿角青铜仙鹤香炉升起的袅袅青烟,似乎也被这滔天的耻辱和怒火冻结在沉重的空气里。

那份来自成都的素绢国书,此刻被狠狠摔在御案之上,淋漓的朱砂字迹和冰冷的紫霜印记如同烧红的烙铁。“伪魏皇帝曹叡,窃据神器,沐猴而冠!”“尔祖曹操,本阉宦遗丑!”刘禅那尖刻恶毒、却又裹挟着煌煌天威与铁血事实的斥骂,抽得整个大殿寂静无声。

“砰!”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印痕,在曹叡通红的眼中扭曲成最恶毒的嘲讽。年轻的皇帝胸膛剧烈起伏,额角青筋暴跳,属于祖父曹操的暴戾之气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显现。

“刘禅——!竖子安敢如此!!” 曹叡的咆哮带着破音的嘶哑,“朕要将他碎尸万段!踏平成都!!”

“陛下息怒!” 侍中刘晔惶恐出列,“此乃蜀逆激将之法!意在乱我军心……”

“息怒?!” 曹叡猛地转头,通红的双眼死死盯住刘晔,如同择人而噬,“朕的长安丢了!潼关天险落入敌手了!如今,朕还被这西蜀小儿指着鼻子骂作窃国鼠辈!你让朕息怒?!”

他抓起案上一物,狠狠砸在地上:“看看司马懿给朕送来的东西!潼关!潼关啊!长安!那是太祖(曹操)浴血平定关西的基业!夏侯霸那个叛徒,竟引狼入室!姜维、魏延…一群匹夫!此仇不报,朕有何面目告慰太祖、世祖(曹丕)在天之灵!朕有何面目君临天下!”

冰冷的杀意淹没了铜雀台。曹叡的目光扫过群臣,最终定格在沉默如渊的司马懿身上。“太尉!” 他的声音因强行压制而发颤,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朕,倾国之力!要你三月之内,夺回潼关,收复长安!生擒姜维、魏延!枭其首级,悬于洛阳北阙!可能办到?!”

空气死寂。所有目光聚焦。

司马懿缓缓出列,步履沉稳:“臣,司马懿,领旨。” 他抬头,目光平静迎向怒火:“然,陛下。蜀贼新据潼关、长安,背靠陇西、汉中,气焰正炽。诸葛亮坐镇潼关调度,王平稳固长安,姜维、魏延皆万人敌。强攻潼关天险,恐非上策,徒增将士折损。”

“那你说如何?!” 曹叡不耐低吼。

司马懿嘴角几不可察地一动,声音古井无波:“蜀贼依仗者,潼关天险、长安坚城及诡谲火器。然其地新占,关中人心未附,粮道漫长(需从汉中翻越秦岭,或自陇西绕行黄河)。其火器虽利,然笨重难移,需预设战场。臣之计,曰‘三路惊雷,锁关断脉’。”

他转向悬挂的巨型西陲舆图(此刻潼关以西已标为蜀土),枯瘦的手指精准点向三处:

“其一,中路主力,雷霆叩关!” 指尖重重落在弘农郡(洛阳西)与潼关之间,“臣自领中军精锐十二万,出洛阳,沿崤函古道西进,直扑潼关东门——赤崖要塞!诸葛亮必亲镇潼关,以重兵扼守赤崖。臣不强攻其坚垒,而以‘霹雳车阵’日夜轰击赤崖,辅以精锐轮番佯攻,将蜀军潼关主力,牢牢钉死在赤崖一线!使其无暇他顾!此路,为锁关之钳!”

“其二,西路偏师,利刃断脉!” 手指陡然北移,划过黄河,落向河东郡(山西西南部)与潼关对岸的风陵渡,“命镇西将军郭淮,率并州精锐步骑及归附匈奴突骑四万,自河东郡安邑秘密集结,强渡黄河风陵渡口!目标,非强攻潼关,而在其后方命门——切断蜀军自河东郡(若蜀军已向北拓展)或经蒲坂津渡黄河而来的粮道与援兵通路! 同时威胁长安北翼!郭淮骁勇善奔袭,若能站稳风陵渡西岸,建立桥头堡,则潼关蜀军与长安联系立受威胁,如芒刺在背!此路,为断脉之刃!”

“其三,东路奇兵,疑火惑敌!” 手指东移,指向洛阳东南方向的伊阙、大谷关一带,“命征东将军满宠,精选荆襄善爬山越岭之劲卒一万五千,配以双倍民夫,多携旌旗、金鼓、灶具,大张旗鼓,做出自伊阙、大谷关向武关方向大举进攻之态!诸葛亮多谋,必虑及武关乃汉中东部屏障,恐我军断其汉中与南阳(若蜀占)或荆北联系。汉中守军吴懿必分兵堵截武关一线。此路,只为疑兵,惑敌心神,牵制其汉中及南阳(若有)兵力,使其首尾难顾!此路,为惑敌之火!”

司马懿的手指最后悬停在潼关与长安之间,声音陡然转厉:“三路齐发,中路锁敌主力于赤崖,东路分其汉中、南阳(若有)守军之势,西路郭淮奇兵渡河断其粮道援兵,威胁长安侧翼!待潼关蜀军粮秣转运不畅,军心浮动,长安震动之际,臣之中路主力,方可寻隙猛攻赤崖!或与郭淮隔河呼应,东西夹击,一举夺回潼关!潼关一复,长安便是孤城,蜀贼所谓据有关中,不过镜花水月!此战之要,在于中路‘锁关’与西路‘断脉’!中路锁关不力,则蜀军可从容调度;西路断脉不成,则前功尽弃!”

曹叡眼中的怒火被冰冷的、带着毁灭欲的亢奋取代。他死死盯着舆图,仿佛看到三路大军如三条毒蛇,扑向蜀汉新占的关中腹心。“西路…风陵渡…断粮道援兵…郭淮…” 他喃喃道,猛地抬头,寒光爆射:“好!就依太尉之策!倾国之兵,三路并进!朕,要亲赴弘农督战!朕要亲眼看着,诸葛亮的羽扇,如何挡朕这三路惊雷,复我大魏河山!”

蜀地,锦官城,军器监。

巨大的“轰天雷车”骨架披挂锻钢护甲,在幽暗光线下闪烁乌光。悬臂被粗如人臂的牛筋绞索绷紧,抛兜内,四百斤黝黑巨弹散发着洪荒凶兽般的压迫感。硝石、硫磺、灼热金属的气息沉重窒息。

蒲元须发焦卷,嘶吼着指挥校准:“左前支架,垫高三分!绞盘组稳住!砸下来都得见先帝!”

“报——!魏国细作急讯!” 玄甲侍卫旋风般冲入,单膝跪地,呈上染血蜡丸。

陈祗捏碎蜡丸,脸色剧变:“陛下!洛阳动向!曹叡震怒,移驾弘农!司马懿总揽征讨,分兵三路:司马懿亲率十二万主力出崤函古道,直扑潼关赤崖;郭淮引步骑四万自河东安邑集结,动向风陵渡;满宠引疑兵万五千,动向伊阙、大谷关,疑攻武关!”

刘禅目光如冰封名剑,倏然从雷车移开,大步流星走向军机房。巨大沙盘上,费祎已用黑色小旗标出魏军三股箭头:中路黑色洪流直指潼关东门赤崖;西路黑旗自河东郡安邑跃过黄河,箭头狠狠钉在风陵渡西岸;东路黑旗则指向武关方向。

“相父所料不差!” 刘禅手指带着风雷之势划过沙盘,“司马懿老贼,果然不甘困守!中路主力叩关赤崖,欲锁死潼关!东路疑兵惑武关,乱吴懿叔父心神!至于西路…” 他的指尖在黄河“几”字形拐弯处的风陵渡西岸重重一点,“郭淮狡诈,步骑混合,其利刃所指,必是此处!强渡黄河,断我潼关与河东联系,更威胁长安北翼!此乃挖心断脉之举!”

费祎倒吸冷气:“风陵渡若失,郭淮站稳西岸,潼关便成孤城!河东粮道援兵断绝,长安北门洞开!司马懿中路再猛攻赤崖…潼关危矣!关中恐再易手!”

“传旨!” 刘禅声音斩钉截铁,金铁交鸣,“飞骑急报潼关诸葛亮、长安镇守王平、并转令河东方向魏延将军:”

“一、 令魏延将军,速率八千无当飞军,自长安北上,昼夜兼程驰援风陵渡西岸! 多携火油罐、毒蒺藜、伏地雷、重型床弩!风陵渡口地势相对开阔,然乃命脉咽喉,绝不容有失!魏文长可据河岸预设工事死守,亦可半渡而击!务必将来犯之敌,钉死在黄河滩头!告诉他,风陵在,潼关长安血脉通!风陵失,则我等皆成困兽!

二、 令羌将蛾遮塞,尽起本部五千陇西锐士(驻长安附近),并配发新到之一百具‘雷火弩’及三百枚专用雷弹! 即刻前出至风陵渡以北、中条山南麓险要处!化整为零,专事截杀郭淮自河东郡南下的粮队、袭扰其后方营寨、焚毁其渡河器械(舟筏)!朕要郭淮未渡黄河,先在中条山下折戟沉沙!告诉蛾遮塞,山林河滩是他的猎场,朕要看到魏狗的尸骨阻塞汾水!

三、 潼关赤崖要塞,由诸葛亮亲自坐镇! 加固工事,“火沟雷区”增布“连环跳雷”八百具!引火之物混狼毒烟、砒霜粉!示司马懿以铁壁!长安守军(王平),加固城防,稳定人心,尤其北门防御!同时,抽调精骑三千,由裨将张嶷统领,屯于临晋(今陕西大荔)一带,视战况随时准备东渡洛水,支援风陵渡或侧击郭淮渡河部队!”

他倏然转向费祎:“大司农!潼关前线及长安粮秣,优先确保!命汉中吴懿,武关方向需严加戒备,谨防满宠疑兵变实兵,然不可过度分兵!汉中所有‘雷火弩’及已试射合格之‘轰天雷车’三具,火速经子午道或傥骆道北运,务必秘密送抵潼关诸葛亮军中! 告诉子龙,此新铸之锋,何时发出这‘龙吼’一击,由其临阵决断!朕信子龙,如信大汉未来!”

铁血军令化作无形烽火,从锦官城射向秦岭与黄河之畔的血火战场。

三月十五,黄河,风陵渡西岸。

残阳如血,将浩荡奔流的黄河水染成一条翻滚的赤金巨蟒。西岸滩头,低矮的临时土垒和拒马鹿砦构成第一道防线,后方则依托着几处稍高的河岸台地。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河水腥气和硝烟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