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潼洛摧锋(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强汉之墨色如血》最新章节。
巨大的库房门洞开,一辆辆覆盖着厚重油布的四轮辎车整齐排列。空气中弥漫着硝石、硫磺和桐油混合的刺鼻气味。陈矩嘶哑着嗓子指挥:
“甲字库!‘惊雷’装箱!三层油布,夹层填塞稻草细沙!轻拿轻放!贴‘火’字封条!”
“乙字库!雷火箭分装!箭矢、药筒分开密封!按五千支一车!”
“丙队!加固车辆!多备替换轮轴!此去潼关,虽为官道,然载重巨大,不容闪失!”
“丁队!押运兵士集合!领甲胄、强弩!国之重器,不容有失!遇袭,人与火器同殉!”
“明白!”押运校尉与士卒齐声怒吼。
陈襄穿着工匠短打,正和老师傅调试一辆特制加固辎车,车上装载着十枚“巨灵神”级震天雷。他手持卡尺,精确测量固定架间隙:“这里,再加一层减震软木!务必保证长途奔袭,箱体稳固!” 老师傅赞道:“少监心思缜密,此物关乎破城,马虎不得!” 陈襄点头,脑中闪过洛阳城墙的图样。
陇西,祁山道,疑兵造势,如火如荼。
马忠立于高坡,俯瞰下方。数千军士民夫正将无数草人套上蜀军号衣,布置在废弃营寨、山道两侧。旌旗招展(部分陈旧),炊烟袅袅(湿柴生烟),废弃辎重盔甲散落道旁,俨然一支大军驻扎。
马忠之子马承大声指挥:“把那堆破盾烂甲扔到路口!斥候最爱看这个!多撒点!弘哥,带人把那几架坏了的云梯残骸拖到显眼山坡上去!”
张弘正带人拖拽染着“血迹”(红土浆)的攻城器械残骸。一个新兵疑惑:“弘哥,这能骗过魏狗?” 张弘抹汗道:“疑兵之道,在声势与细节营造的‘势’。营寨炊烟、遗弃军械、漫山‘人影’,加上羌骑袭扰……魏军斥候远远望见,必以为我军主力在此!他们回报的只言片语,就够魏国中枢乱上一阵!” 经历战火的他,已懂得以势惑敌。
东三郡,汉水之滨,南线佯攻,虚张声势。
上庸城(魏占)轮廓在对岸晨雾中隐现。杨仪立于望楼,羽扇轻摇。其族侄杨峥眼神冷峻,猛地挥动令旗!
“咚咚咚——!呜呜呜——!” 战鼓号角震天!
“杀——!!” 数千士兵齐声呐喊!
数百面蜀军旌旗狂舞!
数十艘战船冲出河湾,弩箭上弦,火把高举,作势强攻!
上庸城头警锣大作,守军惊慌涌上。守将嘶吼:“快报邓都督!蜀军主力犯境!上庸告急!!”
杨仪对杨峥道:“每日如此‘佯攻’三次,时辰不定。夜间派小队潜行城下,射劝降书,点小股草料。务必让邓艾如坐针毡,不敢北顾!”
潼关,天下雄关,蜀军前进基地!
巍巍潼关,雄踞山河之险。此刻,关门洞开,城头飘扬的已是蜀汉赤旗!关内关外,俨然成为一座巨大的兵营与军械库,弥漫着大战前的肃杀与沸腾!
白毦兵营地: 四万精锐步卒,甲胄鲜明,阵列森严,正在演练攻坚阵型。喊杀声震天动地。陈到按剑巡营,目光如电,检查着每一架云梯、每一面巨盾。士兵们眼神坚毅,充满了对洛阳的渴望。
陌刀营、强弩兵校场: 寒光蔽日!两万陌刀手身披重甲,手持丈余长的恐怖陌刀,两万强弩兵身披轻甲,手持改良后的弩箭,随着魏延的号令,整齐划一地劈、砍、扫,瞄、射!每一次挥动都带起沉闷的破风声,仿佛能斩断钢铁洪流!肃杀之气令人窒息。
龙骑营马场: 二万马奔腾,烟尘如龙!姜维一身亮银甲,手持长枪,一马当先。身后万骑如潮,铁蹄叩击大地,发出滚雷般的轰鸣。冲锋、迂回、突击、骑射!动作行云流水,杀气盈野!张弘作为亲卫,牵马在场边,看得热血沸腾,恨不能立刻上马冲锋。
火器囤积区: 重兵把守的库区内,一箱箱贴着“火”字封条的“惊雷”震天雷和捆扎严密的雷火箭堆积如山。空气中弥漫着危险而诱人的硝烟味。先期抵达的陈襄,正与军械官紧张地清点、测试引信,确保每一件火器都处于最佳击发状态。他看着那些威力巨大的“巨灵神”,想象着它们在洛阳城墙上炸开的场景。
长安,丞相行辕,中枢神经。
诸葛亮已移驾长安,但目光与意志已牢牢锁定潼关。巨大的沙盘上,潼关至洛阳的山川地貌、城池关隘纤毫毕现。信使穿梭,将潼关前线、北路疑兵、南路佯动以及洛阳方面的情报(邓芝“飞羽”传回)源源不断汇集。
姜维(已从潼关快马赶回参与最后部署)、魏延、陈到等将领齐聚沙盘前。
“自潼关东出,首战必在函谷关(新安)!此关虽不及潼关险峻,然亦为洛阳屏障,守将司马亮(司马懿族侄)非庸才,必有重兵布防!”魏延指着沙盘。
“故需‘惊雷’开道,首战即雷霆!”姜维目光灼灼,“集中‘巨灵神’,轰塌其关门或城墙!雷火箭覆盖,压制守军!白毦兵趁势强攻,陌刀营跟进肃清!一日之内,必须破关!”
“龙骑营待命!”姜维手指点在函谷关后开阔地带,“破关后,龙骑立刻全速突进!不顾侧翼,直插洛阳西郊!抢占要地,震慑洛阳,切断其与西部残兵联系!为大军扫清通道!”
陈到补充:“函谷关破后,沿途弘农、陕城等据点,或传檄而定,或小股兵力清剿即可。主力务必不顾一切,直扑洛阳!绝不给司马昭喘息之机!”
诸葛亮坐于轮椅上,静静听着,羽扇偶尔轻点沙盘某处:“函谷关攻坚,火器为要。陈到将军,白毦兵登城,需多备土囊沙袋,填平护城河,缩短攻击距离。魏延将军,陌刀营紧随白毦之后,破门后负责肃清瓮城及城内巷战,务必迅猛,不留后患。伯约,”他看向姜维,“龙骑突进,贵在神速与锐气。然孤军深入,需精选路线,避开魏军可能预设的阻截阵地。破关后,你亲率龙骑先行!”
张弘作为姜维亲卫旁听,心潮澎湃。他听着这些决定帝国命运的部署,看着沙盘上那代表龙骑营的赤色箭头将如利剑般刺向洛阳,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灭国大战的恢弘与残酷。
潼关以东,魏境,暗流汹涌。
夜色如墨,函谷关以西一处魏军哨卡。戍主钱队正(一个三十多岁、满脸愁苦的低级军官)正对着油灯,反复看着手中一枚冰冷的云纹铜符和一张写着承诺的绢布。绢布上“保留田产”的字眼刺痛了他的心。营地里的士兵啃着掺了麸皮的硬饼,低声抱怨着饥饿和洛阳传来的可怕流言(司马懿遇刺、郭淮“悔过”、蜀军即将大举进攻)。
“钱头儿,听说了吗?潼关内,蜀军十几万精兵就在关后,还有会炸雷的妖法!”一个老兵神秘兮兮地说。
“哼,司马家自己都乱了套,还管咱们死活?听说洛阳粮价飞涨,当官的还在抢粮!”另一个士兵愤愤道。
钱队正摩挲着铜符,想起家中嗷嗷待哺的幼儿和被豪强强占的几亩薄田。他白天还呵斥了传播流言的士兵。但现在……他看着手下士兵麻木绝望的眼神,一个念头疯狂滋长。
他猛地攥紧铜符,压低声音,眼中闪过一丝狠绝:“都听着!想活命,想拿回田地的,管住嘴!等……等蜀军真打过来……见机行事!”
夜枭凄鸣。自潼关至洛阳的广阔土地上,邓芝的“蚀骨之毒”已深深渗入。魏国的根基,在饥荒、内乱、流言和蜀军泰山压顶的军事威胁下,正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蜀汉倾国之力锻造的灭世之锤,已在潼关高高举起,目标——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