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医疗站点遍地开(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针途》最新章节。

这个方法效果显着。有一次,一个偏远村庄发生不明原因发热疫情,当地卫生员束手无策。病例传回中央站后,林闻溪判断可能是斑疹伤寒,立即派出专人送去特效草药,并指导隔离防控,及时控制了疫情。

三个月期限将至时,发生了一件意外事件:日军对某个区域发动突然扫荡,该区域的七个医疗站点遭到破坏。

消息传来,林闻溪彻夜未眠。第二天,他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我们要建立流动医疗站,能够随时转移,适应游击战争环境。”

流动医疗站的设计极具创意:所有设备都能装在三辆马车上,半小时内完成转移展开;药品采用标准化包装,便于运输和管理;甚至设计了折叠式手术台和便携式消毒锅。

“这叫‘马背上的医院’!”傅连暲参观演示后赞叹道,“最适合我们的作战环境了。”

更令人惊喜的是,在建立医疗站点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

有个叫小李的卫生员,为了给深山独居的老人治病,每天徒步二十里山路,连续七天,直到老人康复;

有位女医生在接生途中遭遇狼群,她点燃火把驱狼,最终及时赶到,保住了产妇和婴儿的生命;

还有个小医疗站只有一名十六岁的小卫生员,却在日军扫荡时机智地将药品埋藏起来,保住了珍贵物资...

“这就是人民医疗的力量。”林闻溪在总结会上动情地说,“它不是建立在昂贵的设备和药物上,而是建立在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奉献和智慧上。”

到三个月期限届满时,边区已经建立了九十七个医疗站点,覆盖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最偏远的村庄也能在一天内得到医疗救助。

周副主席特地前来视察,看着分布图上密密麻麻的红旗,欣慰地说:“这是一个奇迹!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医疗体系,这是真正的人民医疗!”

然而林闻溪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他注意到两个新问题:一是妇幼保健薄弱,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仍然很高;二是预防工作不足,往往重治疗轻预防。

“下一步,我们要重点加强妇幼保健和疾病预防。”他在计划会上提出,“每个站点都要配备接生员,开展疫苗接种和卫生宣传。”

更宏大的设想也在他心中酝酿:建立边区医药学校,培养更多专业人才;编写《边区药物志》,系统整理当地药材资源;甚至筹建制药厂,生产标准化中药制剂...

夕阳西下,林闻溪登上山顶,俯瞰着延河两岸的村庄。在这些看似普通的窑洞里,正发生着医疗史上的革命:千百年来缺医少药的农民,第一次享受到了基本的医疗保障。

“看,杨家沟医疗点的灯亮了。”顾静昭指着远方一点灯火,“听说今天他们接生了双胞胎,母子平安。”

星星点点的灯火在黄昏中依次亮起,每一盏灯下,都有一个医疗点在守护着人民的健康。这些光点虽然微弱,却连成一片,照亮了整个边区。

林闻溪想起离开重庆时,何敬之的嘲讽:“没有西医西药,你们那套中医土法能成什么气候?”

现在,他可以用事实回答:依靠中医药的智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我们不仅能成气候,还能创造奇迹!

夜幕完全降临,延河在月光下静静流淌。在这片黄土地上,一个覆盖全体人民的医疗网络已经形成,它或许简陋,却充满生机。

明天,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更多的困难要克服。但此刻,林闻溪望着这片星星点灯的灯火,心中充满了希望。

医疗站点已经遍地开花,而更大的梦想,正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