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长安惊变 陛下夺权(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最新章节。

董卓的死,让压抑已久的长安城迸发出了短暂的狂欢。百姓们涌上街头,将王允奉为救世主,将吕布尊为护国英雄。而在这场狂欢的中心,十二岁的汉献帝刘协,第一次在朝堂之上,感受到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敬畏。

百官朝拜,山呼万岁。

他不再是那个被权臣随意摆布的傀儡,而是大汉名义上真正的共主。

然而,我和他都清楚,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短暂的平静。董卓的根基——那支驻扎在陕县的西凉军,才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小伍”",我们该怎么办?”深夜的御书房,刘协褪去了白日的威严,脸上满是属于他这个年纪的忧虑,“王允司徒主张尽数诛杀西凉降将,吕布将军则想将他们收编。朕觉得,都不妥。”

我赞许地点了点头。这三年的磨砺,已经让刘协学会了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不再是那个只会惊慌失措的少年。

“陛下圣明。”我走到沙盘前,指着代表西凉军的蓝色棋子,“王允之策,是逼他们反。西凉军多为凉州悍卒,家人宗族皆在军中,若让他们感到死路一条,必会拼死一搏。吕布之策,则是养虎为患。他虽有万夫不当之勇,却无驾驭骄兵悍将之能。一旦西凉军生乱,他根本压不住。”

“那依你之见?”

“分化,安抚,再图后计。”我沉声道,“传朕旨意,赦免李傕、郭汜等董卓旧部,言明罪在董卓一人,与将士无关。凡愿意归降朝廷者,保留官职爵位,其家眷予以妥善安置。同时,秘密派人联络其中素有威望但非董卓心腹的将领,许以重利,让他们从内部瓦解军心。”

刘协眼中一亮,立刻提笔草拟诏书。他知道,这是在和时间赛跑。可我知道,这一纸文书是没有什么用的,所以我准备借刀杀人顺便驱虎吞狼,我派各路人马前去布置我的计划争取把伤亡弄到最低。虽然我能用系统召唤的人物把所有反抗汉献帝的人杀光。可是这对我的历练又有什么意义呢,我除了拯救汉献帝也是为了更好的锻炼自己还有解开心结,我可是要回去拯救我的世界去的。我的世界同样有曹操袁绍孙权刘备这样的人压榨我们。虽然我在三国世界有系统,可是回去了我也只是普通人一个虽然有牛马之力但除了增强体质也没什么用了。所以我决定把系统带回自己的世界,即便不一定成功,但我还想试一试。所以我绝对不能这么做。等我把系统原理研究成功,我就能把它带回去了。

然而,我们还是低估了西凉军的凶悍和李傕、郭汜的狠辣。王允的强硬态度,以及朝廷迟迟没有明确的安抚政策,让他们误以为死期将至。后来被我策反打王允,在谋士贾诩的“毒计”下,他们决定孤注一掷,反攻王允。在我和召唤出来的侠岚们决定保护百姓,王允被打败之后,贾诩被抓听用。李傕郭汜被招降。王允之义女貂蝉被我收入系统空间可随时召唤,(晚上可有艳福了)我也想尝尝这三国第一美人的滋味,想想就激动,此乃后话,,吕布也被抓住为宫中护卫由于他反复无常所以我建议汉献帝让他去青楼历练一番。

当西凉军的兵锋出现在长安城下时,城内顿时大乱。吕布虽勇,但他麾下的并州军与西凉军积怨已深,根本无法有效协同作战。更致命的是,城中还有董卓旧部作为内应。

长安城,破了。但没破成功。只有有钱人受伤的世界达成了,让我用百姓们组建的好人好事团队前去救助长安的人们。他们同样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是我让系统赋予的各种能力。

那是长安百姓一生中最黑暗的几天。叛军如潮水般涌入,吃东西不给钱。玩美女不给钱,干啥都不给钱,有钱的世界顿时天塌了,不仅不给钱还反过来抢他们的钱,不给就是死路一条,我带着刘协,在几名忠心护卫的保护下,从皇宫的密道中逃出。一路上吃喝玩乐,用我召唤出的食物美酒,汉献帝搂着两丫鬟,我搂着貂蝉,坐在马车上,昔日的九五之尊,如今连一家好吃的餐馆都找不到。

我亲眼看到刘协因为吃饱喝足,去捡石头打路边的野狗,和野狗打了起来无聊地很。他抬起头,看着我,眼中没有泪水,只有一种淬了火的坚毅。

“姜小伍,朕明白了。”他声音沙哑,“没有自己的力量,仁义和诏书,虽然咱们一路上吃喝玩乐。但是没有权利,诏书不过是废纸一张。”

我心中一痛,却也为他的成长感到欣慰。帝王之路,本就是一条用血与火铺就的道路。

我们一路向东,迎接着被策反的叛军的给我们的钱财,也接受着各路诸侯的“金银珠宝各种宝物美女迎接”。我知道,无论是袁绍还是袁术,他们想要的都是一个可以控制的“皇帝”,而不是一个想要亲政的君主。他们都想让皇帝陷入美人乡中,然后自己做皇帝。

最终,在白波军残余势力和部分忠于汉室的官员还有我召唤的猛将姜松护送下,我们历经千辛万苦,抵达了残破无比的洛阳,钱财被洗劫一空,好吃的不翼而飞。又从洛阳,踏上了前往东都的道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们的目的地,是洛阳以东,一个即将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的地方——许都。

或者说,在我未来的规划里,它不该叫许都,而应成为大汉真正的心脏。

##奉天子以令不臣**这个计谋在脑海中响了起来。

当刘协的旗帜出现在许县地界时,一个身影率领着数千兵马,早已在道旁恭候多时。

他身形不高,其貌不扬,但一双眼睛却深邃如渊,仿佛能洞悉世间万物。他见到龙驾,立刻翻身下马,整理衣冠,大步流星地走到御前,五体投地。

“臣,兖州牧曹操,恭迎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洪亮,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忠诚。

刘协在车驾上看着这个男人,这个未来将要“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枭雄,心中百感交集。他看向我,我用眼神示意他:稳住。

刘协走下御驾,亲手扶起曹操,温言道:“曹卿辛苦。朕在长安蒙难,若非卿及时前来,后果不堪设想。”

“救驾于危难,乃臣子本分。”曹操叩首道,“许县城池虽小,但臣已将其修缮妥当,愿陛下临幸,臣必当竭尽全力,拱卫皇室,重振朝纲!”

这一刻,曹操的表现堪称完美。他给了刘协最大的尊重,也给了天下一个“忠臣”的表率。

我知道,这是曹操的阳谋。他需要皇帝这张牌,来号令天下,对抗袁绍等强大的诸侯。而我,也需要曹操的力量,来为刘协建立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并借此机会,真正开始组建属于皇帝自己的力量。

这是一场交易,一场豪赌。赌的是,我能否在曹操的阴影下,为刘协撕开一道通往权力的裂缝。

迁都许县,改称许都。刘协正式在这里安顿下来,大汉朝廷,终于有了一个临时的家。

曹操被任命为大将军,武平侯,总揽朝政。他开始有条不紊地推行“屯田制”,恢复生产,招贤纳士,许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我,则被刘协任命为“秘书监”,一个看似清闲,却能接触到所有奏章和文书的职位。我的任务,就是从这些海量的信息中,为刘协寻找机会。

“陛下,曹操是在用朝廷的资源,打造他自己的霸业。”我向刘协分析道,“屯田的粮食,招揽的人才,最终都会姓曹。我们不能阻止他,但可以‘分享’他的成果。”

“如何分享?”

“建立‘东宫学舍’。”我提议道,“以陛下的名义,在许都开设学堂,广收天下寒门子弟。由您亲自授课,讲授儒家经典与治国之道。曹操招揽的是能为他征战的‘才’,我们培养的是忠于大汉的‘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我们未来的根基。”

刘协深以为然,立刻下诏。一时间,许都的寒门子弟踊跃报名,刘协以他渊博的学识和温和的君王风范,迅速赢得了年轻学子们的拥戴。这些被称为“帝党”的新生力量,开始被安插进朝廷的各个基层部门。

与此同时,我利用我对历史的了解,开始向刘协推荐那些尚未出山,或未遇明主的“奇人”。

“陛下,河北有一人,名叫郭嘉,字奉孝。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却因体弱多病,不被袁绍重视。可密遣使者,带上您的亲笔信和千金良药,请他出山。告诉他,大汉需要的,不是健康的躯壳,而是智慧的头脑。”

“陛下,颍川有一人,名叫荀彧,字文若。他虽在曹操麾下,但其内心深处,仍是一位心向汉室的王佐之才。您无需拉拢,只需在私下场合,多与他探讨匡扶汉室之策,以君臣之礼待之,以国士之遇敬之。他的心,会慢慢向陛下倾斜。”

“陛下,还有一人,名叫司马懿,字仲达。此人鹰视狼顾,深藏不露。现在还不到动他的时候,但需派人时刻留意他的动向。”

刘协一一照办。郭嘉的到来,为我们的“智囊团”注入了最强大脑。而荀彧,则在一次次与刘协的深夜长谈后,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与挣扎。他发现,这位年轻的皇帝,远比他想象的要雄才大略,而曹操的野心,也日益显露。他开始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不自觉地站到了皇帝这边。

机会,很快就来了。

袁绍统一河北,兵强马壮,率大军南下,与曹操在官渡对峙。朝堂之上,主降派言论甚嚣尘上,许多大臣都认为曹操必败,已经开始暗中与袁绍联络,为自己留后路。

曹操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就在这时,刘协在朝堂之上,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脱下龙袍,换上戎装,亲自前往曹军大营劳军。

他对着三军将士,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朕自长安东归,深知百姓疾苦。袁绍名为汉臣,却拥兵自重,狼子野心。若其得胜,汉室将再无宁日!曹将军,是朕的屏障,是大汉的长城!今日,朕与众将士同在,此战,不胜,则死!”

少年天子的一番话,让整个曹军士气大振。士兵们高呼“万岁”,声震云霄。曹操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单膝跪地,誓言此战必为陛下扫平河北。

刘协用他的血性,将曹操和整个曹军,与大汉的命运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而私下里,我早已将“乌巢粮仓”的精确位置,通过郭嘉的手,以一种“偶然发现”的方式,送到了曹操案头。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战后,曹操的威望达到了顶峰。但他回到许都,却发现有些东西不一样了。朝堂之上,那些由“东宫学舍”出身的年轻官员,开始敢于对一些他的决定提出异议,而他们的理由,永远是“于礼不合,于法无据”。

荀彧,也越来越多地站在了皇帝一边,用“匡扶汉室”这面大旗,制衡着曹操的权力。

更让他感到不安的是,皇帝不再是那个只需要他保护的少年了。刘协开始亲自处理政务,对各地的民政、财政了如指掌。他提出的许多见解,都让曹操感到惊讶。

他开始意识到,他请回来的,不是一条泥塑的龙,而是一头正在悄悄长出鳞爪的真龙。

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在许都的朝堂之上,悄然打响,官渡之战后,曹操北征乌桓,平定河北,威势日隆。他开始不经意间,流露出对权力的渴望。他出入开始使用天子仪仗,甚至有了“加九锡”的念头。

每一次试探,都遭到了荀彧和“帝党”官员的强烈反对。他们的理由很充分:丞相功高盖世,但更应恪守臣节,为万世表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