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帮关羽解开心结(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最新章节。

今天,姜小伍准备奉汉献帝的命令帮三国之中解不开心结的猛将谋士解开心结,今天就先藏威震华夏的关羽吧,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版本。这一次,姜小伍,是一个真正将智慧融入历史的破局者。

---

### **樊城之上:一个粉丝的逆天改命**

姜小伍睁开眼时,发现自己正坐在一座中军大帐里,身下是冰凉的竹席。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水汽和一种他只在历史书上闻到过的、名为“战争”的味道。

“抬起头来。”

一个威严如洪钟的声音响起。姜小伍缓缓抬头,看到了那张他曾在无数画像、游戏、影视剧中瞻仰过的脸——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一部美髯垂于胸前。他不是在做梦,他正跪在汉末的武圣,关羽的面前。

“君侯,”姜小伍的大脑飞速运转,结合着脑中残存的记忆碎片,他立刻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胜利的顶点,也正是危机的起点。他现在的身份,是关羽军中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谋士,同样名叫姜小伍。

“君侯,于禁七军已为我所破,庞德授首,樊城已是瓮中之鳖。然末将夜观天象,又探知东吴动向,心中不安,特来进言。”姜小伍脱口而出,他必须立刻抓住关羽的注意力。

关羽抚着长髯,眼中带着一丝赞许和疑惑:“哦?你有何不安?樊城指日可下,我军士气正盛,何不安之有?”

这正是历史的第一个转折点!姜小伍心中呐喊,他知道,此刻的关羽,正处在一生最骄傲的时刻,也最听不进逆耳忠言。他不能像后世的评论者那样直说“您太傲了”,那等于自寻死路。

他顿首道:“君侯,末将非是说军情不利,而是说此战之‘势’。我军如日中天,则曹操必惊,孙权必忌。此二人,非庸主也。曹操会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樊城,因为樊城背后是许都;孙权则会像一头潜伏的饿狼,紧盯我们的背后——荆州。我们攻城越急,背后的威胁就越大!”

关羽的眉头微微皱起,显然,这番话触动了他。

姜小伍趁热打铁,抛出了他的第一个,也是最核心的谋略:“**故末将以为,樊城不可急攻,当‘围点打援’,以战养战,变攻城战为歼灭战!**”

“详述。”关羽只说了两个字,但眼神已经变得锐利。

“君侯可命一部兵力,继续围困樊城,做出志在必得的姿态,但不必强攻。同时,将主力部队埋伏于襄樊之间的要道。曹操必派徐晃等援军前来,我军则以逸待劳,将其一一击破。每灭一支援军,我军的声势便盛一分,曹操的恐惧便深一分,孙权的疑虑便重一分!”

这番话彻底说到了关羽的心坎里。围点打援,既显示了自己的耐心和谋略,又能不断斩获战功,扬名立万。这比单纯啃下樊城这块硬骨头,要风光得多。

“好!”关羽抚掌称善,“就依你之计。那东吴方面,又该如何应对?”

姜小伍知道,这才是最关键的一步。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那个在后世看来匪夷所思,但在当时却可能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主动示弱,联吴抗曹。**”

帐内诸将一片哗然。关羽的脸色也沉了下来:“我乃汉寿亭侯,奉大汉皇叔之命讨伐国贼,岂能与江东孙权小儿为伍?”

“君侯息怒!”姜小伍再次叩首,“此非联吴,而是‘用吴’!我们不是要与他结盟,而是要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诱饵’,让他不敢动,只能动!”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君侯可立刻修书一封给孙权,言辞务必谦和。信中就说,此次北伐,是为刘备夺取汉中后,进一步威胁许都,为日后匡扶汉室大业做准备。同时,主动提出,一旦攻下樊城,便将襄阳、南郡等长江以北的数座城池‘借’给东吴,作为东吴出兵牵制曹操合肥方向的报酬。”

“什么?!”关平大惊,“将荆州的土地送给孙权?这……这岂不是资敌?”

姜小伍摇了摇头,直视关羽:“君侯,请想。孙权最想要的是什么?是荆州全境。我们若主动让出长江以北,他得到的是实利,但长江以南的核心地区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他若同意,则我们北伐无后顾之忧;他若不同意,则天下人皆知,是他孙权见利忘义,不顾抗曹大义。届时,我们再传檄天下,声讨孙权,占据道义制高点!”

“更何况,”姜小伍的声音变得极具诱惑力,“我们‘借’出去的,只是曹操还没丢掉的城池。我们是用一张空头支票,来稳住孙权,换取攻下樊城的宝贵时间。这叫‘借花献佛’,‘空手套白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