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帮关羽解开心结(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最新章节。
关羽沉默了。他一生重义,但也非蠢人。姜小伍的计策,看似让步,实则是一箭三雕:稳住了孙权,占据了道义,还能集中精力对付曹操。这种充满纵横捭阖之术的谋略,是他以往不屑于用的,但此刻却显得如此切中要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信,由你来写。”良久,关羽缓缓说道,“措辞,要让孙权挑不出一丝毛病。”
接下来的战局,完全按照姜小伍的剧本展开。
孙权收到关羽的信后,陷入了长久的犹豫。一方面,唾手可得的江北数郡让他心动;另一方面,关羽前所未有的谦卑态度,又让他感到困惑。最终,在鲁肃(此时鲁肃未死,姜小伍力主争取这位关键人物)的劝说下,孙权决定“观望”,只派少量兵力在边境虚张声势,并未真正背刺。
而另一边,曹操派出的援军徐晃部,果然在半路遭到了关羽主力的伏击。经过数场激战,徐晃大败,退守许都。消息传到许昌,朝野震动,曹操甚至真的动了迁都的念头。
樊城,在孤立无援和内部士子叛变(姜小伍提前策反了守将的亲信,打开了一处小门)的双重打击下,被关羽顺利攻克。
“威震华夏”不再是顶峰,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攻克樊城后,姜小伍立刻劝关羽:“君侯,立刻将襄阳等城移交东吴,并上表汉中王,请其亲率大军出汉中,直取长安!我们在荆州,则整备兵马,准备北上,与主力会师于中原!”
关羽虽然对交出城池有些不情愿,但姜小伍的话他已言听计从。他亲自将城池印信交给东吴使者,并修书一封给刘备,言明自己已扫清北伐障碍,请大哥尽起西川之兵,共定天下。
刘备在成都接到捷报和关羽的信,又听闻曹操震动,大喜过望。在诸葛亮和姜小伍(通过关羽的信件)的“远程”建议下,刘备留魏延守汉中,亲率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大军十万,出秦川,直逼关中。
历史的车轮,在这一刻被彻底扭转。
曹操两线作战,疲于奔命。西线,刘备大军势如破竹;南线,关羽整备完毕,再次出兵,兵锋直指许昌。更致命的是,孙权在得到江北数城后,与曹魏的矛盾愈发尖锐,在姜小伍的“忽悠”下,他真的相信了“瓜分中原”的美好前景,开始猛攻合肥,牵制了曹军大量兵力。
公元221年,刘备与关羽在郑州会师。望着城下并肩而立的汉军旗帜,曹操忧愤成疾,不久后病逝于洛阳。
曹丕继位,根基不稳,难以抵挡汉军的雷霆攻势。又过了一年,洛阳被攻克,汉室在历经百年动荡后,名义上完成了统一。
庆功宴上,刘备高坐皇位,封关羽为“武安王”,总领天下兵马。而姜小伍,则被破格提拔为军师将军,封侯,成为了蜀汉政权中一颗耀眼的新星。
夜深人静,姜小伍独自站在洛阳的城楼上,望着天上的明月。他成功了,他用自己的谋略,帮助偶像打破了宿命,一统天下。
关羽不知何时走到了他的身边,递给他一壶酒。
“先生,这一壶,我敬你。”关羽的声音依旧洪亮,却多了一份温和,“没有你,就没有我关羽的今天,更没有大汉的今天。只是……我时常在想,若按我原本的路走下去,会是如何?”
姜小伍心中一凛,他知道关羽指的是什么。他沉默片刻,答道:“君侯,历史没有如果。您原来的路,虽然悲壮,但成就了您的‘义’。而现在的路,虽然圆满,却需要您放下一些‘傲’。两者并无高下之分,只是选择不同。”
关羽长叹一声,仰头饮尽杯中酒,望着远方,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平静与释然:“你说得对。义存于心,而非形于外。小伍,谢谢你,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天下。”
姜小伍也饮了一口酒,辛辣的液体滑入喉咙。他知道,自己不仅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一段历史。他不再是那个在屏幕后敲击键盘的评论者,而是真正成为了历史的创造者之一。
他抬起头,看着这个被自己亲手塑造的、崭新的三国时代,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与豪情。这,或许才是他穿越而来,真正的意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