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无声的呐喊(上)(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山河渡客:手机号的第一百位机主》最新章节。
第29章:无声的呐喊(上)
ID-006任务完成的愿力暖流尚未完全平息,那古老的号码在林夏掌心微微发热,仿佛一颗搏动的心脏,正将新生的能量泵向全身。850涟漪的巨额收入,让【愿力商店】里几个原本灰暗的选项都亮了起来,连带着林夏的精神也为之一振。证明与理解,这种情感能量的转化率,果然远超寻常。
然而,这份充盈感并未持续太久。当手机屏幕自动亮起,显示出下一个任务的简短预告时,一股截然不同的寒意悄然弥漫开来。
【即将解锁】
机主编号:第94任
代号:无言者
时代印记:声音的壁垒与无声的宇宙
心愿核心:让我的声音,被该听到的人听见。
风险提示:涉及深层沟通障碍与身份认同困境。
“无言者……”林夏喃喃自语。这个代号本身就带着一种沉重的孤寂感。与前几个任务相比,这个心愿更加抽象,也更加刺痛人心。“让我的声音,被该听到的人听见”——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关于表达与理解的愿望,但“无言”二字,又暗示着某种表达途径的阻塞。
她没有急于解锁任务,而是先和陈舟、苏哲通了气。三人在常去的那家24小时自习室碰头,窗外是都市永不熄灭的霓虹。
“第94任,时间点上应该更早一些,大概在2013到2014年左右。”陈舟根据倒叙序列推测道,“那是移动互联网全面爆发,社交媒体开始深刻影响生活的年代。‘声音’在这个语境下,可以指实际的声音,也可以指表达权、话语权。”
苏哲用他惯有的冷静分析道:“‘该听到的人’,这个界定很关键。是特定某个人?某个群体?还是社会大众?法律上,保障公民的表达自由与通信自由是基本原则,但现实中,各种有形无形的壁垒始终存在。”
林夏点点头,感受着口袋里手机传来的、若有若无的牵引感。她决定正式接取任务。
指尖在屏幕上轻点,愿力被扣除了象征性的少量,作为“钥匙”。更多的记忆碎片与系统分析如潮水般涌入。
【ID-007 任务详情】
机主:第94任 “无言者”(真实姓名:沈默)
年代:约2013-2014年
身份背景:先天重度听力障碍者,依靠助听设备及后天艰苦语言康复训练,能进行基本唇读和模糊不清的口语表达,但主要依靠文字和手语沟通。网络是其最重要的信息获取与自我表达窗口。
心愿深度解析:
· 表层: 希望其精心制作的、分享听障人士生活与内心世界的手语视频,能被一位早已断绝联系的、听力正常的童年好友“小光”看到。
· 中层: 渴望跨越声音的壁垒,与“外面的世界”、与曾经失去的朋友,重建理解的桥梁。
· 核心: 确认自身价值,证明即使身处无声世界,其思想、情感与存在,同样值得被“听见”和珍视。
关键线索:
1. 记忆烙印: 与“小光”在小学毕业时因沟通不畅和他人嘲笑而爆发争吵,对方一句“跟你说话太累了!反正你也听不明白!”成为深彻心底的刺。
2. 数字遗产: 一个名为“沉默之声”的加密视频博客,内含数十个由沈默自编自导自演的手语视频,记录其生活、思考、对社会热点的独特见解(配以精心撰写的文字字幕)。
3. 执念指向: 强烈的愿望能量聚焦于“小光”(大名:赵晨光)一人身上。
特殊挑战:
· 目标定位: 赵晨光踪迹不明,十数年过去,人海茫茫。
· 沟通鸿沟: 如何向一个听力正常、且可能对过去抱有复杂情绪的人,有效传递听障者的心声?
· 内容破壁: 手语视频这种形式,对非听障人士而言,存在天然的接受门槛。
记忆回溯的片段更是让林夏感同身受。她“看”到年幼的沈默如何努力分辨老师模糊的口型,如何在康复教室里一遍遍发出扭曲的音节,如何因为沟通不畅被同龄人孤立,又如何在小光离开后,将所有的倾诉欲都投入到了那个闪烁的电脑屏幕前,用飞舞的手指和坚定的眼神,构建属于自己的“声音”王国。
那种渴望被理解、渴望连接,却又被物理条件所禁锢的孤独与坚韧,比任何言语都更具冲击力。
“这次的任务,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林夏将了解到的情况分享给两人,声音有些低沉,“这不只是找一个人,而是要在两个人之间,搭建一座跨越十年时光和声音壁垒的桥。”
陈舟面露难色:“赵晨光……这个名字太普通了,几乎无法查找。而且,就算找到,我们如何开口?说‘你好,你十年前失聪的朋友做了视频希望你看到’?这太突兀了,很可能引发对方的警惕甚至反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