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无声的呐喊(上)(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山河渡客:手机号的第一百位机主》最新章节。

苏哲也指出关键点:“最大的障碍在于,赵晨光是一个听力正常的人。他很可能没有意愿、也没有耐心去观看一个需要依赖字幕、且内容可能勾起他不愿回忆往事的手语视频。‘推送’到他的眼前容易,但让他‘打开心扉’去接收,是另一回事。”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这次的任务,似乎陷入了死胡同。

林夏凝视着系统中那个名为“沉默之声”的加密博客图标,忽然问道:“如果我们都看不懂手语,那我们如何能确定,沈默在视频里‘说’了什么?又是什么,让他坚信这些视频能够打动赵晨光?”

陈舟眼神一亮:“你的意思是……视频内容本身,可能就是钥匙?”

“系统提示,沈默的视频配有‘精心撰写的文字字幕’。”林夏点开系统的预览功能,虽然无法观看完整视频,但可以随机看到几条视频的标题和简介字幕片段:

· 标题:《如果声音有形状》

简介片段: “……你们用耳朵听风,我用眼睛看风拂过柳梢的弧度。我们感知的是同一个世界,只是用了不同的‘语言’……”

· 标题:《对不起,和我爱你,手语很像》

简介片段: “……小时候吵架,我说不出道歉,你也看不懂我的手势。现在我想告诉你,那句没来得及的‘对不起’,和一直没变的‘想念’,在我的世界里,动作只差一点点……”

· 标题:《写给光明的一封信》

简介片段: “……你叫晨光,是我黑暗世界里最早的那束光。即使你走了,我依然在用我的方式,记录有光的世界……”

这些文字片段,如同黑暗中透出的微光,瞬间照亮了方向。

“这些文字……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林夏深吸一口气,“沈默他不是在‘诉苦’,他是在分享一个我们从未见过的、同样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他的‘声音’,充满了力量和美。”

“我明白了!”陈舟猛地一拍手,“难点不在于传递‘信息’,而在于传递‘感受’。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方法,让赵晨光先被这些文字的力量打动,产生好奇,进而主动想去了解视频本身,想去了解现在的沈默!”

“先文后影,由字入心……”苏哲沉吟着,也表示赞同,“这或许是突破心防的关键一步。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先找到赵晨光。”

寻找赵晨光,成为了当前最棘手的难题。名字普通,年代久远,线索几乎为零。

林夏再次将希望寄托于系统的能力。她集中精神,尝试调动【心愿线索网络】,将沈默记忆中关于“小光”的模糊印象——大约是同龄人,可能居住在当年小学附近区域,以及那份强烈的执念作为“信物”,进行区域性扫描。

愿力缓缓消耗,手机屏幕上的地图不断缩小范围,最终定格在城市的另一个方向,一个新兴的科技产业园区附近。

【线索共鸣确认】

目标关联体:赵晨光(强关联)

大致区域:高新区创新大厦及周边

状态:已就业,生活稳定

共鸣特征:对“童年”、“友谊”、“遗憾”等关键词存在潜在情感响应。

范围再次缩小,但高新区创新大厦及周边写字楼、住宅区密集,住着成千上万的年轻人。

“剩下的,恐怕要靠笨办法了。”陈舟推了推眼镜,“结合他的年龄和可能的教育背景,重点筛查高新区几家大型科技公司的员工名录,或者关注那片区域的社交媒体打卡信息……”

就在三人准备分工开始大海捞针时,林夏注意到系统界面的角落,一个在完成李哲任务后新解锁的、她还未仔细研究的功能微微闪烁——【信息流标记·深度溯源】。

功能说明: 可基于已知的碎片化信息(如昵称、旧邮箱前缀、曾用名等),在网络公共信息源中进行更深度的关联挖掘与身份拼图。

林夏立刻尝试。她将“小光”、“晨光”、沈默记忆中学校的大致区域、以及高新区等要素输入。

几分钟后,系统在浩瀚的网络信息中,锁定了一个社交媒体账号。账号主人名字就是“赵晨光”,头像是一个戴着VR设备的侧影,简介写着“VR/AR开发者,沉迷于构建虚拟新世界”,定位信息多次出现在高新区创新大厦。而一条三年前的、几乎被遗忘的怀旧帖文里,他提到:“忽然梦见小时候院子里那个总是安静看着我们玩的小默了,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是他!

找到了!赵晨光,不仅存在,而且似乎,也并未完全遗忘童年的朋友。

林夏将手机屏幕转向陈舟和苏哲,上面是赵晨光社交媒体主页的截图。

目标已锁定。

接下来,是如何将“沉默之声”,精准地送入这位“VR世界构建者”的眼中、心中。一座横跨十年寂静与喧嚣的桥梁,开始了最初的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