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女娲‘造’人(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华夏英雄谱》最新章节。
女曦的呼吸越来越微弱,像一盏即将燃尽的油灯。洞穴深处的石床上,这位女娲氏族最伟大的族长躺在兽皮毯中,周围围满了族人。六十八个春秋的风霜在她脸上刻下深深的沟壑,银白的长发散落在枕边,如同冬日的雪。
“母亲...”曦桐跪在床边,紧握着那双曾经有力如今却枯瘦如柴的手。她能感觉到生命正从这双手中流逝,那股温热在一点点消散,仿佛一阵轻轻的风就能将其彻底带走。她的眼中蓄满了泪水,却强忍着不让它们落下,她害怕自己的悲伤会惊扰到即将远行的母亲。
老祭司娲灵——曦桐的祖母,站在床的另一侧,手持骨制法器,低声吟唱着古老的安魂曲。她的声音已经沙哑,却依然庄严肃穆。那古老的曲调仿佛来自遥远的天际,在洞穴中回荡,带着一种神秘而宁静的力量,安抚着在场每一个人躁动不安的心。
女娲氏族幽深昏暗的洞穴之中,潮湿的气息弥漫在每一寸空气里。女曦缓缓睁开眼睛,那双曾经锐利如鹰、能洞察一切的眼睛,如今已浑浊不堪,犹如被岁月蒙上了一层厚重的迷雾。可即便如此,那眼眸深处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藏着无数岁月沉淀的故事与智慧。
她的目光在围聚在洞穴中的人群中缓缓搜寻,眼神中带着眷恋与不舍。众人皆神情凝重,默默注视着女曦。最终,她的目光落在了女儿曦桐的脸上。曦桐的面容带着几分与女曦相似的坚毅,此刻却满是担忧与悲伤。
“桐...过来...”女曦的声音细若游丝,虚弱得仿佛一阵微风就能将其吹散。那声音在寂静的洞穴里回荡,带着无尽的疲惫与一丝急切。
曦桐赶忙俯身向前,小心翼翼地将耳朵贴近母亲的嘴唇,她能感受到母亲微弱的呼吸拂过脸颊,带着生命即将消逝的凉意。
“记住...族长的责任...”女曦艰难地说道,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不是统治...而是...引导...像河流引导水滴...像大地引导根须...”她的话语断断续续,却又无比坚定,仿佛是用生命最后的力量在女儿心中刻下这至关重要的嘱托。
曦桐感觉喉咙发紧,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般,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用力地点点头,声音略带颤抖:“我会记住的,母亲。”
“外面的世界...在变化...”女曦继续说道,每个字都像是从肺里挤出来的,带着沉重的喘息声,“我们...不能...固守...旧路...”
曦桐再次点点头,泪水模糊了视线。她知道母亲指的是什么——近几年来,周边部落间的冲突愈演愈烈,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战争的阴影时常笼罩在这片土地上。而女娲氏族内部,也出现了令人忧心的变化。一些年轻的族人开始对传统的生活方式产生质疑,渴望寻求新的发展道路;而另一些年长的族人则坚持守旧,不愿做出任何改变。氏族内部因此出现了分歧与矛盾。
“拿...拿来...”女曦颤抖的手指指向洞穴墙壁。
苍山智者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他迈着沉稳的步伐,从墙上取下一根骨杖——那是族长的权杖,顶端镶嵌着一块罕见的绿松石,在洞穴中微弱的火光映照下,散发着神秘而柔和的光芒。这块绿松石历经岁月的洗礼,象征着权力与责任,承载着女娲氏族历代族长的智慧与期望。
女曦用尽最后的力气,伸出颤抖的双手,将权杖交到女儿手中。她的手枯瘦如柴,皮肤松弛地耷拉在骨头上,但那双手传递出的力量却让曦桐为之一振。“女娲氏族...交给你了...我的女儿...”女曦的声音虽然微弱,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曦桐紧紧握着权杖,那沉甸甸的质感从掌心直透心底,仿佛一座无形的山压在她的肩头,让她每一次呼吸都带着一丝沉重。
她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洞顶。那里,还留着几十年前母亲带领族人修补的痕迹,白色的石灰宛如一条蜿蜒的伤疤,虽已愈合,却醒目地见证着女娲氏族一路走来的坚韧与顽强。当年,一场罕见的暴雨几乎将洞穴摧毁,是母亲,女曦,挺身而出,带领着族人们日夜奋战,用粗糙的双手和不屈的意志,将摇摇欲坠的家园重新修复。那一段艰苦卓绝的日子,每一块石灰都凝聚着族人的汗水与希望,如今,这伤疤成了氏族荣耀的象征,也是母亲留给曦桐的精神遗产。
“我发誓,以我的生命守护族人。”曦桐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在洞穴中回荡。她的眼神中透着决绝,仿佛燃烧的火焰,照亮了这片古老的空间。
就在这时,女曦静静地躺在简陋的石床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最后一个微笑。那微笑中,有对女儿的欣慰,有对氏族未来的期许,还有一丝解脱的释然。她的眼睛慢慢闭上,像是合上了一本记载着漫长岁月的史书。胸口的起伏逐渐停止,生命的气息如风中残烛,悄然熄灭。娲灵那一直轻柔吟唱的声音也戛然而止,整个洞穴瞬间陷入一片死寂,只有火把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突兀,仿佛是生命离去的挽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族长……走了。”苍山的声音打破了沉默,那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又努力压抑着悲痛。他是女曦多年的得力助手,见证了女曦为氏族付出的一切,此刻,他的心中满是哀伤与不舍。
曦桐缓缓走到母亲身旁,轻轻握住她的手,将那只曾经无比温暖、无比有力,如今却渐渐冰冷的手放在母亲胸前。她俯下身,温柔地亲吻着母亲冰凉的额头,那一瞬间,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她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母亲温暖的怀抱是她最安全的港湾,母亲的鼓励与教导是她成长的力量源泉。而现在,母亲永远地离开了她,她必须独自扛起氏族的重担。
当她直起身时,眼中的泪水已经悄然滑落,但她的神情却无比坚毅。她看到,所有族人都整齐地跪了下来,包括年迈的祖母娲灵。娲灵的眼神中,既有对女曦离去的悲痛,也有对曦桐的期待与信任。
“族长万岁!”岩火——当年那个年轻气盛、曾经质疑女曦决策的年轻人,如今已是头发花白的老者,率先高呼。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也让他的心智变得更加成熟。他深知,氏族需要新的领袖,而曦桐在女曦的教导下,早已具备了担当重任的能力。
“族长万岁!”族人们齐声呼应,声音在洞穴中久久回荡,仿佛是对新族长的坚定支持,也是对逝去族长的深切缅怀。
曦桐紧紧握住权杖,她能感觉到权杖的重量又沉了几分。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不再只是那个无忧无虑的曦桐,而是女娲氏族的族长,两百多条鲜活的生命,整个氏族的兴衰荣辱,都沉甸甸地掌握在她的手中。
时光匆匆,三个月如白驹过隙般一闪而过。雨季来临前的最后一次部落大会上,曦桐身姿挺拔地站在中央的石台上,环视着聚集的族人。经过这三个月的磨练,她逐渐适应了族长的角色,但眼前的景象却令她忧心忡忡。
议事厅中,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沉闷。“今年新生儿的数量又减少了,”苍山声音沉重地汇报着,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众人的心口,“而且...有四个没能活过满月。”
人群中顿时传来压抑的啜泣声,那声音如同细密的针,扎在每个人的心头。曦桐的目光缓缓扫过那些怀抱婴儿的妇女,心中一紧。许多婴儿看起来异常瘦小,眼神呆滞,仿佛生命的火焰随时都会熄灭。她的眉头紧锁,担忧如同潮水般蔓延。
“狩猎队的情况如何?”曦桐转向岩火的儿子——现任狩猎队长石矛。石矛身材魁梧,平日里总是充满活力,此刻却一脸疲惫与无奈。他缓缓摇摇头,声音中透着沮丧:“收获越来越少。有熊氏和有苗氏不断侵占我们的猎场,冲突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上周,松土的儿子在战斗中受了重伤,至今还昏迷不醒,生死未卜。”
曦桐紧紧握紧手中象征着氏族权力的权杖,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情况比她想象的还要糟糕。自从母亲去世后,周边部落的侵扰日益频繁,而女娲氏族的人口却在不断减少,新生儿存活率逐年下降。更可怕的是,活下来的孩子中,许多都体弱多病,智力似乎也不如从前。看着氏族中这些脆弱的新生命和日益艰难的生存状况,曦桐的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使命感和焦虑。
大会结束后,曦桐留下苍山和几位长老商议对策。大帐内,烛火摇曳,光影在众人脸上跳动,映出他们凝重的神情。“这种情况持续多久了?”曦桐直截了当地问,她的眼神坚定而急切,希望能从长老们这里找到一些线索。
苍山捋着那把长长的白胡子,神情凝重,仿佛陷入了回忆:“至少十年了,只是越来越严重。你母亲生前就注意到了,她一直在寻找解决的办法,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方案。”
“但什么?”曦桐追问道,她敏锐地察觉到苍山话里有未尽之意。
老智者犹豫了一下,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视一圈,似乎在权衡着什么。最终,他缓缓开口:“她曾提出过一个想法...与其他部落通婚。”
“什么?”娲灵猛地抬头,银发在火光中闪烁,眼神中满是震惊与愤怒,“与外族通婚?这违背祖训!”娲灵是氏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一直坚守着传统的理念,对祖训更是尊崇备至。
其他几位长老也纷纷点头,脸上露出担忧和反对的神色。“祖训不可违啊,这是我们氏族延续至今的根基。”一位长老说道。“一旦开了这个先例,氏族的血脉和传统将会受到冲击,后果不堪设想。”另一位长老附和道。
曦桐陷入了沉思,她理解长老们的担忧,祖训在氏族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轻易更改可能会引发内部的混乱和不安。但眼前氏族面临的困境又让她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提议。如果不做出改变,氏族的未来将充满危机,人口减少、实力削弱,最终可能会被其他部落吞并。
曦桐静静地伫立在议事厅门口,目光越过广袤的山林,落在远处连绵起伏的苍山上。微风轻拂,撩动她的发丝,可她的心却如这平静表象下暗涌的湖水。苍山默默地走到她身旁,打破了这长久的静谧。
“母亲真这么说过?”曦桐的声音带着一丝犹疑,像是生怕这话语中的真相会如泡沫般轻易破碎。苍山微微颔首,神色凝重。
“她认为,长期族内通婚,血脉太过接近,是导致后代衰弱的原因。就像同一块地上的作物,连续种植多年就会变得瘦弱。”苍山缓缓说道,声音在风中飘荡,带着岁月的沧桑。
曦桐若有所思,脑海中浮现出族里孩子们的模样。那些与远方部落交换来的配偶所生的孩子,确实往往比纯族内通婚的孩子更健康强壮。族内的孩子们,不少身形瘦小,时常生病,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艰难。这残酷的现实,与母亲的话相互印证,让她越发觉得这个解释很有道理。
“那我们为什么不尝试?”曦桐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望向苍山问道。她心中燃起一丝希望,渴望能为氏族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娲灵原本坐在厅中的石椅上,听到曦桐的话,猛地激动地站起来,手中的骨杖重重地顿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因为这是亵渎!我们的血脉是山神赐予的,纯净无瑕!与外族混血,会玷污神灵的恩赐!”娲灵的声音尖锐而严厉,眼中满是愤怒与不容置疑。
“可是祖母,”曦桐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冷静,向前迈出一步,目光直视着娲灵,“看看现在的孩子们!如果我们继续这样下去,女娲氏族终将消亡!”她的心中满是忧虑与急切,为氏族的未来深感担忧。
“那也比背叛祖训强!”娲灵固执地大声说道,手中的骨杖再次重重敲在地上,仿佛要将自己的意志通过这敲击声传递给所有人。
会议在一片紧张与僵持的气氛中不欢而散。曦桐独自回到自己的居所,躺在简陋的兽皮床上,却辗转难眠。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族里孩子们病弱的模样,以及娲灵愤怒而坚决的神情。她深知娲灵对祖训的尊崇,也明白改变传统面临的巨大阻力,但氏族的未来如同沉重的巨石,压在她的心头。
夜晚的山洞静谧而深邃,偶尔传来几声野兽的低嚎。曦桐再也无法忍受内心的煎熬,起身披上兽皮,朝着洞穴深处走去。洞穴深处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气息,墙壁上燃烧的火把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将她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她来到那幅巨大的壁画前,壁画已经有些年头,色彩斑驳,但描绘的女娲氏族起源传说依然清晰可辨。女神女娲用黄土造人,赋予他们生命。女娲的形象庄重而神圣,周围是一群被赋予生命的人类。曦桐轻轻地抚摸着粗糙的壁画,手指划过那些凹凸不平的纹路,仿佛能触摸到传说中的古老岁月。
“也许...我们都是女娲的孩子,只是被造在了不同的地方...”她喃喃自语。这个念头如同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在她心中激起层层波澜。她想,既然大家都是女娲的孩子,那又为何要拘泥于血脉的纯净,拒绝与外族交流通婚呢?
一个静谧的夜晚,月光如水洒在曦桐简陋的住所。曦桐独自坐在屋内,望着窗外闪烁的星辰,心中满是忧虑。部落的困境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就在这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心中悄然成形——如果她能说服周边部落停止战争,互相通婚,不仅能解决后代衰弱的问题,还能为这片土地带来长久的和平。
然而,这个想法实在太过激进,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必将激起千层浪。曦桐深知,这一理念一旦提出,定会遭到族中上下的强烈反对。长久以来,部落之间的仇恨与隔阂根深蒂固,想要打破这种局面,谈何容易。但为了部落的未来,曦桐决心勇敢地迈出第一步。而这第一步,就是寻找有力的证据。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部落的土地上,曦桐早早地起身,召集了族中所有已婚妇女。她将妇女们带到部落一处较为隐蔽的营帐内,神色凝重地向她们说明了自己的意图。妇女们一开始面面相觑,有些疑惑和不安,但看到曦桐坚定的眼神,她们还是选择了配合。
曦桐开始秘密询问她们的婚姻情况,从配偶来自哪个部落,到婚后生育子女的健康状况,每一个细节她都认真记录。随着询问的深入,调查结果渐渐印证了她的猜测——那些配偶来自远方部落的妇女,她们的孩子明显更健康,存活率更高。这些孩子在部落的草地上奔跑玩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与那些近亲通婚所生的体弱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桑,”曦桐在人群中看到了正准备去采药的智者女儿,连忙叫住她,“我有事问你。”
桑已经三十多岁,她身材苗条,眼神中透着聪慧。作为族中最聪明的女子之一,她继承了父亲深厚的草药知识,平日里经常穿梭在山林间采集草药,为族人们治病疗伤。她与一个来自南方小部落的男子结婚,生下的两个孩子都健康活泼,在部落里是出了名的健壮聪明。
“族长想知道什么?”桑恭敬地问,她微微欠身,眼神中带着对曦桐的敬重。
曦桐拉着她走到营帐外一处僻静的角落,避开了其他人的目光。她深吸一口气,开口道:“你的丈夫...来自远方,对吗?”
桑点点头,脸上浮现出一丝温柔的笑容:“来自南方的渔歌部落,距离这里要走十天。我们是在一次部落间的交易中相识的,后来便结为夫妻。”
“你的孩子很健康,”曦桐目光紧紧地盯着桑,仔细观察着她的反应,“比其他孩子更健壮聪明。你有没有想过,这和你丈夫来自远方部落有关系?”
桑微微低下头,嘴角带着一丝浅笑:“是的,族里人都这么说。其实……我丈夫的部落很小,他们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他的族长鼓励他们寻找远方配偶。”她的声音轻柔,带着一丝神秘。
曦桐原本黯淡的眼睛瞬间一亮,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真的?他们也有这种意识?”在这封闭已久的部落观念里,这样的意识如同星星之火,让曦桐心中燃起了一丝别样的期待。
“嗯,他们称之为‘新血’。每次有商队经过,都会尽量留下几个年轻人婚配。”桑环顾四周,小心翼翼地压低声音,仿佛在分享一个天大的秘密,“其实……我们族里几个远方配偶,都是我丈夫牵线搭桥的。”
曦桐心中燃起希望。如果已经有小部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采取行动,那么她的计划或许并非天方夜谭。在这个部落里,近亲通婚的现象由来已久,导致新生儿存活率低,族人身体素质也每况愈下。曦桐身为族长,日夜忧虑,一心想要改变这一现状。
当晚,月色如水,清冷的月光洒在部落中央那座简陋却庄严的石屋上。曦桐再次召集长老会议,石屋内气氛凝重,长老们围坐在火塘边,火光照在他们饱经风霜的脸上,映出或疑惑或担忧的神情。
曦桐站起身来,神情严肃,她缓缓展开一张精心保存的兽皮,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数据。“证据就在眼前,”曦桐指着兽皮上的数据,声音坚定有力,“与外族通婚的孩子存活率是纯族内通婚的三倍!我们必须改变!”
苍山微微皱眉,目光专注地仔细查看着记录,不时轻轻点头:“数据不会说谎。族长说得有道理。”苍山是部落中少数思维较为开明的长老,他深知部落如今面临的困境,也愿意尝试新的方法来挽救部落。
然而,娲灵却猛地站起身来,眼神中满是愤怒与不满:“数字算什么?祖训是山神传下来的!违背祖训会招来灾祸!”娲灵在部落中德高望重,对祖训的尊崇达到了近乎偏执的程度,她的反对让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祖母,”曦桐耐心地说,眼神中带着一丝恳切,“如果山神真的因此降怒,为什么那些混血的孩子反而更健康?”
娲灵一时语塞,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反驳道:“也许……也许是其他原因!食物、气候……不一定是通婚的问题!”
……
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曦桐身着粗麻编织的衣物,神色凝重地站在人群中间,周围是氏族里的长老和重要成员,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固执与忧虑。会议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时辰,关于与其他氏族通婚以改良后代体质的议题,却在传统观念的礁石上撞得粉碎,再次陷入僵局。
曦桐深知,那些刻在氏族众人骨子里的传统观念,就像盘根错节的老树,仅凭手中的数据和那些高深的理论,根本无法将其撼动。她心急如焚,在脑海中疯狂思索着能够打破这一困局的办法。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心中浮现。
“我有个提议,”曦桐提高音量,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她的声音虽然柔和,但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她,带着疑惑与好奇。“让我们先做一个小规模试验。挑选几对年轻人,与有熊氏的适婚者见面。如果他们的后代确实更健康,我们再考虑全面推行。”
“有熊氏?”石矛猛地站起身来,手中紧握着象征他身份的石矛,大声惊呼,双眼圆睁,仿佛听到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语。“他们是我们最大的敌人!上个月才杀了我们两个猎人!鲜血未干,仇恨未消,怎能提通婚之事?”他的声音在议事厅内回荡,带着愤怒与不解。
“正因为如此,”曦桐神色平静,目光扫过众人,试图让大家冷静下来,“仇恨只会带来更多仇恨。我们与有熊氏多年争斗,双方都伤亡惨重。如果能通过通婚化解仇恨,让两个氏族化干戈为玉帛,岂不是一举两得?既可以改良我们后代的体质,又能结束这无休止的纷争。”
然而,她的话并没有立刻得到众人的认同。议事厅内顿时炸开了锅,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有人指责曦桐天真,有人担忧这会是有熊氏的阴谋,还有人认为这是对氏族尊严的亵渎。娲灵皱着眉头,眼神中透着担忧与警告:“这太冒险了,万一有熊氏借此机会报复,我们整个氏族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争论持续到深夜,火把在风中摇曳,映照着众人疲惫却又坚决的脸庞。苍山一直静静地听着各方的意见,他是氏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他的态度往往能决定事情的走向。终于,苍山缓缓站起身来,他的声音虽然苍老却沉稳有力:“我理解大家的担忧,但曦桐的话也有几分道理。我们不妨给她一个机会,做这个小规模的试验。也许这是一个改变现状的契机。”
在苍山的支持下,曦桐勉强获得了尝试的许可。但娲灵神色严肃地警告说:“如果招致灾祸,曦桐必须承担全部责任。”曦桐重重地点了点头,她明白这个决定背后的巨大风险,但她更清楚,这是改变氏族命运的唯一希望。
曦桐知道,直接与有熊氏接触太过危险。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新的冲突,让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她思来想去,决定先通过中间人——游走于各部落之间的盐商乌木。乌木是个精瘦的中年男子,常年带着盐和稀罕物往来于各部落之间,凭借着精明的头脑和灵活的处世之道,与各个氏族都保持着一定的联系。
十天后,当乌木的商队如往常一样经过女娲氏族时,曦桐在一个隐秘的角落秘密会见了他。乌木穿着一件破旧却干净的兽皮长袍,脸上带着旅途的疲惫和风霜。当曦桐向他说明来意后,乌木瞪大眼睛,仿佛听到了最荒谬的笑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你想与有熊氏通婚?他们恨不得把你们全族人的头皮挂在帐篷上!你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正因如此,”曦桐平静地看着乌木,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执着,“仇恨只会带来更多仇恨。我想打破这个循环。我知道这很困难,甚至可能充满危险,但如果成功,对两个氏族都有好处。你在各部落之间行走,见多识广,一定明白和平的珍贵。我希望你能帮我这个忙,牵线搭桥,让我们有机会与有熊氏沟通。”
部落的篝火熊熊燃烧,跳跃的火苗映照着乌木那张满是皱纹却透着智慧的脸。他轻抚着自己的胡子,眉头微皱,眼神中透着担忧与思索:“有熊氏族长熊烈是个固执的老家伙,在诸多事务上都坚守己见,难以变通。不过,他儿子熊勇或许会好说话些。只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怎么保证见面时的安全?稍有不慎,我们女娲氏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乌木深知这两个部落之间的矛盾犹如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一次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引发不可收拾的后果。
曦桐静静地站在一旁,她的眼神坚定而明亮,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思索片刻后,她开口说道:“我们可以选在中立地带,这样对双方都公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安全。”说着,她看向乌木,目光中带着一丝期许,“你作为部落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在两族中都颇具威望,由你作为见证人,想必能增添几分保障。而且,我们只带少数护卫,主要是年轻人见面,营造一种友好而轻松的氛围。”曦桐心中明白,这次会面充满了风险,但她更清楚,若想打破两族之间的僵局,这或许是唯一的机会。
乌木听闻,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深知此事的危险性,一旦出现意外,自己不仅无法保护好部落的年轻人,还可能引发两族之间更大的冲突。然而,曦桐的话也并非全无道理,两族之间的紧张关系确实需要一个契机来缓和。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商讨,在曦桐的坚持和众人的劝说下,乌木最终勉强同意尝试牵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