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颛顼大帝(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华夏英雄谱》最新章节。
黄帝驾崩第七日,桥山脚下一片肃杀阴沉。那巍峨的祭坛前,缭绕着灼烧龟甲的刺鼻气味,好似死亡的阴影在空气中徘徊不去。厚重的阴霾压在每一个人心头,仿佛预示着天下即将迎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十四岁的颛顼身着玄色祭服,神色凝重地跪在青铜鼎前。那青铜鼎高大威严,鼎身雕刻的饕餮纹狰狞恐怖,似要择人而噬。颛顼的目光紧紧盯着大祭司,看着他将炙烤得通红的龟甲缓缓投入冰水中。
“嘶啦——”龟甲爆裂的声响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尖锐而刺耳,像极了昨夜轩辕城外叛军的呐喊。那呐喊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带着无尽的血腥与混乱,让颛顼的内心一阵揪紧。
“天意属水。”大祭司颤抖着举起龟甲,声音带着一丝敬畏与惶恐。龟甲上的裂纹纵横交错,如同蜿蜒的河道,在晨光的映照下透着神秘的气息,“新帝当以水德王天下。”
台下传来一声不屑的冷哼。颛顼不用回头就知道,这声音来自叔父玄嚣——那位统领青阳氏大军的将军。此刻,玄嚣正用青铜护腕有节奏地敲击着剑鞘,发出清脆的“当当”声,仿佛在向众人示威。
自从父亲轩辕黄帝驾崩,玄嚣眼里的野心就像春日的野草般疯长。他渴望权力,渴望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帝位,将天下掌控在自己手中。而颛顼,这个年轻的少年,却成为了他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水德?”玄嚣突然提高声调,声音在空旷的祭坛前回荡,充满了质疑与嘲讽,“我侄儿连若水都没见过,如何治水?”他刻意展示腰间悬挂的青铜钺,那是黄帝亲赐的征伐之权,象征着无上的荣耀与武力。阳光洒在青铜钺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刺痛了众人的眼睛。
颛顼缓缓起身,玄色祭服上的日月纹饰在晨光中流转,散发着神秘而庄重的气息。他的眼神清澈而坚定,没有丝毫的畏惧与退缩。他看着玄嚣,平静地说:“请叔父教我。”声音清越如磬音,在这紧张的氛围中显得格外沉稳
他解下腰间玉龙佩放在祭坛上。那玉龙佩温润洁白,雕刻精美,是颛顼自幼佩戴的宝物。玉佩刚一放在祭坛上,突然泛起青光,光芒越来越盛,映照出龟甲裂纹中隐藏的龙形图案。
全场哗然。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脸上露出震惊与敬畏的神色。大祭司更是突然跪拜在地,口中高呼:“轩辕龙纹!先帝显灵!”这意外的转折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整个祭坛前瞬间陷入一片混乱。
玄嚣脸色铁青,他握剑的手背暴起青筋,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与不甘。他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变故,原本胜券在握的局面瞬间被打破。然而,在众人的注视下,他却不得不随众人行礼,心中的怨恨却如熊熊烈火般燃烧。
颛顼在低头瞬间,瞥见九黎族长对玄嚣使了个隐秘的手势。他心中一凛,意识到这场看似简单的帝位之争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阴谋。九黎族与玄嚣勾结,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夺取帝位,更是要颠覆整个天下。
“叔父,既然天意如此,还望叔父助我一臂之力,共同治理天下。”颛顼看着玄嚣,眼中带着一丝期待与诚恳。他知道,此刻必须稳住玄嚣,才能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玄嚣冷哼一声,“哼,好一个天意如此。侄儿既已得到先帝认可,玄嚣自当效犬马之劳。”他嘴上虽这么说,但心里却在盘算着如何寻找机会翻盘。
就在这时,九黎族战士突然躁动起来。他们手中的青铜矛上缠绕着毒藤,那是违反黄帝“兵不染毒”禁令的标志。显然,他们已经按捺不住,准备发动叛乱。
“叔父,九黎族违反先帝禁令,意图谋反,还望叔父与我一同平叛。”颛顼看着玄嚣,目光坚定。他知道,这是一个考验玄嚣的机会,也是他掌控局势的关键。
玄嚣心中犹豫了一下。他与九黎族勾结,本想借助他们的力量夺取帝位,但此刻局势突变,他不得不重新考虑。如果他帮助颛顼平叛,或许能赢得众人的信任,为自己以后的计划打下基础;但如果他拒绝,就会彻底暴露自己的野心,成为众矢之的。
“好,侄儿既有此决心,玄嚣愿与你一同平叛。”玄嚣咬了咬牙,最终还是决定暂时妥协。他希望能在平叛过程中寻找机会,实现自己的野心。
于是,颛顼与玄嚣带领着大军向九黎族叛军冲去。战场上,喊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大地。颛顼手持长剑,身先士卒,勇猛无比。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果敢,仿佛有着无穷的力量
玄嚣则在一旁观察着局势,寻找着出手的时机。他看到颛顼在战场上如战神一般,心中的嫉妒与怨恨越来越深。然而,就在他准备对颛顼下手时,却发现周围的士兵都对颛顼忠心耿耿,他根本无从下手。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九黎族叛军终于被平定。颛顼站在战场上,望着遍地的尸体,心中感慨万千。这场战争虽然胜利了,但他知道,天下的局势依然复杂多变,他肩上的责任更加沉重。
“叔父,此次平叛多亏了叔父相助。日后,还望叔父能继续辅佐我,共同开创一个太平盛世。”颛顼看着玄嚣,真诚地说。
玄嚣心中虽然不情愿,但还是点了点头,“侄儿放心,玄嚣定会竭尽全力。”他知道,此刻自己只能暂时隐忍,等待下一次机会的到来。
回到轩辕城后,颛顼举行了盛大的登基仪式。他坐在高高的王座上,看着台下的臣民,心中充满了使命感。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天下百姓的希望,必须要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
夜,浓稠如墨,沉甸甸地压在轩辕台之上。颛顼独自一人端坐在高台之中,四周静谧得仿佛时间都已凝固,唯有他指尖摩挲玉龙佩的细微声响,在空旷的大殿里轻轻回荡。那玉龙佩温润而凉滑,其上“静水深流”四字铭文,在黯淡的烛光下若隐若现。这四字箴言,是父亲临终前亲手刻下,承载着先辈的智慧与期许,无数个日夜,颛顼都在这四字中探寻着为人处世、治国安邦的奥秘。
忽然,远方东南方天际亮起三道烽火,犹如三道狰狞的血光,划破了黑暗的夜幕。那是西陵方向传来的预警,像一记重锤,瞬间打破了这份宁静。“报!”侍卫仓明一路狂奔,撞开殿门,急切的呼喊在大殿中回荡。他满脸汗水,神情惊恐,单膝跪地大声禀道:“九黎族围攻西陵,嫘祖娘娘被困!”
颛顼手中的青铜酒爵铿然落地,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刺耳。西陵,那不仅是祖母嫘祖的封地,更是整个部落的圣地,是丝绸之源的所在,承载着部落的荣耀与传承。嫘祖娘娘一生致力于教导族人养蚕缫丝,为部落带来了繁荣与文明,她的安危,牵系着整个部落的命运。
颛顼快步走到星图前,目光在璀璨的星空中迅速搜寻。只见火星正缓缓侵入轩辕星座,那闪烁的红光,宛如不祥的预兆,昭示着兵戈之象。在古老的传说与占卜中,这无疑是一场大战即将爆发的警示。“玄嚣将军何在?”颛顼大声问道,声音沉稳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已点齐三千精兵……”仓明回答,声音洪亮,但说着说着,他突然压低声音,神色紧张,靠近颛顼耳边轻声道:“但青阳氏营地有九黎族的信使出入。”
颛顼瞳孔微微一缩,心中警铃大作。他脑海中迅速闪过诸多画面,想起在部落祭坛上,九黎族长那意味深长的手势,种种迹象交织在一起,他突然明白,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调虎离山之计。玄嚣,这个看似忠诚的将军,竟有可能想借救援之名,带走城中精锐,好让九黎族趁虚而入,一举攻破部落的都城。
“传令。”颛顼面色凝重,果断抽出青铜短剑,毫不犹豫地割破自己的手掌。鲜血涌出,滴落在玉龙佩上,那温润的玉佩瞬间被鲜血染红,散发出一种奇异的光芒。“命玄嚣即刻救援西陵,但只许带两千兵马。”
看着仓明一脸困惑的眼神,颛顼知道他心中的疑虑。于是,他蘸着手上的鲜血,在案几上迅速画出简略地图。手指沿着地图上的河道岔口滑动,认真说道:“剩下的一千人,埋伏在这些河道岔口。若九黎族果真趁虚来袭,这一千人便是我们最后的防线,务必将来犯之敌一举歼灭。”
仓明看着案几上的地图,眼中的困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坚定与信任。他重重地点了点头,领命而去。
就在仓明离去后,颛顼手中的玉龙佩突然发烫,一股奇异的力量顺着手臂蔓延而上。颛顼还未及反应,眼前突然浮现出一幅幅陌生而又惊悚的画面:滔天的洪水如猛兽般汹涌而来,瞬间冲垮了坚固的城墙。汹涌的浪涛中,玄嚣在水中拼命挣扎,呼喊求救。
颛顼猛然惊醒,额头上满是冷汗。他呆呆地望着手中的玉龙佩,心中却如翻江倒海一般。这突如其来的画面,难道是祖父留下的预言?以往,他一直以为那只是警示,提醒着部落可能面临的灾难。但此刻,他却突然领悟,这或许是制胜的关键!
黎明前的黑暗如一块沉重的幕布,沉甸甸地压在涿鹿城上。颛顼身着一袭黑色劲装,在贴身侍卫的簇拥下,脚步轻盈而又坚定地登上了涿鹿城墙。他的面容在微弱的星光下显得冷峻而深邃,剑眉下那双锐利的眼睛,此刻正凝视着远方。
从这高耸的城墙上极目俯瞰,若水的支流如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环绕着广袤的平原。这片土地,承载着太多的历史与荣耀。十年前,黄帝正是在这片平原上,率领着各部族联军,与蚩尤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那场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战场上留下的痕迹,仿佛仍在诉说着当年的惨烈与悲壮。
如今,玄嚣的大军如一片黑色的乌云,静静地驻扎在河道转弯处。他们的营地布局,竟与当年蚩尤的营地如出一辙,整齐而又充满了压迫感。颛顼望着那片营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忧虑。
“共工氏的水师到了吗?”颛顼轻声问身旁的巫咸。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巫咸,这位头发花白的老臣,是父亲昌意的旧部,一生都致力于钻研轩辕氏最古老的星象秘术。他身形微躬,恭敬地向颛顼行礼后,缓缓抬起手,指向北方:“三十艘战船已悄然藏在芦苇荡中,只是……”巫咸欲言又止,脸上露出一丝犹豫之色。
“但什么?说!”颛顼微微皱眉,目光犀利地看向巫咸。
巫咸咬了咬牙,低声道:“共工族长说,除非见到先帝龙符,否则……”
颛顼听到这话,不禁冷笑一声。共工氏世代治水,在这天下大乱的局势下,显然是想待价而沽。他们妄图以水师为筹码,获取更多的利益。颛顼心中虽愤怒,但此刻局势危急,也无暇过多计较。他伸手解下腰间那块温润的玉龙佩,递给巫咸:“告诉姜尤,明日辰时,若水会暴涨三尺。”
巫咸接过玉龙佩,心中一惊。他深知这玉龙佩的珍贵与特殊,它不仅是轩辕氏的圣物,更承载着某种神秘的力量。但他没有多问,只是郑重地点点头,转身匆匆离去。
当夜幕降临,涿鹿城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颛顼独自登上观星台,这里是整个涿鹿城观测星象的最高点。他抬头仰望星空,试图从那浩瀚的星河中找到一丝破局的线索。
然而,就在他专注观测之时,星象突然发生了异变。原本明亮的火星,竟如一颗燃烧的流星,突然快速逼近轩辕星。颛顼心中一紧,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作为轩辕氏的后裔,他深知这是兵灾将至的凶兆。
还未等他下令加强戒备,城外突然传来一阵如地动般的闷响。那闷响由远及近,如同沉闷的战鼓,一下下敲击着众人的心脏。
“陛下快走!”仓明满脸是血,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他的声音带着惊恐与焦急,“玄嚣勾结九黎族反了!”
话音未落,一支带着剧毒的冷箭,如一道黑色的闪电,射穿了仓明的肩膀。仓明闷哼一声,差点摔倒在地。
颛顼反应极快,瞬间拔剑在手。只听“当”的一声,他精准地格开了第二支射向他的毒箭。此时他望向城墙下,只见火把如星河般倾泻而来,将整个城外照得如同白昼。玄嚣身披黑色战甲,手持青铜长剑,站在一辆高大的青铜战车上,一马当先,气势汹汹地朝涿鹿城杀来。
面对如此危急的局面,颛顼反而出奇地冷静。他的脑海中快速闪过无数的念头,突然,他想起了交给巫咸的玉龙佩,以及玉龙佩所预见的洪水。他的目光望向若水的方向,心中豁然开朗,破局的关键或许就在这条流淌千年的河流上。
颛顼深吸一口气,迅速抓起一旁的号角,吹出了特定的节奏。那声音在夜空中回荡,悠长而又充满力量。这是祖父当年训练水师用的暗号,只有颛顼的亲信水师才能听懂。
月光洒落在广袤的大地上,为世间万物披上了一层银纱。蜿蜒的河若水在月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宛如一条蛰伏的银色巨龙,静静流淌,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颛顼站在决堤之处,神色凝重。狂风呼啸,吹动他的衣袂猎猎作响,却丝毫不能动摇他坚定的决心。眼前,共工氏的战士们正奋力掘开最后一道土坝,每一次挥动锄头,都像是在与命运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博弈。
这是一场豪赌,一场关乎无数生灵命运的抉择。若计算失误,汹涌的洪水将如脱缰的猛兽,率先淹没轩辕城,无数百姓将在瞬间被无情吞噬。“陛下确定吗?”共工族长姜尤独眼闪烁着怀疑的光芒,他的声音在风声中显得有些沙哑,“这水量足以……”
“我见过。”颛顼打断了他,目光坚定如炬。他缓缓举起手中发光的玉龙佩,那玉佩温润的光芒在夜空中显得格外神秘。刹那间,玉佩映照的水面突然泛起奇异的涟漪,接着,玄嚣营地的全景如画卷般徐徐展开。每一个营帐的位置,每一条蜿蜒的小路,甚至连哨兵的细微动作都清晰可见。
姜尤不禁倒吸一口冷气,眼中的怀疑瞬间被震撼所取代。他深知这玉龙佩的神奇,却未曾想它竟能展现如此详尽的画面。在短暂的惊愕后,他终于下定决心,大声下令:“全力决堤!”
随着命令的下达,共工氏的战士们爆发出最后的力量,土坝在锄头的敲击下逐渐松动。终于,“轰”的一声巨响,土坝轰然倒塌,洪水如万马奔腾般汹涌而下,向着下游咆哮冲去。那汹涌的浪涛,仿佛要将世间一切阻碍都夷为平地。
然而,就在洪水奔涌而出的瞬间,颛顼突然感到胸口一阵剧痛,仿佛有一把利刃狠狠刺入。玉龙佩变得滚烫无比,如同一块烧红的烙铁,炙烤着他的皮肉。与此同时,他的血脉中仿佛有岩浆在流淌,炽热的力量几乎要将他的身体撕裂。
他痛苦地抬起头,却看见水中缓缓升起一道青色龙影。龙影散发着神秘的光芒,与他的身影渐渐重叠。“轩辕血醒了!”姜尤激动地高呼,随即跪地跪拜。此时的颛顼,双瞳渐渐变成了鎏金色,散发出一种令人胆寒的威严。他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种非人的威仪,仿佛不再是那个平凡的少年,而是成为了天地间的主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颛顼挥剑指向战场,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汹涌的洪水竟如被施了魔法一般,瞬间分流成数十股。这些水流像是有了生命,精准地朝着叛军营寨冲去。所到之处,营帐被冲垮,兵器被卷走,叛军们在洪水中惊慌失措,四处逃窜。而神奇的是,洪水巧妙地避开了平民的聚居地,没有伤害到一个无辜的百姓。
玄嚣在洪水中拼命挣扎,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曾经的野心勃勃,在这一刻都被无情的洪水冲得粉碎。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营寨被冲垮,士兵们在水中惨叫,却无能为力。当他好不容易抓住一块浮木,试图逃生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踏浪而来。
是颛顼站在一艘小舟内。他脚下的水流像是被驯服的骏马,托着他缓缓靠近玄嚣。叔侄二人在洪水中对视,眼神交汇的瞬间,仿佛时间都凝固了。玄嚣的脸上突然浮现出一抹惨笑,他的声音在洪水中显得格外凄凉:“你比你父亲狠……”
颛顼没有回应,他的眼神中只有无尽的威严与决绝。手中的青铜剑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他高高举起剑,用力一挥。一道寒光闪过,叛军首领的头颅高高飞起,鲜血在夜空中飞溅,洒落在冰冷的水面上。
在颛顼接住头颅的瞬间,玉龙佩的光芒突然骤熄,仿佛耗尽了所有的力量。刚刚还拥有无上威严的颛顼,瞬间像是失去了支撑,踉跄着跪倒在冰面上。他的身体剧烈颤抖,双瞳也渐渐恢复成原来的模样,变回了那个满身伤痕的少年。
周围的一切都渐渐平静下来,洪水退去,只留下一片狼藉的战场和疲惫不堪的人们。颛顼跪在地上,望着手中熄灭的玉龙佩,心中五味杂陈。这场胜利,付出了太多的代价,而他身上背负的责任,也更加沉重。
……
平叛后的第七个满月,金色的光辉洒落在重修好的轩辕台上,台体的巨石仿佛被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晕。台下,不再是往昔剑拔弩张、心怀异志的诸侯,而是十二位身姿挺拔、手捧青铜观星仪的年轻星官。他们神色庄重,目光中透着对即将开启的新秩序的敬畏与期待。
颛顼身着华丽的冕服,头戴象征至高权力的冠冕,缓缓登上高台。晨曦温柔地抚摸着他坚毅的脸庞,映照出他深邃而坚定的眼眸。“自今日起,以二十八宿划分周天。”颛顼的声音雄浑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晨风中久久回荡。这一声令下,如同在混沌的天际划出了清晰的刻度,为整个天下的时间与空间确立了新的坐标。
他走下高台,目光在十二位星官中一一扫过,最终停留在最年轻的那位身上。那是个九黎族少年,身形虽略显单薄,却透着一股不屈的倔强。他的左颊,一道醒目的伤疤如同一道扭曲的蚯蚓,记录着平叛那场残酷战争的痕迹。颛顼解下腰间的玉龙佩,这枚玉佩温润晶莹,是权力与荣耀的象征。他将玉佩轻轻交到少年手中,目光中满是期许与信任。少年双手接过玉佩,单膝跪地,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感激的光芒,他发誓要用自己的生命守护这份使命。
大典结束后,巫咸神色凝重地走上前来,忧心忡忡地呈上龟甲。龟甲上的裂纹错综复杂,仿佛预示着未知的灾难。“陛下,昨夜占卜显示,三年内将有大旱。”巫咸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在颛顼耳边响起。
颛顼缓缓抬起头,望向观星台的方向。火星已渐渐远离轩辕座,在遥远的天际闪烁着微弱的光芒。然而,另一颗赤色妖星却正在缓缓升起,散发着诡异而不祥的气息。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沉重,深知这天象的变化绝非偶然。
他踱步到新刻的“绝地天通”石碑前,轻轻摩挲着碑上刚劲有力的字迹。想起洪水退去后,在玄嚣密室发现的那卷竹简,上面记载着沟通天地的禁术。那些神秘而古老的文字,仿佛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改天换地的力量,也可能引发无法挽回的灾难。
沉默良久,颛顼突然抬起头,目光中透着决然:“传令开挖十二条引水渠。”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仿佛已经在心中勾勒出了应对之策。“再建三座观星台,我要精确测算日月运行。”
巫咸一脸困惑地看着颛顼,不明白为何在大旱将至的情况下,还要大兴土木。但他深知颛顼的决定绝非草率之举,只能默默领命。
颛顼看着巫咸的表情,露出罕见的微笑。那微笑中,既有对未来的自信,也有对天地规律的深刻洞察。“既然天意属水,我们便与上天共治这洪水。”他轻声说道,目光望向远方。
远处新栽的桑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嫩绿的桑叶沙沙作响。恍惚间,颛顼似乎看见祖母嫘祖在树下织锦。嫘祖的双手如蝴蝶般轻盈地穿梭在丝线之间,织出的锦缎绚丽多彩,如同天边的云霞。在那些温暖的回忆里,嫘祖教会了他许多人生的道理,也让他明白了责任与担当的重量。
静水深流——他终于懂得,治天下如治水,既要疏导洪流,也要滋养万物。大旱或许是上天降下的考验,但也是一个改变天下、重塑秩序的契机。开挖引水渠,不仅能在干旱来临时储备水源,灌溉农田,更是对民生的长远规划;修建观星台,精确测算日月运行,能更好地把握天时,指导农事,让百姓在自然的规律中安居乐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着颛顼的命令下达,天下万民纷纷响应。青壮年们扛着锄头、铁锹,奔赴各个工地,开始了艰苦而充满希望的劳作。引水渠的挖掘工作十分艰巨,土地坚硬,岩石嶙峋,但百姓们没有丝毫抱怨。他们深知,这是关乎生存与未来的大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引水渠逐渐成型,清澈的河水在沟渠中流淌,滋润着沿途的土地。
观星台高耸入云,在夜空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星官们日夜驻守在观星台上,观测着星辰的变化,记录着每一个细微的数据。
三年过去了,大旱如期而至。炽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庄稼开始枯黄,河流逐渐干涸。然而,由于有了提前开挖的引水渠,水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农田,百姓们的生活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不周山北麓的清晨,宛如一幅被寒霜勾勒的冷峻画卷。凛冽的寒风,如同一把把锐利的刀刃,毫不留情地划过脸颊。霜花像是一层晶莹的铠甲,悄然凝结在青铜矛尖上,折射出清冷的微光。
姜渊静静地伫立在山岗之上,呵出一口白气,看着它如同虚幻的梦,瞬间消散在这冰寒的空气中。山下,共工氏的营帐连绵数里,宛如一片黑色的海洋,三万大军正在晨光中磨砺兵器。金属碰撞的声音,交织成一曲充满杀伐之气的乐章。这是共工氏十年来集结的最大规模军队,每一个战士的眼中都燃烧着炽热的战意。
“少族长,祭旗仪式要开始了。”亲兵的声音,如同从遥远的地方传来,轻轻地打断了姜渊的思绪。他微微一颤,整了整身上略显陈旧的皮甲,那皮甲上的每一道褶皱,都仿佛诉说着往昔的征战岁月。随后,他迈着沉稳而坚定的步伐,朝着中央祭坛走去。
中央祭坛,是用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在晨曦的映照下,散发着古朴而神秘的气息。姜尤,共工氏的族长,早已站在高处,宛如一尊威严的战神。他身旁的青铜祭台上,摆放着一个泛黄的头骨,那是十年前被颛顼斩首的玄嚣。头骨空洞的眼眶,仿佛还残留着无尽的怨恨,直勾勾地望着天空。
“看啊!这将是颛顼小儿的下场!”姜尤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山谷间回荡,激起阵阵回响。他高高举起镶嵌着玄嚣牙齿的战斧,那战斧在阳光下闪烁着狰狞的光芒,“颛顼小儿以洪水淹我盟友,今日我们共工氏就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各部族首领的呐喊声,如同滚滚雷鸣,震得松枝上的积雪簌簌落下。那漫天飞舞的雪花,仿佛也被这激昂的气氛所感染,纷纷扬扬地飘洒着。姜渊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却泛起了一丝难以言说的波澜。他注意到,东夷族长眼神闪烁,那目光中似乎隐藏着无数的算计;九黎祭司的嘴角带着诡异的微笑,仿佛在谋划着一场不为人知的阴谋。这些人,真的在乎玄嚣的冤屈吗?还是另有所图?
“渊儿。”姜尤突然转过身,大步走到姜渊面前,伸出手紧紧抓住他的肩膀,青铜护腕硌得姜渊生疼。姜尤独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仿佛燃烧的火焰,“你带先锋军去掘开黄河古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决绝,“我要让颛顼也尝尝家园尽毁的滋味!”
姜渊心中一震,单膝跪地领命。他的手却不自觉地摸向腰间,那里藏着颛顼去年送来的玉琮,上面刻着“水润万物”四字。那温润的玉琮,仿佛带着另一个世界的温度,与这充满杀伐的战场格格不入。父亲不知道,半年前的治水会议上,他与那位年轻的帝王曾促膝长谈至天明。
颛顼,那位年轻而睿智的帝王,心怀天下,志在治水安民。在那静谧的夜晚,两人坐在营帐中,谈论着山川河流,谈论着百姓的疾苦。颛顼的眼中,充满了对天下苍生的悲悯,他的每一句话,都深深打动着姜渊的内心。从那一刻起,姜渊心中便种下了一颗和平的种子。
然而,此刻站在这充满杀意的祭台下,姜渊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一边是父亲的命令,是共工氏多年的仇恨;另一边是与颛顼的约定,是心中对和平的向往。他深知,掘开黄河古道,将会带来无尽的灾难,无数的百姓将流离失所,家园被毁。
姜渊带着先锋军,缓缓朝着黄河古道进发。一路上,战士们士气高昂,他们坚信,这是一场复仇之战,是为了共工氏的荣耀而战。但姜渊的心中,却如同压着一块沉重的巨石,每一步都走得无比艰难。
终于,他们来到了黄河古道。黄河,这条孕育了无数生命的母亲河,此刻却像是一条沉睡的巨龙。姜渊望着滔滔河水,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了与颛顼的对话,颛顼说:“水,本是生命之源,应造福百姓,而非成为战争的武器。”
“少族长,动手吧!”先锋军的将领催促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姜渊握紧了手中的长剑,手却在微微颤抖。他知道,一旦下令,这滔滔河水将如猛兽般肆虐,无数的生命将在瞬间消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再等等。”姜渊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他在心中不断地思考着,是否有其他的办法,既能化解共工氏的仇恨,又能避免这场灾难。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姜渊抬眼望去,只见一匹快马疾驰而来,马背上的信使手中挥舞着一面旗帜。“少族长,有紧急军情!”信使在姜渊面前勒住缰绳,大声喊道。
信使带来的消息,让姜渊的脸色变得更加凝重。原来,颛顼得知共工氏的行动后,已经率领大军前来阻拦。一场大战,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姜渊望着眼前的黄河古道,又看看远方扬起的尘土,心中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转身对先锋军的将领说:“集合队伍,随我去见颛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