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盛世明君(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华夏英雄谱》最新章节。

颛顼帝的丧钟,沉闷而悠长,如一道沉重的叹息,响彻在古老的轩辕城上空。那钟声,仿佛带着无尽的哀伤与肃穆,震颤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每一声钟鸣,都像是在诉说着这位伟大帝王的一生,那些金戈铁马、纵横捭阖的岁月,如今都随着这钟声渐渐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此时,穷蝉正在不周山脚检阅军队。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如同一头头凶猛的野兽在咆哮,吹得军旗猎猎作响。青铜矛林立,反射出的寒光连成一片,恰似父亲陵墓旁结霜的松枝,透着一股冷峻与森严。士兵们整齐地排列着,他们的脸庞被寒风吹得通红,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与忠诚。

穷蝉身着厚重的战甲,身姿挺拔如松,站在军队前方。他那坚毅的面容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眼神中却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哀伤。父亲的离世,对他来说,不仅仅是失去了亲人,更是失去了一位导师和领袖。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要守护好这颛顼帝留下的基业。

“殿下,高辛已经回城了。”副将低声提醒,声音在风中若有若无,却如同重锤一般敲在穷蝉的心上。“他带回了东夷族的贡品。”

穷蝉的佩剑在鞘中轻颤,似乎感受到了主人内心的波动。那个玄嚣的孙子,每次出现都让他如鲠在喉。十年前,父亲颛顼帝平定共工之乱时,高辛十二岁,却已在治水辩论中崭露头角,他的见解独到,思路清晰,让那些饱经世故的老臣们都不禁啧啧称奇。从那时起,穷蝉便对这个堂弟多了几分留意,也多了几分莫名的警惕。

穷蝉想起高辛,心中就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一方面,他不得不承认高辛的才华与智慧,那是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光芒;另一方面,他又隐隐感觉到高辛对自己构成了威胁,这种威胁并非来自于武力,而是来自于人心。高辛的名声在部落中越来越响亮,他的每一个举动都能引起众人的关注和赞赏,这让穷蝉感到不安。

穷蝉望着北方,黄帝陵的方向,抓起一把泥土用力撒去。那泥土在风中飘散,如同他此刻杂乱的思绪。“传令全军拔营。”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我们回去守灵。”

军队开始行动,整齐的脚步声在山脚下回荡。穷蝉骑在战马上,默默地思索着。回到轩辕城后,他知道自己将面临更多的挑战。高辛的归来,必定会在部落中掀起一阵波澜,那些关于下一任首领的传言或许会更加甚嚣尘上。

当穷蝉的军队抵达城郊时,暮色已经悄然降临。天边的晚霞像是被泼洒的鲜血,渐渐融入深沉的夜色之中。轻柔的晚风中,飘来阵阵粟米的香气。那香气,浓郁而诱人,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丰饶。沿途的农田里,农人们正围着篝火欢快地歌唱。火苗在风中跳跃,映照着他们朴实而满足的脸庞。那歌声清脆而质朴,宛如山间的清泉,在夜空中流淌。歌词传入耳中,穷蝉猛地勒住缰绳,他的坐骑扬起前蹄,发出一声嘶鸣。穷蝉的脸上露出惊愕与不悦的神情——他们唱的竟是高辛创作的《稼穑歌》!

这首《稼穑歌》,本是高辛为了鼓励农人辛勤劳作,歌颂丰收而作。歌中描绘着春种秋收的喜悦,讲述着顺应天时的智慧。如今,在这城郊之地,从这些普通农人口中唱出,穷蝉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看着那些沉浸在歌声中的农人,心中暗暗思忖:这个高辛,究竟用了什么手段,让这些百姓如此倾心于他?

“殿下你看。”副将指向远处的沟渠。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仿佛给世间万物披上了一层银纱。新修的水道像银线般纵横交错,将河水巧妙地引向干旱的坡地。水流在月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宛如无数条灵动的银蛇。这种前所未有的灌溉法,正是高辛发明的。他深入田间,观察地势,研究水流走向,历经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终于创造出了这能让农田焕发生机的灌溉之法。如今,哪怕是最偏远的部落,也在广泛使用,极大地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穷蝉望着那有序流淌的河水,心中的嫉妒与不甘愈发浓烈。他自认为拥有高贵的出身,卓越的军事才能,可在这民生之事上,却远远不及高辛。他握紧了拳头,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高辛知道,权力的真正掌控者究竟是谁。

城门处,高辛正带着陈锋氏族人迎接。这个二十二岁的青年,身着粗麻衣裳,腰间只悬着一块磨得发亮的龟甲。那龟甲,是他多年来占卜农事、预测天时的伙伴,见证了他为百姓付出的无数心血。与披甲执锐、威风凛凛的穷蝉相比,他简直就像个朴实的乡野农夫。他的面容被岁月和阳光刻下了痕迹,眼神中却透着温和与坚定。

“兄长节哀。”高辛恭敬地行礼,声音平和而沉稳。穷蝉的目光却落在他手腕上系着的玉龙佩上——那是父亲赐予的,颛顼平定共工时佩戴的信物。这枚玉龙佩,造型古朴而精美,龙身蜿蜒,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它象征着无上的荣耀与信任,曾经是颛顼权力与威严的象征。如今却戴在高辛的手上,穷蝉心中五味杂陈。

穷蝉想起了父亲在世时,对高辛的赞赏与偏爱。高辛总是专注于民生之事,关心百姓的疾苦,他的种种举措赢得了百姓的衷心爱戴。而自己,一心追求权力与霸业,却忽略了这些最根本的东西。此刻,看着高辛手上的玉龙佩,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欲望,他想要夺回这本该属于自己的荣耀。

“高辛,你可知这玉龙佩的意义?”穷蝉冷冷地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威胁。

高辛抬起头,目光坦然地与穷蝉对视,说道:“兄长,我自然知晓。此玉佩象征着先王对百姓的关怀与守护。我佩戴它,是时刻提醒自己,要以百姓的福祉为己任。”

穷蝉冷笑一声:“哼,说得倒是轻巧。你不过是一介乡野之人,怎配得上这玉佩?”

高辛并不气恼,依然平静地说:“兄长,荣耀并非只在于出身与武力。能为百姓谋福祉,让他们安居乐业,才是真正的荣耀。这玉龙佩在我手中,我定会不辱使命。”

穷蝉心中的怒火再也压抑不住,他拔出佩剑,指向高辛:“今日,我便要夺回这玉佩,让你知道,权力到底掌握在谁的手中!”

陈锋氏族人见此情形,纷纷紧张起来,他们围在高辛身边,严阵以待。高辛却抬手示意大家镇定,他看着穷蝉,目光中没有丝毫畏惧:“兄长,若你执意如此,我不会反抗。但我希望你能想一想,这场争斗,最终受苦的会是谁?是城中的百姓,是那些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农人。我们都是先王的子孙,本应携手为百姓谋福,又何必自相残杀?”

穷蝉的手微微颤抖,他的内心在挣扎。一方面是对玉龙佩的渴望,对权力的执着;另一方面,高辛的话也让他陷入了沉思。他望着那些质朴的百姓,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也曾在田间玩耍,感受过百姓的质朴与善良。如果因为自己的私欲,让这片土地陷入战火,让百姓生灵涂炭,自己又是否能心安?

就在穷蝉犹豫不决之时,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那是城中的百姓得知了消息,纷纷赶来。他们手中拿着火把,照亮了整个城门。百姓们看着穷蝉和高辛,眼中满是担忧与期盼。

一位老者走上前来,对穷蝉说道:“殿下,高辛为我们做了许多实事,让我们有了充足的粮食,过上了安稳的生活。我们知道您也心怀大志,但恳请您不要在这时候挑起争端。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和平与安宁啊!”

其他百姓也纷纷附和:“是啊,殿下,和平才是最重要的!”

穷蝉望着眼前的场景,也不好再发作,于是,缓缓放下手中的佩剑,哼了一声:“高辛,今日我暂且放过你。但你要记住,若你不能好好守护这玉龙佩所代表的荣耀,我定不会善罢甘休。”

高辛微笑着点头:“兄长放心,我定不负百姓,不负这玉龙佩。”

穷蝉微微点头,算是对高辛的回应,两人一同踏入城中。城中张灯结彩,可这喜庆的布置在百姓们沉浸于颛顼帝离世的悲痛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过,百姓们眼中还是闪烁着对高辛带回的贡品和新的治水之法的期待。

穷蝉走在热闹的街市上,周围的喧嚣与繁华却丝毫无法驱散他心中的烦闷。他目光阴沉地看着那些因高辛的到来而兴奋的百姓,心中的愤懑如潮水般翻涌。在他看来,高辛的这些举动,无疑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是在有意拉拢人心,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他觉得自己多年来的努力都被高辛轻易地掩盖了,这让他如何能忍。

守灵期间,穷蝉时常陷入沉思。他的思绪飘回到过去,想起自己多年来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为部落的安定与繁荣立下赫赫战功。每一场战斗,他都冲在最前面,身上的伤痕便是他荣耀的见证。然而,高辛似乎凭借着一些巧妙的手段和新奇的想法,不费吹灰之力就赢得了众人的赞誉。这让他心中很是不甘,一种强烈的嫉妒在心底滋生。

一天夜里,月色如水,洒在部落的每一个角落。穷蝉独自来到宗庙。宗庙中弥漫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祖先的牌位整齐地排列着,在微弱的烛光下显得神秘而庄重。穷蝉缓缓走到祖先的牌位前,双膝跪地,眼中满是迷茫与愤懑。他默默祷告,倾诉着心中的困惑。

“祖先啊,我穷蝉一心为部落,为何如今却被高辛这般轻易地超越?我所付出的一切,难道都被众人遗忘了吗?”穷蝉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哽咽。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那脚步声在寂静的宗庙中显得格外清晰,穷蝉心中一惊,回头一看,竟是高辛。

“兄长,深夜至此,所为何事?”高辛轻声问道,他的声音平和而温柔,在这静谧的氛围中却让穷蝉觉得格外刺耳。

穷蝉冷哼一声,站起身来,不屑地看着高辛:“我来祭拜祖先,思考部落的未来。不像你,四处卖弄,博得众人欢心。”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嘲讽与敌意。

高辛并未生气,反而微笑着走上前,他的笑容真诚而坦然:“兄长误会了。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想为部落尽一份力。治水之法、稼穑之歌,都是为了让百姓生活得更好。”

穷蝉不屑地说:“哼,说得倒是轻巧。你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你以为你那些小把戏能蒙蔽众人的眼睛,可我却看得清清楚楚。”

高辛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兄长,你若不信,大可去问问百姓们。治水之法已经在一些地方试行,效果显着,百姓们免受洪水之灾,庄稼也有了好收成。稼穑之歌能让大家更轻松地劳作,提高效率。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对部落有益的事情。”

穷蝉冷笑一声:“就算真有效果,那又如何?不过是你获取权力的手段罢了。你以为你这样就能成为部落的领袖?”

高辛看着穷蝉,目光坚定:“兄长,我从未想过争夺权力。部落的领袖之位,本就应该由能带领大家走向更好未来的人担当。我所做的一切,只为了部落的繁荣昌盛。”

穷蝉心中的怒火愈发旺盛,他大声吼道:“住口!你不要再狡辩了。我跟随父亲打下这片天地,为部落付出了多少,你根本无法想象。而你,不过是凭借一些花言巧语,就想窃取我的荣耀。”

高辛望着对面一脸倔强的穷蝉,心中满是无奈与忧虑。他轻轻叹了口气,打破了长久的沉默:“兄长,如今部落的局势如履薄冰,共工虽被平定,但其残余势力仍在暗中蠢蠢欲动,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安宁。而周边部落也对我们这块富饶之地虎视眈眈,犹如饿狼环伺。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若是继续内耗,无疑是将部落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我们应当携手共进,共御外敌,才能守护住祖先留下的基业啊。”

穷蝉心中微微一动,高辛所说的这些严峻形势他并非不知,但长久以来心中的执念与猜忌,让他一时难以放下心中的防备。他冷哼一声,嘴硬道:“哼,我凭什么要相信你?这些年,谁知道你心里打的什么算盘!

高辛并没有因穷蝉的质问而生气,他缓缓走到祖先的牌位前,神情庄重而肃穆。祖先的牌位在昏暗的光线中散发着一种古老而神圣的气息,仿佛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高辛凝视着牌位,认真地说道:“兄长,为了我们共同的祖先,他们披荆斩棘,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才创建了这辉煌的部落;为了这轩辕城的百姓,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将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也为了部落的千秋万代,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辉煌,我恳请兄长放下成见。玉龙佩在我手上,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向祖先起誓,定当竭尽全力,守护部落,绝不负大家的期望。”

……

二十多年前,一场来势汹汹的雷雨如千军万马般席卷大地。豆大的雨点疯狂地砸落在古老的土地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仿佛要将世间的一切都淹没。蟜极抱着刚出生的儿子,静静地站在祖庙前。这座祖庙承载着家族无数的荣耀与记忆,在雷雨的笼罩下显得愈发神秘而庄重。

蟜极身为玄嚣之子,曾经也怀揣着对帝位的憧憬。他年少时便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与智慧,一心想要在部落中建立不朽的功勋,继承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帝位。然而命运弄人,在激烈的权力角逐中,他最终无缘帝位。那一刻,他心中的失落与痛苦如同这漫天的雷雨,肆意蔓延。

此刻,他望着怀中尚在襁褓的婴儿,心中五味杂陈。孩子粉嫩的小脸在襁褓中若隐若现,那微弱的呼吸声在这磅礴的雨声中显得如此渺小而又珍贵。蟜极实在难以想象,命运会给这个家族带来怎样意想不到的转机。这个孩子,会是家族新的希望吗?还是会如同自己一样,在命运的洪流中挣扎却又无能为力?

“给孩子取名了吗?”大祭司捧着龟甲,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走来。大祭司是部落中最德高望重的人,他精通占卜之术,被认为能与神灵沟通,预知未来。龟甲在黯淡的光线中闪烁着神秘的光泽,仿佛承载着上古的智慧与启示。

就在众人将目光聚焦在蟜极身上时,襁褓中的婴儿突然睁开了眼睛。那双眼眸清澈明亮,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透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灵动与聪慧。更令人震惊的是,婴儿竟发出了清澈的声音:“高辛。”

这声音虽稚嫩,却如同洪钟般在众人耳边炸响。众人惊得纷纷后退,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震慑。蟜极手中的青铜爵“当啷”一声落地,在石板上发出清脆而突兀的声响,打破了原本的寂静。

在黄帝族谱中,生而神灵者才会自言其名,这是极为罕见且被视为祥瑞与天赋异禀的象征。老祭司一直站在一旁,眼神中透着对古老传统的虔诚与敬畏。此刻,他的双手不禁颤抖起来,他深知这一现象的重大意义。这意味着部落或许将迎来一位天赋非凡的领袖,带领部落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于是,他迅速拿起锋利的石刀,割开公羊喉咙。滚烫的鲜血喷涌而出,带着温热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当鲜血溅在婴儿高辛的额头上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鲜血竟瞬间渗入皮肤,形成了火焰状的红痕。那红痕在阳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天赐圣主。”老祭司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随后“扑通”一声跪地叩首。他的额头重重地磕在石板上,表达着对神灵的敬畏与感激。周围的人见状,也纷纷跟着跪地,一时间祖庙前弥漫着敬畏的气息。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高辛身上,眼神中充满了崇敬与期待。

然而,蟜极却忧心忡忡地望向轩辕宫方向。此时,颛顼刚刚平定共工之乱,威望如日中天。他的儿子穷蝉也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在权力的舞台上崭露头角。蟜极深知,在这样复杂的局势下,高辛的特殊天赋不知会给他和整个家族带来福还是祸。他心中暗暗担忧,高辛的光芒是否会引起他人的嫉妒与猜忌,从而为家族招来灾祸。

年幼的高辛渐渐长大,他的与众不同愈发明显。五岁时,他便能准确地辨别星象。每当夜幕降临,繁星点点布满天空,高辛总会独自来到空旷之地,仰望着浩瀚星空,口中喃喃自语,仿佛在与星辰对话。那些闪烁的星辰在他眼中,并非只是遥远的天体,而是蕴含着天地奥秘和人间吉凶的指引

他常常在星空下一站就是几个时辰,专注地观察着星辰的运行轨迹。有一次,部落中准备举行一场大规模的狩猎活动,高辛望着星空许久后,找到部落首领,认真地说道:“狩猎不可贸然前行,北方星辰异动,恐有危险。”首领起初并未将他的话放在心上,认为他只是个小孩子在说胡话。但出于谨慎,还是改变了狩猎路线。后来,前去北方狩猎的小队伍传回消息,原来北方遭遇了罕见的兽群迁徙,凶猛的野兽如潮水般涌来,若按原计划前往,必定损失惨重。众人这才对高辛的星象之能刮目相看。

高辛七岁那年,族人们就惊奇地发现,这个孩子竟然通晓兽语。山林,在大多数人眼中是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地方,可对高辛来说,却是他的乐园。他常常独自一人走进那郁郁葱葱的山林,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在他小小的身影上。林间鸟儿欢唱,野兽出没,高辛却能与它们自在交流。那些飞禽走兽似乎也能听懂他的话语,围绕在他身边,亲昵而温顺。

有一次,族中的几位猎人如往常一样进入山林狩猎,可天色渐晚,他们却迟迟未归。族人们焦急万分,纷纷聚集在部落的广场上,忧心忡忡地议论着。部落里的长者们眉头紧锁,年轻的妇孺们眼中满是恐惧和担忧。就在大家几乎绝望之时,高辛站了出来。他神色镇定,安抚着众人,然后转身走进山林。只见他在林间穿梭,时而停下脚步,与枝头的飞鸟低语,时而蹲下身子,与草丛里的走兽交流。不多时,高辛带着准确的消息归来,在他的指引下,族人们顺利找到了迷失在山林中的猎人。

这件事在族中传开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人们对高辛愈发敬畏,仿佛他身上带着某种神秘的力量。每当高辛走在部落里,人们都会投来崇敬的目光,私下里纷纷传颂着他的神奇事迹。

高辛十岁那年,部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严重的旱灾。炽热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田野里的庄稼无精打采地低垂着头,很快便干裂死去。大地像被火舌舔舐过一般,满是纵横交错的裂痕。百姓们望着荒芜的农田,眼中充满了绝望。饥饿的阴影开始笼罩着整个部落,人们为了一口水、一口食物而发愁。

然而,高辛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吓倒。他每日穿梭在部落周围,仔细观察着天空中云彩的变化,倾听着风声的细微差别,感受着大地的温度。凭借着自己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独特理解,高辛经过数日的思索和判断,终于准确预言了降雨的方位。他兴奋地跑到部落的高处,向族人们大声呼喊着这个好消息。

族人们虽然半信半疑,但在绝望之中,他们选择相信高辛。在他的指引下,族人们提前在预言降雨的方位准备好各种容器,挖好沟渠,修缮堤坝。当乌云缓缓聚集,甘霖如期而至时,干涸的大地贪婪地吮吸着雨水,庄稼像是重获新生一般,微微抬起了头。族人们欢呼雀跃,纷纷涌向雨中,尽情享受着这场救命的雨水。他们对高辛的能力惊叹不已,高辛在族人们心中的威望愈发高涨。

然而,这一切在高辛的父亲蟜极眼中,却有着不同的解读。蟜极作为玄嚣将军家族的重要人物,一心希望儿子能够继承家族的荣耀,走上兵法权谋之路,成为威震四方的英雄,守护家族的地位和权力。可高辛并不热衷于这些,反而总爱跑去田间与农人同吃同住。在他眼中,那些在土地上辛勤劳作的农人,才是真正创造生活的人。他们用汗水浇灌着土地,用双手收获着希望,这份朴实和坚韧深深打动着高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一次,高辛看到奴隶居住的茅屋破败不堪,遮不住风雨。他心中满是怜悯,毫不犹豫地卷起衣袖,亲自动手帮忙修理。他不怕脏累,与奴隶们一起搬运茅草、修补墙壁,忙得不亦乐乎。奴隶们看着这个身份高贵却毫无架子的少年,眼中满是感激和敬佩。

蟜极终于忍不住了。这一天,他满脸怒容地将儿子锁在了祠堂里。祠堂内,气氛压抑而凝重,祖先的画像高高挂在墙上,仿佛在审视着这一切。蟜极站在高辛面前,大声训斥道:“你流着玄嚣将军的血脉!该学的是兵法权谋,这些都是成就大业、守护家族的关键!不是这些贱业!在这乱世之中,唯有掌握权力和武力,才能立足!”

高辛安静地站在原地,身姿挺拔。他静静地听完父亲的训斥,眼神始终平静而坚定,没有丝毫的退缩与畏惧。待父亲的声音渐渐停歇,他不慌不忙地从袖中掏出一把穗粒饱满的黍子,双手恭敬地递给蟜极,声音沉稳有力:“父亲,这是孩儿改良的种子。经过多次的尝试和培育,这种子适应力强,产量也高。若能推广至天下,可让饥荒减少三成。”

蟜极望着儿子递来的黍子,又看到他被谷穗划伤的手指,那些细小的伤口,带着丝丝血迹,在阳光下格外刺眼。他心中五味杂陈,那些伤口虽小,却仿佛如尖锐的刺,一下一下刺痛了他的心。在这一刻,他突然想起父亲玄嚣临终时那声沉重的叹息:“我们这一支,终究要出个不一样的……”

当年玄嚣说出这话时,眼中满是期望与忧虑,期望家族能出一个有非凡作为的人,忧虑家族的未来走向。此刻,望着眼前的高辛,蟜极似乎明白了父亲临终遗言的深意。也许,高辛就是那个不一样的人,只是自己一直被传统的观念束缚,未能看清儿子身上潜藏的光芒。

时光如同潺潺流水,缓缓流转。高辛在岁月的洗礼中逐渐成年,他愈发成熟稳重,声名也随着他的种种善举和智慧,传播得越来越远。此时,颛顼的统治已步入后期,部落联盟看似平静,实则各方势力暗流涌动。

穷蝉,本就野心勃勃,他的目光始终盯着更高的权力和更大的势力范围。在这局势动荡之时,他更是蠢蠢欲动,暗中拉拢各方势力,试图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带着对权力的强烈渴望,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随时准备出击。

而高辛,凭借着自己的仁爱之心和卓越才能,在部落中渐渐崭露头角。他对待族人宽厚仁慈,对待部落事务认真负责,总能想出巧妙的办法解决难题。他的名声,如春风般吹遍了各个部落,赢得了众多百姓和部落的支持与尊敬。

一日,远方传来消息,周边的一个部落遭遇了严重的水灾。洪水如猛兽般肆虐,冲毁了房屋,淹没了农田,百姓们流离失所,哭声震天。高辛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召集族人,准备粮食和物资,亲自带领队伍前往受灾部落。

路途遥远且艰难,山路崎岖,河流湍急,但高辛心中只有受灾部落百姓的苦难。他鼓励着族人,坚定地向前行进。终于,他们抵达了受灾现场。眼前一片凄惨的景象,让高辛心痛不已。

他迅速组织族人展开救援行动,分发粮食和物资,安抚受灾百姓的情绪。同时,他还亲自指挥重建家园的工作。他根据地形和水流情况,规划新的房屋布局,带领大家砍伐树木,搬运石块,一砖一瓦地搭建起新的住所。在这个过程中,他展现出的领导才能和无私奉献精神,让受灾部落的人们深受感动。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满含热泪地拉着高辛的手说:“您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若不是您及时赶来,我们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高辛微笑着安慰老者:“大家都是一家人,有难自然要互相帮助。”

在高辛的带领下,受灾部落逐渐恢复了生机。百姓们重新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他们对高辛感恩戴德,纷纷表示愿意追随他,成为他忠实的拥护者。

随着高辛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他的名字在各个部落中传颂,如同明亮的星辰闪耀在部落联盟的天空。然而,这一切却让穷蝉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他深知高辛的存在,对自己的野心是一个极大的阻碍。

于是,穷蝉暗中派人监视高辛,企图找到机会打压他。他的眼线如同鬼魅般,在高辛身边的各个角落潜伏着,收集着关于高辛的一举一动。只要找到一丝把柄,他便会毫不犹豫地发动攻击。

蟜极得知此事后,忧心忡忡。他深知穷蝉的狠辣与不择手段,担心儿子会遭遇不测。一天傍晚,他把高辛叫到自己的帐篷内,面色凝重地劝高辛:“孩儿啊,如今你声名远扬,可也招来了不少人的嫉妒和怨恨。穷蝉那家伙暗中盯着你,随时可能对你下手。你还是收敛锋芒,行事低调些,以免招来杀身之祸。”

高辛不为所动,目光坚定地对他的父亲蟜极说:“父亲,我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如果因为害怕权势而放弃自己的信念,那我又有何颜面面对上天赋予我的使命?”蟜极看着儿子坚毅的脸庞,心中暗暗叹息,却也知道无法改变他的决定。

……

颛顼驾崩第三十七日,整个都城沉浸在一片悲痛与压抑之中。阴云沉沉地压在都城上空,仿佛是上天为这位伟大帝王的逝去仍在默哀。黄河,这条平日里孕育着华夏文明的母亲河,此刻却如脱缰的猛兽,再次泛滥成灾。浑浊的浪涛汹涌奔腾,以排山倒海之势吞噬着沿岸的村庄与农田。洪水所到之处,房屋倒塌,庄稼被淹没,百姓们流离失所,哭喊声此起彼伏。那凄惨的哭喊声仿佛顺着风一直传进了朝堂之中,让每一位大臣的心中都沉甸甸的。

朝堂上气氛凝重压抑,群臣们面色凝重,眉头紧锁。穷蝉身着一袭黑袍,面色阴沉得如同窗外的天色。他身为部落联盟中的一股重要势力,一直以来都渴望在这治水的大事上展现自己的权威。只见他猛地抽出青铜剑,重重地劈在案几上,剑身嗡嗡作响,那锋利的剑刃将案几劈出一道深深的裂痕。“必须加固堤坝!再征三万民夫!”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在他看来,加固堤坝是最为直接有效的办法,只要堤坝足够坚固,就能挡住洪水的侵袭。

“堵不如疏。”一个沉稳的声音从殿角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高辛身着素色长袍,神色平静,手中展开一张绘在羊皮上的河道图。他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自信与从容,缓缓走向前,将地图平铺在朝堂的中央。“上游改道,下游分洪,如此可保百年安宁。”高辛的语调不疾不徐,却透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他详细地阐述着自己的治水方案,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从黄河的源头到入海口,每一处地势、每一条支流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说,黄河泛滥是因为河道不畅,单纯地加高加固堤坝,只能解决一时之困,一旦洪水过大,堤坝依然会被冲垮。只有让河水按照合理的路线流淌,分散洪水的力量,才能真正解决水患。

穷蝉听了高辛的话,脸色愈发阴沉。在他眼中,高辛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竟敢在朝堂之上公然反驳他的主张。“哼,纸上谈兵!改道分洪谈何容易?这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又要耽误多少时间?等到你那所谓的方案实施完成,百姓早已被洪水淹没!”穷蝉大声呵斥道,眼中满是不屑。

高辛却并不慌张,依然镇定自若地回应道:“各位,我并非纸上谈兵。我曾亲自走访黄河沿岸,观察地势水流,这治水之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虽然前期的确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从长远来看,这是一劳永逸之法。而且,若只是一味地加固堤坝,洪水得不到有效疏导,只会越来越凶猛,下次泛滥时造成的危害将更大。”

朝堂之上气氛压抑,老臣们神色各异,目光在高辛和穷蝉两人身上来回游移。高辛刚刚陈述完自己治水的方案,言辞恳切,条理清晰。而这方案一经说出,老臣们便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他们都清楚,高辛这套说辞与当年颛顼治水理念如出一辙,都是主张疏导之法。而且细细算来,高辛的方案耗费的人力还不足穷蝉方案的三分之一。穷蝉主张的是修筑堤坝,以堵截洪水。这本是传统之法,可弊端也显而易见,劳民伤财不说,效果还未必能尽如人意。如今高辛提出新的思路,这不得不让他们重新审视眼前的局势,心中权衡着两种方案的利弊。

“纸上谈兵!”穷蝉冷笑一声,眼中满是不屑。他身材高大,此刻向前踏出一步,居高临下地看着高辛。穷蝉一直以来都自恃甚高,在他心中,高辛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竟敢在治水这等大事上提出与他相悖的意见。“你见过洪水吞没村庄的样子吗?那是无数百姓的性命,不是你在这张羊皮纸上随意比划就能解决的!”穷蝉的声音中带着愤怒,似乎被高辛的提议彻底激怒。他想起曾经亲眼目睹洪水肆虐,冲垮堤坝,淹没村庄的惨状,心中的怒火便止不住地往上冒。那些百姓绝望的呼喊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他认为高辛的方案太过理想化,根本无法应对现实中凶猛的洪水。

高辛没有立刻反驳,他神色平静,仿佛穷蝉的愤怒与不屑都与他无关。他缓缓地解开衣襟,露出胸口那狰狞的伤疤。伤疤宛如一条扭曲的蛇,在他结实的胸膛上蜿蜒,触目惊心。朝堂上的众人看到这一幕,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三年前在兖州,我亲手从洪水中救出十七人。”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每一个字都带着当时的惊心动魄。高辛的目光中透着回忆的光芒,思绪仿佛回到了那场可怕的灾难现场。那时洪水如猛兽般汹涌而来,所到之处一片汪洋。他不顾个人安危,一次次冲进洪水中,将那些被困的百姓拉上高地。每一次与洪水的搏斗,都让他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也让他对洪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些伤疤便是见证。”高辛轻轻抚摸着伤疤,语气中没有丝毫的炫耀,只有对那段经历的凝重。

高辛顿了顿,然后指向地图某处,神色严肃,“此处堤坝若按兄长之法加高,下游的陈锋氏部落将首当其冲。洪水一旦决堤,陈锋氏部落将毁于一旦。”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用力点着,仿佛要将这个严峻的事实刻在众人的心中。陈锋氏部落是一个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部落,一旦遭遇洪水,后果不堪设想。高辛深知治水不仅仅是解决眼前的洪水问题,更要考虑到长远的影响和各个部落之间的平衡。

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光洁的石板地面上,却无法驱散弥漫在众人心头的阴霾。

穷蝉站在朝堂中央,脸色骤变,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瞬间变色的天空。他怎么也没想到,一向看似温和的高辛,竟能如此敏锐地看穿他借机铲除异己的心思。陈锋氏,那确实是颛顼特意赐给高辛的姻亲,这本该是一桩巩固势力的美事,却被穷蝉暗中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