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浊浪之上(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华夏英雄谱》最新章节。
祖乙王即位元年,殷都相城之上,阴云凝滞如铅块,仿佛悬压在每一位商朝臣子的心中。铅云如巨大手掌扼在相城之上,连群鸟的啼鸣亦早没了踪影。祖乙独自在宫室中央踱步,目光被夯土基座上蜿蜒攀爬的水渍牵引——那是前夜雨水浸透黄土留下的沉默证词,昨日傍晚宫墙外隐隐传来的叫嚷哭号,犹在耳际回荡。黄河又决堤了,浑浊的怒流似乎裹挟着生民的哭喊和仓皇奔逃的脚步。
沉重宫门忽然被缓缓推开,一道身影悄然而至,未敢惊扰君王的沉思。来者须发已带霜色,目光却如淬过火的铜戈般明亮沉稳,正是贤臣巫贤。
“臣参见大王。”巫贤恭敬拜伏于地,声音如同打磨过般温润而平静。
祖乙顿下脚步,抬手示意平身。“你来了……这脚下湿痕,宫墙外民声,还有天顶上这化不开的云……”他转身,望着殿外灰沉欲雨的天空,“朕心中所困,便如这一块块潮湿的夯土,层层累叠。”
话音落处,恰有侍从无声入内,为祖乙捧上一件镶饰细密云雷纹的玄黑缯衣。王的目光未曾离开那湿痕与沉云。侍从屏息服侍,衣料摩擦的微响像被无限放大在空旷殿宇里,每一个动作都显得迟缓而凝重。
巫贤并未立即接话,只微微俯首,视线恭敬而温存地凝注在君主袍襟下那双沾满稀泥的麻履上——帝王分明刚亲临泛滥归来。终于,他开口,声音如薄刃穿透铅云,字字清晰入耳:“君王之忧思,卑职未尝一日敢忘。大河汤汤,失道伤民,都邑之安危,如悬于一线。”他略作停顿,眼神坚定地迎向祖乙, “无非当为营建王宫之大事,另择新邑而已。”
祖乙的眸子骤然被点亮,像青铜器皿被火炬瞬间映照生辉。“巫贤!卿既洞悉孤心,必已为社稷计深远。”他向前一步,枯瘦的手指因期盼而绷紧,“耿地可乎?”吐出的字眼裹挟灼热的吐息,径直投向眼前的重臣。两人之间沉重的空气仿佛被烧开一道豁口。
巫贤俯身再拜,起身时指向北方远处朦胧的莽原。“耿邑居北,有丘如阜,足堪屏障。水脉回环而处高位,大河奔涌亦罕能伤及。”他话音稳重如磐石坠地,没有惊雷炸响,却震彻殿宇穹顶,“臣细细勘之,吉地无疑。请君王决断!”
祖乙陡然挺直背脊。他大步走向殿外的露台,劲风扑面如冷刃,衣袍猎猎鼓张,青铜兽面佩饰叮当撞击。他的视线越过都城低矮的泥墙,掠过一片倒伏淤堵的青翠原野,竭力望向北方天地相接之处。灰暗的天际下,他仿佛已然望见了一座崭新的城邑在坚实高耸的土岗之上升起,城垣厚重,青烟袅袅。那个遥远沉静的影子如铜镜表面清晰的倒影撞入胸口,他屏息颔首:“善!”
翌日早朝,殿前丹墀之上,群臣的麻履各自沾着深浅不一的黄泥——昨日洪水的痕迹仍缠绕在脚下每一寸土地,也在各人眉宇间结下忧烦的冰霜。祖乙缓缓落座于矮榻之上,视线扫过阶下每一位重臣的面孔,他们的神情如同浸了黄连汁的龟甲刻痕。他袍袖微动:“朕志已决。河水无常,相都如置沸鼎之上。当效盘庚之贤明,再举社稷于危倾。”他声音沉哑却凿开满殿寂静,“北邑耿地,近水而居高,可卜为新都。”
话音未落,一位发色如霜的老臣猛然匍匐在地,宽大的深衣铺展如哀悯的羽翼:“臣斗胆!”头颅沉沉叩击地面,声音嘶哑如裂帛,“相邑乃祖、宗命脉,仓鼎成列、宗庙森严!安土方能尊祖敬宗,敬宗方能得佑乎上天!”尾音带着濒危似的抖颤,回荡在空旷的王庭深处。
紧接着又有重臣出列,冠冕玉珠碰撞叮当乱响:“王言大善!”他指向殿外氤氲不散的湿气,“连日水气侵骨,连卜用最厚实的龟甲也浸得朽软无力!巫卜龟骨难成兆纹,若贸然迁徙,触犯何神何鬼岂得知?吉凶晦暗,祈大巫三思!”声音紧绷如同即将崩裂的龟甲。阶下嗡嗡的议论声瞬间如群蝗振翅,窃窃疑虑汇成沉滞的波涛。
祖乙的指尖无意识地在青玉钺冰冷的柄棱上刮过,留下细不可闻的沙沙微响。面对汹汹人言,心头如同投入滚汤的石块,翻沉滚沸。他的目光如狩猎鹰隼骤然锁定了沉默于侧、垂首凝思的巫贤。所有声音凝固了,众人视线交汇于一处,沉重的寂静压下,如同铜鼎骤然合盖。
巫贤如鹤立群臣之中,神色凛然如初铸的青铜礼器。他从怀中缓缓取出一只黝黑厚重的龟腹甲,其上布满了被火烤炙灼烫成的纵横裂纹,如同大地的创口刻印于此,带着火的余威和牺牲的余温。
“耿地之兆,臣已秉至诚于燎火,卜于苍旻。”他双手托甲,高举过顶,那龟甲上的裂痕在殿内昏暗的光线下,如命运之眼森然睁开,“兆曰:从。河水迁流,天命昭示——‘自西祖东,适彼高冈’!大吉之象!”
最后那几字斩钉截铁,回声撞上冰冷的墙壁跌落,在无声中摔碎,激起余响如铁屑震荡耳膜。殿堂内陷入死寂,再无驳诘之声。祖乙微微颔首,眼角紧绷的纹路松弛下来,指尖滑过青玉钺柔润冰冷的弧脊。
迁都的旨意犹如一场骤然降临的暴雨,无声浸润,却又迅猛地推动巨大而滞涩的齿轮转动。祖乙的步履踏在昔日熟悉而今陌生的土地上,巡视旧都每一处即将被遗弃的角落。粮仓里粟稷堆叠成山,他捧起一捧饱满温热的金谷,又任它们从指缝间窸窣滑落;站在宽厚的城墙垣顶上,他摩挲着被风雨岁月侵蚀而褪成灰白色的夯土壁,指尖能触到每一层叠加的力与记忆。相邑是祖先埋骨的厚重土壤,纵使深陷浊浪淤泥,也固执地牵扯着他的血脉,根系般深陷痛楚。
然而新都的号角终究不可逆转,殷商的力量如沉默的河流开始朝着北方的耿地奔涌。祖乙身着简朴戎服,站在迁徙大队的最前端。他抬头,北方地平线上仿佛已矗立起耿邑轮廓的虚影。相城最后的景象在身后缓慢消退、坍塌,隐入茫茫雾气弥漫的长路尽头。无数双赤脚沉重踏上北方陌生的泥土,车轴吱呀呻吟,如巨大而缓慢的心脏搏动,敲击着土地。车轮碾过新泥,留下深深辙痕如命运刻下的印记。
队伍最终停下。耿都的初坯已在河畔的高阜上裸露。夯土围出的地基方方正正,粗粝得如初生之骨,毫无圆熟光润可言。祖乙命人设下土坛,恭敬献上牺牲的香气和虔诚的黍酒。他仰望着这片空旷而苍茫的营地,赤裸的黄土在日光下刺眼。他低声对身旁的巫贤喟叹:“空漠荡荡,何日能再睹宫阙连云?再闻鼎食鸣钟之声?”荒芜之中生长的疑虑如野草钻心。
巫贤的眉眼间却沉淀着铜器般的坚定:“时日必将予之,此乃吉地定当回馈商土苍生!”
祖乙默默颔首。他的脚步踏过高低不平的荒滩时,眼神终于捕捉到了耿地真正的魂魄——远处那片无垠沉默的森林。它们苍黛起伏如凝固的黑色波澜,林梢深处隐约传来沉闷的声响,似伐木,像锯石,更像是某种巨兽在地下深沉而有节奏地搏动。这是大地的筋骨,正等待商族工匠的斧凿雕琢。林涛声灌入耳内,带来一种原始混沌的力量感。
“立城必起于宫室。”几日后,祖乙亲临宫基现场,他的脚踏上刚刚夯筑结实、尚存潮气的黄土地基,尺寸较旧宫宽敞许多。泥土在靴底留下清晰湿润的印记。周遭工匠如蚁聚散,肩扛背驮圆木巨木,汗珠砸落在夯土上,腾起细小尘烟。他指向宫基中心那片更为高敞、预留广阔的位置,声音低沉如同石磨碾碎砂砾:“此地,当起一座最宏阔的殿堂。不唯祀天祭祖,亦为朝会群臣,布政决事!”目光穿透了眼前的尘烟和未干的泥土,仿佛已然见朱彩雕梁横跨头顶。
相都旧宫的木作老匠人“倕”,他那满是斧削刻痕和木茧的手抚过身旁一根刚剥去树皮的粗壮椴木。树干散逸着鲜冽苦味的清香。老倕对身旁紧张记事的儿子低语,带着沧桑的宽慰:“瞧这木头,耿地比那水患之地可强得多!材干密实,日后竖起的大柱能立五百年不倒!”话语里带着一种时间凝练的自信。
暑气蒸腾的七月终于过去,秋风吹落金黄的树叶时,耿都王廷迎来了第一次正式的朝会。新落成的大殿还散发着浓重的泥土、新木与漆料混合的气息。粗糙的梁柱犹带青皮木纹,地上夯土未完全干透。新都大小诸臣列于空旷大殿两侧,深衣佩玉,肃立无声。祖乙独坐于铺设整张虎皮的矮榻之上,手中青铜酒爵沉甸甸压手。酒爵里黍酒微浊,映着他凝重沉思的轮廓。
“北土寒重,粮黍难熟。都内百工徒众、贵胄仆役何止万众?仅凭贡赋,来岁开春前粮草恐已不敷!”负责库禀的老臣声音枯竭颤抖,如同焦叶在冷风里簌响。他额头汗珠顺纵横皱纹艰难滚落。
负责征收的官吏紧跟着匍匐在地,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如铅坠地:“新地疆野未定,各部族尚在观望,所贡粟米、犬马……不足旧都三中之一啊,大王!”
阶下瞬间死寂,唯余殿外寒风刮过梁柱缝隙的呜咽。
祖乙手中的酒爵无声放回镶玉的青铜方盘之上,碰撞清脆。目光如电,冷硬如冻土:“命臣下四出,速行丈田!”声音斩断寒气,凿开殿内凝固的寂静:“分耿邑近郊肥美之地,赐予效顺的旧族、臣属;近河之淤土,划分与城邑徒众、百工。”每一句都如同凿石钉入人心,“各自安生拓垦,今岁耕者,免其粮赋!”言语已带戈矛的锋芒。
阶下老臣眼瞳骤然被点亮,枯瘦的双手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深深伏拜,声音哽咽:“王恩深泽,德被庶民……此命一出,耿地来春必沃野弥望!”
第一年开春,田野里新绿的嫩苗初露,耿地空旷却蕴含生机。相都最后一批重要的宗庙重器终于千里迢迢运抵耿邑,笨重的木箱蒙着厚厚的尘土。为首一个巨大的木匣被数十人合力抬起,绳索深深勒进他们的肩膀。祖乙亲自迎在宫门之外,目光触及木箱上熟悉的捆绑绳结图案时,神情骤然松弛。他急急挥手:“开!”
沉重箱板被撬开,剥落的泥土灰尘簌簌扬起。箱内填充的麦秆和干草被小心扒开,如同拂去记忆的浮尘。一尊巨大的青铜方鼎,三只浑圆的袋足稳稳立着,器腹浑圆如大地之形,口沿宽平如苍穹之尺。鼎身遍布苍劲凝重的兽面饕餮纹,繁密如林间的枝叶又透出神性的森严。纵使经历了尘土颠沛,兽目那两枚镶嵌的莹润绿松石依然幽幽燃烧着亘古的光泽。
众人屏息肃立。巫贤走上前,苍老但依然沉稳的手指郑重拂过饕餮粗犷的棱角,每一寸铜面都凝固着铸造时的火焰。他对着青铜低语,声音沉入金属的记忆:“安抵此处,佑我商土。”
祖乙在巫贤身旁默默蹲下,伸出指尖,极其缓慢地触碰鼎腹,那冰冷光滑的铜壁之下,仿佛有脉搏从商族久远始祖延续而来,微弱却执着地在指尖跳动。
“请王为它铭文!”巫贤肃然而言。
祖乙霍然起身,声音回荡在初春的宫室清冽空气中:“取铸铜范!”早有侍从抬上一方新翻的湿陶范,泥气湿润芬芳。他拿起青铜刻刀,手腕凝劲于方寸之间。刀锋如犁铧,在湿软的泥范表面行进、深深犁出遒劲的线条,每一划都如凿入自己的骨骼:
“惟王元祀,天命归耿。安邑止滔,永绥于殷。”
刀尖落下最后一道锋锐的痕迹,字字如铜汁初凝,沉甸而崭新。他搁下刻刀,仰首看向殿顶尚未完工、空露出几缕天光的梁架。光线照在方鼎古朴厚重的兽面上,饕餮之眼绿松石幽光隐耀。
新都尚未成城垣连绵,耿地冬日的朔风尖啸灌入未漆的梁柱间隙。祖乙裹着厚实的狐裘,立于王宫尚未合拢的高高土台边缘,寒气砭骨入髓。他的目光竭力扫视着夜色下初具轮廓的耿都:远望处,隐约可见已建成的司工坊、冶铸处彻夜不息的窑火,火光熔烧着冰冷的夜空,如同大地睁开的赤红眼睛;城墙仍在深挖的基础沟壑旁堆出逶迤的黑影,如同沉睡的巨兽脊骨。更远处,广袤无垠的北方莽原浸没于夜色,如墨汁沉入深潭。
明日便是新宫主殿正式上梁之日,北风穿透单薄裘衣直刺肌肤。相都湿滑的地基与臣子匍匐阻谏时颤抖的声音似又掠过眼前。他收紧狐裘领口,寒风中低低自语,气息在面前凝成一团迷茫的白雾,又被风吹散:“此处无遮拦……无蔽障……”声音落进风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空茫与寒意。
“但此处有深根。”巫贤的声音自身后沉沉传来,踏雪的脚步轻缓无声。他立在祖乙身侧,目光亦投向那片深邃未知的莽原:“大王且看——”他抬起手,指节苍劲如嶙峋老枝,指向夜色中隐隐起伏的森林轮廓,“那些巨木已离山伐下。明日上梁,便是我耿邑立起脊骨之时!”话音沉稳如石凿入地,盖过呜咽风声,“天视自我民视,天命亦在人谋之中!”
祖乙的目光随着巫贤所指的方向,再次投向黑暗中沉默的林莽深处。巨大的原木早已在匠倕统领下,由无数赤膊力士的肩臂抬着,于刺骨北风中运抵宫基之侧,如远古巨兽遗骸等待重生。伐斧的回响早已沉寂于林涛,却似已深深嵌入耿都的骨骼雏形。
他深吸一口凛冽刺肺的寒气,胸腔深处那股悬浮已久的踌躇仿佛被这冷而新的气息涤荡、压沉,终于稳稳落定于足下坚实的北土之上。明日当阳!
祖乙二年,亶河暴涨。奔涌的黄水如发狂的困兽,将耿都的宫墙、宗庙、房舍都卷入了浑黄的旋涡之中。商王祖乙在残余的殿堂里召集近臣,水珠不断从残破的椽木间滴落,打湿了君王的玄端。龟甲被烈火舔舐,在噼啪作响声中裂开一道深而直的兆纹。
“天命在邢。”大祭司的声音在幽暗的湿冷中飘荡。
朝臣哗然。有苍老的手按住腰间的短匕,指向残破的窗棂之外:“王!这是成汤先祖奠下的基业!是商族的根脉!”那是公族里德高望重的长者子罕。祖乙望着他深陷的眼窝和枯瘦的手背,仿佛瞥见了被洪水吞没的祭坛和先祖沉入深水的容颜。君王的手重重落下:“根在,命在!迁都邢邑!明晓日出即行!”水珠更急地滴落。
当迁徙的长龙蜿蜒在泥泞里南行时,公族的一些车马却在被黄水啃噬过的耿都废墟边缘停驻不前。破损的版筑城墙,像被巨兽噬咬过的骨架,断裂的梁木支棱着,直刺铅灰色的天空,寒风在那些歪斜的残骸间呼啸悲鸣,如同无数不屈的幽魂在呜咽着商族的誓言。那些车马辕头上系着商王室独有的朱红缨络,载着不肯南迁的公族血脉。
“祖丙!”一双双沾染尘灰的手伸向了那个立在废墟断垣上的挺拔身影。他穿着玄端常服,腰悬短剑,衣摆上干涸的黄泥印迹比所有人都更深重。他的手紧紧按在腰间冰凉的青铜剑柄上,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
“天倾西北,祖庙根基尚存!王命不可违,祖脉不可断!”祖丙迎着刀锋般的北风,嘶声喊道。
雪在一个深沉的午后悄然降下。耿邑废墟之上,几座新的版筑夯土屋刚具雏形,尚不坚固的墙体在风中簌簌地落下土沫。公族和残留的民众蜷缩在勉强能遮挡风雪的石墙角落里,点燃微弱的篝火。刺骨的风如同鬼手轻易钻进缝隙,从火盆边抽走最后一点可怜的暖意,火星在寒流中如垂死萤虫无力漂浮后瞬间熄灭。
子罕剧烈地咳嗽起来,枯瘦的身体在破旧皮裘里颤抖如秋叶:“朔风……朔风卷地,是要亡我殷商残留之息么?”声音断断续续地嘶哑着。另一边的贞人子托望着自己呵出即散的白气,手指下意识捻弄着腰间悬挂的几片光滑龟甲:“天象厉鬼,怕是河伯余怒未尽……需速定大祭,血食告神,解此困厄。”他深陷的眼窝在火光的阴影里犹如幽深的洞穴,闪烁着不祥的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祭坛设在临河一处稍隆起的残破高台上,背后是望不到尽头的苍茫河滩和滔滔怒水。祖丙佩剑登阶,神情端凝,身后紧跟神色肃穆的子托和几位长老。河风刮过新夯的土台边缘,卷起烟尘,夹杂着细微的冰屑,如同无形的鞭子,抽打着每一个走向神坛的人的脸庞。
子托躬身,双手捧过一片打磨光洁的宽大牛胛骨,其上钻凿的圆穴已备好。巫者手中桃木枝引燃的火焰跳跃着,带着松香的气息,舔舐着骨头深陷的凹处,众人屏息,只闻风声呼啸,骨炭干裂声突兀刺耳。
“喀嚓!”一声清脆而沉闷的裂响撕破了沉寂。一道深长的兆纹,如同闪电划过干涩的骨面,尖锐地向前延伸。子托喉头滚动了一下,浑浊的眼睛死死盯住那裂纹的末端:“裂兆,血线深重……神灵索求旺盛,需以人心热力,生祭三牲,辅以……人牲一,方足填平神愿!”
此言一出,如同寒冰砸下,长老中有人瞬间面色灰败如土。子罕猛地抬眼望向祖丙,那目光锐利而紧绷。祖丙按剑的手指微微蜷曲,指甲几乎陷进掌心皮肉里。他沉默着,目光越过卜骨,越过贞人的肩头,投向滚滚奔流的亶河,那里浊浪翻腾着商都残留的残梁断壁。许久,风灌满祭坛,卷动他的衣袂,他才极缓地点了一下头。每一个字都沉重得如同刻凿在青铜之上:“依卜而行。不得损及生民筋骨。”他最后的目光扫过子托,寒澈如霜。
祭坛之下,人牲被缚住双臂在泥土堆旁圈禁着。祖丙步履沉重地巡视经过。目光扫过,多是陌生的面孔,流窜四方的野人。他不敢细看那些深陷的眼睛里是绝望还是愤怒,脚步匆匆走过。忽然,一处不起眼的土壁后,一个被绳索缚住双手、半蹲在地上的女子引起了祖丙的警觉。她脸上遍布污泥,竭力佝偻着腰背,想把高高隆起的腹部藏进膝盖之间的阴影里。祖丙的脚步在她前方停顿住了。
祖丙的目光变得异常锐利。他一步步走近那个角落,皮靴踏碎地上的冰凌发出令人心悸的破裂声。女子把头深深地埋了下去,肩膀因惊惧和寒冷而不停地抖动。
子托快步上前,语调急促,带着不易察觉的遮掩:“此人系前次灾荒逃入,不属公族根基……其命贱,其血卑,不足……”话音未落,祖丙已然伸出手,带着不可违逆的威严,猛地抬起那女子的下颌。她被迫仰起脸,泪水冲开脸上的污泥形成沟壑,那隆起的、无法隐藏的肚腹如同受诅咒的异石赫然袒露在所有人面前!
死寂。只有寒风呜咽。祖丙缓缓抬起头,目光如淬火的青铜剑锋,一寸寸刮过子托惊疑不定的脸:“神意?!天卜所言人牲,竟是一个孕妇腹中的婴胎?!”
子托的呼吸骤然粗重,他额头上沁出细密的冷汗,挣扎着维持那最后的权威:“卜兆昭然!以新胎之精魄,可引天地怨戾之气平息……”他的话语飘散在狂风里,如同沙粒撞击着冰冷的青铜。一道寒光闪过,是祖丙腰间的短剑刹那间出鞘,锐利的风声破空袭来,冰冷的金属气息几乎冻结了所有人的呼吸。剑锋并未指向任何人,带着沉猛的力道猛然劈落在方才占卜所用、仍带着滚烫余温的胛骨上!
“咔嚓——哗啦!”骨头无法承受这凝聚着惊怒与威严的全力重击,瞬间碎裂飞溅!大大小小、冒着微烟的骨片溅落在冰冷的祭坛黄土上,如同被风撕碎、被烈日烧灼的龟背残甲。
祖丙的声音如同沉寂多年的巨鼎突然遭到敲击,沉闷的嗡鸣中裹挟着无法抑制的暴烈雷霆,骤然撕裂了整个祭祀之地的死寂:“神灵!若当真要索祭尚在母腹的婴胎——”他的目光如同燃烧的烽火,逼视着惨白的子托,一字一顿,重若崩山,字字敲击在每个人心上:“如此血腥戾气,岂是天道?有何天理可循!当以何物能填饱汝之贪噬!”
冷风如鬼哭,呼啸着卷过废墟。所有目光都盯在那个矗立于祭坛之上、长剑指地的身影上。祖丙额角青筋暴突,汗水从鬓角滑落,一滴一滴砸在祭坛夯土表面,瞬间被干燥的土吸收,只留下一个深色印记。他那双被怒火点燃的眼底,在无人察觉的深处,却似有巨大的、濒临破碎的痛苦在无声翻腾,仿佛有什么无形的东西正从内里一寸寸撕裂开来。他的声音陡然撕裂了凝固的寒风:“从今起,耿地祭典,绝不用活人!”
他的身影被灰暗天际勾勒得巨大而肃杀,佩剑在腰间摇晃出冷光,步履坚定地踏上石阶最高处,将河水奔吼声踩在脚下,整个旷野都静了。祖丙的目光沉冷似铁,刺破层层寒风,扫视着每一张沉默或扭曲的面孔:“举头三尺有神灵!成汤先祖在上——吾今日在此新土,自当立国!守祖脉,立纲常,敬天地!以我之名:祖丙!”
“君上万年!”子罕猛然匍匐在地,额头重重砸在冰冷的泥土上,溅起微尘。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剧烈颤抖。随后,如被压倒的高梁,台下所有人,无论公族还是缚在绳圈中的野人,都如同被狂风卷过的草浪般,接连拜倒在那祭坛孤绝身影投下的阴影之中。风搅着雪屑,在无数弯下的脊背上空盘旋狂舞。那片碎裂的卜骨静静躺在冰冷夯土上,如同干涸了的古老预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