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玄甲南狩(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华夏英雄谱》最新章节。

昭王瞳孔不为人知地微微一缩。旋即,他便恢复如常,仿佛只是被山风吹拂了眼睫。他沉声对身后紧随的史官道:“此次南狩,曾侯驭统军前锋,率先破入南津矿脉,厥功至伟!”声音不高,却在空旷山谷中清晰地传开。

不远处的曾侯驭闻声疾步趋前。他脸上的血污和疲色尚未洗去,甲衣破损,血迹干涸成片片暗褐。听到王言,他猛地抬头,眼中一瞬间涌上激动甚至带着些劫后余生的狂喜光芒。

“谢大王隆恩!”曾侯驭声音有些嘶哑颤抖,深深伏拜于地,额前的尘土混合着汗水粘成泥块。

这时,昭王的目光缓缓扫过堆积如山的新采铜块、垂头劳动的俘虏、肃立的王师、以及俯伏脚下的功臣,最终落定在曾侯驭身上:“驭卿忠勇,亲历锋镝。此役所得吉金丰厚,当铸重器以纪其功,告于神明先祖。”昭王的声音如同磬钟敲响,斩断了那缕纠缠心神的晦暗梦影,“命你曾国监造簋器数事!器腹铸铭,其辞当书……”他略作沉吟,胸中胜利的豪情和那萦绕的阴霾角力片刻,最终选择了向世人昭告的辉煌:“书‘四方既平’四字!以彰此役之盛功,永传万世!”

“四方既平”——四方既平,周道复畅!这短短四字,凝聚着无数死士的血,铭刻着昭王的雄图霸业,更宣告着天下尽归王化!曾侯驭强压下胸口翻涌的复杂情绪,再次俯首,声音因激动而哽咽,嘶喊道:“臣!谨遵王命!必竭尽心力,铸千古铭器,颂大王神威!”

“四方既平!大周万世!”围聚在侧的将领和军士们被这极富象征意义的王命点燃,山呼之声如同滚滚春雷,撼动了整座山谷。王者的尊严与威仪,在这一刻被推到顶峰,闪烁着不可逼视的光芒。

南征大捷带来的震撼尚未消散,滚滚烟尘便伴着一支威严肃穆的队伍踏上了归途。王师挟楚地铜材,辎重车辆如山,沉重得将沿途大地都压出了深痕。这支胜利之师最终在曾国的旧城——安居一带扎营休整。昭王特命于此地铸器铭功,一则此处为出师南狩联合诸侯之地,意义非凡;二则曾国首当其冲伤亡惨重,立此巨器,亦是安抚人心的帝王心术。曾侯驭已自矿区返回,亲临监督此等关乎王命与他个人功勋的大事。巨大而简陋的制范工坊被迅速圈设出来,地点特意选在一条水流丰沛的山溪之畔,取水便利,更能借“水主智、主明澈”之意。

工坊内火光熊熊,映照着一张张被烘烤得油光闪亮的脸庞。曾人精挑细选出的数十老练铸师如蚁群般忙碌不息,神情专注至极。他们的动作近乎癫狂,仿佛连呼吸节奏都绷到了极致。熔铜的坩埚内汁液翻滚,如同滚烫刺目的熔金地穴,浓烈铜臭味钻入人的五脏六腑,又混合炭火燃烧的焦糊味,炙烤得空气都在微微扭曲。

曾侯驭如同泥塑木雕,立在熔炉翻腾火口与堆积泥范的阴凉暗影交界之处,一步不肯远离。他那双布满血丝的眸子近乎贪婪地紧盯着每一处环节,眼神锐利得像要在凝固的范土上刻下字来才甘心。他身上的皮甲早已卸下,只穿一身素色麻衣,汗水从鬓角额角滑落,在衣襟上晕开一片片深色湿印,但他恍若未觉。这是王给予他的无上恩典!曾国的忠诚,他和那些战死沙场儿郎们的功勋,最终都将化为这铜胎之上永恒不灭的文字。王亲笔“四方既平”的墨书字样,被能工巧匠用最锋利的刃具精心雕刻在陶范内壁之上,笔势苍劲雄浑,如同刀砍斧凿!

吉日,吉时。随着曾侯驭嘶哑得近乎破裂的“祭告先王神明,铸礼开始!”高呼响起,工坊如同点燃了一锅滚油。

“抬范——!”

“起流——!”

呼喝声在滚烫的气流中此起彼伏。沉重的泥范被十数名精壮力士小心翼翼地抬至熔炉旁的浇铸槽上方,缓缓对准下方的范腔。巨大坩埚里熔融的铜液如同燃烧的太阳,炽热的金色刺得人目眩流泪。几个上身赤裸、臂膀虬结如同老树根般的力士口中低吼着号子,合力抬起那沉重得令人胆寒的铜液罐。

“浇——铜!”

号令如铁锤敲击!滚烫刺目的金色铜龙,带着足以融金化石的咆哮威势,沿着陶范上方特意留出的窄细浇注口,被倾注入内。霎时间,滋啦——!一股冲天而起的巨大青白色烟柱混合着刺鼻烟雾腾空而起,如同一条惊世的狂蛇,瞬间席卷了整片工棚!那烟雾中弥漫着难以形容的金属硫化物与高温烤灼泥土的复杂气味,浓重得令人窒息。周围的空气剧烈扭曲,光线也为之暗沉了一瞬。所有靠近的匠人都不由自主地后撤一步,以袖掩面,灼热的气浪烧灼着每一寸暴露的皮肤,连呼吸都觉得肺部灼痛难当。

不知何时起,山谷深处刮来一阵带着山林湿气的穿堂风,颇为猛烈,将那有毒的浓烟压得紧贴地面翻涌旋卷。烟雾缭绕,扭曲,在泥范上蒸腾不散。范土在骤然极端的高温炙烤下发出尖锐如人语般的噼啪悲鸣。有经验的老铸工脸上悄然褪去了几分血色,眼神中掠过一丝压抑不住的恐慌与不祥。

曾侯驭死死咬紧牙关,腮帮子绷得如同岩石。他能感觉到自己后背汗水冰凉一片,麻衣紧贴皮肉。那扭曲的烟雾似妖氛般在范体上方盘旋,久久不散。一个恐怖的念头钻心蚀骨——莫非……那范腹深处,铭刻着“四方既平”四字的地方,承受不住这天神熔炼的高温烈光?这是……不祥之兆么?!

“稳……稳住心神!”曾侯驭从牙齿缝里挤出低不可闻的嘶嘶声,像是说给在场所有人听,更像是用尽全身力气稳住自己那颗即将因恐惧而疯狂蹦出胸膛的心。

时间在每一颗被剧烈心跳敲打的心房上艰难爬行。终于,待浓烟渐稀,刺目的红光缓缓收敛,匠人们用长铁钩撬开范体边缘,小心翼翼地将沉重的泥范分片剥离。每一双眼睛都死死盯着那逐渐显露真容的器物——那是一件造型雄浑端丽的巨簋,象征着收纳天地万物之丰饶。簋身宽厚,圈足沉稳,一对威猛的龙形耳高高耸起,线条刚劲有力,如同虬龙蓄势待扑。簋腹上镌刻的兽面纹纹饰虽然尚未精细打磨,但其古朴雄浑、威慑四方的神采已然呼之欲出。范土剥离的嘎吱声在沉寂得可怕的作坊里显得格外刺耳。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于那即将显露的簋腹内壁——那方寸之地,镌刻着关乎此器、关乎此役、甚至关乎天命人心的四字真言!

当最后一片厚重泥范被壮汉们合力抬开,簋腹壁内侧终于毫无遮挡地暴露在众人眼前!

“四方……”有人已情不自禁念出声,声音颤抖而微弱。铭文所在处尚带着灼烫的热气与未散尽的烟尘。

“哗——哗——”

一阵异常清晰、如同冰层碎裂的声响猛地从簋腹内部迸发出来!众人尚不及看清铭文全貌,已有视力极好的工匠失声怪叫:“字……字的笔画在崩啊!”

“平——!”后面人声音直接劈了岔,变成一声凄厉的惊呼!

那刚刚显露真容的簋腹内壁上,“四方既平”四个端庄厚重的王字正赫然其上!然而,就在那最为刚劲有力的“平”字之上,一道狰狞的、参差不齐的裂纹,自“平”字顶端那代表天地平衡的横画中央陡然生成!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狠狠劈中了王命所赐的神圣文字!那道裂缝横贯整个“平”字的巨大横笔,几乎将这承载着盛世宣告的巨字拦腰斩断!

“嗡——”

死寂如同厚重的乌云骤然压顶。只有熔炉里残存的炭火还在无声地毕剥作响,以及那不断蔓延加深的裂纹所发出的、极其细微却又极其瘆人的裂帛之声。每一个曾人工匠的脸都褪尽了最后一丝血色,惊恐万状地盯着那条不祥的黑痕,仿佛那纹路正在吸吮他们的生命和功名。

“哐当”一声闷响,一名负责搬运泥范的青年力士身体猛晃,手中紧握的一根巨大泥范支撑木掉落在地,腾起的烟尘如同垂死的叹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曾侯驭的身体剧烈晃动了一下。他那原本因为兴奋期待而涨得通红的面孔,此刻比死人还要惨白几分。他死死盯着那簋腹上狰狞的裂纹,盯着那几乎被毁去的“平”字。一瞬间,那恐怖的裂纹仿佛撕开了他内心的所有防护:战死士卒的惨叫,鬼头蜂恐怖的嗡鸣,密林中垂死同伴抓挠土地的刺耳声响,与那铜簋上不断扩大的龟裂声交织重合!这承载着王命荣耀、凝结曾人心血与牺牲的铜簋,未等光耀人间,便从铭刻盛世的腹心之处,裂开了!

一股无可言喻的彻骨寒意,沿着脊椎骨迅速爬遍他全身,连指尖都冰冷麻木。这究竟是天罚?是神谶?是对他们曾国过于勇猛而遭天妒的警告?还是……对那位高高在上、雄才伟略的昭王未来命运的黑暗预示?那个“南征功成命星黯”的梦境预言,此刻如同巨大的幽灵,在众人无声的恐惧中,显露出它冰冷讥诮的面容。

“君……君上……”一个上了年纪的工正官面无人色,连滚带爬地扑到曾侯驭脚下,仿佛寻求唯一的支柱,“铭文有裂……这……这铜器……”他声音抖得语不成句,连“不吉”二字都已被噎在了喉咙里。

曾侯驭的身体微微颤抖,艰难地抬起头,越过惊恐万状的工正官,目光仿佛穿透了简陋工棚被熏黑的竹壁,投向远处那座被重兵把守、旌旗如林的王帐。帐内高踞的昭王姬瑕是否也会……他猛地打了个寒噤,不敢再想。然而身为诸侯,身负王命监造此器,此刻大错已然铸成,他别无选择!

“闭嘴!”曾侯驭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一股决绝的狠厉,强行压下了恐惧的颤抖,他一脚踹开那碍事的工正官,大步迈向那依然散发着高温余炽的巨簋!他亲自检查那条不祥的裂痕,手指几乎能感受到铜胎内里残余的惊人热力。裂痕如此清晰,刺目得令人绝望。

他深吸了一口气,那浓烈的金属焦糊气息和恐惧汗酸味呛得他喉头发苦。他猛地转身,对着身旁最亲信的一个贴身侍从——那曾经在林中替他挡过石斧、脸上被蛮族油彩划破后留下丑陋长疤的亲兵低吼道:“去!速禀大王……就说……”他声音再次剧烈颤抖起来,几乎用尽全身力气才挤出最后的几个字,“……就说铸成宝簋……形制伟岸。然……然铭文……‘四方既平’之……‘平’字……”那“裂纹”二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烫着他的唇舌,最终变成一句仿佛从地狱里挤出来的哀号:

“……‘平’字铸造之工有瑕疵……现……现出……一道……纹裂!”

那亲兵疤脸上的肌肉因极度恐惧而抽搐得狰狞扭曲,但他死死咬着牙关,转身踉跄而去,如同逃离一片刚被死亡标记的坟场,每一步都踏在冰上。

曾侯驭缓缓扭过脸,目光死死粘在那铜簋腹心的裂纹上。那漆黑狰狞的裂缝如同一道永不愈合的伤疤,在炉火残烬明灭不定的光影中狞笑地蠕动着。作坊里只剩下死寂无声。沉重的巨大簋体如同蛰伏的远古巨兽,微微反射着暗红色的炉火余光。“平”字横画上那道清晰无比的裂纹,像巨兽眼中裂开的无情黑暗深渊,无声地吞噬着工坊里所有人仅存的体温与意志。

曾侯驭战战兢兢地立身于那座巨大的王帐之内。帐中炉火虽旺,但他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只有一股砭人肌骨的寒意自尾椎骨升腾弥漫到四肢百骸。前方王座上的昭王姬瑕,玄衣纁裳纹丝不动,冠冕之下那张年轻英武的面孔,此刻却沉凝如同千年深潭结成的坚冰,窥不见一丝情绪波澜。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正如同无形的锋刃,直直盯视着面前长案上刚刚呈来的那件巨簋。那正是让曾侯驭如同置身沸鼎之上的“瑕疵之器”。簋耳狰狞高耸,簋身厚重而雄浑。

时间在帐内凝固了许久。炭火噼啪作响,声音格外清晰刺耳。

终于,王座那边传来声音,平淡得令人心悸:“此簋胎厚重,兽面狞猛,‘四方既平’四字……笔力尤胜孤之墨书。”

昭王的语气听不出喜怒,仿佛只是在品评一件普通的器物。他缓缓伸出手指,指尖极其缓慢、却又异常坚定地滑过簋腹冰凉的腹壁,最终悬定在那道无法忽视的、横贯“平”字平衡横画的狰狞裂纹之上。他那根象征无上权威的手指,就这样悬停在裂纹的上方,不再移动。指尖距离冰冷的铜胎不足一寸,似乎能感受到那龟裂处散发出的残余火气。

曾侯驭只觉得喉咙发干,几乎窒息,冷汗瞬间浸透了内衫。他“扑通”一声重重跪倒在地,额头触碰到冰冷的木地板:“臣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啊!臣监铸不力,竟使神主之器……出现此等纹裂……辜负大王信重!”他声音嘶哑而绝望,字字都像是从胸腔里呕出来的,“此乃大不敬之兆……请大王治臣死罪!曾国上下,甘领严惩!”额头在坚硬的地面用力磕碰作响。

帐内侍立的卫士和文吏们瞬间屏息凝神,空气仿佛被骤然冻结成脆弱的薄冰。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游移向王座上那尊深不可测的身影,紧张地等待着雷霆霹雳的降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回应曾侯驭哀恳的却非斥责。王座上的昭王,竟缓缓地、极其轻微地摇了摇头。他悬停在裂痕上的指尖微不可察地向上抬高了寸许,如同拂去一缕无形尘埃。

“吉金之质,本含天工,非人智可尽测。”昭王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奇异的平静和……飘忽?“孤在途中,曾得一梦。铸鼎铭功于太室之山,光耀寰宇。然南方血云突至,鼎身光华尽失……”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道裂痕,眼中似乎倒映出梦中那吞噬一切的光暗交织、剧烈纠缠的异象。“鼎腹之上,似乎也曾显现……这样的纹路。是吉?是凶?”

昭王的声音很轻,如同梦呓,最后一句更是如同自语般在空旷的大帐里回荡。那飘渺的语气让侍从们毛骨悚然。这平静的叙述里仿佛暗藏着什么比雷霆更可怖的东西。跪伏于地的曾侯驭听到“血云”二字时,身体猛地一阵战栗,仿佛又回到了南津矿脉那场被鬼头蜂和毒箭吞噬的地狱血战之中。

“此纹,”昭王的手指终于彻底抬起,目光也移开那铜簋,“未必是匠作之失。天意之显,亦未可知!”他的语调陡然拔高,刹那间恢复了惯有的冷峻与不容置喙的权威,“然则!此番南狩,扫荡荆蛮,尽复失地,贡道畅通无阻!此乃煌煌功业,昭昭于日月!岂区区一道器上纹裂能蔽?”他目光如电,重新扫过曾侯驭抖若筛糠的身体,也扫过帐内噤若寒蝉的众臣。“曾侯驭身先士卒,功勋卓着!赐铜锭百钧!此簋……纹裂虽存,亦为曾氏之宝,功勋之证!”王言一字千金,“铭文载史,功不湮没!速速拓下铭辞,呈于史官,记入典册,昭告天下!”王的命令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质疑的终结力量。

“诺!”帐中文吏高声应命。

曾侯驭全身冷汗淋漓,如同刚从冰水中捞出,一时竟难以分辨自己是该感激涕零还是更加战栗惊惧。他唯有将头深深埋下,嘶哑着喉咙挤出两个字:“臣……叩谢……大王不……不罪……隆恩……”

“平身吧。”昭王的声音恢复了惯常的威仪,再无波澜,“准备返都成周。祭告太庙,南土……从此安泰!”

北返的车驾如同蜿蜒不绝的河流,驶出了曾国的城邑。周昭王姬瑕端坐于最前端的金根大辂之中,舆驾华盖垂缨,威仪赫赫。金根大辂的辘辘声响碾过长路,扬尘滚滚蔽天。前方开路的兵车甲士仪仗齐整,鼓声咚咚,金铎清越交鸣,奏着象征凯旋、彰显武威的雍雍之乐,声震沿途山河,宣告着这位天子的赫赫武功。

然而,在这尊荣仪仗的深处,昭王端坐的身影却如同披上了一层孤冷的薄甲。舆中香案已设,但昭王并未阖眼小憩,也并未展阅那些歌功颂德的颂诗。

他的目光静静沉落在手中一片粗糙的蜡版上。那是最快的驿传骑士从曾地呈来的铜簋拓样。蜡版上墨迹清晰,拓印工稳,“四方既平”四字依旧凛然显赫!然而,那个本该承载天下归平野阔意的“平”字,在拓片上也忠实地保留着那道几乎将整个上部拦腰截断的、狰狞刺目的巨大黑色裂痕!如同一条盘踞在神圣宣告心脏部位的冰冷毒蟒。

拓片边缘,还有随行史官用细小篆文添注的“铸纹”二字,旁边缀有日期,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将这瑕疵牢牢钉在史册的缝隙里。

车外仪仗队伍整齐威武,乐声宏大威严,王威浩荡铺陈在日光之下。然而舆中却静得可怕。昭王宽大袍袖下的左手,正无意识地反复摩挲着腰间玉戚那冰凉温润的刀身轮廓。冰冷的触感并未能压下心头那缕因梦中血云与器上裂痕而悄然缠绕的阴影。那裂痕,是单纯的金锡之疵?还是如王言所轻描淡写那般,乃天道晦涩难明的警示?抑或……真是冥冥之中某种力量的昭示?

舆驾微微颠簸。昭王缓缓将拓片置于膝上,指尖无意识地描绘着那道裂痕的边缘。

他抬眼看向车辂前方的遮尘锦幔。光线透过精致的织物罅隙洒落,在车辂底部投下的影子却奇异地扭曲变形,仿佛有什么肉眼难辨的无形暗影正伏地潜行,追逐在浩荡归途的光明边缘。

王的嘴角无声地抿紧,刻出一道冷硬的线条。那裂痕在膝头拓片上一再被他注视,越发像一双在黑暗中悄然睁开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