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鞍血长歌(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华夏英雄谱》最新章节。

绳索坠地的窸窣声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逄丑父被推搡着送出帐门。就在踏出军帐界限的刹那,帐内光线从背后照亮他魁梧的身形,那个挺直的脊梁仿佛一座沉默的山岳在黑暗中移动。他没有回头,大步走入了帐外沉沉的黑夜中。夜色笼罩了他的背影,也掩去了他脸上所有细微的波动。

数日后,马陵之地。初夏暴雨初歇,空气里混杂着潮湿的泥土与血腥气息。齐顷公立于仅剩不多的、满是刀痕的车驾前,面色苍白如纸。他手中捧着一个打开的匣子,里面是一对羊脂白玉圭,玉色温润,在雨后泥泞的反光里透出一份不合时宜的清冷光晕。齐大夫国佐跪伏在泥水中,声音带着一丝竭力压抑的颤抖:“寡君谢罪于前,谨献国宝!惟求罢兵息战,重修盟好!”

郤克裹着厚厚的大氅,坐在安置于土丘上的胡椅里,身后的赤色大纛吸饱了水汽垂挂着。他肩伤未愈的脸色在雨后阴郁的光线下显得灰败阴沉。眼皮微抬,目光并未落在那价值连城的玉圭上,却如冷箭般直射国佐:“玉?何足道哉!”声音嘶哑,却带着彻骨的寒意,“第一,献出萧桐叔子!便是当日宫阙高台之上,帷幔之后讥笑我郤克跛行之妇人!我要雪此奇耻!”

国佐身体猛地一震!如同被重锤击中,脸色瞬间变得比他手中玉圭更苍白。他愕然抬头,失声道:“郤帅!叔子乃寡君之母!身为人子,焉敢以母为质?!此悖逆人伦……”

郤克嘴角扯出一个近乎狰狞的弧度,对国佐的反应置若罔闻,继续用他那干裂带血丝的嘴唇吐着不容置疑的字句:“第二!”他伸出未伤的右手,指向远方雨雾中依稀可见的齐国田垄线条,“尽改汝国田亩阡陌!自今日起,齐境之内,必以东西为行!使我晋师自西东进之日战车驰骋,一马平川!无可阻挡!”每一个字都裹挟着雷霆万钧之势轰然压下!

国佐猛地一闭眼!再睁开时,眼中已布满血丝,涌动着绝望与一种濒死反击的怒涛。他挺直了身体,不再是屈辱的跪姿,而是颤巍巍地站起,尽管泥水没膝!那匣中的玉圭都因他身体的剧烈晃动而发出轻响。

“郤克!”他嘶吼出执政的名字,声音因激动而破裂,“叔子岂止吾君之母?若按诸侯媾礼,她亦乃晋侯之母!中原霸主,执义以伐无道!如尽索母叔,逼改阡陌此是义师,还是豺狼?”雨水顺着他愤怒扭曲的脸庞流下,不知是雨是泪。他那双死死盯着郤克的眼睛,如同被逼至绝境的孤狼,布满红丝,燃烧着最后的、绝望的尊严火焰。嘶哑的声音穿透雨幕,“如此暴虐之行,传扬天下晋之霸业,还有公义可言否?!”

郤克的目光如同寒潭深水,冷彻骨髓地锁在国佐那张因激愤而几乎扭曲的脸上。雨点打在战车顶棚上,发出单调沉闷的噼啪声。他裹在厚氅下的身体挺直了几分。他盯着那匣子中的玉圭良久,那温润的白光仿佛刺痛了他的眼睛。那只按在案上的手,指尖因用力而泛白,伤口传来的阵阵抽痛清晰无比。

突然,他猛地挥了一下手,动作竟带着一种暴烈之后的疲惫:“滚!带上你的玉圭!”那嘶哑的声音如同破败的风箱:“传令!齐国所侵鲁、卫疆土,一城一地尽归其主!三军即刻拔营——归晋!”

大雨如注,冲刷着马陵道上凝固的血浆和倾倒的旌旗残骸。晋军庞大的黑色阵列在雨幕中缓缓调转方向,车轮碾过泥泞,留下深深的沟壑,如同大地新的伤口。齐人目送着那片象征着死亡与耻辱的黑色渐渐融入雨雾深处。国佐颓然跪倒在被雨水浸透的泥泞中,匣中的玉圭染满污泥污血,温润的光芒被彻底扼杀。冰冷的雨水混合着不知是冷汗还是其他什么的液体,顺着他苍老起褶的脖颈,重重地淌入衣领深处。天地间,只剩下了无边无际的、绝望的雨声。

晋都新田的宗庙高台之上,寒风如同冰冷的铁梳,粗暴地刮过每个甲士的青铜兜鍪和冰冷矛戟。阳光惨淡地穿透铅灰色的浓云,将巨大的晋侯宫阙投下死气沉沉的、扭曲变形的阴影。

沉重的玉罄声在高阔的殿宇间回荡,余音撞向镶嵌着蟠螭纹的巨大梁柱。晋景公端坐于大殿之上。赤色镶玄边的广袖大裘衬得他面色沉郁威严,冕旒垂下的玉藻微微晃动,在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他缓缓环视阶下。郤克、士燮、栾书……一张张在鞍原血战中淬炼出的面孔,肃穆排列。殿内弥漫着浓郁的、冰冷的肃杀之气和封赏前令人窒息的期待。空气中隐约飘荡着宗庙特有的檀香气味,与大殿四角巨大铜火盆中燃烧的松炭烟气混合在一起。

“鞍战之功,光耀晋室。”景公的声音不高,字字句句如同锤炼过的青铜钟鸣,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重力量,清晰地撞击在每个人的耳膜上,“三军将佐,勋劳卓着。为彰其功,固我霸业之基即日起,增置六卿之位!”

如石破天惊!“嗡——”一声轻微的震动在重臣间传递开,细微得如同寒风吹过冰面。阶下重臣的眼眸深处,瞬间燃起了灼灼的光,却又被极力压制着,在古井无波的表面下,是权力格局骤然改变的滔天巨浪。唯有郤克,裹在厚实的紫服中,左肩因伤依旧微微倾斜着。他低垂着眼睑,似乎那惊雷般的封赏与他无关。阳光透过殿门缝隙,恰好照亮他紧抿的嘴角——那弧度冷硬得如同镌刻在青铜爵上的铭文,既无喜悦,亦无激动,只有经血海沉浮后的冰冷却近乎凝固的沉重。

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踏破了新田宫阙深重的阴影。八名齐国力士合抬一座巨大的礼器,深青色的青铜铸造,三兽足如巨爪死死攫地,其上盘龙攀附,狰狞威严——一件罕见的特大方鼎!鼎腹内盛满清水,水面平静如镜,清晰地映照着大殿穹顶的藻井与肃立的甲卫,也映出缓缓步入殿内的那个身影。他依旧年轻,那张昔日狂放桀骜的脸上刻满了风霜。华贵的冕服之下,身形仿佛瘦了许多。他双手捧着一个沉重的、覆盖着玄色丝帛的漆盘。当他走向晋国丹陛,目光穿过肃立的晋国卿士,与那位端坐于高位的北方霸主相遇时,时间仿佛冻结了一瞬。景公冕旒之下深不可测的目光,恰似万年寒潭,无声审视着阶下这曾经的狂徒、如今的囚抑或是臣?

顷公在距丹陛数步之遥停住。他缓缓躬下他尊贵的腰脊,一直躬到一个极度卑微的角度,仿佛连头顶的冠冕也在低垂着祈求宽恕。他双手将那漆盘高举过顶,身体因这屈辱的动作而微微颤抖。

“晋侯……”他的声音干涩、紧绷,像被无形之手扼住了喉咙,艰难地挤出每一个字,“寡人不修德行,干犯天威今日今日……”

他猛地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压下喉头那翻滚的腥气。然后,用尽了生命余烬般的力气,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玉石俱焚般的狂热与孤注一掷的卑微:

“谨献此物不臣之国主,愿尊晋侯为王!天下诸侯,共效之!唯求晋侯纳此诚心!”

“唰——!”

整个大殿的空气被彻底抽干!仿佛无形巨锤狠狠砸中了所有晋国臣子的胸膛!无数道骇然惊愕的目光,如同密集的箭矢,骤然射向顷公手中那被托举的漆盘!尊晋为王?这早已被礼制锁入棺椁的古老称谓?犹如一声炸雷,彻底粉碎了维持百年的脆弱秩序!阶下郤克紧闭的眼睑猛地抬起,瞳孔骤然收缩!那被掩盖在冕旒阴影中的晋侯脸上,似乎也瞬间掠过一丝难以置信的震动!大殿死寂到能听到青铜灯盏内火苗燃烧的噼啪轻响。那方鼎水面倒影里的丹陛之上,晋侯端坐的身影微微动了一下,只有水波那微不可查的涟漪显示着这一丝波澜。

景公宽大的袍袖下,那双指节刚硬的手猛地攥紧了袖缘!指甲深陷于繁复的刺绣纹路之中。他凝视着齐人手中那覆盖玄帛的“王冠”,目光沉得像深渊下的陨铁。齐顷公的头颅更深地垂向地面,如同等待最终的裁决。

“齐君……”景公终于开口,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熔炉里淬炼出的滚烫青铜,艰难砸落,“周德虽衰,天命犹在周王!寡人……”他停顿了极其漫长的一息,如同抽尽胸腔的空气,“何德何能僭居‘王’号?!”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千钧之力的断然回绝!清晰无比地回响在空旷压抑的殿堂里。

丹陛之下,举着漆盘的齐顷公身体重重一颤!似解脱,又似彻底的绝望,更深处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空洞。他默默收回那高举的手臂,收回那份点燃了整个大殿又将大殿瞬间冻结的僭越之物。玄色丝帛在殿门透入的寒风中轻轻拂动。他退下了。脚步在冰冷光滑的殿砖上,发出单调空洞的回响,一步一步,远离那象征天下霸权的王座丹陛。高大的背影缓缓融入殿门之外那无边无际的灰黯天色里,显得异常渺小与孤绝。

大殿依旧沉寂。唯闻殿外寒风穿过檐角铜铃的呜咽声。那巨大的方鼎水面中,波澜终于彻底平息,将晋侯端坐的影像重新凝固成一尊毫无表情的青铜神像,亘古未变。丹陛之上的霸主,目光越过空旷的大殿,穿过洞开的殿门,落在那齐国特使远去后残留的一片虚空上,深不可测。风卷起尘埃,在门限处打着旋,仿佛在无声叩问着什么。郤克的肩伤处似乎隐隐作痛,他微微侧身,袍袖拂过冰冷的佩剑,发出微不可闻的一声轻响,如同叹息落入了冰冷的深潭。六卿之位已定,而裂开的缝隙无声扩大。

齐顷公的车驾,碾过临淄城熟悉的青石板街道,马蹄声清脆,却再不复往日的张扬。城中百姓扶老携幼挤在道旁,目光复杂地追随着那一乘明显失去往日华丽色彩的驷车。车窗帘幕紧闭,隔绝了内外。人群的视线里有好奇,有忧虑,更深的则是刻骨的恐惧——这恐惧并非源于归来的君主,而是来自那场几乎耗尽了齐国膏血的鞍原之战烙下的累累伤痕。

宫门在身后沉重闭合,隔绝了市井之声。顷公并未走向常朝的殿宇,而是踩着熟悉又陌生的砖石小径,独自一人走向那片曾豢养天下奇兽、珍木繁花、象征他少年轻狂的御苑深处。苑门洞开,一股混合着草木凋败腐烂和野兽粪便的浊气扑面而来。枯黄的荒草已经漫过膝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昔日色彩斑斓、鸣声悦耳的珍禽异兽早已不见踪影,只有几头瘦骨嶙峋、斑秃丑陋的雉鸡惊惶地从荒草丛中扑翅飞起。池水干涸龟裂,裸露的黑色淤泥散发着刺鼻的腥臭。断折雕栏埋在藤蔓纠缠的废墟里。整片御苑,如同一具被吸干精髓后抛荒的巨大尸体,在深秋的夕阳下发出无声的悲鸣。

他伸手拂过一截枯槁开裂的木栏杆,指尖沾满厚厚的尘灰。那一刻,他不再是一个国家的君主,而是一个骤然窥见繁华废墟的少年。他的指骨在那片枯死的木头上无意识地收紧、松开、再收紧。夕阳残血般的红光透过枯萎枝桠的缝隙投射在他瘦削的侧脸上,光影将那脸上曾经所有的年少轻狂都雕刻成嶙峋深刻的忏悔。

“开苑!”他蓦然开口,对着身旁呆立、垂首不敢言的内侍,声音低沉嘶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重力量,如同宣布最后的判决,“即日!将此苑中所有生灵,尽数放出!草木任百姓采撷砍伐!泥土尽归黎民!”

“君上?!”内侍惊恐抬头,眼珠子几乎要瞪出眼眶。

顷公猛然回身,眼神如同淬火的寒铁,直逼内侍的心魄:“传寡人诏令:齐国上下,粟米布帛之赋,自今岁起,减五抽一!临淄城内所有官仓,除留足国用军粮,余者即日开仓!按户按丁,无分贵贱老弱,一体放赈!”他的声音在空旷衰败的苑囿废墟中回荡,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又像敲打在腐朽的枯木上。

新令如火般在齐国蔓延焚烧。无数贫弱的脊梁被骤然减轻的赋税压直了些许。饥饿的眼睛在开启的粮仓前焕发出麻木之后的第一丝活气。有司官吏穿梭于陋巷病坊,铜钱和粗粝的粟米流入最卑微的鳏寡孤独手中——那只手如同枯萎的树枝,捧住微薄的救济时,指关节突兀地发白,骨节在粗糙掌心的衬托下无比刺眼。市井巷陌之间,终于开始有了久违的、断断续续的低语,如同寒冬后第一线微弱的春风拂过冰面。

“君上废了猎苑减了税赋家里的老翁领回了大夫给的药钱……”

使者带着齐国精心挑选的厚礼穿梭于列国之间。车厢里堆叠的锦帛丝缎泛着柔和昂贵的光泽,珍奇的漆器木器散发千年沉木的幽香,活蹦乱跳的太牢三牲在车后哞哞嘶鸣。贡物的规格远超礼节所载,丰厚得令收受者讶然甚至不安。使节谦卑的措辞被写在刻着精致鸟兽云纹的竹简上。

“寡君失德,鞍原之过敝邑但有寸产,愿输于贵国,修万世之好。”

宋、郑、曹、卫……各国大夫看着眼前这些远超“赔罪”分量、足以称得上“厚赂”的礼物,彼此交换着惊疑不定的眼神。宋国高门大屋的精舍里,氤氲的兰膏香气也难掩那份沉重礼单带来的诡异压力。郑国宗庙阶前,成捆的丝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反而照得观礼的贵卿心头阴影更深。曹国的执政卿翻动简册,指尖被竹片棱角硌得生疼。卫君新返的宫室里,青铜礼器沉重冰冷,折射出使者那张疲惫至极却又强撑着得体礼数的脸。

一种无言却沉重如山岳般的压力,正随着这些来自临淄的辎重车队,沉默而牢固地勒紧每一个邻邦的脖颈——非以兵戈,乃以馈赠;非以威迫,乃以情义!被割让的鲁卫城邑已归,割裂的伤口开始结痂。曾经几乎彻底塌陷的齐国宫殿,在废墟之上,正以一种近乎自我献祭的姿态和难以估量的财富缓慢而痛苦地撑起。沉重的负担如同跛行的身影,却每一步都更沉重地踏在破碎的国土上。倾公废苑的枯草之下,隐隐有青芽在黑暗深处倔强挣扎。

临淄城的七月,雨水像是被戳破了天的水囊,昼夜不停地倾泻而下。阴沉的天空如同蒙着一块巨大的湿透的粗葛布,闷热得令人窒息。细密的雨水敲打着太庙屋檐上排列整齐的青色筒瓦,汇成一条条细小冰冷的水线,沿着瓦当滴落,在殿前平整的石板上凿出无数微小的、深色的圆点,连成一片迷蒙的水帘幕。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潮湿木头腐朽味和香火灰烬被雨水反复打湿后发出的那种阴郁沉闷的气息。

一阵低沉、压抑的恸哭声从宫城深处隐隐传出,透过淅淅沥沥的雨幕艰难地扩散开来,如同沉没在水底的一声悲鸣。那是哀伤的宣告:齐顷公薨逝了。

殡宫设置在临淄城北的太庙偏殿。殿内光线晦暗如黄昏,空气中凝结着水汽与浓重樟脑混合的怪异气味。齐顷公的灵柩安静地停放在大殿正中的高台上。那是一具巨大的梓木棺椁,内外髹以厚重的玄色大漆,表面镶嵌着打磨得光滑如镜的蚌片,拼镶成繁复古老的玄鸟、云纹与雷纹,在长明灯幽微跳动的光线里闪烁着冷硬的光泽。棺椁四周放置了冰鉴——巨大的青铜方鼎盛满冬天储藏于地下冰窖的坚冰,寒冰散发出的冷气在四周凝结成一层白霜,像一层冰冷的寿衣裹覆在椁室边缘,将夏日的酷热隔绝在生死界限之外。灵堂前方竖立着一面硕大的“铭旌”,墨书赫然写着“大行齐侯之柩”。无数白色的魂幡悬挂在梁柱之间,如同巨兽垂死的触须,在幽暗的光线里缓慢飘动。

翌日清晨,雨势稍歇,天色依旧是令人绝望的铅灰。送葬的队伍如同一条缓慢爬行的黑色长蛇,沉默地蠕动着,行进在临淄城外被雨水泡得泥泞不堪的驰道上。白麻布做成的引魂幡被风雨打湿,沉重地垂着,被高擎于队伍最前方。数十名身披素麻、腰系葛带、头戴三袅冠的礼官肃立在高高的灵车两侧,口中唱诵着古老的招魂之曲:

“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讬些!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歌声悠长悲切,混着风雨呜咽,钻入每一个送葬者的心底。灵车由两排驾者引辔,左右共有八匹训练有素的黑色骏马牵引,每匹马都覆盖着刺满白色日月星辰图案的黑色帛衣。车架庞大而肃穆。车后紧随着庞大的送葬行列:新即位的齐侯和宗室子弟皆披斩衰重孝,粗劣的麻衣草履,以竹为笄束发,面色惨白如纸,由宫人搀扶着在泥泞中蹒跚前行。身后,是由战车、步卒组成的森严方阵,冰冷的甲胄被雨水冲刷得发亮,戈戟斧钺的锋刃在灰霾的天光下凝滞不动,只有军阵前行时沉重的脚步声和车轮碾过泥泞的轱辘声响,合成一支毫无生气的死魂灵之曲。再后是连绵的车队,装载着无数陪葬的漆器、青铜礼器、玉器、帛画、简册,车轮深陷于泥水中,艰难地向前挪动。最后是国都的黎庶,人群如同墨水滴入水中般弥散开来,望不到尽头。

队伍终于抵达郊外预定好的陵地。这是一个依着低矮山坡开凿的深穴,穴壁夯土如同砖石般坚硬。穿着麻衣草鞋的国老面容枯槁,颤巍巍地从沾满雨水的泥地里捧起新掘的第一抔黄土,高举过顶,他干裂的嘴唇翕动了几下,终于嘶哑地吐出古老的祝祷:

“大行公侯谨受圭璧今葬于兹魄安居兮!”

声音在凄风冷雨中飘散。

一队身着玄甲,面覆青铜兽面甲具的守陵力士上前,他们的动作机械而沉重,如同地狱派出的执殳武士。他们合力抬起那具沉重的梓木棺椁。棺椁表面镶嵌的蚌片玄鸟纹饰在瞬间滑过的一丝惨淡天光下闪出诡异的光芒。棺椁被缓缓沉入幽深的墓穴底部。力士退后。新君手捧着一块雕刻着双螭纹的玉璧,走到墓穴边缘。他闭了闭眼,泪水无声地滑下,滴落在冰冷的泥地上,瞬间洇开一小团深色。他用力将那玉璧高高抛起!玉璧在空中划过一道灰白的弧线,“噗”一声落进穴底,砸在梓木棺椁的盖板上,发出一声闷响。

接着是新君带头,宗室、卿士、士卒乃至一些站在队伍前列的国老依次上前,人人手中都捧着一抔泥土。手臂在冷风中颤抖着,一捧接一捧的泥土和沙石被抛入穴中,撞击在棺木上发出沉闷的噗噗声响,如同命运沉重的鼓点。最初只是沙粒的轻响,随即泥土覆盖棺盖的撞击声越来越钝重、密集,宛如一场规模宏大的倾盆之雨。那象征王侯尊严的棺椁被这一层层来自大地的沉重沙石缓慢却不可抗拒地埋葬。

当最后一捧泥土落下,巨大的墓穴已被填平。地面仅剩下一座隆起的、覆盖着新鲜湿润泥土的坟冢。那泥土被雨水浇透,泛着一种不祥的深黑色泽。玄色的王旗,在此刻缓缓降下。冰冷的旗杆顶端,那曾经翱翔天际的玄鸟图案颓然委顿于泥水之中,被随后而来、仿佛无穷无尽砸落的土块和冰冷的雨点覆盖,瞬间消泯了所有曾经存在的痕迹。新即位的国君缓缓跪伏在冰冷的泥水之中,对着那尚在堆积的封土堆深深叩首。雨水顺着他的发髻流下,滴入颈后的丧服深处,冰凉刺骨。

新君起身,接过内侍捧上的祭酒。沉重的青铜爵耳冰冷,爵内是新酿的薄醴。他举起沉重的爵,动作滞涩如同提举千钧。那爵的边缘抵在冰冷的唇上,薄醴滑入喉咙,带着一种浸入骨髓的冰凉苦涩。

“父君……”他低哑的、破碎的声音被风声撕扯得几乎听不真切,“孩儿守此社稷!”

他身后,无数沉默的身影在无边无际的雨幕里模糊一片,与那座刚刚堆起的、注定被风雨冲刷去轮廓的新土堆,渐渐融为一体。玄鸟已坠,唯余雨声潇潇,像是这片曾经骄傲的土地在为一个时代垂落帷幕时的呜咽低泣。苍茫茫的新土被冰冷雨水冲刷着,泛起微弱的浊黄,在泥泞中艰难沉沦,最终流向未知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