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试泡见真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青娘的商业智慧》最新章节。
天微亮,雾未散。青娘与沈行舟把木桌搬到木屋外的空地上,桌上只摆三样东西:一套素白盖碗、一只公道杯、三只品茗杯,外加一个白瓷茶荷与一支温度计。
“今天只做一件事——盲评。”青娘把昨晚按“一芽两叶”标准挑出的三份茶样,用牛皮纸袋封好,分别标上A、B、C。
“盲评?”有茶农不解。
“就是只看茶,不看人。”沈行舟解释,“谁也不知道那袋是谁家的。”
周老这时从屋里走来,手里提着一个旧茶盒:“来得早,正赶上热闹。”
青年行李:“周老,辛苦您了。”
周老摆摆手:“规矩我来定,流程你来控。”
二
流程很简单——青娘烧水、控温、计时;周老负责记录与打分;沈行舟负责递水、递巾;茶农们轮流品饮,只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评分,不交流。
第一泡,水温90℃,注水后计时30秒。青娘提起盖碗,先嗅盖香,再出汤。茶汤入公道杯,分至三只白瓷杯。
“先观色,再闻香,后入口。”周老轻声提示,“不要急,茶汤在口中停一停,感受水路与回甘。”
茶农们认真照做。有人皱眉,有人点头。青娘注意到,A样的汤色略深,B样的香最高,C样的入口最顺。
第二泡,时间延长至45秒。周老在纸上记录:A样“香沉,水厚,回甘中等”;B样“香高,水略薄,回甘快”;C样“香清,水细,回甘绵长”。
第三泡,时间60秒。周老笑了笑:“C样耐泡度不错。”
三
三轮结束,青娘把评分卡收齐,统计出平均分:C样最高,B样次之,A样最低。
她把牛皮纸袋上的标签撕下,露出下面的产地——A是北坡老丛,B是西坡新垦,C是南坡沈家。
茶农们“哗”的一声,有人不服:“怎么可能?我们北坡的茶一向最好!”
青娘不慌不忙,把A样的干茶倒在茶荷里,用镊子拨了拨:“北坡的底子不差,但这批里夹了几片鱼叶,还有个别叶片偏老,导致汤色偏深,耐泡度下降。”
她又把C样摊开:“南坡的‘一芽两叶’做得最干净,无鱼叶,无病虫叶,无老叶。香清、水细、耐泡,分数自然高。”
周老补充:“北坡的问题,不是天赋差,是标准执行不到位。改了,就能上来。”
北坡的茶农沉默了片刻,点头:“青娘,你说怎么改,我们就怎么改。”
四
“改,就从今天开始。”青娘把一张“采收与初制SOP”贴在墙上,内容只有四条:
1. 采摘:一芽两叶,鱼叶、病虫叶、老叶不采;
2. 萎凋:薄摊、通风、避晒,至青草气退;
3. 杀青:锅温均匀,手势快,出锅要及时;
4. 记录:每天登记采收量、天气、负责人。
她又宣布:“从明天起,我们实行‘日检+周评’。每天由组长抽检,每周由周老来一次盲评。连续两周评分最高的组,月底奖励新茶剪与茶箱。”
茶农们听得认真,有人已经掏出小本本记下。
五
“还有一件事。”青娘把一个小木盒放到桌上,打开,里面是一把旧茶勺,勺柄上刻着一个“青”字。
“这是我开店时,一位老茶人送的。”她微笑,“今天,我把它送给评分最高的C样——沈家。”
沈行舟愣住了:“这……太贵重了。”
“贵重的不是勺,是标准。”青娘把茶勺递给他,“希望你把它当成‘标准勺’,以后每次开筛前,用它舀一勺,提醒大家,什么是‘一芽两叶’。”
沈行舟郑重接过,点头:“我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